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奸雄纵横三国:品曹操-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不要闯到他的埋伏圈中去。”于是小心翼翼地在大树林以南十多里的地方安下营寨。第二天,吕布前来攻城。曹操利用大堤作文章,把一半兵力隐蔽在大堤里面,另一半暴露在大堤外面。吕布见堤外兵力不多,率兵前进,两军刚一交手,埋伏在堤内的士兵突然一拥而出,步兵骑兵齐头并进,将吕布打得大败,一直追到吕布的大营才停了下来。
吕布吃了败仗,不敢久留,连夜撤军,逃向定陶。曹操率军追赶,经过激战,将定陶攻下。吕布见大势已去,带着残兵败将向徐州逃去,投奔刘备。曹操分兵收复了兖州的郡县。
张邈跟着吕布逃向徐州,让他的弟弟张超带着家属据守雍丘。八月,曹操进围雍丘。十月,朝廷见曹操实际上已完全控制了兖州,正式任命曹操为兖州牧,这时距曹操代理兖州牧的职务已经三年多了。十二月,曹操将雍丘拿下,张超自杀,张逸的父母、兄弟、妻子及亲朋全被曹操杀掉。张邈得知雍丘被围的消息,到淮南袁术那里去搬救兵,还未到寿春,在途中被部下杀死。至此,兖州全境平定。曹操接着向东边的陈郡用兵,继续扩大战果。
经过一年多的艰苦搏战,曹操终于巩固了自己在兖州的地位,并得到了朝廷的正式承认,有了一块进可攻、退可守的名符其实的根据地。这为他以后不断向周边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第五章挟天子以令诸侯(1)
一遣使长安
献帝刘协从他登基即位的那一天起,就是一个被人玩弄于股掌之中的人物,有皇帝之名而无皇帝之实。但是,献帝又毕竟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谁有机会充当他的保护人,谁就有在政治上发号施令的主动权。因此,尽管献帝是一个废物,却谁都不肯抛弃他,而且还都千方百计地想得到他,并为此展开了一系列冲突。曹操也参与了这一场争夺战,凭藉他的智谋和实力,最终取得了胜利。
初平元年(190)二月,董卓将献帝西迁长安,安置在未央宫中。董卓自己则在长安城东修筑了一座堡垒居住,取名郿坞。郿坞城墙高厚各达七丈,高度与长安城墙相等,称为“万岁坞”。董卓将从洛阳等地掠夺的大量金银财宝和粮食藏在坞中,单粮食就可供三十年食用。董卓不无得意地说:“如果大事成功了,我可以雄踞天下;如果不成,我守着这些东西也可以过一辈子了。”周初时,周文王立吕尚为太师,武王即位,尊为师尚父,意谓太师吕尚是可尊崇的父辈。董卓以吕尚自居,自为太师,号曰“尚父”。他擅自乘坐只有皇太子才能乘坐的青盖车,对亲戚大加封赏,以弟董旻为左将军,封鄠侯,兄子董璜为侍中、中军校尉,执掌兵权。其子孙即使还是幼童,也都一概授官,男的封侯,女的做邑君。宗族内外,并列朝廷,声势煊赫。
另一方面,董卓却又严刑酷法,滥施淫威,仅被他诬陷冤死的就达上千人。杀人时或先断舌凿眼,或砍去手脚,放在大锅中烹煮,手段极其残酷。原为董卓上司的张温,也被下令笞杀。在如此淫威下,人人敢怒而不敢言,个个有朝不保夕之感,即使是献帝,生命也时时处在危险之中。
董卓被杀后,一时人心大快,士兵齐呼万岁,百姓歌舞于道,不少人卖掉珠玉衣裳买来酒肉举杯庆贺。董卓被暴尸于市,继而又被焚尸扬灰于路。
董卓死后,司徒王允执掌大权,献帝仍是一个傀儡。王允刚愎自用,不讲策略,曾经依附董卓的公卿大臣被他处死不少。著名学者蔡邕为董卓之死叹息了几声,就被他杀害。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要求赦罪,王允不准,结果李傕、郭汜采纳谋士贾诩的建议,带兵十余万向长安进攻,围城十天,将城攻破,同吕布在城中展开巷战。吕布不敌,战败出关,王允被杀,献帝又落入了李傕等一伙人的手中。李傕自为车骑将军、池阳侯,领司隶校尉、假节;郭汜自为后将军、美阳侯;樊稠自为右将军、万年侯。三人共掌朝政。又命张济为骠骑将军,封平阳侯,带兵出屯弘农。这时是初平三年(192)九月。
献帝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度日如年,很想东归洛阳。初平二年(191),他曾派侍中刘和逃出长安,去找其父幽州牧刘虞,让刘虞带兵来迎。刘和途中遇到袁术,转达了献帝的想法。谁知袁术想北联刘虞对抗袁绍,正好让刘和留在自己身边做个人质,不放刘和走,献帝托付的事就这样被搁置了起来。
关东州牧郡守怀着各种各样的目的,也都想让献帝东归。如徐州牧陶谦、北海相孔融就曾准备将献帝迎回洛阳,后因曹操进攻徐州才放弃了这个打算。曹操更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同献帝拉关系的机会。初平二年(191),曹操做东郡太守不久,皇室刘邈到长安奉表贡献,在献帝面前极力称赞曹操忠诚,曹操为此感到非常高兴,十分感激刘邈。初平三年(192),曹操做兖州牧不久,太傅马日、太仆赵歧奉诏抚慰关东,曹操同袁绍听说后,都亲自带兵到数百里以外去迎接,临别时还相约在洛阳会合,共同将献帝迎接回来。不久,兖州治中从事毛玠向曹操提了一条重要建议:
“现在国家分崩离析,皇帝被迫西迁长安,百姓不能从事生产,忍饥挨饿,四处流亡。国家没有一年的粮食储备,老百姓没有安居固守的思想,这样的局面是难以长期维持下去的。现在袁绍、刘表虽然拥有众多的人口,看起来强大,但却没有长远的考虑,没有树立根本、打好基础的打算。打仗要正义的军队才能获胜,巩固政权则须凭藉财力。我们应当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蓄军资,这样,霸业与王道才能取得成功。”
第五章挟天子以令诸侯(2)
这段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尊奉天子,获得正义的名分,以便利用天子的名义去###四方;二是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财力,增加粮食储备,以保证霸王大业的成功。这些颇具战略眼光的建议正对曹操的心思,曹操当即表示同意采纳,并提升毛玠为幕府功曹。但当时曹操在兖州的统治还没有稳定下来,只能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就尊奉天子而言,曹操当时还不可能将献帝从长安接到身边来,但他却努力创造条件接近朝廷,尽力寻找机会表达自己忠于皇帝的心意。
初平三年(192)底,曹操派从事王必出使长安,途中被河内太守张杨拦阻,不让过境。这时在张杨处的骑都尉董昭劝张杨说:
“袁绍、曹操虽是同盟关系,但看情况,是不可能长期联合下去的。曹操眼下虽然弱小,但却不愧是一个英雄,应当找机会同他结交。何况现在机会就摆在眼前,应当加以利用,帮助曹操同朝廷接上关系,并上表推荐他。如果事情办好了,曹操是不会忘记您的好处的。”
张杨听后,觉得有理,就立即照办了。董昭还以曹操的名义给长安的李傕、郭汜等人写信,并根据这些人地位的高低分别赠送了礼物。曹操得知情况后,对张杨果然十分感谢,特地给张杨送去犬马金帛。从此从兖州到长安的道路畅通无阻,曹操同朝廷之间的联系增强了。
王必初到长安时,李傕、郭汜等认为关东州郡想要自立天子,现在曹操虽然派来了使者,但决不会是出于诚意,想把王必扣留下来。黄门侍郎钟繇劝阻说:
“现在群雄并起,各搞一套,只有曹操心里还想着王室。如果不接受他的忠心,恐怕会有失众望。”
李傕、郭汜只好改变态度,用礼物厚加答报,算是接受了曹操的好意。
董昭、钟繇这时还不是曹操手下的人,曹操并无可能支配他们,但在关键时刻却都得到了他们的帮助,说明这时曹操的雄略和声名已为不少人所了解、所佩服。董昭、钟繇的相助,也是为了结交曹操,为替日后见面效力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曹操遣使长安,李傕、郭汜等人虽未给他加官晋爵,对其兖州牧的地位也没有给予正式承认,但却达到了向献帝表示效忠的目的,取得了献帝和他周围的一班公卿大臣的好感,为最终取得献帝对他兖州牧地位的承认、并进而西迎献帝、总揽朝政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洛阳朝见
兴平二年(195)二月,凉州军将领发生火并。李傕先杀死右将军樊稠,接着又同郭汜互相攻杀。郭汜想把献帝从宫中转移到自己兵营中来,李傕得知消息,抢先动手,劫走献帝,烧毁宫殿。献帝让太尉杨彪、司空张喜等公卿大臣到郭汜营中为二人调解,又被郭汜扣作人质。双方在长安城内外,混战了好几个月,造成上万人死亡,混战中有时乱箭直飞到献帝面前。
六月间,李傕部将杨奉叛变,带走不少兵力,李傕力量有所削弱。另一个凉州军将领张济从陕县前来为二人调解,双方同意讲和,被劫持的献帝和公卿大臣得以获释。
献帝获释后,郭汜想让他住在长安东北的高陵,以便就近控制,公卿大臣及张济则主张前往弘农,双方争执不下。献帝自己想东归洛阳,也同意先去弘农,多次派遣使者去对李傕、郭汜提出这一要求。结果双方达成妥协,献帝先到附近县城屯住。
八月,献帝来到新丰。十月,郭汜又想胁迫献帝西迁郿县,乘夜放火焚烧献帝住处,献帝逃到杨奉营中。杨奉带兵击败郭汜,郭汜逃往终南山。
献帝继续东行,来到华阴,在路边露宿。十二月,到弘农。张济、李傕、郭汜又联合起来,追截献帝,在弘农境内与杨奉和董承展开激战,杨奉、董承战败,百官士兵死伤甚众。杨奉、董承表面上同李傕等讲和,暗中招来河东白波军将领胡才、李乐和韩暹等助战,又把李傕等打败,继续护卫献帝东行。李傕等前来追击,再次将杨奉等打得大败。献帝来到陕县,结营自守。
第五章挟天子以令诸侯(3)
这时献帝的御林军已不足百人,李傕、郭汜的士兵绕营呼叫,官吏兵士无不惊恐失色,都有离散而去之意。杨奉等连夜商议北渡黄河。献帝来到河边,岸高十余丈,无法下去,只得用绢拴在腰上慢慢放下,其余的人或匍匐而行,或纵身下跳,死亡伤残,难以数计。临上船时,士兵争先恐后。董承、李乐怕船超载,以戈相击,船中断指不计其数。跟着献帝一起渡过黄河的,只有伏皇后、宋贵人、杨彪、董承等数十人。
渡河来到大阳,住在百姓家中。百官饥饿不堪,幸好河内太守张杨送来了粮食,才算解了燃眉之急。接着,献帝乘上牛车,来到安邑,河东太守王邑送来衣物。献帝住在用荆棘围成的篱笆内,门户无法关闭,与群臣会见时,士兵伏在篱笆上观看,互相打闹嘻笑。将领往往自己带来酒菜求见献帝,如果侍中不给通报,就大声呼喝詈骂。皇帝威仪,扫地以尽。
建安元年(196)六月,因粮食发生恐慌,献帝在杨奉等人的护送下,来到闻喜。接着渡河南下,在七月间回到故都洛阳。
献帝从长安动身东迁时,曹操已经击走吕布,正忙于围攻固守雍丘的张超,但胜负大局已定,因此献帝在兴平二年(195)十月正式任命曹操为兖州牧。十二月,曹操拿下雍丘,兖州全境平定。建安元年(196)正月,曹军进抵武平,袁术所任命的陈国相袁嗣投降。由于在汝南、颍川两郡活动的黄巾军余部何义、刘辟、黄邵、何曼等人各拥兵数万,开始追随袁术,后又依附孙坚,对曹操造成一定威胁,因此曹操又在二月对他们展开攻击,杀死了黄邵,收降了刘辟、何义,顺利地攻占了许县,势力又有了新的发展。
献帝来到洛阳后,曹操即打算将献帝迎来许县。一些人对此有疑虑,认为关东尚未平定,韩暹、杨奉刚护送献帝来到洛阳,正北连河内张杨,一时难以将其制服。荀彧则坚决支持曹操的想法,鼓励曹操说:“从前晋文公接纳了周襄王,因而诸侯纷纷前来追随;汉高祖为义帝穿上白衣服发丧,因而天下的人都来归附。现在皇帝流徙不定,东都洛阳又那样残破,忠义之士都有怀恋王室的心意,老百姓都有感旧的哀痛。如果能够利用这个机会迎奉皇帝,是符合大家的愿望的。用忠于帝室的行动来镇服各据一方的豪杰,这是一个重要的策略。如不及时作出决策,其他豪杰必然会产生非份之想,那时再来考虑这个问题,就来不及了。”
沛郡人丁冲过去曾与曹操交好,这时也给曹操来信说:“您平时常常表露出匡济天下、辅佐皇帝的志向,现在到了实现志向的时候了。”程昱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这些意见正合曹操心意,曹操于是立即采取行动,派曹洪带兵西迎献帝。由于卫将军董承和袁术部将苌奴凭险抗拒,曹洪无法前进,计划一时未能实现。曹操为此感到十分愁苦,曾写作《善哉行》(其二)一诗抒写当时的心境:
我愿于天穷,琅玡倾侧左。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
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显行天教人,谁知莫不绪。
我愿何时遂?此叹亦难处。今我将何照于光曜?释衔不如雨。
“天穷”当作“天穹”,即苍天。“琅玡”,山名,在今山东诸城东南。“左”,地理上以东为左。这里以琅玡山在东方倾倒比喻其父在琅玡国被陶谦杀死。《春秋》襄公二十九年:“公至自楚。”“欣公归其楚”即用此典,表示喜献帝还洛之意。“抱情不得叙”,谓不得抒其情于献帝。“显行”,指建立功业。“天教人”,谓用天子的政令教化万民。“绪”,残,引申为失败。两句说自己的政治抱负未能实现。最后两句,说自己将难于在日月之下做人,内心包含的忧愁难以消除,还不如雨,因为雨总还有个停的时候。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曹操虽然已经在事业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还是怀着壮志难酬的深沉感慨,以致为此感到苦闷和忧惧。正是这种不满足感和危机感,驱使着曹操去为生存和发展不断奋斗。
第五章挟天子以令诸侯(4)
当时,在献帝周围的将领主要有韩暹、杨奉、董承和张杨等人。韩暹和董承驻京师宿卫,杨奉驻守梁县,张杨驻守野王。这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