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学术团队 >

第36部分

学术团队-第36部分

小说: 学术团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40 读研生活
宁浩的寝室住有四人,两个四川人一个湖南人。大个子王学林和小个子陈友彬都是四川人,那位湖南师兄年岁最大,是本校的老师,叫柳远平,他已结婚,一般不住在寝室,只是中午会来休息一下。

  虽然大家都是化学系的,但学业方向不同,除了宁浩,其他人全是学分析化学的,而宁浩原来报考的是有机化学,可没考好,只有调配到最不看好的材料化学,跟了一位也是最不看好的导师——邓从年。

  邓从年,五十多岁,瘦小个子,脸上带着刚毅和谦和,一口上海普通话,清脆而委婉,从声音是听不出他的年龄的。他早年毕业于上海,是老牌的化学科班生,长期在生产一线搞科研,出了不大不小成果,但都不为人认可,是出了名的实干家和书呆子。邓从年不被人们认可的主要原因是,他没有什么学术是水平,也就是没多少学术论文,也没有得到一项纵向课题(由政府科研部门下达的科研项目)。他的那个副教授职称,也是去年才评上。主要看在他是老牌大学毕业生,年岁也大,还有就是靠他的同学关系,转让了几个应用科研成果的面子上才给照顾评上的。邓从年不苟言笑,但一说就是惊天动地。所以五七年被打成右派,到宁浩入校时摘没摘帽子,还未未可知。

  宁浩是从有机专业出来的,自然就来到这个所谓怪人邓从年手下,成了他的开门弟子。

  那天下午,宁浩第一次见到邓先生是在他的实验室。凌乱,简直是太凌乱,一间40平米的屋子,两个大试验台,杂乱地堆放着实验器材。邓先生亲自动手,把椅子上的东西收拾妥当,让宁浩坐下。宁浩才发现邓先生的手和农民老大爷的手没有两样。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41
邓先生语气缓慢地说:“我呢,喜欢一个人干事,没牵挂,自在。可系上非要叫我带你,指导你。那你就在我这干好了吧!”

  宁浩一听,原来自己真没人要了,是邓先生可伶自己,才无奈收留自己。他感到委屈,他环顾四周,发现这里真没什么好学的,既没高档的仪器,也没图书资料,简直比华川学院还可怜。

  邓先生看见宁浩左顾右盼地,有点不高兴,他说:“瞧不起这里呀!这是实验室,不是什么办公室,不是做做样子的,是做事情的。”

  宁浩说:“邓老师,我现在应该看点什么书呢!我原来是学有机的。……”

  邓打断宁浩的讲话,“我知道。这是你做的吗?”说完拿出一篇外文论文。

  宁浩一看,是自己那篇论文,惊喜不已。但他从未见过印刷出来的论文,也不知道哪个环节出错,他就是没收到。而且这篇该死的论文,让他的巧云远离了他。不过,宁浩现在心情很好,因为巧云已经联系上,他会很快知道巧云在国外的地址,他不会再让她跑丢了。

  “哎哎!想什么,我问你是你写的吧?”邓先生不耐烦了。

  “是我去年写的。”

  “那好!……”于是邓先生还是慢条斯理的询问他论文的细节,就像审问一样。宁浩对答如流,一点没给自己丢脸。

  邓先生的态度显然缓和了许些,脸上有了笑容,他拿出一页纸,上面写着三个有机分子式,“请你拟定一个合成计划,明天上午给我!”

  看了邓先生的任务,宁浩面带难色,他今晚要和同屋出去玩,再说手边没有资料,图书证也没办呀!于是,宁浩把难处讲了出来。

  邓先生倒是干脆,“那就现在写吧!我带你到系资料室去,那里可以查!”

142
宁浩来到资料室,可是开了眼界,资料是应有尽有,如同专业的图书馆。不到一个小时,他就拟出了三个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线路,每个都备有不同的初始试剂。宁浩以为邓先生是在考自己,他得意地拿到他面前,想听到邓先生的赞许。

  邓先生看了后笑嘻嘻地说:“我们明天就开始合成!”

  宁浩无语,他想再说点什么,被邓先生制止。不过这次,在邓先生不苟言笑的脸上,分明带着慈祥和信任。

  第一学期课程很重,每天都是课,要说最困难的就是外语课,全用英语上,一句中国话都没有。宁浩听力不算好,口语也一般,从未上过这样的课,感觉吃力。在西大的英语快班,他只是经历了双语教学,至少有三分之一是用国语讲解,要不根本听不下去,哪来什么教学效果和质量。

  可这次不是本科阶段,是研究生的外语课。同屋的王学林和陈友斌简直是在坐飞机,宁浩基本上也是坐在火车上,只有柳远平,老柳还感觉良好。后来宁浩知道,老柳和他老婆一起已经参加过两次出国培训班,他没考过,他老婆却考过了,说是近期就要出国了。

  这天,教外语的史老师,长得倒清秀,但一副目中无人的架势,没有一点亲和力。她叽叽咕咕说了许多,大伙没听懂,她提问,被点到的人,一般只会用“yes”“no”“OK”等回答。

  课后大家调侃外语教学。王学林说:“他妈的!读几周了,讲些什么嘛!我们是学理科的,怎么尽讲些外国文学。”

  陈友斌说:“王哥,这就是你的错了,你哪听说外语教师是学理科的,不讲文学,你要她讲理学呀,她搞得懂吗!我只听说学理科的可以讲文科的课,从来没有听说,学文科的讲过理科的课。”

  宁浩说:“不能怪英语老师,只能怪校方,没有把文理科分开。强烈建议学校,分科。要不这英语课就成了某些老师炫耀口语的地方了。”

  老柳说:“就是,至少最重要的单词和句子应该用中文讲一遍,才能让大家听懂嘛!”

  四人吃完饭,继续讨论,老柳说:“外语摸底考试,王学林和陈友斌成绩太差,不好出面,我呢,是本校的也不好出面,看来……”最后决定要宁浩去向学校提建议。

  宁浩前天刚收到巧云从国外寄来的信,心里高兴着呢,哪管什么后果。后来发生的事情,才让他后悔不已。

  校方收到了宁浩的建议,但没答复。一次在课堂上,英语老师终于用双语教学了。她先用英语数落了一下听不懂的同学,讲的是酣畅淋漓,随心所欲。宁浩听懂了点点,知道自己有了麻烦。但绝大多数同学没有一点反应。这使英语老师郁闷惨了。她终于用国语破口大骂那些打小报告,水平差的人。她说,上课听不懂,只能说明你水平低,你不向水平高的老师学习,你能提高水平吗……。

143
宁浩第一次听见英语老师说中国话,觉得好听,是典型的女高音,还有点磁性,他立刻按下了巧云给他买的随声听,想回去聆听她美丽的声音,顺便调侃几句。

  不想,那老师直接来到宁浩的面前,要他起立,宁浩懵了,他站起来。

  老师怒气未消地说:“你说说,为什么要分科学英语。难道你们理科研究生,就不能学文科的英语了吗?”

  宁浩笑容可掬地说:“史老师,您息怒,我们认为,外语是拿来交流的,不是拿来炫耀的,我们在大学学习的时候,基本都是用中文讲课,我们水平低,希望老师体谅学生的苦衷。”

  “你没有回答为什么要分科!”

  宁浩看见史老师太过无礼,心中不快,他说:“我以为,理科主要是科技论文,较少涉及文学上的感情用语和修辞语句。理科用的最多的是状语从句和定于从句,还有就是摘要的书写方法。文科就大不一样了,比理科要复杂,也要高深,是属于水平高的哪一类。比如像你史老师,就不是我们一类的。”宁浩一说完,大家哄堂大笑。宁浩的本意是说史老师的水平不是我等一个层次的,不想被大伙误读为宁浩与史老师不是一类性别的生物体。

  这一笑,让这位三十几岁的女教师像当众剥光了衣服,羞愧难当,怒不可遏。她大声叫道:“同学,请你嘴巴放干净点,什么不是一类,我看你才不是一类的。”

  宁浩自知话语不对,忙点头哈腰道:“是是,我和你不是一类的。”这一说,大伙更是大笑不已。

  “有什么好笑的,我和他难道不是一类的嘛!”

  史老师话音一落,底下几乎异口同声道:“No!”

  史老师懵了,“Why?”

  底下有好事者答:“He is boy;  you are girl。”

  “Yes!”史老师脱口而出。

  还有不懂事儿的主儿说:“Very good!”这时底下大笑不已,气得史老师甩门而去。

  事后,宁浩以扰乱课堂次序被警告。期末,被史老师下了黑手,听力不及格、口语不及格、写作77分,最后综合成绩不及格。

  在化学系,宁浩是唯一挂科的,而王学林和陈友斌听力、口语、写作三门均不及格但综合成绩却及格了,因为他们平时成绩高,宁浩却是零。他无奈地摇摇头,心想男不和女斗,自认倒霉吧!

144
可是,比宁浩认为还要倒霉的就是邓先生,他认为自己唯一的研究生不可能挂科的就是英语。于是,他拿着宁浩的那篇英文论文,直接到研究生科去理论。

  他对科长说:“我们学校的教授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吗?”

  科长是学理科的,一看是国外著名杂志,忙说:“好像还没有。”

  “那写出这篇论文的人英语水平如何?”

  “很好呀!”

  “那为什么他的英语会不及格呢?”

  “这个……,这篇论文,是我校学生的?”

  “就是化学系唯一英语挂科的那位学生宁浩的。”

  “这个……,我查一下。”

  宁浩的英语成绩,最终维持原判,因为史老师坚持认为宁浩听力和口语不行,再加上态度不诚恳,誓死不改。

  最后,研究生科听了宁浩当天的录音后,才知史老师在打击报复,于是她被撤换,宁浩在补考时也得了高分。

  让宁浩感到匪夷所思的是,他的那篇论文,给他带来了很高的学术声誉,化学系的上上下下,几乎都另眼相看他,好像他这样的水平,应该指导邓从年副教授,而不是邓先生指导他。

  也就在那年的一月,宁浩收到了巧云的第三封信,这次巧云听从了宁浩的建议,随信寄来了几张照片。在加州刺眼的阳光下,巧云虚着眼,一缕长发被风吹撒,耷拉在额头,表情肃穆而沉静,双眼充满温情和善良。

  巧云说,她完全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节奏,与邓肯教授相处融洽,每天都有新的信息,每天都有新的工作,每天都有新的挑战,事无巨细说了很多。她说,她要读博士学位,家里已经同意。她要求宁浩也好好学习外语,注意听力和口语练习。她期盼能在美国见到宁浩。最后,巧云写到,吻你,老公!

  宁浩知道“家里”指的是南方基地,但“老公”是什么,他不知道。他问了许多人,都说不知道。他懵了。回信说,巧云,你糊涂了!我不是你老公,我没那么老,我还是你弟弟呐。你应该叫我“先生”,或者叫“达令”,干脆学术化点——叫“丈夫”;实在不行,就叫“我家的”,以后不许再叫“老公”了,多难听呀!

  自此,宁浩有了动力,他要到美国去见巧云,她在那边等自己。

145
春节,宁浩回到成都,他见到了强子。强子讲了他在东莞的遭遇,讲了宋思福的出手相救。但他搞不明白是谁通知宋思福的。

  宁浩从巧云那儿知道这件事,所以他并不好奇,他说:“你没想到吧!你认为是谁?”

  “我怎么知道,可能是巧合。那可就非要感谢你了,老大!是你带我去的什邡军校,我们才有幸认识宋思福队长。”

  “不对,你龟儿子忘了,那个宋队长不是一直给某人联系来着。”

  “叶巧云呀!”

  “对就是巧云帮的你!你龟儿子还把别人甩了。”

  “哎哎!老大!你要感谢我哈!我不撤退,还有你的火烤呀?”

  “对对!为这事儿,今晚老子请客!喝酒,你把那个小西北叫上。”

  强子说:“他回甘肃了。我俩喝,一醉方休!”

  那天晚上,这兄弟俩都喝高了。强子说,春节后,他要到云南去,做药材生意,还要带上小西北。

146
86年春,开学后,邓先生把宁浩叫到实验室,说请他把实验室清理出另一个干净的台面来。宁浩纳闷,上学期自己在合成那三个有机物时,好心好意地把实验室清理了一次,却被邓先生狠狠地数落了多次。因为邓先生说,他找不着他要的东西了,每次找不到就要数落宁浩一次。宁浩简直怕了,实验室的东西,他再也不敢动了。这次邓先生是那根筋拧了。

  在邓先生的指挥下,试验台面清理出来,邓先生说,“这就是你的工作台,以后我要经常看见你在这做事。”

  宁浩心想,一张空空的试验台,我做什么哪?

  第二天,来了几个人,抱来了一套当时算是最先进的IBM…PC/xt计算机。邓先生面带微笑,欣喜地摸了摸,然后以期待的目光看着宁浩,“这是你的,要好好学,下个星期我要检查。”

  宁浩当时的心情,可以用欣喜若狂来形容,我的这个妈呀!这可是三万多块,化学系唯一的一台计算机,能在80年代中期拥有一台IBM电脑,是何等的荣耀和自豪。

  接下来的几天,宁浩把在华川学到的全用上了,还自学了当时最时髦的BASIC语言,照着书上的案例,编制了一段打印日历的程序。当他交给邓先生检查时,邓却看也没看。

  邓先生说,“宁浩,我们的计算机不是搞这些的,是用来搞科研的。你不是一直要问,你究竟研究什么吗?我现在可以告诉你,我们要研究快速表面电沉积过程。与你的文章研究方法类似,这次我们要用它做表面材料。你上学期合成的是那三个物质,它们要按一定比例混合,才能取得最好的电沉积效果。如何测试不同比例的具体效果,就得靠这台电脑,进行联机实验……”

  宁浩听得满头雾水,但他默默点头,似懂非懂。他已经基本习惯了邓先生的指导,不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