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知识分子与人民币时代 >

第27部分

知识分子与人民币时代-第27部分

小说: 知识分子与人民币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本券仅限在XXXXX区使用
  ②本券票面XXXX 秤
  ③本券当年XX(使用)过期X(作)废
  ④本券为无价XXX(票证不)得投机买卖
  使人发笑的是:粮票正面的图案则是树一般高的稻穗下站着一个农民模样的人,正是当年浮夸吹牛“亩产上万斤”,“稻穗长成树”的真实写照。
  这张“壹钱”粮票在1995年香港东方文化中心出版的《中国粮票目录》(第一集)中之附录一,“中国粮票之最”一栏中,正式公布为“面额最小的粮票”,引起了国内很多人的兴趣,多人撰文各抒己见,无外乎真伪之争。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粮票实在是命根子(4)
上海“新民晚报”发表了《共渡难关的情景》的短文,作者孙友田先生在旧日记本中发现了这张粮票后,怎么也回忆不起获得这个“宝贝”的经历。为此,他专访了南京市粮食局,那里的处长也茫然不知。受处长启发,询问糕点及食品店的人,都摇着头回答不了。但邻座一位“老南京”告诉他,南京人早点喜欢吃“蒸饭油条”可以小到只用一钱粮食。作者想象当年出差到南京,或许吃过……
  这篇短文在《扬子晚报》也转载了,一位研究粮票的行家在高级工程师姜德俊那里,终于打听到这类“壹钱”粮票的“身世”,并在1997年出版的民刊“江苏粮票”上面,撰文记述了姜工程师的回忆:姜高工说,他在那个饥荒的年代是个单身,因经济条件较好,常购买高级点心(俗称高干饼干)找零时用过。每块高级糕点收粮票一两以下,而江苏省粮票最小面额为1两,南京市粮食局便因此印行了1钱、2钱、5钱粮票,发给食品店找零时使用。
  用1钱粮票可以买一块小小糕点。做这种一口吞的小糕点,厨师的双手需要多么灵巧啊!后来高级糕心取消,此类找零粮票收回。
  于是,“壹钱”粮票的真伪之争,在既有“物证”,又有“人证”的面前终于偃旗息鼓。
  各种票证,都是穷困的证据——极左年代、指令性计划经济下、国困民穷的历史见证。
  黑市粮票:痛心的记忆
  天津作家、诗人林希回忆说:票证黑市里,留着他痛心的记忆。
  1960年冬,饥饿,驱赶林希不得不走进票证黑市,以一种可怕的犯罪感,为活命,买下2斤粮票。
  走进票证黑市,不由自主地心脏就怦怦地跳了起来。一种强烈的犯罪感压得人几乎窒息:唯恐遇见熟人,又怕遇见领导,更怕赶上公安局搜捕黑市。但是,林希还是到票证黑市来了。他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全身肿得活像是一个泡在水里的大馒头,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有时候对着镜子照照自己,那镜子里面的一张死灰色的大圆脸,比死人的脸还要怕人。当时这种病被称为是6011,因为这是在1960年的11月蔓延开来的,于是就以一串数字给这种病定了一个名字。医生告诉他,这种病是由于长期缺乏营养造成的,如果不能及时补充蛋白,很可能就有生命危险。好心的医生私下里劝告林希:“孩子,你还年轻,要想办法挺过去呀!”
  怎么挺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到票证黑市去买些粮票,使自己吃得饱些;如果再能买到什么肉票、鸡蛋票,那就更能补养身体了。当然,林希也听说过,票证黑市里各种票证的价钱那是足以令人生畏的,当了右派,每个月只得到35元生活费,除了定量供应的粮食、副食之外,已经剩不下多少钱了。幸好他只是一个单身汉,到底没有家室之忧,算来算去,还是剩余8元钱,就用这点钱去黑市买点粮票证。人总是要活下去的。
  地处东北城角的大胡同,本来是天津著名的一条商业街。但是经过多年的改造,这条大街早已经是一片萧条了,原来的谦祥益、瑞蚨祥,早改成库房,连门脸都砌死了;至于饭店、糕点店,空荡荡的柜台里,早就没有任何食品可卖了。只剩下无精打采的售货员守着空空的店铺,未到下班时间,就早早关上店门。所以一到晚上,这条大街一片漆黑,连路灯也是这盏灯亮、那盏灯不亮地显得那样凄凉。一片漆黑,正好适于做黑交易,于是逐渐这里就出现了天津最大的票证黑市。人们在这里进行地下的票证交易,也算是互通有无吧,一时有了什么困难的人,就来这里买几斤粮票,在饥饿年代里,这里成了一个最热闹的地方。
  诗人林希掏出8元钱,买到2斤粗粮票。
  

肉和油的故事(1)
粮食固然性命攸关,但居民更向往的是油和肉。味道香浓可口,回忆辛酸苦涩。
  食油与粮食同时在1953年实行“统购统销”政策,所以很多城镇在1955年印发粮票时也同时印发了油票(食油票、食油购买证)。起初面额有“半市斤”“1市斤”“1市两”“4市两”(125克重)几种。不久由于食油稀缺,其面额便趋向微小,“半两”“5钱”“1钱”等等相继使用。甚至灾害时期出现了“5分5厘”(河南镇平县1965年印行)“1钱6毫”(1966年河南辉县印行的社教专用油票、1965年安阳县印行的干部临时油票),计量单位竟如同金银一样细微(参看图1,2)。
  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肉票(猪肉购买证),是在1957年7月印行。由于1956年秋批判“反冒进”,过早地强制实行农业合作化,对于广大农村的饲养业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省会成都市,印发了“半市斤”、“1市斤”两种猪肉购买证。1958年大跃进之后,农业生产大滑坡,生猪数量锐减,肉食供应日趋紧张;1959年底,甚至昂贵的猪肉罐头也全部从货架上消失了。1960年,四川成都肉票面额减少到“2两”,山西太原肉票面额甚至减少到“1两”。
  为了鼓励农民养猪,各地供销社除了奖励饲料以外,还给交售生猪的农户发给相应的肉食补贴“奖售肉票”“卖猪回肉票”“返还肉票”等。
  三年灾害饥荒时期,上海市最困难的时候,每个居民每月只凭票供应两食油,2两猪肉(老秤1斤 = 16两,1两 = 31克)。1961年8月份以后,有几个月由于商业部门无法落实猪肉货源,只好停止供应。或以少量咸鱼代替猪肉。蔬菜也经常限量供应。市民的饭桌上没有什么象样的菜食。
  年夜饭吃肉
  苏州市一位艺术家回忆:在铺天盖地的票证中,最珍贵的无疑是肉票。60年代初,我们才十几岁,当在发育期,天可怜见,每人每月发一张肉票,仅仅供应猪肉一两(50克)。学校养猪,劳动课就是打猪草、扫猪厩。一次学校宰了四头猪,以飨全校师生。教师们抓阄分肉;至于学生则以小组为单元,每个小组分猪肉一两,就聚餐。每个学生咀嚼小小的一片,久久回味。
  那每月每人一张的肉票,是举家最关注的东西。可母亲将肉票集中买了猪油,细水长流兑着吃,以弥补素油的不足。每月每人发油票一张,供一两菜油,菜里就几乎不见油花。
  要想吃肉享受,唯寄希望于过阴历年。
  人民政府爱人民。春节每人能从可爱的政府那儿领到许多可爱的票证,如老家苏州发的专买茶食糖果的“七票”,可买杏仁酥、麻酥糖、蛋黄花生、香瓜子、蜜糕、长生果、芝麻糖七款食品。
  最可爱的是:一张肉票的供应量较平时翻了四倍:有半斤(250克)之多!母亲真善解人意,宣布烹调久违的拿手好戏“四喜肉”,亦即越人所谓的“东坡肉”,吴人称之谓“四喜肉”。约有三寸见方、一寸半见厚,酥烂而不失其形,色香味佳绝。为使儿女们不生争端,来个“一人一碗,打翻勿管”。这顿年夜饭的魅力,当是可想而知!
  至今记得母亲颤悠悠地将一迭肉票递给肉案屠夫的亢奋神态,也分明记得砂锅里溢出的醉人肉香,尤其忘不了兄弟姐妹望着肉碗的灼灼馋眼。儿女们开始了期待已久的享受。那情状可以用“风卷残云”来形容:不亦快哉!不亦乐乎!
  然而,乐极生悲……枯肠不滞油,兄弟姐妹先后奔到天井里呕吐了起来。一直吐到见青水。悲夫,肉也!
  没有上海粮票就别想在饭店吃肉
  有位作家回忆:1962年夏天,孩子大病初愈,嘴巴却特别馋。奶奶在梳头匣子里翻了半天,找出1斤全国粮票,并且往口袋里揣了20元钱(也许这是她的全部积蓄了),就带孩子去了南京路。南京路上饭店很多,但仅仅20元钱是不能进那些高级饭店的。奶奶找了弄堂口的一家小馆子,带孩子进去坐了下来。为了让孩子开开荤,奶奶点了“红烧狮子头(肉圆子)”和“鱼皮豆腐”两个普通的荤菜,同时又掏出那1斤全国粮票买米饭。哪料到开票的服务员却说:“上面规定,饭店里全国粮票不能用,只收上海粮票。没有上海粮票就别想在饭店吃肉!”
  膜拜“弥勒佛”的权威
  20世纪70年代,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居民,每人每月配给半斤肉票。而中小城镇的配给量。更少得可怜。于是副食店里卖肉的师傅、以及屠宰场杀猪的屠夫,成了居民巴结讨好的大红人,和背后讽刺挖苦嘲弄的对象。
  普通人几乎都饿得猴瘦,但极少数掌刀卖肉的却格外肥胖。不仅他自己有机会(可能)假公济私多占些便宜,而且他的亲友故旧也可以沾些光。不少回忆录和幽默杂文记述了这种现象。通常把掌刀卖肉的尊称为“弥勒佛”,肉案上一刀下去,就决定了一家人一个月肉食的数量和质量。
  1973年诗人蔡其矫写了一首打油诗:“当人猛增、而猪徒减,你满脸红光下巴叠成三层,想捞些油水的都向你膜拜。即使是混毛的浅膘的灰涩的,提着一块走过街上也引来无数羡慕。就在这缺乏上面、私心上面、短视上面,建造起你渺小狂妄的权威。”
  一滴泪珠似的食油
  

肉和油的故事(2)
作家张贤亮回忆说:“那时侯知识分子干什么去了呢?农场每两个月才分配给我们每人一市两食油(旧秤16两为一市斤),请读者设想一下如果你是单身一人,用什么器皿来盛这比一口口水还少的食油,还要在六十天中每天炒菜都能倒一点出来?我保证你想象不出,但具有大智慧的我,很快就找到了最好的窍门:用眼药水瓶子!这样,每顿饭我都能滴出一滴。”
  这不是一滴滴眼药水,这是一滴滴辛酸泪。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布票的故事(1)
1954年全国棉纱、棉布统购统销,供求关系紧张,9月份实行了凭“布票”(又称棉布购买票、购布证、购布券)限量供应棉布。除了农产品粮、油以外,这是工业消费品的第一种票证;而且,比1955年11月正式发放“全国通用粮票”的时间还早1年零两个月。
  当时,根据南北各地的气候不同,城镇大小不同,对于棉布的最低需求量不同,而制订了不同的布票定量标准。例如:北京市每人每次发放17尺3寸布票,刚够成人做一套蓝布制服。天津市每人每次可领取13尺,江西省发放11尺,最北方冬季漫长又严寒的哈尔滨市每人每次24尺布票,可做一套棉衣;而南方亚热带地区城镇每人每次7尺4寸布票。但并不是按人平均分配使用,而是全家人统筹安排,看谁最需要做衣服就集中买布给他做;或者到百货商店凭布票购买成衣。有时需要量增大,布票不够使用,还要向亲戚朋友东挪西凑。
  布票上印有使用期限。最早的上海市、江西省、贵州省等地布票都注明:“有效期限自1954年9月至1955年2月底止,过期作废。”期限6个月。但最早的天津市布票注明:“有效期限自1954年9月15日至1955年8月底,过期作废。”此后发放的布票有效期限不等,通常为半年或1年。
  1960年严重灾害时期,布票限量普遍减少到一半以下。许多地区每年每人供应的棉布减少为3尺左右。如四川城镇每年每人只发3尺7寸;山东城镇每人只发布票1尺6寸。……
  1961年上海市人均购买棉布6尺6寸,到1962年人均购买7尺7寸。
  后来,新产品化学纤维、合成纤维大发展,使得80年代初纺织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商业库存猛升,反而造成棉布积压。1983年11月23日我国商业部在报纸上宣布,从12月起,棉布不再收布票、敞开供应。1984年,布票比粮油票提前9年取消了,老百姓才不再为穿衣发愁。
  布票定量减半又减半
  四川省一位教师回忆:1954年开始实行布票,1984年取消。其间整整30年。四川城镇起初每年每人15尺布票,可以做一套衣裤;1958—1959年每年每人7尺4寸布票,个子小的还能做件上衣,个子大的就顶多混条裤子了。年年捉襟见肘,大家穿的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勤俭节约劳动服。不久,买一双袜子也要二寸布票;咬牙买高价的粗呢裤,还要收半尺口袋布的布票。那布票就越发显出了重要性。
  60年代初,风声一天天紧,听说四川省只发3尺7寸布票,因为连年使用布票,大家的家底都空了,猛一下又紧到这种程度。那时刚参加工作的人,通常只有两件褂子:平时是脱了这件换那件;裤子也只有两条:一条单裤,一条棉裤;单裤夏天穿外头,冬天当衬裤穿里头。所以裤子也就特别费!一条新裤,不出一年也就烂了。
  一位女教师说:“谁想到这回布票只发三尺七啊。”另一个女教师说:“三尺七寸布票能够做件啥衣裳?当头的以为中国人都是幼儿园的孩子呢。”这叫穷开心!
  1961年3—8月,上海市区每人只发给2尺6寸布票,一家四口的布票无法缝制一套成人的衣服。
  不仅布匹数量少,而且品种单调。60年代初期,用布票只能买到蓝色或灰色粗布,和从苏联进口的粗劣花布。
  全家人的布票
  山东省某作家回忆:听从伟大领袖说的,人多热情高,干劲大!于是女人们拼命生孩子,争当英雄母亲。父母虽说没有文化,在生育方面一激就活,一口气生了兄妹八个,可谓泱泱大家。
  人多,吃得多、穿得多、用得多,只有父亲一人工作,仅有的80元工资竟然巧妙地养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