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盗墓笔记同人]何日复归来 >

第13部分

[盗墓笔记同人]何日复归来-第13部分

小说: [盗墓笔记同人]何日复归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连环点点头,不再多说什麽,转身便出了门。
  之後又是忙碌的准备装备,安排行程。吴二白甚至连古墓的位置都已在地图上标好,总之里面凡是有字的东西就都拿出来送给他就行了。
  解连环仿佛销声匿迹了一般,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内,毫无音讯。最後实在没办法,吴三省差店里的小夥计跑了趟解家,带话给最小的少爷。他也担心解连环是有意回避他,每思及此,便忍不住觉得自己当时也许过於冒进。可是转念一想,却又毫无後悔的念头。
  本来也还不搞清楚自己对解家小子到底是个什麽意思,(其实也不是想不清楚,也许吴三省压根就没有去想),当时不出手恐怕也就错过了机会。吴三省很没良心地本著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精神,认为自己并没做错什麽。
  虽说现在这样,想回到普通朋友或者亲戚关系,好像困难了一些,但是即使退回去,吴三省也依旧觉得自己没有任何损失。反倒是若想更进一步,倒是需要仔细思量一番。
  在那时候,对解连环产生了别样的欲望,这一点他无法否认。但那也可能是一时的大脑发热,又或者是因为禁欲太久。虽然有对象,但是一年到头总是聚少离多,和没有也没什麽区别。
  ──────────
  *出自毛泽东《送瘟神》。

  第二十九章 来自二哥的任务

  那天直到最後,吴三省也没整理出个头绪来。中途还想起文锦,简直让人一个头两个大。他索性放弃,如果解连环也能不在意就最好。
  而两人一同踏上前往陕西的火车时,吴三省以为,解连环真的已经把那夜的事情抛在脑後了。解连环当天穿了不知从哪搞来身半新不旧的鼠灰色解放装,尺码合适,朴实得和火车站来来往往的旅客没什麽区别。
  解连环喜滋滋地向吴三省展示他的新行头,吴三省瞅了他半天真是没挑出什麽毛病。而且不知道为什麽,明明是平淡无奇的款式,穿在解连环身上,居然可以越看越显得精神。这其实算个缺点吧,但是吴三省又不可能和他说“你这麽穿太好看了会引人注意”……这简直像是无理取闹嘛。
  结果吴三省只是哼哼著说算你这次长记性,便大步走在前面,上了火车。这次的旅程更加漫长,车上的三天两夜无聊得让吴三省快长毛了,解连环偏偏只知道像死猪一样睡得昏天黑地,完全不能体谅他老表的心情,连陪著说说话的意思都没有。
  好不容易熬到汉中,再坐汽车在尘土飞扬的土路上颠簸半天,下了车还要再走上小半日,最後好不容易赶在太阳下山前,两个人到了关庙村,这里是吴二白的地图上,距汉墓最近的一处落脚地。
  之前已经套好了说辞,省环二人自称地质研究所的所员,敲开村头一户人家希望投宿。
  地质研究,是吴家大哥的专长领域,吴三省偶尔也听得一些名词儿什麽的,加上解连环本身就有大学的研究背景在那里,两人一唱一合地很是唬人。
  加上那个年代,虽然城里变化很大,但这种偏远的小乡村依旧保持著纯朴的风俗,这家人对这两个外乡人著实热情,请到屋里招待吃喝不说,还叫来同村的男女老少一同围观。
  他们二人只得有些尴尬地坐在屋里扒拉面条,同时尽量忽略四周各种好奇的视线。解连环还好说,一边吃面还能一边对乡亲们报以善良的微笑,可吴三省是真的是比较讨厌这种场面──到动物园看猴还得买票呢,老子凭什麽让你们白白看了去!
  这样想著,他在桌下重重踩了解连环一脚,咬著牙说话:“你丫别笑了,赶紧吃饭。”
  那几个脸蛋红扑扑的大姑娘好像已经在合计要不要上来搭话了,解连环再笑下去非出事不可。吴三省可不想节外生枝。
  解连环被踩得疼了,龇牙咧嘴的,有些委屈地瞪了吴三省一眼。吴三省心头一颤,那日种种忽然浮现在眼前,害他有片刻的心驰神荡。回过神来,旁边已经走过来两个年轻男人,与解连环颇为和谐地聊起来了。
  “大年兄弟,铁嘴兄弟,来,抽烟。”解连环很大方地递过一盒烟去。吴三省愣了一下,因为他知道解连环自己并不抽烟,那麽这烟……其实是他自己的。
  吴三省气得脑仁儿疼,却没开口,压著怒气在一边听著。那两个村民好像无非是太过好奇,也问了一些关於他们的“研究”,但在解连环舌灿莲花的讲解下很快就听不懂了,转而问起城里的稀奇事来。总之好像是没什麽值得在意的地方。
  从对方的话中,他们也得知这里算是个很穷的村子,附近土壤贫瘠,庄稼没有什麽好收成。男人们也时常扛上猎枪进山打猎,但这些年山里的动物也渐渐少了。解连环很有感触地点头,信口开河道他们这次一定会仔细调研,看能否帮得上忙。
  吴三省已经彻底懒得理他了,吃过饭,向主人家讨了口茶喝喝,留解连环一个人在那应付。
  晚上,看热闹的人渐渐散了,解连环抹著嘴走进为他们临时准备的房间。里面摆设简陋得很,几乎除了一张土炕就没有别的东西了。
  解连环没见过这种的,很好奇地左看右看,一会掀起褥子瞧瞧,一会又去捅添柴的窟窿。吴三省看他转来转去的心烦,便催他赶紧睡觉。
  “就一张炕啊……”解连环若有所思地说。
  吴三省心中一动,却还是回道:“十个人来了也是一张炕,明天一早就要出去开工了,你可别到时候又睡不醒。”
  解连环摇头晃脑地咕哝了两句什麽,最後还是乖乖上床。
  不一会吴三省也爬上来。然後他就感觉到身旁的人翻了个身,朝向似乎是朝向了自己。山里没有月亮的夜晚,吹了灯真的是伸手不见五指,吴三省能感觉到对方些微的呼吸,却什麽也看不到。
  “吴三省,你这次为什麽这麽痛快的答应带我一起来?”解连环的声音很轻,也很柔和。
  就是这样简单的问题,吴三省也不知要如何回答。
  琢磨半晌,他最终也只是说了一句,快睡吧,别胡思乱想。这是说给解连环听的,其实也是说给他自己听的。吴三省知道,自己此时只要一伸手,就能把解连环捞进怀里头,他会拒绝吗,还是呆呆的不敢乱动?
  趁妄想还没有跑得太远,吴三省用力闭了闭眼要自己快点睡觉。
  之後是一夜的相安无事。
  清晨醒来,吴三省发现解连环的头挨在自己肩膀旁边,像是在靠著,可是除了额头却又没有其他任何部位的接触。那样淡薄而脆弱的联系,只要自己稍微动一动身体,就会消失了。
  吴三省叹口气,坐起来的同时,不轻不重地拍了两下身旁的人,算是叫过了他。
  他自以为起的很早,但其实村里的别人几乎都比他起得早,外面甚至已经热闹起来了。之後,在老乡家吃过早饭出来,吴三省和解连环按照地图上标注的位置,大概估算了距离,便动身去找那让吴二白一直惦记著的汉墓。
  为什麽要白天来找呢,其实这也就算是探探路。因为二哥曾说,那座墓应该是有很明显的陵丘,在当地也可能是众所周知的地方,如果真是那样,就要看过现场之後从长计议。
  看起来,那里离他们落脚的村子有一两小时的脚程,他们没带多少行李,这一路上走的很是轻松。谁曾想,走到快中午,也没有看到任何明显的古迹,连个石牌牌都没有。
  吴三省想著下探铲定位,这大白天的又不太合适。正在犹豫,从旁边的树林子里钻出个人来。

  第三十章 关帝庙

  吴三省一见有生人出现,马上提高警惕,反倒是解连环把对方给认出来了:“咦,这不是大年兄弟?”
  那人一面走过来,一面向他们打着招呼。原来这正是昨晚和他们聊过天还拿了烟去抽的村民之一。知道是认识的人,吴三省这心就放下一半。不过他们走了半天时间已经来到人迹罕至的山林之中,却不知道这人没事也跑这么深的山里来做什么,更不知道他有没有猫在一边,偷听了他们的谈话。
  于是,吴三省就听见解连环几乎是和自己心有灵犀般,再次开口了:“大年兄弟,你怎么会到这边来了?”
  那赵大年摆了摆手,笑着说是上山来查看之前下的兽夹,不过可惜什么也没捕到。解连环闻言,也感到很惋惜地点了点头。
  吴三省看了他那表情,忍着笑在心里暗骂这小子忒会来事,想了一想,开口:“这位老乡,这附近有没有古迹?”
  “古迹?啥子东西?”赵大年似乎是没有听懂,有些呆愣地问道。
  他随手比划了一下:“就是很老的石碑、石柱什么的……”吴三省心说,二哥为人谨慎,这次又是他提出来的卖卖,还不至于给自家兄弟假的情报,如果真有显眼的封土或者陵丘,当地人至少也会有所耳闻。
  那赵大年的表情很是愚钝,扛着锄头站在那琢磨了半天,摇摇头:“没啥子石碑……不过俺们这有个石头庙,你们要不要去瞅瞅?”
  吴三省和解连环对看一眼,解连环歪着头,很好奇的问:“什么石头庙啊?”
  “你们过来的时候没见着?有一个拜关二爷的庙,香火很盛,从我爷爷的爷爷……反正从很多年前开始就在那里了。”
  这么一说,解连环稍微想起来一点,刚才出村没多久就有一座小庙,经过时闻到了有点呛人的线香味……原来祭的是关老爷啊。
  吴三省倒是不以为意,因为那里离村子太近,出村走了大概有一刻钟就是了,和二哥地图上标注的位置不相符合。那年轻的猎户走了之后,吴三省又四下观察了一番,本想靠寻龙点穴来判断那汉墓的位置,却又发现附近景象平淡无奇,而且还有很明显人为改动的痕迹。就说这篇林子,明显就是生产队上种的防护林,现在基本都已成材,不过一看就知道树木都是后来补种的。
  想到这,他就回头问解连环的看法。其实吴三省早就注意到了,这次出来,解连环比上一次成气候了不少,可见他到底还是聪明人,很多事情一点就透。可惜的是,聪明的人照样可以缺心眼,就好像挺不错的一部机器偏偏大部分时间都在短路状态中。
  解连环想也不想就回答他:“我想去看看关二爷。”吴三省扶住额头,解连环大概只是想见识下当地的民俗风情而已吧。他们这些读书人动不动就是这样,什么精神财富人文价值,净爱搞那些虚头八脑的东西。
  不过这时候反正对于地宫的位置还是毫无头绪,加上解连环这两天很是让人省心,吴三省当下就决定,听解连环的,就当是哄他高兴也好。
  果然在回去的路上,灰衣的青年走在前面,步伐着实比来时欢快了不少。吴三省在后面心不在焉地跟着,有点犯烟瘾了,卻又想起这北方天干物燥,在林子里还是小心点为妙。
  在差不多走回大路,甚至能闻见村里的炊烟味儿的时候,他们看到了那座赵大年口中的关庙。就在路旁拐进去一点点,这仲秋时节,在几乎落光了叶子的树木掩映下,一座破旧古老的小小庙宇安静地坐落在那里。
  走进去庙堂中央,供桌后方摆着斑斑驳驳的关羽像,颜色掉了大半,木头的痕迹露了出来。香炉里插着未燃尽的线香尾巴,前面摆着瓜果馒头。
  “这什么乱七八糟的……”吴三省站在飞檐之下,只觉得这庙堂虽小,其中却很不一般。硬山顶,青砖瓦木,中间却戳着两根一人环抱的石柱,不知有多少年头,石柱上雕的花纹都已模糊不清。而且也没有照壁与庙旗,倒是有一对磨得只剩下轮廓的石兽,其中一只还削下半个脑袋去。这确实算是古迹,只是盖得不伦不类,简直莫名其妙。
  解连环此时已经站在供桌前面了,地上摆着磨破了洞的蒲团,他大大方方就跪了上去,搞得吴三省一愣。
  他倒是没磕头,只戳在那看着木造像口中念念有词。吴三省等他偷工减料地拜过起身,便问他是不是求关二爷保他发财。解连环挑眉,眼珠子地溜乱转:“求武运亨通。”
  吴三省嗤笑,这人的脑子真是漫无边际。现在拜关公的多是商人求财,又不是古时候打打杀杀,哪还有求什么武运的。
  之后两人一道出来,解连环以为这就要折返回村子,便要走上大路。这一去一回花费不少时间,日头已经西斜,阳光晒进重重枝杈当中,在解连环的身上洒下金黄色的光晕。吴三省看着他的身影皱皱眉,转开头的瞬间,却注意到不远的草丛中,有什么东西很是显眼。
  吴三省转过身去,一缕阳光正打在半块灰白色的石头上。他鬼使神差地走了过去,解连环注意到了,在旁边探头探脑地瞧着。
  那周围的野草都半枯黄了,拨开之后,一截断在土里的破石碑露了出来。上面的流云纹饰还依稀可辨。吴三省蹲下来,摸着那沾满泥土的石面,渐渐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这个、这个是……”
  解连环在他身旁蹲下,双手摆在膝盖上问怎么了。吴三省拉起他的手,让他摸那上面刻着的字。解连环是比吴三省更精通这雕刻笔体,他摸了两个字就反应过来了。阴刻小篆,却又兼有隶书笔画,用笔浑厚体式宽博,这正是东汉时期,由于隶书渐渐兴盛而生的特殊笔体。
  吴三省侧头看他,没说话但是是眼神无疑是在询问他的意见。解连环的手指又向下移动了几个字,回答道:“错不了。是东汉时期的石刻风格。”
  “不可能。二哥的地图上,那汉墓里村子还有一段距离……”吴三省忽然停住,非常急躁地迅速把地图拿出来摊开在地上。解连环不明就里地眨眨眼,小心翼翼地把自己挪远了一些。

  第三十一章 原地踏步

  一看之下,吴三省几乎要趴在地图上了,他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重大错误。吴二白的地图与现实确实有所出入,但他却误会了问题所在。古墓的位置是不会移动的,埋在哪就是哪,会移动的其实是村落。
  吴三省解释给解连环听:“你看这里,移动的其实是关庙村的位置。”解连环皱眉表示不能理解,吴三省指了指村子的方向,继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