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说慈禧 >

第20部分

说慈禧-第20部分

小说: 说慈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时许。传医进枳实、莱服子”。这次所谓的“厥逆”依然是脑供血不足的再次发作,只不过由于治疗及时,没有造成遗留病症。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五讲 慈安之死(4)
这些情况说明慈安患有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生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而这次,由于慈禧生病,慈安一人独理朝政,不善于摆布朝政大事的她,在这一时期里承担着巨大的压力,身心疲惫在所难免。慈安在发病的前一天,根据《述庵秘录》记载,她“两颊微赤”,虽然自己无感觉上的大碍,但从这一面色判断,慈安此时“肝阳上亢”,可能已经血压很高,直接诱发脑中风、甚至脑出血。
  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对于掌握现代医学技术的专家们来说都是一筹莫展的病症,缺少根治的良方,更何况一百多年前的医学。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比较接近事实的结论:慈安死于脑血管疾病,而并非野史中所描绘的为慈禧所害。
  对于慈安的死,慈禧该如何应对呢?
  四
  慈安居住的钟粹宫慈安由生病到死亡不到二十四小时,对于和她接触最多、过往最密的慈禧而言,既要安排慈安的后事,还要想办法开脱嫌疑,慈禧的应对,在《翁同龢日记》中有比较详尽的记载。
  1即刻召集相关大臣入宫,安排后事。慈安死于十日晚八时,半夜(子时)翁同龢就接到了入宫的通知。“子初,忽闻呼门,苏拉李明柱、王定祥送信,闻云东圣上宾,急起检点衣服,查阅旧案,仓促中悲与惊并”。
  进宫后,发现各枢臣陆续到来。在慈安的后事时间的安排上,慈禧没有片刻拖延。
  2令王大臣瞻仰慈安的遗容。天明以后,各位守候在宫中的大臣,接到旨意,进入钟粹宫(慈安的寝宫)。慈禧命太监去掉蒙在慈安脸上的“面幂”,令大臣们瞻仰。此时,慈禧并没有遮遮掩掩,而是泰然地安排着一切。
  3慈禧为慈安准备了一个很大的金匮。翁同龢与各位王公大臣进入慈宁宫以后,看见慈安的金匮置于地中,金匮“甚大,时灵驭已移至宫,安奉于金匮之西”。如此安排,可以证明慈禧是把慈安放在皇太后的位置上处理其后事的,没有丝毫的怠慢。未正二刻(中午12时左右),大殓,也就是将慈安入棺。这完全符合清朝的礼制。
  五
  慈安的中年早逝似乎没有给朝局的稳定带来什么不利的影响,皇帝依然要专心读书,皇太后垂帘听政因为有慈禧的存在依然可以持续。似乎这位仁厚与豁达的皇太后只是两宫垂帘的一个可有可无的配角罢了。
  事实并非如此!慈安的死对于朝局的影响非常之大。
  慈安死后,对于慈禧而言,为其专权扫清了道路。尽管慈安生前清心寡欲,极少参与政治,不像慈禧那样有谋略和魄力,然而慈安的存在本身,对慈禧的专权就是一股巨大的威慑。有慈安在,慈禧就不敢那么明目张胆、恣意妄为。慈安一死,权力尽归西宫,慈禧可以惟我独尊、专执国政而无所忌惮。从此两宫垂帘格局变为西宫独尊,光绪帝还未成人,慈禧大权独揽,开始成为名副其实的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奕䜣的势力也就更加削弱了。
  慈安、慈禧太后的定东陵
  慈安的死,无疑也使奕䜣在最高统治集团中少了一个可以依靠的同盟。多年来,慈安和奕䜣与慈禧之间均有矛盾,奕䜣多以“嫡庶之分”为由,通过支持慈安压制慈禧的嚣张气焰,慈安也多倚重和信任奕䜣,无形之中,奕䜣和慈安形成一种联合力量,来共同对付慈禧。诛杀安德海就是如此。慈禧感到势单力薄,也在努力培植自己的势力,在内务府、军机处相继安排自己的人或者是牵制奕䜣势力的人。慈安在时,尽管奕䜣屡受打击,但因慈安的倚重,他依然能保住军机处的位子,执掌军机处大权;慈安一死,形势大变,慈禧不再受约束,同时由于自己的党羽势力大增,消长之间,她对奕䜣也就不再顾忌了。
  

第十六讲 置换军机(1)
慈安死后,慈禧听政已无任何障碍,无冕女皇名副其实。然而,光绪帝却在一天天长大,且“学识德业”俱佳。恋栈权力的慈禧,岂能甘心让皇权回归?!
  一
  按照中国古代宫廷的惯例,皇帝十四岁就应该亲裁大政了。清朝也延续了这一惯例,无论是六岁登基的顺治帝,还是八岁登基的康熙帝,都在十四岁亲掌朝政。然而,到了同治帝,就像清朝本无“母后垂帘”而慈禧仍然能将“垂帘听政”实施下去一样,什么“惯例”、什么“祖制”,慈禧都能找到打破的借口。同治帝直到十八岁才得以亲政,除了因为同治帝“学识俱劣”和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客观实情之外,慈禧恋栈皇权、不愿撤帘归政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光绪十年(1884),光绪帝十四岁了,无论是按照历史的惯例,还是按照清朝的祖制,光绪帝都应该临朝亲政。可有慈禧所创造的同治帝十八岁亲政的先例,亲政的问题朝野上下无人敢于提及。慈禧独揽皇权的欲望早已被大小朝臣洞悉,只是彼此心照不宣罢了。无形之中,人们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光绪帝十六岁、十八岁甚至二十岁上,因为大家知道,慈禧这位“老佛爷”善于创造历史奇迹。
  光绪十二年,光绪帝十六岁。如果说同治帝十六岁的时候,由于顽劣、不成器,慈禧可以用皇帝“典学未成”、“读折不成句”为由,推迟归政的时间。可是,现在十六岁的光绪帝,除了口吃这一先天不足以外,无论在哪一方面,都远远地超过了当年的同治帝。光绪帝性情宽厚、沉毅静穆。在老师翁同龢的指点下,读了清朝开国以来的历史和列祖列宗的圣谕圣训以后,他变得更加懂事,责任感和使命感陡然而增,“自欲振励,勿用人扶”(《翁同龢日记》)。为此,他汲汲渴求新知,读书尤为刻苦。他每天黎明前即进书房读书,一年四季,光绪皇帝御笔
  每日如一,即使下了书房后,他也是行立站卧皆诵读诗书,连慈禧也不得不承认:“皇上实在好学。”光绪十二年(1886),光绪帝一病数月,“日服药五剂,尤诵书不止”(《翁同龢日记》),身体刚刚恢复,又进书房学习。翁同龢每每忆起同治帝典学时期的顽劣与师傅们每每挥泪劝学的情形,他就为光绪帝的好学所感动,他似乎在光绪帝的身上看到了王朝未来的希望,“上(光绪帝)体犹未平,仍日日来书房,勤学如此,非人间所及”(《翁同龢日记》)。此时,诸王亲贵、枢机群臣,乃至于慈禧本人都不得不承认,无论是礼法、祖制,还是光绪帝的“学识德业”,似乎再也没有推迟归政光绪帝的理由了。
  时间在分分秒秒地与慈禧的权力欲进行挑战!
  二
  早在十二年前,慈禧强立不足四岁的载湉为帝。为了笼络人心,慈禧曾经公开做出两项保证:
  (1)待光绪帝生子即为同治帝立嗣;
  (2)一俟皇帝典学有成,即行归政。
  然而,对于慈禧来说,二次垂帘的十余年如白驹过隙,兑现诺言的时刻倏忽之间临近。尽管,为同治帝立嗣的保证由于光绪帝还没有大婚,可暂且不提;然而,归政一事,即使百般不愿,可到底已是迫在眉睫。此时,她心如烛照:对于归政一事,既已“早经降旨宣示中外”,如果“旋即反复”,将“使天下后世视予为何如人也?”(《光绪朝东华录》)但是,操控皇权二十余年,她早已习惯了发号施令、驾驭臣工。可以说,慈禧为了经营与维护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费尽心机,一朝放弃,岂能甘心!因此,为继续巩固她无冕女王的地位和权威,她就不能不为归政后继续操纵朝局做好一切准备。
  慈禧准备工作的第一项就是军机大换血!
  军机处是一个直接关系到王朝大政方针运作的机要部门。现有的军机处所有成员进行全部撤换!
  紫禁城军机处一般认为军机处大约组建于雍正七年(1729)。当时,正值雍正对西北准噶尔用兵,往来军报紧急频繁,必须迅速而缜密地处理。可是内阁距宫禁太远,往来不便;而且耳目又多,不利于保密。为此,雍正帝便在宫内隆宗门附近建板屋数间,称军需房,办理机密事务,后来又改名为军机房、军机处。
  

第十六讲 置换军机(2)
隆宗门内便是养心殿,清代自雍正帝开始,将皇帝日常办公地点从乾清宫搬到了西路的养心殿。西北用兵告毕,军机处并未裁撤,因为它已成了皇帝得力工具,职权反而大大扩充。军机处的板屋,也改成今天我们所见的砖瓦房。
  雍正帝及其以后的历代皇帝都十分看中军机处的作用,乾隆帝称由于有了军机处“权衡悉由朕亲裁”。究其原因是军机处的特殊职能和办事方式符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日益加强的需要。
  军机处的特殊表现在它不是清朝法定的、独立的政府衙门,而是直属皇帝领导。它无官署(只有值班办事的地方,称“值庐”,隆宗门旁的瓦房便是)、无定员、无专官、无属吏。人员由皇帝自己从亲王、重臣中拣选,均是兼职,按资历地位分别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上行走、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等,统称“军机大臣”,俗称“大军机”。人数不定,少时三人,多时六七人,内中为首者,称为“领班”或“首枢”。起初,每日只有“领班”见皇帝。军机大臣一般是六七十岁的人,更有年过八旬的。军机值房内景
  军机处办事是迅速而机密的。每天清晨都要谒见皇帝请旨,并迅速处理军国大事。军机处昼夜都有人值班恭候,以备接见,从不误事。皇帝外出巡幸、谒陵、避暑,都有军机大臣相随,因此像隆宗门旁那样的军机处值庐,别处也有。每日折奏无论是几十件或上百件,一律当天办完,从不耽搁。“密谕”的传递速度,十分可观。只要军机大臣在信封上注明,一日便可行三百里、五百里,甚至“加快六百里”,快捷程度,前代罕有。军机大臣掌握机要之事,因此皇帝接见他们时,左右太监一律退出。可是,进出门时不是要掀帘子么?这件事也只得由军机大臣中的末一位来担任,因此当时有“挑帘军机”之称。军机处的值庐是机密重地,不准闲人窥伺。内中使用的杂役人员,都是十五岁左右不识字的幼童,俗称“小么儿”。皇帝经常派人在军机处附近稽查、监视,嘉庆时还传旨:自亲王至满、汉大臣都不得到军机处与军机大臣谈说,违者严惩。军机处后院有一扇小门,也特旨堵死,大概是防止有人“走后门”吧!
  慈禧联合奕䜣发动政变以后,奕䜣一直领导军机处,虽然期间经历了同治四年慈禧的打压,被革去“议政王”的王位;经历了同治十二年同治帝的肆意打压,险些革去亲王王位与一切职务。但二十余年的用人行政足以证明奕䜣不是素餐尸位的庸碌之辈。他练达的能力、相对开阔的视野以及一定的外交能力,是慈禧执政中不可缺少的干将,无论慈禧怎样打压他的势力,领班军机的职位一直由他担任,这充分体现了奕䜣不可或缺的才干。然而面对归政光绪帝时间的迫近,慈禧心中隐忧丛生,她决心在归政前一定将奕䜣驱逐出权力核心!
  慈禧这样做的目的是很明确的:
  (1)从根本上铲除奕䜣力量。光绪帝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归政后,自己能否依然操控自如?这是非常令慈禧担忧的。尤其令她不放心的是,奕䜣统领的军机处是掌管军国大事运作的中心所在,如果自己撤帘归政,谙熟朝政运作的奕䜣势必如脱缰的野马,到时自己将鞭长莫及,又如何暗操皇权?此时,对于慈禧而言,如果能够组建一个由自己的嫡系组成的军机处,就可以在军国大事的运作上贯彻自己的主意,由此就可以达到自己长久把持朝政,而根绝奕䜣东山再起的可能。
  (2)要切实建立自己独立操纵的军机处。更换军机、免除奕䜣的职位,留下来的权力空缺正好可以安插慈禧认可的、即使光绪帝亲政以后也不会无视自己存在的亲信宠臣。这样,不仅可以操纵亲信挟持光绪帝继续按照自己的旨意办事,可以保证自己虽撤帘却仍在幕后,保证自己操纵朝局目的的实现。
  决心已定,慈禧要做的就是等待时机了。
  三
  中法战争进行期间,慈禧找到了良机。
  

第十六讲 置换军机(3)
光绪九年(1883),法国一方面不断向越南调兵遣将,并大举北进;一方面利用外交手段向清政府进行讹诈,力图用武力恫吓逼迫清政府满足它的侵略要求。面对法国所制造的西南边疆严重危机,朝野上下“战”、“和”分歧十分明显。
  《点石斋画报》之“法人残暴”
  主战者以醇亲王奕、军机大臣李鸿藻以及湘系官僚左宗棠、刘坤一等为代表。他们强调抗法的必要性:就利害关系而论,中越山水相连,唇齿相依,法国侵越,“非徒并越,而特欲以越为根脚耳。粤边之煤矿,滇中之金矿,无不垂涎”(《中法战争》),所以中国断无坐视之理。
  主和者主要是淮系官僚,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是其代表。光绪十年正月(1884年2月)李鸿章给总理衙门的一封公函,从士气、战术、装备、训练等方面分析法军优越于清军的状况,要奕䜣或者避战求和,或者下令前线避开阵地战,展开丛林战和游击战,方能取胜。这封公函表达了长久以来李鸿章一直主和的缘由。
  作为当时最高权力的控制者,慈禧在对法交涉的“战”、“和”态度上游移不定,迁延不决。相当长的时间内,慈禧没有明确的态度。她把处理这一严峻局势的全权交给李鸿章,命其“相度机宜,妥为筹办”(《中法战争》)。很明显,慈禧态度的含混,表明她对中法战争存在极大的侥幸心理。而此时,身为军机领班的奕䜣,对“战”、“和”这样关乎国家命运与未来的大问题上也不置可否,甚至动辄请假或不入朝,不和不战、麻木不仁。奕䜣的态度,令当朝诸臣十分不解,翁同龢更是心急如焚:“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