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乱世奸雄纵横三国:品曹操 >

第13部分

乱世奸雄纵横三国:品曹操-第13部分

小说: 乱世奸雄纵横三国:品曹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
  将窘困流徙中的献帝迁到许都,由自己来充当献帝的保护人,是曹操政治生涯中的得意之作。曹操这样做,不仅使自己获取了高于所有文臣武将的地位,而且把献帝变成了自己进行统一战争的工具,从此无论是征伐异己还是任命人事,都可利用献帝名义,名正言顺,置对手于被动地位,而给自己创造了极大的政治优势。另一方面,这样做在客观上对国家、对人民也有好处。当时群雄割据,谁都想吞灭对方,独霸天下。曹操迎帝都许,将献帝置于自己有力的保护之下,虽然使献帝变成了一个傀儡,但却也使献帝在局势极为混乱的时期免除了被废黜、被杀害的危险,保留了这样一个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使得不少割据者的野心、行为受到遏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央集权,对控制割据、分裂局面的恶性发展,加速国家统一的进程发挥了一定作用。
  孔融像
  四“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续之?”
  曹操总揽朝政后,力图通过兴利除弊使朝政出现一个新的面貌。他特地为此给献帝上了一封《陈损益表》:
  陛下即祚,复蒙试用,遂受上将之任,统领二州,内参机事,实所不堪。昔韩非闵韩之削弱,不务富国强兵,用贤任能。臣以区区之质,而当钟鼎之任;以暗钝之才,而奉明明之政。顾恩念责,亦臣竭节投命之秋也。谨条遵道奉旧训权时之宜十四事,奏如左,庶以蒸萤,增明太阳,言不足采。
  “损益”,指政治上可革除和可兴办的事情。“二州”,指兖州和司隶,曹操原领兖州牧,又领司隶校尉。按东汉初年置司隶校尉,掌纠劾京师百官及附近各郡,并领一州,治洛阳。“遵奉旧训”,谓遵照执行过去的制度章程;“权时之宜”,谓权衡当时的实际需要。曹操不是恪守旧章陈典一成不变,也不是将旧章陈典完全抛弃,另搞一套,而是有所继承,有所创新,采取了切合时宜、实事求是的态度。曹操所提出的十四条建议今已不存,但究其内容,当都是围绕着“富国强兵,用贤任能。八个字来展开的。富国强兵,用贤任能。这在当时确实是实现由大乱到大治的根本途径,做好了不仅可以拯救国家,而且还可以造福人民。曹操大权在握后,不是尸位素餐,而是亟思进取,不仅仅是考虑军事上如何攻守,还力图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这是他同其他割据者的不同之处。
  曹操提出的十四条建议肯定是会得到献帝首肯的,曹操自己在贯彻执行这十四条建议时自然也会不遗余力。具体到用贤任能,曹操在这一时期确实做了大量工作。首先,曹操对都许前就跟随自己的一些有才能有贡献的僚属给予了重用。除荀彧被委以侍中、尚书令的重任,军国大事常与之谋划外,程昱、董昭、满宠等人也得到了重用。程昱开始被任命为尚书,因兖州尚未完全安定下来,又被改任东中郎将,兼任济阴太守,担当起了治理兖州一方的职责。董昭在通使长安、迎帝都许等问题上曾给予曹操很大帮助,这时被任命为洛阳令,留守故都。满宠开始被任命为西曹属,后改任许令。这些人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做出了新的贡献。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五章挟天子以令诸侯(8)
其次,曹操还注意大力罗致新的人才,由此而出现了一个人才来归的热潮。其中一些人是抱着效忠献帝的目的来的,但因献帝已被曹操控制,所以这些人也直接间接地为曹操所用。有些人是奔着曹操来的,认为曹操有胆有识,重贤用能,事业蒸蒸日上,来这里可以大有作为。还有一些人则可能两种目的兼而有之,因为曹操拥戴献帝,觉得为曹操效力也就是效忠献帝。献帝在许,众望所归,这确实为曹操大力罗致人才创造了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这是其他任何割据势力都无法与之比拟的。
  献帝都许不久,名士孔融即接受征召,到许都做了地位较高的将作大匠。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小时颇聪明。十岁时,随父到洛阳。当时河南尹李膺以简重自居,不是当世名人及世交挚友一概不肯会见。孔融很想一睹李膺丰采,于是来到李膺家门前,对看门人谎称与李膺是世交。李膺把孔融请进屋,问:“你家祖辈同我家有过来往吗?”
  孔融回答说:“是的。先君孔子与您先人李老君同德同义而相师友,因此我与您是世交。”
  李老君,即老子,为周朝守藏史。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到周时,曾向老子问礼,算是有过交往。在座的宾客听了孔融的回答,都觉得颇机敏得宜,无不为之叹息称赏。只有太中大夫陈炜不服气,吹冷风说:
  “小时聪明,大了不一定就能干。”
  孔融应声回答:
  “照您所说,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
  李膺听了,哈哈大笑,夸奖孔融说:
  “长大以后,你一定是个人才!”
  孔融崇尚儒学,博涉多览。十六岁时,因掩护被官府搜捕的著名党人张俭,事情败露后又与兄争死,名震远近,成为不少人推重、景仰的偶像。开始做司徒杨赐的属官,后为虎责中郎将,因触忤董卓,出为北海相。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被击败。后任青州刺史,又被袁绍之子袁谭击败,兵士只剩下百人,箭飞如雨,孔融却仍安坐读书,谈笑自若。城破后独自逃走,妻子儿女却都当了俘虏。
  孔融自以为智慧超群,才能卓异,当世豪俊都不如他,常以安邦定国为己任,但志大才疏,华而不实,从未办成过什么大事。来到许都后,每逢朝会,引经据典,议论纵横,满朝公卿大夫都成了陪衬,但不识时务,所提建议往往脱离实际。不过孔融在当时士大夫中确实享有很大名声,他来到许都,投入曹操阵营,对感召和影响人才来归起了一定积极作用。
  颍川阳翟人赵俨,避乱荆州,得知曹操迎帝都许的消息后,便在建安二年(197)扶老携弱前来投归曹操,被曹操任命为郎陵长。
  河内温人司马朗,字伯达,司马懿之兄,聪敏多识见。原为董卓所留,朗料定董卓必然败亡,用财物买通了董卓身边的人,请求回到乡里。曹操都许后,征召他为司空掾属。
  故太尉杨彪之子杨修,字德祖,博学能文,才思敏捷,在建安中被举为孝廉,接着被任命为郎中。
  武将则有李通等人前来归附。李通字文达,江夏平春人,以侠义闻名于江、汝之间。投归曹操后,被任命为振威中郎将,率部驻守汝南西界。
  曹操虽有献帝在许的有利条件,但他并不是消极地等待人才上门,而是千方百计主动寻求,并发动部属积极推荐。荀彧在这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有一次曹操问荀彧:
  “你看,有谁还能代替你为我出谋划策呢?”
  荀彧听了,便向曹操推荐了荀攸、郭嘉两个足智多谋的年轻人。
  荀攸字公达,荀彧的侄子。何进当权时,被任为黄门侍郎。董卓乱起,曾谋刺董卓,事败下狱。董卓死后获释,弃官归家。后被任为任城相,辞不就。由于蜀汉险固,人物殷盛,请求担任蜀郡太守,却因道路阻隔,一时无法赴任,被羁留荆州。荀彧向曹操推荐后,曹操立即给荀攸写了一封信:
  方今天下大乱,智士劳心之时也。而顾观变蜀汉,不已久乎!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五章挟天子以令诸侯(9)
“顾”,却,反而。“蜀汉”,蜀郡和汉中,不是指刘备后来所建立的蜀汉。这里即指蜀郡。“变”,指交通情况的变化。曹操对荀攸说:当今天下大乱,正是才智之士发挥作用的时候,而你却在那里坐等蜀汉的变化,时间不是要拖得太久了吗?荀攸接信后,觉得曹操说得有理,于是立即动身赶赴许都,曹操任命他为汝南太守,后又调来朝中任尚书。曹操与之接谈,感到他确实很有才能,非常高兴,对荀彧等人说:
  “公达确实是一个不平凡的人。我能有机会同他商议大事,治理天下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于是改任荀攸为军师,留在身边随时请益。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最初追随袁绍,见袁绍不知用人,做事抓不住要领,喜欢谋划却又下不了决断,很难办成大事,于是便离开了袁绍。在这之前,颍川人戏志才很有才能,荀彧推荐他给曹操当谋士,曹操很器重他,但不幸早死,于是曹操给荀彧写了一封信:
  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续之?
  “汝颍”,指汝南、颍川两郡,均属豫州。荀彧得信后,便推荐了郭嘉。曹操召见郭嘉,同他纵论天下大事,发现他见解不凡,非常高兴,事后便对人称赞说:
  “能够帮助我成就大业的,必定是这个人!”
  郭嘉见过曹操,也很高兴,事后对人感叹说:
  “曹公真是值得我侍奉的主人啊!”
  曹操当即任命郭嘉为司空军谋祭酒,留在身边参谋军事。
  此外,荀彧还向曹操推荐了钟繇、杜袭等人。钟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人。原在朝任黄门侍郎,曹操通使长安时,曾为曹操出过力。后随献帝东迁许都。此前荀彧就曾多次对曹操提起过钟繇,钟繇到许都后,曹操即任命他为御史中丞。不久,改任侍中、尚书仆射,做了尚书令荀彧的副手。杜袭字子绪,颍川定陵人。避乱荆州,刘表待以宾客之礼,但杜袭认为刘表不是能够拨乱的人物,因而南去长沙,不久逃归乡里,曹操得知后征召他为西鄂长。这些人对曹操战胜对手、统一中原的事业,都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但前来许都的人中,有的人也给曹操带来了一些麻烦,其中最突出的要数祢衡。
  祢衡字正平,平原般人。颇有才气,但恃才傲物,喜随意褒贬人物,觉得谁不如自己就不理睬谁,人际关系搞得很糟。兴平年间(194—195)避乱荆州,建安初年来到许都。当时许都虽属新建,但士大夫四方来集,也算得人才济济,但祢衡却大都看不上。有人问祢衡:
  “你怎么不去投靠陈长文(陈群)和司马伯达(司马朗)呢?”
  祢衡露出一脸不屑的样子,反问说:
  “你是想让我去跟随屠户和卖酒郎吗?”
  又有人问他:
  “曹公、荀令君(荀彧)和赵荡寇(即赵稚长,当时任荡寇将军)算得上是盖世之才了吧?”
  祢衡对曹操勉强称赞了几句,但对荀彧和赵稚长却一点也看不上。荀彧有仪表,而赵稚长肚腹大,祢衡因此回答说;
  “文若可以借他的脸面去吊丧,稚长可以让他去监厨请客!”
  祢衡只看得起孔融和杨修两人,但也并不尊重,戏称孔融为“大儿”,杨修为“小儿”,认为这两个人还可以上得台面,其余的人全都是庸庸碌碌之辈。其狂妄傲世的情态,也就可想而知了。
  但孔融对祢衡却很器重,特地上表推荐,说祢衡“淑质贞亮,英才卓砾。初涉文艺,升堂睹奥。”又说他“忠果正直,志怀霜雪。见善若惊,疾恶如仇。”还一再在曹操面前称赞祢衡。曹操听了,动了心思,想见见祢衡,谁知祢衡却称病不肯前往,而且还在背后不断讥讽曹操。曹操得知后很不高兴,但考虑到祢衡有才名,不便发作,于是想了个羞辱祢衡的办法,折折祢衡锐气,一泄心中怨气。祢衡善击鼓,曹操便将他召为鼓吏,利用一次大宴宾客的机会,让他当众击鼓。按规定,鼓吏击完一通鼓后,应脱下旧衣换上特制的新衣。祢衡最初没有换衣,被有关官员呵责后,走到曹操面前,将旧衣一件一件脱下,直到脱得一丝不挂,裸身而立,然后才又慢慢穿上新衣,而脸上竟毫无羞愧的表情。曹操反被弄得下不来台,自我解嘲地大笑一阵之后,对众宾客说:
  

第五章挟天子以令诸侯(10)
“我本来想羞辱一下祢衡,不料反而被他羞辱了!”
  事后孔融责备祢衡,并向他说曹操仍想见见他,这回祢衡答应了。孔融又去见曹操,说祢衡狂妄失礼,想见见曹操当面表示歉意。曹操很高兴,吩咐守门人,如标衡来了立即通报。谁知一直等到下午,祢衡才来,但却不是向曹操道歉来的。只见他身穿布单衣,头顶粗葛巾,手持一根三尺木棒,往大营门口一站,以杖击地,大骂曹操。曹操大为生气,对孔融说:
  “祢衡这小子,太不识抬举!我要杀他,不过像杀一只麻雀,一只老鼠。只是想到他有些虚名,不肯杀他,怕远近的人们会以为我曹操没有容人的肚量。现在我把他送到刘表那里去,看看会怎么样!”
  立即命令准备好马三匹,派两个人将祢衡送到南阳去。祢衡知道自己得罪了不少人,也早想南还荆州,这时也就听之自然,不再表示异议。临行时,有几个人到城南为祢衡饯行,但祢衡未能如约按时赶到。大家商定祢衡来时,都不要起立迎他,报复他一下。祢衡到后,见大家或躺或坐,都不起立,突然坐下大哭起来。众人不解其意,只得相问。祢衡回答说:
  “坐着的是坟堆,躺着的是尸体,我夹在坟堆尸体之间,能不悲痛吗?”
  众人听了,无可奈何,只得都站了起来。
  祢衡到荆州后,刘表开始很看重他,案牍文章都要经由祢衡审定。但祢衡同刘表左右的人处不好,这些人在刘表面前告祢衡的状,说祢衡一面说刘表仁义,即使是周文王也不过如此;一面又说刘表遇事不能决断,最终成不了气候。刘表听后,感到耻辱不能相容,于是将祢衡送到性情急躁的江夏太守黄祖那里去。黄祖最初也很看重祢衡,黄祖之子黄射尤与祢衡相好。但后来,祢衡有一次在黄祖大会宾客时当众出言不逊,黄祖呵责他,他反以骂言相对。黄祖大怒,命拖出杖责,祢衡仍大骂不止,终于被黄祖在一怒之下杀死,死时年仅二十六岁。
  祢衡有才而终不为社会所容,应当说这是一个悲剧。但祢衡自身的性格弱点应当说也是突出的。其人狂傲自大,目空一切,刻薄不饶人,得罪他不行,不得罪他也未必就行,比他差不行,不比他差也不行,名士脾气大发作,这是他同谁都难以处好,到谁那儿都待不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