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帝国宫廷往事:大明三百年(下) >

第41部分

帝国宫廷往事:大明三百年(下)-第41部分

小说: 帝国宫廷往事:大明三百年(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她曾偕同了八岁的康熙小皇帝,驾临清凉山。清凉寺中只有一个癞和尚,闭着一只眼,歪斜着嘴,浑身的泥垢足有三四寸厚,坐在石阶上扪虱。见太皇太后和康熙帝进寺,也不知道迎接行礼。太皇太后问他的话,三句不答两句,原来他是个半聋。太皇太后问了半晌,也没问出个头绪,只得和康熙帝四处转了一番,虽然山色如黛,松声盈耳,流水潺潺,却只是怅望了一会儿,就扫兴而归。
  这时康熙帝忙传谕旨,命内侍驾起了銮辇,康熙帝亲奉太皇太后驾幸清凉山。
  其时正当春初,碧草如茵,桃红似锦,清凉山麓,浓翠欲滴,花香满谷。康熙帝和太皇太后的銮辇一直到了山下,由内侍抬过黄缎绣幔的凤舆两乘,太皇太后和康熙帝改乘了凤舆。两边侍卫拥护着上山,至清凉寺前停舆。
  这时寺中僧众稀少,只有师徒两人,徒弟就是那年所见的癞头和尚,还有一个是八十多岁的老僧,须发如银,状态龙钟。见了太皇太后和康熙皇帝,只说了声阿弥陀佛就退了去。太皇太后同了康熙帝在内外大殿并各处禅室中游览了一会,却并没有见到传说中的顺治帝和董鄂妃的踪迹。他们又往山林幽壑,看了些风景。林木荫翳,修篁夹道。山花欲笑,瀑泉琤琮。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章  内忧四起(8)
回到山门前,猛见一个黄衣和尚,约有四十岁的年纪,紫钵竹杖,朱拂芒鞋,广额丰颐,目如朗星,见了太皇太后,行了个常礼,问道:“荒山野寺,何幸得太后光临,敢是来找那出家的菩萨吗?”太皇太后随口答道:“正是寻出家的皇帝,和尚可曾知道?”
  那和尚笑了笑道:“皇帝怎会出家?出家的哪是皇帝?这里只有出家修行的菩萨。”太皇太后道:“什么叫出家的菩萨?”那和尚大笑了几声,把手一指林木深处说道:“瞧!那不是菩萨来了。”
  太皇太后和康熙皇帝循着和尚所指的地方瞧去,却什么也没见到,只有山岚迷漫,松涛盈耳,春风袅袅,鸟声唧喳。再望穷谷中,云烟苍茫,流瀑奔茫,哪里有什么人迹。这时那个指路的和尚也早不见了踪影。
  这时侍候的宫人内侍及护驾侍卫都拥满了一谷,康熙帝怔了半晌,惆怅出谷;到了谷口又徘徊了好一会,不由得嗟叹几声。而太皇太后也已泪珠盈睫,倚着一株老松怅望良久,才扶着宫女出谷。
  直到夕阳西斜,暮鸦归林,太皇太后还徘徊再三,不忍遽去,还是康熙帝再三劝慰,太皇太后才乘了凤舆下山。到了山下,仍改乘銮辇,由内监侍卫蜂拥地护着辇车回宫。太皇太后坐在銮辇中,一路上还不住地洒着母亲的悲伤眼泪。
  当时的名士吴梅村特诗一首:“双成明靓影徘徊,玉作屏风璧作台。薤露凋残千里草,清凉山下六龙来。”以咏康熙帝奉太皇太后到清凉山寻顺治帝的事。而“登崖望远柳丝丝,流水年华昼夜驰。休道禅心归也未,从今返国终无期。”则是咏顺治帝遁迹销声的。有曾见董小宛倩影的一个名士则题诗于清凉寺壁上:
  妩媚窈窕气如兰,豆蔻相思意亦欢。
  好似汉江神女迹,相逢只作画图看。
    ■ 大明三百年
  大明三百年。三百年,风云烈烈,红尘滚滚,波谲云诡,波澜壮阔,风流云散,沧桑暗然换,多少悲欢写离愁,多少血泪证兴亡。
  残阳泣血,风云际会处,此间沧海又复桑田。无数轮回,谁主沉浮谁来叹兴亡?
  沧海换桑田,白云苍狗须臾间,任凭刀凿斧刻,终将风化碎裂,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面对着剥蚀得锈迹斑斑,面对着风化得面目全非,谁人能不生兴亡沧桑之叹之慨!
  历史常常就是这样,它被后人种种假设,如果这样,那么就不会那样。这如果的如果为什么没有产生,那是因为这就是历史。历史就是历史,它有兴就有亡,这里面没什么道理好讲。兴亡与盛衰与生死等,这全都是一个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不管你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欢迎也罢拒绝也罢,它就是这样的一个发展趋势,你笑也是这么个结果,你哭也是这么个结果。历史沧桑,红尘巨变,尽付之一叹,还复何堪言!
  千秋豪气,终归于一卷书。四照山光,沧海桑田,横流世态谁砥柱。无限红尘风云,谈笑间淡入酒杯,闲坐纵论成话题。多少悲欢幻如梦,聊借哀怨化情结。窥透世间,任凭黄金满地珠玉际天,权重齐天下,而其苦乐悲欢,人人与共,到最后,红绡帐挂满蛛丝;丽人新二八,转眼就是明日黄花。
  三百年大明社稷,谁堪想最大的隐患是阉人。如今一朝沦亡,楹廷重新换。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堂皇高座又一朝君与臣。画楼高处故侯家,春满园林,东风吹落故宫花。风动空江,羯鼓劲催,降旗飘飘飐。将军赤胆,战死沙场,碧血犹化涛。君王无奈,薄命红颜枉殉命。鹧鸪怨,杜鹃啼,月如霜,词客哀吟。西宫旧事余残梦,南内新词总断肠。
  百世英雄百世梦,红尘中,何人能彻悟,名与利不过是一种后文化景观。
  天地悠悠,过客匆匆,天迈居长,人步居短。浮生沧桑犹若梦,况乃白首为功名。青山依旧小楼空,曾经弦歌花间影。
  而如今,繁华落尽,剩满目荒凉,对夕阳红,叹几度沧桑,而青山依然,玉人犹自化骷髅。
  

第十章  内忧四起(9)
任凭盛世繁华空前,到头来终是纷纷态茫茫然,如红尘大梦一场,令人枉自空悲叹,徘徊徒断肠。身后一叶寂寞舟,华发浊酒夕阳红。猛回头,看烟台云阁间,利碌纷争,红尘喧嚣,大梦氤氲,谁人更能醒?
  不管发生了浩劫、鼠疫、洗城、战争、地震、火山爆发还是核聚变的预演,生活还是在向前行进着,生命也还是在繁衍继续着。
  尽管有过屠城流血和惨号痛哭,但人类仍旧向着明天坚定地发展着。
  尽管人世间有血腥、有残酷冷漠、有恐怖、有弄虚作假,更有阴谋和淫乱,不合理不人道也从未消失,但每天日升月落,冬去春又来,人们白天照样创造、照样工作照样努力奋斗;夜晚来临时,人类照样相爱、照样繁衍生息。
  这就是生命,这就是生活,它正在成为历史!活着是不容易的。基于此,生命与生活本身就是值得肯定和礼赞的。虽然有多少悲欢并离愁,更兼多少血泪写兴亡,盛衰与生死,周而复始,代代亦然,可是人类依然快乐地生活着,这就是一切,了不起的一切,这就是可歌可泣可赞美的历史。
  花花世界,红颜终骷髅,
  枉送情天恨海。
  悠悠今古,爱憎情仇同,
  何计恩怨悲欢。
  缥缈功名,到头一场空,
  空留遗事后人评。
  烟云富贵,转眼南柯梦,
  梦醒西楼夕阳红。天风荡荡,方圆域无疆;
  海雨茫茫,万国拜朝堂。
  巍巍中华,五岳铭沧桑;
  浩浩神州,江河涌流永。
  莽莽华夏,天下几兴亡;
  绵绵千秋,炎黄一脉长。
  第十八章  波澜壮阔大明三百年
  崇祯帝中了满人的反间计,惨烈烈地凌迟了大将军袁崇焕……
  日夜为国事劳瘁的崇祯帝幸而有一个善解人意的田贵妃,于是得宠的田贵妃之父亲田宏遇也在朝中备受巴结。他的爱妾歌妓陈圆圆与少年登科的吴三桂两情相悦,不想被田宏遇偶然地撞破了奸情。但这个时候满洲兵寇边急迫,而李自成与张献忠又内犹剧烈;为了吴三桂能为国效力,他忍痛割爱,不想适得其反,吴三桂缠绵情长英雄志短,整天与陈圆圆纵情声色,反倒贻误了国事……
  洪承畴是位难得的军事高手,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封赏。被调度有方的洪承畴杀得落花流水的满兵,用了卑鄙的美人计,将洪承畴骗入了敌营……
    ■ 人食人
  张献忠在四川疯狂屠戳,而李自成在陕西也是任意劫掠。洪承畴击战高迎详和李自成,大战于渭南、临潼间,李自成大败东走,高迎祥亦屡败。时已崇祯九年,是年满洲太宗平定察哈尔部,收复内蒙古属境,获得元朝遗下的传国玺,遂自称为帝,易国号为大清。
  陕抚孙传庭领铁骑剿贼。闯王高迎祥大败,被孙传庭围住,高迎祥突围不出,与伪都督刘哲一起被擒,解往京师后,被下旨磔死。自高迎祥死后,李自成就成了闯王,退守陕北,据万山丛中,依险自固。孙传庭因地势不熟,不敢轻进。
  李自成便率了部属,和新来相附的紫金梁、扫地王等,进扑西乡。西乡令尹伍应元守御有方,让李自成军士死伤数百,大败溃散。于是牛金星给怒不可遏的李自成献计,因为西乡东首正临石河江,将石河江上流堵住,灌水进城。
  于是石河江上湍急的水势就被李自成弄成了狂泻进西乡城,霎时西乡城内哭声大震,落水死的不计其数。尹应元在城上望见,知道大势已去,就往北叩了个头,然后自刎在城墙边。
  李自成人马进城后,一面放了河水,一面下令屠城。唯年少美貌的妇人不杀戮,由自成亲选了美女四十名,余下的都赏给了部下将士,是日军中大吹大擂,欢饮得胜酒。大家正吃得高兴,猛听得城外喊声大震,左右报孙传庭率兵追来了。
  李自成立刻大惊,慌忙起身离席,飞身上了秃鞍马,往北而逃。而城中百姓努力接应城外的官兵,孙传庭轻易地打开西门,大军一拥而入,闯兵纷纷溃散。
   。 想看书来

第十章  内忧四起(10)
李自成等终于逃到可以喘息一下后,收点损失惨重的败兵残马,这时他的探马来报,方才攻城的官兵,不过两千多人马,由游击周顺源统带,并非孙传庭亲至。李自成听了,不禁顿足叹道:“咱们上大当了!”忙传报事的人,却早不知去向了,原来是官军中的奸细假扮的,故意借孙传庭之威名,煽乱了李自成的军心,官兵好乘势攻城;果然把李自成吓得逃走不迭。惭愧得要死的李自成就要赌气回去攻城,还是牛金星劝住了,于是李自成下令进取山西。
  这时的山西,正值连岁大旱,民不聊生,略具勇力的早已投身绿林,残弱的无所得食,就去掘些树皮草根充饥。到了连树皮草根也吃完了,就只得以人为粮,先食子女,再食妻子,自己家里的吃完了,就往外面去抢食。见有人在杀了女儿,就凶横地上前去,割了一条腿就走。那杀女儿的人气急来追,抢腿的人已逃得远远的了;追赶不上只好回去,哪晓得家中杀倒在地上的女儿,早被人偷割了个精光。
  那人气得眼睛发黑,提起刀来,才要待自刎,猛听得背后有人说:“你既不想活,何不送给我充充饥?”话犹未了,上前来扳住那人的臂膊,一把夺下他手中的刀,咔嚓一下就砍下来一只手臂,飞也似的逃去了。那人痛倒在地,正在惨号,就有邻人走来,二话不说,斩了那人的一只左腿,就回家去煮食了。待到斩腿的邻人再要来斩时,那人已被别人斩得只剩一个头颅。
  那邻人连忙捧起头颅,正美滋滋想着,就这个头,也可以当得一两餐。不想背后却猛飞过一把刀来,把邻人的左手和他捧着的头颅一并砍下来,提着大踏步走了。那邻人不敢去追,否则他就要成俎上的脔肉了。
  饥荒到如此地步的山西是李自成兵马进入最容易的地方,真好似入了无人之境,不要说连一个官兵也没碰见,就是百姓也找不见一个,满城中尸首满堆道左,十室九空,到处都是粼粼白骨。李自出了山西,由河南辗转到了江南,直趋六安,又从六安再攻入凤阳,沿途放火,焚毁市廛和民舍,同时最不忘又把凤阳所葬的皇陵,在一次劫难中幸免的,如今也一并焚去。
    ■ 李自成奸尸
  李自成听说凤阳多唐宋古墓,墓中大都有金珠珠贝等昂贵的殉葬品物;于是下令凡山麓草地树木荫茂的地方,不论新旧遗冢,一概发掘。兵士在郊外掘着一处古墓,棺木异常的长大,棺中有玉鼎玉碗之类的,尽是秦汉时的玉器。
  那天在凤阳的城郭东墙下,闯兵又掘到了一个地穴,四周用白石砌成墙壁,探首下去,隐隐尚有火光。兵士不敢下去,李自成亲往看视了一会,对兵士们说道:“这是从前王侯或帝王的古墓,其中定有宝物,谁敢下去,每人赏五百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兵士们燃起火把,一声大喊就纷纷走入穴中。过了半晌,一个兵丁上来禀报:“穴内有两扇石门,紧紧地闭着,推也推不开。”李自成就令多下去兵丁,拿着石锤铁耙等猛攻硬打石门。
  结果随着轰然地一响,石门开处,里面万弩齐发,兵丁被射倒的不少。剩下的兵士持蛮牌进去,见石门正中是一所大殿,建造得画栋雕梁,十分精致。大殿的佛龛内,坐着一个檀木雕就的女神,望上去眉目如生,栩栩欲活。
  转过了佛龛,后面又有一重石门,却是半开半闭的。才待要推石门进去,猛听得砉的一响,十几把锋利的快刀齐齐地劈了下来。兵士们虽然躲得快,但还是有两个人已被截做四段了。
  这时李自成同牛金星等也亲自走进石穴来,他吩咐兵丁,用铁棍架住了门上的铁板,那飞刀就不能下来了。众人走进殿后,见是一并排的五间平房,屋顶上接着一盏大灯,火光尚闪闪不绝。那灯底通着下边的油缸,缸有七八石大,三缸以竹筒连绾着,缸中的油点去一半多了。
  那五间平房的后面,还有一间精室,兵士们推门进内,却并无机械设置,室内但觉阴气森森,寒冷逼人,犹如严冬。四周所陈设的是石凳、石榻、茶灶、药炉,正中一座石台,石台之后是用白石凿成的一座莲花台。台旁雕栏石柱,龙凤飞蟠,雕琢得异常工细。莲瓣的顶上,架着雕龙纹的石棺,长约丈余,宽大逾于寻常。
   。 想看书来

第十章  内忧四起(11)
李自成在石室内浏览了一周,就命兵士抬下那口石棺来,直抬到石室的外面。兵士们锄的锄、锹的锹,一顿乱打,火星四迸,石棺却分毫未动。李自成不禁非常诧异,就在石棺的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