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匡九合-第2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力不由得有些纳闷,戈希梦现在是团山堡文官系统的高官,按说内政事宜都有规章制度可循,怎么来请示若晨了?
就在此时,屋子里的灵儿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夫人,老爷的商行这次不按规矩进货,下面人还将鼎盛行的人打伤,也不知张大人知道了会是什么反应?”
灵儿这么一说,张力大概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灵儿口中的“老爷”自然是说的英国公张之极,而张力自己不喜欢“老爷”这个称呼,让下面的人称自己为“张大人”。
原本英国公张之极在众人眼中自然是家大业大,不说家财万贯,至少也是财大气粗的主儿。其实这是大家表面上的看法,这所谓的大户人家,哪怕就是若晨家这样的王公贵族,传承了几百年下来,本家分家都极多,账面上也许看起来花团锦簇,实则亏空也很严重,丁吃卯粮的情况比比皆是。
正如《红楼梦》里的荣国府,表面光鲜而已。在崇祯初年,当时张力还没有穿越而来,英国公张之极做了最大的一笔赌注,用数以百万计的银子砸向了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与他结成了“至交”。但是这里面银钱是一部分,更多的是折算成银子的田庄。可惜鞑子屡屡入寇,加之处于小冰河期,粮食产量极低,王公公更想要的是真金白银。
这一大手笔并没有给英国公带来特别实惠的好处。亦或者说还没来得及用上王公公,英国公便被朝廷所不容,不得不来到辽东。
若不是忌惮张力的实力,朝廷也不想彻底与团山军撕破脸,恐怕英国公连京师的宅子都保不住……
当初英国公来到辽东之时。张力给他一家定下的基调乃是发展海商这实在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儿,若晨的娘家人也需要吃饭,故而便开起了商行,专做粮铁的买卖。
乱世之中,只有这两种物资是最赚钱的,反正给别人也是做,不如交给英国公,总不能让自己的老丈人喝西北风吧?
现在灵儿说“不按规矩进货”,张力立刻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肯定是说土豆的最低收购价。
团山堡目前粮食产量最高的乃是土豆,精耕细作的熟田产量能够达到七八百斤。老百姓也吃不了这么多,便涉及到买卖的问题。
在小冰河期里粮食产量本来就很低,而大明国内的晋商向来是为了搞到粮食卖给“人傻钱多”的女真鞑子而不择手段。为了将土豆严格控制起来,张力严禁任何商行倒卖土豆,只能由团山堡指定的商行就行收购。
这仅限于土豆,因为大米和小麦辽东根本不适合生产,基本属于纯买进,还是需要商行互通有无。
那么问题就来了,土豆作为一种新型的粮食,定价问题就颇为棘手。在小农经济的年代,信息闭塞,老百姓也不知道到底该卖多少钱。
张力参考后世的粮食最低收购价,为避免谷贱伤农。让戈希梦他们定下了一个必须保证农民基本生活的买入价格。
果不其然,屋子里又传来了若晨的声音:“原本夫君让父亲参与粮食的收购,这里面便有了一层利润,现在父亲压低价格不说,还默许下面的人将按限价正常收购的鼎盛行的人打伤了,这事儿父亲肯定做错了。”
若晨眉头紧蹙。叹了口气:“唉,夫君在外为国征战,可父亲去为了些蝇头小利破坏规矩,外面的人明着不说,背后还不知道怎么嚼舌头呢!”
灵儿嘟着嘴道:“夫人,那怎么办?若是按规矩办事,老爷面上恐怕不太好看呀!”
若晨摇了摇头,语气平静地道:“我现在就给夫君写信,让他解散父亲的商行,以后不再做买卖了。唔,你去通知戈希梦,就说我说的,打人者按律法处置,我们家绝不护短。”
灵儿吐了吐舌头,也不敢多言,小声应诺道:“是,夫人。”
就在灵儿转身准备出去的时候,张力干咳了一嗓子,走入了房间。
灵儿顿时愣住了,而若晨也是一怔,旋即脱口而出地道:“呀!夫君回来了!”
张力微微一笑,给了灵儿做了个出去的手势,笑着道:“刚才你们说的我都听见了,夫人说的先不必去办,我会专门去找戈希梦。你现在去给我做一碗姜汤来阿嚏!”
张力打了一个喷嚏,灵儿连声应诺,一溜烟地跑出了屋子。
若晨将张力迎到主位的太师椅上,自个儿陪坐在一旁,嘟着嘴道:“怎么?染上风寒了?你的医术那么高,要不开个方子?”
张力摇了摇头:“那倒不用,就是这天气太冷,祛祛寒气就好。”
若晨点了点头,旋即开口问道:“你要回来,怎么也不来个信儿,让我准备准备?”
张力哈哈一笑,道:“有什么好准备的。我回来也是为了正事……”
若晨一愣,嘴巴动了动却没有说话,便沉默了下来。张力知道若晨从来不过问团山军的事情,也就不继续往下说了。
片刻之后,若晨低着头,小声地道:“你刚才在外面都听见了?”
张力故意板着脸,沉声道:“全听见了。”
若晨一抬头看见张力脸色不好看,心里更是愧疚,急得眼泪在眼眶中打着转儿:“我……我……我让父亲辞了差事,安心在家待着吧!唉,一听到晚尽给你添麻烦!”
第488章擅守之人
张力摇了摇头,轻轻地拉着若晨的手,淡淡地道:“我知道你心里的想法。岳父这件事儿确实是做错了,也应该受到责罚,不过却也不必反应如此过度。”
若晨“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可以想见这些天她肯定受到了极大的压力,也许是母亲宋秀娘,亦或者主管民事的官员戈希梦等人大家虽然都不明说,但是个个都瞪大了眼睛看着若晨,看她这位“主母”,如何处理自己娘家的事情。
若晨原本坐在张力身边,这会儿将头埋在张力怀中,痛哭起来。
张力轻轻地抚摸着若晨的秀发,轻声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切都按律法来办,我记得第一次压低收购价格,惩罚应该是罚款吧?”
若晨抽泣着道:“是呢!可是外面人不说,心里肯定想着哪有自己罚自己的,还不是走走过场?”
张力微微颔首,确实,这年月像张力这种“君主级别”的人,讲究一个“家天下”,大家也都默认如此。张力罚自己岳父的钱,那还不是做做样子给人看的?
张力沉吟了片刻,对若晨道:“我知道你是在乎我的名誉,不愿意旁人说我的闲话。然则你也知道,我一贯推行的是法治,而非人治。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话说了几千年,能做到的却是绝无仅有。”
张力苦笑一声,自嘲地道:“恐怕,我自己也做不到呢!”
若晨止住了哭声,抬起头看着张力,道:“上次你不也说过,循序渐进,慢慢来吗?我琢磨着既然父亲破坏了规矩,便重罚于他,也好让旁人看看……”
张力摇了摇头,淡淡地道:“何为公正?那自然便是一视同仁,不管犯事的是谁。岳父坏了规矩。那就按规矩来惩罚他,就是这样。”
若晨蹙着眉头道:“罚银子吗?父亲就是交了罚银,其他人恐怕也要说闲话呢!”
张力轻轻地“嗯”了一声,显然若晨所说也有道理。张力治国的终极目标当然是“依法治国”。可是这年月说这些,鬼才信呐唔,估摸着连鬼都不信……
就譬如什么民主、自由,都是需要民智已开的时候才能逐渐给老百姓灌输,就目前这状况。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鼓吹这一套只能被人当成疯子罢了。
张力略一沉吟,便计上心头,开口道:“唔,团山水师提督陈正操一直在跟我抱怨,说咱们水师炮舰太少,一直不敢与郑芝龙的舰队开战。这样吧,以后罚没的银子,便专款专用,作为水师添置炮舰所用。你父亲的罚银。就买一膄四百料的小炮舰,名字便是'英国公'号!”
“啊?!罚银买炮舰?还用父亲的名号?”若晨一惊,脱口而出道。
张力点了点头,郑重其事地道:“以后罚银都按这规矩办,专门发展团山水师。岳父这事儿闹得满城皆知了吧?四百料的炮舰还是属于小船,也就几万两银子,让他自个儿花钱买个教训,以后不可再违反团山堡的法规了。”
若晨略一思索,很快就转忧为喜,小声地道:“这个法子好!一则父亲也受到了责罚。二则买的炮舰大家伙儿也都看得见,真是两全其美呢!”
张力一边揉着太阳穴,一边道:“还说回家休息休息,却哪又休息得了?”
若晨看了一眼满脸风霜之色的张力。有些心疼地轻轻摸着张力的手,道:“今儿个我亲自下厨,给你弄几个小菜吧?”
张力笑着道:“好,也有好久没有吃你做的菜了。”
两人又说了许久的话儿,最后张力从家中出来前往锦州议事官厅,若晨则是在家准备晚餐。
……
锦州议事官厅。久未露面的康兴安一脸恭敬之色,正肃立于堂前,等待着张力的到来。
这次张力回锦州,可以说最直接的一个原因便是要来见安子,见安子带来的那个人
在康兴安的右边同样躬身立着一人,这人三十来岁模样,躯干丰硕,双眉卓竖,目细而长曲,肤色微微发红,颌下一把胡须微微飘动,整个人显得颇为精神。
“阎先生,张大人今日刚刚回到锦州,便指名道姓要召见你,可见在下并没有虚言吧?”康兴安微笑着看向阎先生,一脸的自信之色。
从崇祯五年到现在的崇祯九年,整整四年时间里,安子一直都被张力派到外面去拉拢人才。当初宋应星用了小半年时间,因为有朝廷的官职任命,所以并不算太费事。而后安子混进农民军张献忠部,成功“策反”了年纪轻轻的李定国,这用去了一年的时间。
张力当初给他布置的任务,就是找来三个人三个张力认为在明末最值得钦佩,最不该被埋没,最应该受到重用的人。
宋应星是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大致也是属于袁隆平一类的人,效用自不必赘言;
李定国在崇祯朝并没有太出彩,而是在明亡之后的南明时期,凭借一己之力,在西南一隅几乎可以说是打得满清鞑子遍地找牙。
满清当时入主北京城的摄政王多尔衮,在屡次被李定国打得灰头土脸之际,派上了杀手锏吴三桂,可惜吴公公,啊,不,平西王也屡屡战败。多尔衮当时几乎已经做出决定,要放弃西南七省,可惜最终还是由于汉奸的出卖,李定国不得不远走缅甸,最终病逝他乡。
明末李定国擅攻,而另一个人却擅守。
史料记载明末擅守的人也很多,譬如袁崇焕和史可法。这两人都位居高位,而且都是手握大权,也许他们能力可能还是欠缺了一些,故而也难以扭转时局。逝者已矣,至少这二人都没有投敌,比起吴三桂、洪承畴、孔有德这些垃圾要强一百倍。
但是,有一个人却是能力远超圆嘟嘟和史阁部!
他并不是什么高官,甚至手下连正规军都没有,因为不肯“剃发易服”,而带领义民抵抗满清,坚守城池……
康兴安看了一眼这位举人身份的阎先生,心里不由得再一次泛起了嘀咕:张大人为何如此看重于他?
大明朝十三行省,英雄豪杰无数,张大人为什么只看重一个半大的孩子李定国,一个破落的举人阎先生?
第489章带发效忠
张力微微颔首,笑着端起了茶杯。阎应元会意,躬身行了一礼,告辞而去。门外自有吏员在等候他,将他带了下去。
大厅之中只剩下了康兴安和张力,安子小心翼翼地立于堂前,整个人站得笔直,目不斜视。
张力心中不免有些感概,来到大明朝已经五年,安子也从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屁孩长大到二十岁了。他这几年一直在外奔波,个子明显长高了一大截,这个人的精气神也都愈发成熟起来。
当然,安子在外并不是一个人,团山军在大明各地都有很多情报部门,可以随时随地给他支援。饶是如此,他总归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山野小子了。
真真是白驹过隙,世事无常呀
张力轻轻地叹了口气,有些感概地道:“安子,你上次带李定国回来到现在,又过去了一年多了吧”
康兴安一怔,抬起头来看了张力一眼,点头道:“正是。大人,怎么了以前你说只要我招揽那三人就算完成任务,以后都可以追随在大人身边呢”
安子声音有些颤抖:“大人,你不是不是要食言而肥吧”
张力哈哈一笑,道:“咦你说话什么时候也文绉绉的了”
康兴安将胸脯挺得直直的,朗声道:“大人,所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老高现在都是一方主帅,而且精读兵书。安子我虽然不会战场厮杀,却也懂得要在大人身边做事,必须多读书的道理。”
张力点了点头,看着安子的目光带着几分赞许之色:“你能明白这一点,我心甚慰。”
“大人,我这些年出门在外,总有一个问题在脑子里反复琢磨,却始终找不到答案”康兴安与张力说过几句话之后,生疏感减少了很多,只觉得心中有千言万语想对曾经的“少爷”说但是。他还是选择了最想知道答案的问题开口相问。
张力喝了一口茶水,点头道:“安子,你问。”
康兴安整了整嗓子,开口问道:“大人当初让我去找宋应星、李定国和阎应元三人。说是此三人都有大才,可以重用原本最开始我还以为他们都是什么名人呢,结果是两个不得志的举人,外加一个半大的小子,这”
康兴安轻轻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小声地道:“还请大人恕罪想我大明十三行省,江南更是人杰地灵之地,恐怕人才也有很多大人为何执意要招揽这三人呢”
张力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安子的疑问,眼睛却深邃了起来。沉默片刻之后,张力缓缓地道:“有志不在年高,有才不在名扬。比起这三人来,那些所谓的风流才俊,在我眼中如蝼蚁一般。你这几年也去了南方,当知道复社那些所谓的才子。都是些什么人吧”
康兴安一脸的鄙夷之色,唾弃道:“没得污了大人的耳朵那些什么狗屁才子,自号复社君子,只知道吟诗作对,流连忘返于秦淮河呸”
张力神色寒了起来,冷冷地道:“是呀,这些人若是鞑子入关饮马西湖的话,恐怕是第一个剃发易服,去迎接新主子的”
安子一愣,脱口而出道:“鞑子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