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齐鲁文化 >

第32部分

齐鲁文化-第32部分

小说: 齐鲁文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八章 齐鲁名山古寺(1)
齐鲁文化源远流长,人们对齐鲁山川的喜爱也足以大书特书,例如抱犊崮、峄山、五莲山、崂山、沂山、徂徕山、鲁山、蒙山等。如果按照海拔来比较,这些山都无法排在诸多世界知名山峰的前列,但就是这些看似海拔不起眼的山川,却在齐鲁文化甚至整个中华文化史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有山就会有寺,历城神通寺、长清灵岩寺、崂山华严寺、青岛湛山寺、枣庄甘泉寺、莒南卧佛寺、大泽山智藏寺,这些地方也一直扮演着齐鲁文化重要吞吐之所的角色……
  第一节齐鲁名山
  抱犊崮、峄山、五莲山、崂山、沂山、徂徕山、鲁山、蒙山,这些都是齐鲁大地上非常普通的山川,都是那么朴实无华,但它们都曾有意无意地参与了齐鲁文化的缔造,并成为齐鲁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一、天下第一崮:抱犊崮
  抱犊崮(“崮”在《辞海》中的解释为“四周陡峭顶端较平的山”)位于枣庄城北20余公里处,山头林立,巍峨壮观,尤其峰顶部分,壁立千仞,如玉柱擎天,直刺霄汉,因此有“鲁南小泰山”、“天下第一崮”的美称。
  抱犊崮
  抱犊崮居沂蒙山区七十二名崮之首,山崮突兀,像一位峨冠端坐的君子,因此又称“君山”。汉代时称楼山,魏朝称仙台山。关于抱犊崮名称的由来,有两种传说:一种说法说东晋道家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丹阳句容县今江苏省句容县人)曾投簪弃官,抱着一只小牛犊上山隐居,“浩气清醇”、“名闻帝阙”,皇帝敕封其为抱朴真人,仙台山便称之为抱犊崮。另一种说法来源于《峄县志》的记载:古代有个姓王的老汉发现山顶平坦,就打算上崮顶耕种,但山陡无法把牛牵上去,只好抱着一头小牛犊上去,养大后才让其拉犁、拖耙,此山因此而得名。
  抱犊崮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如今在山脚下发现的王岭遗址、小古村遗址就是历史的见证。西汉刘向的《列仙传》、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内篇·金丹》、唐代李吉甫的《元和君县志》、清朝康熙年间东轩主人所著的《述异记》等古籍中均有关于抱犊崮的记载。有的古籍甚至把此山与泰山、华山、峨眉山等一起列为“图经宇内三十二福地”、“海西第一洞天”。
  抱犊崮处于群山之中,但拔地通天、鹤立群山,以其独有的奇、险、雄、秀著称。崮身宛如高高的圆杯倒扣在山峰之上,自颈至巅,峭壁如削,山石裂缝纵横,古柏倒挂。晴日的早晨站在崮顶观看云海日出,就能在云水一色间看到曦晖初显,一轮丹阳冉冉跃出云海,景色非常壮观。正是由于抱犊崮的奇、险、雄、秀,历代文人墨客均慕名前往,写下了许多诗篇和碑碣刻石。相传:三国时期的魏国大臣、著名书法家钟繇都曾学书于此。清代诗人雷铙在《题君山》中写道:曾闻湘水有君山,今见君山齐鲁间。借问峰头斑竹妃,几时飞过洞庭湾。
  抱犊崮的西南麓有一条幽静的深涧大壑,泉水汇集于此,形成瀑布。以前这里远离尘世,山水如画,成为僧道们的修身养性之所。深涧东侧有清华观和巢云观,当地人称为上观、下观。上观院内有一棵千年的大银杏树,虬枝旁逸,犹如擎天巨伞;下观的东侧有个水帘洞,洞口在石壁上,终年有泉水渗出,就好比挂着一副玲珑剔透的水晶帘。石壁的稍高处有个桃源洞,洞口处有大树盘根错节,洞内坦如平地,当年曾是孤身老道修炼栖息的处所,曾有人将此洞称为“海西第一洞天”。当地则有“桃源洞内点火,猪尾巴洞(在崮顶)冒烟”之说。由此可知,桃源洞很可能是与其他洞穴相通的溶洞。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八章 齐鲁名山古寺(2)
沿着桃源洞旁的曲径向上攀登,就能够到达抱犊崮顶。崮顶有平田数十亩,石池深数尺,里面满蓄山水,此外还有石庙和地穴等残迹。传说:石庙是泰山奶奶庙,过去庙中曾供着一块顽石,石上没有文字,仅刻一地平线,中绘半环,犹如日出后的光芒四射,可惜此石已经毁于兵祸。
  伫立崮顶,极目南天,平野如画;东眺黄海,云雾缭绕。如果遇到云雾天气,山中的白云蓊郁而起,远远望去,袅袅烟霞环绕峨峨崮顶,整个崮顶宛如悬浮在白云之上,好似成了虚无缥缈的仙山琼阁,令人顿生“登临芳心远,身与碧云齐”之感,因此在古代有了“君山望海”的美称。
  二、岱南奇观:峄山
  峄山又叫东山,位于山东邹城市城东南10公里处,方圆10余公里,海拔582米,与泰山南北对峙,被誉为“岱南奇观”。古人所云的“登东山而小鲁,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东山就是指峄山。
  峄山的灵气源于目不暇接的五大奇、八段锦、九龙洞、十二福地、二十四景、三十六洞天等众多景点。这些景观使峄山集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华山之险于一身,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自然美景。
  峄山
  峄山之秀美,在于石头奇、洞穴奇、泉水奇、石刻奇和神话传说奇。
  石头奇:峄山陡峭峻拔,奇石极多,仅可呼其名的奇石就达300多块,如八卦石、五巧石、子孙石、马嘴石、乾卦石、荞麦石、虎皮石、左龟石、试剑石、卧虎石、思亲石、探海石等。
  八卦石是指八块由西而东依次排列、向阳而立的大石,每块大石的断处均酷似卦图:乾、震、兑、离、巽、坎、艮、坤。而八卦为《周易》中的八种符,据说是伏羲所作。八卦石的存在堪称举世无双,为古今奇观。
  五巧石是一块奇石,立于小南天门东、半山亭南。从五个不同的角度观看此石,会看到五种不同的动物形态:自西向东看像游动的金鱼;从北面向南下看像伏卧的骆驼;从西寨门俯视像酣睡的玉兔;从南下向北上看像翘首的乌龟;往南下山回首顾盼像爬行的甲鱼。因此取名五巧石。
  子孙石是峄山的标志性奇石,通高丈许,石体周围凸凹不平,阳面腰凹处有“子孙石”三字,为元代人题刻。石头的顶端非常平整,建有子孙堂。据史书记载:子孙堂为元末明初修建,清代曾进行过多次整修,后来毁于战火,直至1985年才再次重建。子孙堂内塑有云霄娘娘。娘娘肩背褡裢,呈登峄朝拜状,褡裢前后的口袋里装有多名童子,表示为世人增添子子孙孙的意思。据传:想要生儿育女者,只要将一石子投入堂内,心愿即可实现。
  马嘴石位于峄山南麓马家沟西畔,高高屹立,恰似接云触天。石的中缝朝天张裂,而且三分向东,好似马嘴上唇,二分而西,好像马嘴下唇。此外,马鼻马嘴分明、眼似星辰,而石顶上的数颗石丸恰似马鬃,形成烈马朝天嘶鸣状,因此取名马嘴石。此石的窍谷中隐有瓮石洞,石北有七巧池、七巧美发台、碧云宫大殿等。传说:古邾(古邾国)皇女在碧云宫修炼时,在邾城周围七个村子各招一名心灵手巧的女子在此服侍,这七名女子不仅服侍碧云宫的道姑,还为各村百姓解危除难,深受世人赞美。
  洞穴奇、泉水奇:峄山的洞穴众多,有的宽阔如室,有的窄小仅容一人匍匐前行。各个洞穴大多都有清澈甘冽的泉水,如隐仙洞、居龙洞、白云洞、盘龙洞、石鼓洞、妙光洞等。各洞穴曲径通幽、玲珑通达,均有掌故传说。其中隐仙洞由数块圆形巨石擎起一块巨大的岩石构成,幽洞深远、泉流叮咚,每当东北风或西南风起时,各涌泉就会同时涌涨。

第八章 齐鲁名山古寺(3)
石刻奇:峄山的历代石刻题壁琳琅满目,涉及历朝历代名家众多,内容之广,堪称露天之历史文化宝库。早在秦汉时期,峄山就著称于世,成为中国古代立志的九大名山之一。峄山因其“怪石万迭,山无土壤,积石相连,络绎如丝,故名绎焉”。《诗经·鲁颂》中有“保有凫峄”的诗句,《书经·禹贡》中有“峄阳孤桐”的记载。历代文人雅士,如孔子、孟子、秦始皇、李斯、刘邦、司马迁、王安石、华佗、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李白、杜甫、苏东坡、陆游、黄庭坚、欧阳修、陆放翁、董其昌、赵孟、郑板桥、乾隆等都曾登临揽胜,并在峄山留下了300多处摩崖刻石和碑碣。其中,儒家创始人孔子曾在峄山讲学,留有“孔子登临处”石刻;秦始皇在立国之初首次东巡齐鲁时,曾慕名率群臣登上了峄山,在惊叹山石神工鬼斧、风光隽秀婀娜的同时,命杰出的篆书大师、丞相李斯撰文刻石,颂扬自己“废分封,立郡县,统一天下”的奇功。著名的“秦峄山碑”就是秦始皇东巡的第一块刻石。此外,道教的随山派、清静派、龙门派及佛教僧徒都曾在峄山潜心修炼,因此道家将峄山称为“妙光洞天”,僧佛称峄山为“绎诗之庵”。
  神话传说奇:峄山有很多神话传说、掌故轶事,包括女娲造峄(女娲炼五色石补天,而将滚滚乱石叠成峄山);二郎担山;伏羲画八卦;玉帝嫁女;梁山伯、祝英台求学于“梁祝洞”;贞妇明志的“舍身台”;“金钟化作石”……举不胜举。
  三、奇秀不减雁荡:五莲山
  五莲山位于日照市五莲县东南部,东临黄海,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因五莲列峙、耸接云霄、犹如莲花初放而得名。五莲山原为九仙山之五朵峰,自明万历三十年御赐“五莲”,遂自成一山,名曰“五莲山”。
  五莲山是一座花岗石山,组成山体的岩石为燕山期花岗岩。主峰五莲峰海拔5157米,全山奇峰怪石、秀丽多姿,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太守时曾赞其“奇秀不减雁荡”。明代礼部侍郎、翰林院侍读学士翁正春赞五莲山为“真齐鲁间最圣地也”。
  五莲山
  五莲山奇峰林立、怪石嶙峋、上不见巅、下不见路,有五指峰、玉烛峰、万卷书、钵盂峰、龟峰、靴石、无字碑、荷叶棚等颇具特色的峰石景观。
  在众多景观中,石窟幽洞是大自然以神来之笔创造的洞天福地。藏在烟雨涧下的水帘洞,由巨石叠垒而成,洞口滴水成帘,人走入洞中顿时感到凉爽无比;天竺峰下的织女洞,曲折深邃,伴随着织女美丽的传说,别有一番情趣;似洞非洞的一线天,仰望苍穹,一线尽收,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妙……
  峭拔耸立的山峰自然也孕育出无尽的山泉,造就了无数清泉环绕、松鸟鸣翠的幽谷。五莲山的幽谷随着季节的变幻而绚丽多彩。每当雨后,谷中都会清新无比。
  五莲山有大面积的森林植被和野生花卉,林冠线和林缘线变化异常、丰富绚丽。这里不但是齐鲁最大的野生药库,而且野生花卉种类繁多,最著名的就要数野生杜鹃了。野生杜鹃俗称映山红,在五莲山的生长区域非常广泛,其品种之多、面积之广、花色之丽,誉冠华北,素有“江北第一”杜鹃园之称。而且,五莲山杜鹃花因品系不同,开花的时间也各不相同。自阴历3月份开始,粉紫色的“蓝锦”品系就争相开放;5月份,漫山的杜鹃一簇簇、一片片,在松林间、峭崖上竞相开放,流光溢彩、馨香袭人,具有波澜壮阔之美。。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八章 齐鲁名山古寺(4)
由于五莲山景色清幽宜人,自唐宋时代就有僧、道在此从事佛事活动。明万历年间,蜀僧明开和尚在云游过天下名山大川后,被五莲山的雄伟秀美所吸引,遂在此定居。此后不久,明万历三十年,明开和尚北上京城请敕建寺,当时正好赶上皇太后患眼疾,且久医不愈。明开和尚精通医术,医治好了皇太后的眼疾。皇上龙颜大悦,当时敕赐山名、寺名:“山曰五莲,寺曰光明”,同时拔专款在五莲山修建大悲殿、藏经楼、分贝阁、御仗阁等。
  光明寺位于望海、天竺、大悲三峰之间,历时五载建成。其气势宏伟、雕梁画栋,“层檐璀灿,参差错出”,“金壁交辉,钟鼓竞奏”,诵经之声琅琅无晨昏,四方百姓进香、游山者络绎不绝。光明寺遂成为山东四大名寺之一。
  五莲山自唐、宋开始就有众多文人雅士流连驻足,并留下传世佳文。其中留下诗文者就有几百人,包括苏轼、李焕章、蒲松龄、张侗、丁耀亢、安志远等,因而此地又有“文章之府”的雅称。
  1988年,五莲山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3年被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和省级自然保护区。
  四、神窟仙宅:崂山
  崂山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高大雄伟,耸立在黄海之滨,最高峰崂顶海拔1133米,传说秦始皇、汉武帝都曾来此求仙,因此有“神仙窟宅”、“灵异之府”之称。古籍中还有有“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的记载,事实上山海相连、山光海色正是崂山风景的特色。
  崂山
  在全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据测量:绕崂山的海岸线长达87公里,沿海的18个大小岛屿构成了崂山的海上奇观,也使得崂山拥有“海上名山第一”的美称。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用“我昔东海上,崂山去紫霞”的诗句赞美崂山的山光水色。
  崂山不仅有奇石怪洞,还有清泉流瀑,山顶上还有一块几尺见方的岩石,名曰“盖顶”,仅能容三四人,在此处可看到“巨峰旭照”、“崂山火球”、“云南奇观”、“巨峰佛光”等四大奇观。
  崂山还有一个名叫龙潭瀑的瀑布,当地人称之为“玉龙瀑”,坐落在崂山南麓八水河上游。龙潭瀑水源来自海拔500米的天茶顶和北天门之间的山谷,沿路数十条溪水聚成一股急流,奔腾而下,在高约30米的崖顶平台上平直冲出,水在半空飞旋几个曲折后合成一道宽约5米、长约30米的瀑布,然后顺着90°的峭壁跌入碧潭中。其气势好似一条矫健的玉龙从悬崖之巅腾云驾雾般呼啸而下,因此取名“龙潭”,成为崂山十二美景中的“龙潭喷雨”。
  龙潭瀑下有一块巨石,下尖上平,坐在台上既可眺望四周雄峻的群峰,又能仰视“龙潭喷雨”的美景。清朝学士蓝桢之在观看龙潭瀑后,挥毫赋诗称赞:“百尺峭壁高无已,左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