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知识分子与人民币时代 >

第40部分

知识分子与人民币时代-第40部分

小说: 知识分子与人民币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高级职称的知识分子(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人均年收入12047元,平均月薪1004元;最高收入不到每月2000元。中级职称的知识分子(讲师、助理研究员、工程师等)人均年收入9210元,平均月薪767元。当年全国大学应届毕业生约80万人,毕业后第一年月薪起点约200元;硕士、博士月薪约250—300元。
  作为对照,可以举出从政(政府干部)和从商(外资商务企业雇员)的待遇。
  (1)政府官员的待遇:1996年的统计数字,司局长级人均年收入11967元,平均月薪997元;处长级人均年收入10507元,平均月薪875元。然而,众所周知,20世纪90年代我国科长以上“政府干部”1000万人,除了“票子”以外,还享受“房子”、“车子”、“馆子(宴席)”等优惠待遇,这些都是一般知识分子可望而不可及的。
  公款汽车消费:1993年公款购买“公车”支出400多亿元,年使用费(汽油、维修保养等)300多亿元,为公车雇佣160万名司机的工资福利等费用300亿元,总共超过1000亿元;1996年公务用车达到160万辆,车价总值约4000亿元。
  公款宴请消费:每年2000亿元以上,平均每个干部20000元;
  高干及中层干部的公房消费:处级干部每人三房一厅约120平方米;局级四房二厅约180平方米,等等,只收象征性的房租;
  公款电话及手机通讯消费:为科处级以上干部配备家庭电话、手机,并报销通讯费用(每月电话费80元),公家出钱、私人消费,平均每人每年2000元以上;
  其他还有公款出差出国(变相旅游)、公款疗养的消费,等等。
  总之,虽然各级领导干部名义工资不多,但是沿袭了供给制的“住房、交通、宴请、差旅”包干的优惠待遇,政府官员的实际待遇要比同样资历的劳动知识分子高出10倍以上。
  举世公认,中国人民赡养着昂贵的政府官员。由于国家财务开支不堪重负,20世纪末,我国政府开始公务员制度改革。
  (2)外资商务企业白领阶层的待遇:随着改革开放,外资投入涌入中国,在深圳、广州、北京、上海等地的外资商务企业出现了新兴的“白领阶层”。他们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熟练业务,并流利使用一门或两门外语,会操作电脑、会开车,年龄一般在25—35岁之间。目前人数大约为300万。
  初级月薪2000—5000元;几乎全是大专毕业生;
  中级月薪5000—10000元;大学本科学历占70 % ,研究生学历28 %,大专学历2 %;
  高级月薪10000元以上;大学本科占40 % ,研究生40 % ,留学归国 20% 左右。
  许多教授、工程师的子女毕业后进入外资企业白领阶层的行列,收入比他们的父母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
  (以上据报刊公布的一些调查资料综合而成。)
  由上述统计数字可见,我国知识分子的待遇实在太低了!
  

人才是最大的资源(1)
20世纪90年代,以“高科技”为核心的信息革命正在发达国家兴起。“科教兴国”成为我国人民最迫切的愿望。
  然而,科教兴国必须先振兴科教!于是许多有识之士出面,大声疾呼:必须妥善解决知识分子的待遇问题,刻不容缓!
  谈“才”与“财”
  在1997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第五次会议上,中国科学院吴文俊老师发言:“二次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希特勒把一大批人才(学者)‘送’到了美国,美国发了一批‘才’;前些年苏联解体,一大批人才(学者)又投奔到美国,美国又发了一批‘才’。现在我国……人才问题很重要!但是,没有‘财’留不住‘才’,无‘贝’之‘才’无法留!要留住人才,就必须注意解决知识分子的工薪和待遇问题。”
  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物理系甘子钊主任介绍:北大物理系恢复高考以来,历年占学生总数1/3的最优秀学生几乎都出国了,仅在美国就超过500人。他忧心忡忡地说:“人才流失才是国有资产的最大流失!”
  1995年,一项以国家级学术带头人为调查对象、抽样范围达4000人的大型调查显示:在院士主持的课题组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已成为科研主力。遗憾的是在调查中发现,由院士主持的课题组中,3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安心工作的仅为17%,而“不安心”或“只有一半安心”的却达59 % ;在院士们主持的国家级项目中,3年来,人员流动“较大”或“个别流动”的约占72 %,而“不流动”的只占10 %;在流动人员中35岁以下的中、初级人员最多,分别达到59 %和62 %;流出的人员去向,排第一位的是出国,占67%;排第二位的是到科技实体、公司,占18 %; 这项调查的结论是:35岁以下的年轻科技队伍严重不稳,特别是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课题的队伍中,那些具有初、中级职称的35岁以下的青年科研人员,他们的不稳定已经使得国家科研队伍流出大于流进。
  据首都高校师资管理研究会1996年对在京6所高校的统计,近年来,1982届至1991届毕业的大学教师已流失%,其中,首都医科大学1982届至1989届毕业的教师流失75 %,1989届至1991届毕业的教师流失40 %。
  据《劳动报》1996年9月3日报道:80年代以来,我国出国留学人员累计突破20万,然而20万人员中只有7万余人学成回国。人才流失触目惊心!
  1998年3月,在全国政协第九届第一次会议上,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朱震刚说:“中国科学院系统现有123个研究所,600多名院士,5万多科技工作者,这支队伍是一个庞大的人才宝库。但是国家每年几个亿的投入太可怜了,多数研究所拿到的钱仅够发工资,国内搞基础研究的中青年人才都快跑光了!”
  在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上,兰州大学校长忧心忡忡地说:过去10年;兰州大学流失的高水平人才;可以再办一所同样的大学。在西部地区;兰州大学具有一流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但人才流失却使兰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兰州大学并非孤例;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科教人才流失已成为普遍现象。中西部地区是人才流失的重灾区。据统计;山西全省高校“九五”期间硕士研究生以上的人才流失达1500多人;这些人才相当于两所大学的师资。人才流失的原因;除少数属于工作需要、解决夫妇分居等;绝大多数与待遇和工作环境直接有关。
  东部沿海的人才流失状况也不容乐观。据华东交通大学的统计;该校教授流失人数2001年为11人;2002年增加到19人。
  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教育系统每年公派出国留学的人员中; 90 % 以上为中青年学者; 而学成回国率不足40%;即使回国的人员也有相当一部分流失到企事业单位。外企也是抢夺高校人才的桥头堡。微软中国研究院的60多名研究人员中;20名有国外留学背景;40名是中国著名学府的博士。
  优秀骨干人才流失的趋向:中西部地区向沿海地区流动;沿海地区向外企或国外流动。
  除了人才流失;我国高校还存在着人才使用效率低、职称结构老化现象严重等问题。2000年有关部门曾对全国100名硕士学位以上的中青年教师做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占10 %; 基本发挥作用的占21%;有相当余力未发挥作用的占44 %; 不能发挥作用的占25% ;这样;高校的教育质量必然下降。
  必须提高科教投入
  全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效益最高的投入是科教”。以香港为例,特区政府十分重视对科教的投入,高等院校不但研究经费充足,而且教师的工资也很高,一个大学讲师的月收人可达4至5万港元,这待遇甚至高于西方发达国家。人才济济,使得香港的经济迅速发展。再说美国,据重庆大学陈景秋教授介绍:“我国1998年教育投入109亿元,只相当于美国哈佛大学一年的经济投入。”
  我国高等院校经费短缺不仅造成大量高科技人才流失,而且影响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专家学者们分析了造成人才流失的原因,概括如下:
  第一,知识分子生活待遇低,特别是中青年知识分子。例如: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每月仅有200元左右的生活费,毕业后也只有300元左右的月工资。这种待遇,连基本的生活费都难以维持,这是造成人才外流的一个主要因素。
  

人才是最大的资源(2)
第二,管理体制问题。目前缺乏有效的人才管理体制,各级政府未能制订出一整套有关跨世纪的学术带头人的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和培养计划。
  第三,经费资助。目前对人才的培养缺乏有计划的、合理的经费资助,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第四,缺乏竞争、激励机制。目前,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内部缺乏相应的竞争、激励机制,造成人浮于事的现象比较严重,干好干坏一样,不能启动人才自动化运作体制。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开始新纪元(1)
1998年初,李嘉诚先生建议###共同设立一项旨在大规模延揽海内外高层次创造人才、赶超国际科学前沿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以来,长江学者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而“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对中国高校的传统人事制度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一向爱国重教的香港实业家李嘉诚先生,早就有意捐款资助国家的教育大业。1998年8月;###与李嘉诚先生决定共同筹资设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作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中的核心项目率先启动。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包括实行“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和“长江学者成就奖”两项内容。宗旨是“延揽学界精英;造就学术大师;带动学科建设、赶超国际水平”。按照这一计划;我国高等院校将设置“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在国际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具有创新性构想和战略性思维;能带领本学科跟踪国际科学前沿并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同时;聘请国外知名学者担任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短期回国进行合作研究。
  党中央、国务院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高度重视。
  李嘉诚先生领导的长江基建(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期投入港币6000万元;###筹集相应配套资金;用于在高等学校实行“特聘教授岗位制度”。由具备条件的大学负责招聘500个岗位,由###聘请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入选者,除享受学校规定的同级学者的工资、福利待遇外,每人每年再发给十万元的特聘教授津贴。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必须须经过三道遴选程序。
  首先是高校学术委员会对应聘的特聘教授候选人进行初选;其次是60位左右的两院院士参加的同行专家会议两轮评审;最后是由杨振宁、朱光亚、吴瑞、韦钰等国际著名科学家和李嘉诚基金会代表组成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专家委员会审定。经过上述三道遴选程序后,特聘教授候选人方可与高校正式签订聘任合同。###和李嘉诚基金会全权委托专家进行终审,没有给行政部门留有任何余地。
  李嘉诚先生还另行捐赠港币1000万元;用于设立“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奖励人民币100万元;二等奖奖励人民币50万元。
  李嘉诚先生多年来热心资助我国教育及医疗事业,至今累计捐款超过25亿港元。
  一石激起千重浪
  许多海外杰出的青年科学家在“长江计划”的吸引下; 踊跃回国服务。
  1998至2003年全国共有74所高校分批聘任了494位特聘“长江教授”。长江学者中,98 % 具有博士学位;93 % 具有在国外留学或工作的经历;200位直接从海外应聘回国工作或为国服务;占长江学者总数的37 % 。
  应聘者中,37岁的佘振苏教授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在美国的年薪不下11万美元。那么,吸引他回国应聘的是什么呢? 佘振苏回答:吸引他的,有多方面因素。一是想为国家做点事情。二是这些年感觉到,国内的条件、特别是实验室建设条件开始渐渐成熟,可以做了。第三,学问做到一定程度,特别希望东西方文化的交融。10万人民币的年薪是基本的经济保证。目前看来,“特聘教授”岗位,就是站在海外科技前沿又能够吸收祖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60多岁的魏庆鼎教授,作为余振苏即将来到的湍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带记者们参观了实验室为佘准备的办公条件。在一栋新楼5层,30多平方米,阳光穿过拱形窗照射宽大的办公桌,真皮沙发的保护膜尚未揭开。魏教授肯定地说,这里比佘振苏在美国的办公室宽敞多了。余办公室旁边的几个房间,全部虚位以待他的研究生和合作者。魏教授说,我们就是想让从国外回来的学者减少后顾之忧,把精力集中在科学研究上。同时,也想让他们的外国同行知道,中国有能力留住自己的学术精英。一直微笑着的老人忽然叹了一口气:“可惜,我们以往的条件太差,优秀学生大部分出国了。像我们专业,很难招到北大自己的硕士、博土。但是,一个研究人员,最容易出成果的时候,恰恰是作博士和博士后时期啊! ”
  留美的舒红兵教授在《自我介绍》里,也谈到了回国的动机:“虽然我(在美国)有一个完全独立的教授职位,一个好的研究环境,一份高的年薪,还有我从来不看重的绿卡;但我从出国的那一天起,就想着回国效力。只是等待机会罢了。”
  北大方正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阳振坤教授,是北大应聘者中惟一没有国外留学和工作背景的人。他说,“特聘教授”对于他更多地意味着荣誉,甚至压力。佘振苏毫不犹豫地表示,“如果我不能受聘,那么这项计划会有问题。”
  北大力学与工程科学系64岁的武际可教授认为:科学是需要很多人合作的事业,仅有少数“特聘教授”是不够的。特别是跟“特聘教授”一起工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