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唐第一庄 >

第110部分

大唐第一庄-第110部分

小说: 大唐第一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李头就一个心思,咱也长长脸,给秦王殿下长长的脸,让圣上知道秦王庄的农户过的好,这秦王仁厚。听说秦王让罚俸了,不知道秦王殿下家里粮食够吃不,就在圣上那天来的时候分粮,要是粮多了,那怕各家少些,也要求圣上给秦王多留点。

这马上过冬,明天青黄不接的时候,秦王庄里可不敢断粮了。

说要罚俸,庄里的农户有许多都是军里出身,也懂一些道理,听说是杀了一个什么都督,那种货色打仗的时候拖了程大将军的后腿,要说这种人,杀他全家都不为过,所以庄户里的农人们都认为秦王冤,这罚俸一定是那些酸书生们干的坏事。

这些话,老李头自然不会给秦王讲。

他只是说:“殿下,老朽就让想圣上看看庄子的兴了,圣上也高兴!”

很简单,很朴实的一句话。李元兴没有拒绝的理由,秋收,本身就是一个喜事,大唐皇帝与民同乐,史册上记载之下也是一段佳话。

“准了。”李元兴回头对身边的亲卫说了一句:“给那洛阳来的说一声,晚一天进庄子。还有让长安城那些来换种子的,都在后天进庄。头车要披红,整的喜庆些。”

亲卫跑着离开了,李元兴背着手继续往田里转着:“收了玉米,修渠!今年冬里良田种麦子,先深耕下肥。”

“记下了!”李老头在旁边应了一声。

李元兴是外行,这农活说的最多就是三成水平,不过老李头才不会多嘴说秦王殿下你不懂农呀。那怎么种,什么时候下种,地怎么理,他心中有数。秦王殿下说麦子那就种麦子,只是怎么种,到时候几个老家伙坐下了商量,拿出个好办法就是了。

“种麦要多少天?”李元兴又问道。

“殿下要用工?”老李头问了一句。

李元兴摇了摇:“不,把荒地整一整,明天开春就用。种的就是我让你们挖地窖存的那东西,不挑地,沙土多的也能种。”

“那粮一亩打多少?”老李头好奇的问着。

李元兴笑了,回头看了看四周。李元兴这个动作引起了亲卫们的警觉,也在向四周看了看。发现最近的一个外人,也在一百步之外,这才恢复了正常。这庄子里现在是有些外人,七世家已经划地了,划好的收了就是他们将来的种子。

所以庄子里,不全是庄里的农户。

“那东西,黄皮的一亩收两季,头一季打理的好,近七千斤。秋那一季也有一半。”李元兴说完,老李头双手紧紧的捂着嘴巴,生怕自己发出半点响声来。亩产万斤!如果不是有了玉米之前的亩产千斤打头,老李头能当场吓晕过去。

李元兴笑着在老李头身上拍了两下:“莫惊,那东西只是杂粮,不是精粮。”

“那不能当饭吃?”

“能当,就是吃多了,肚子泛酸水。所以我说是杂粮,不当正粮!不过,那东西让工坊好好整整,却是能存多年的好干粮,有个饥荒什么的就顶大用了。”李元兴解释着。

泛酸!泛酸有什么,连观音土都吃过的老李头还怕他个泛酸,真正的粮食能吃饱还不梦里笑醒了。没吃过几餐干饭的人,那个还敢挑三捡四的。

李元兴又说道:“不过,那个紫皮紫心的,可要看住了,那个是为我皇兄种的!”

老李头用力的点点头,识几个字的老李头自然明白,那什么诗也写着,紫气什么的,这紫色的粮食自然要给圣上了,普通人吃了杀头都不为过。

转过头,李元兴又对亲卫说道:“那地窖再挖二十个,看好了!”

亲卫一躬身:“殿下放心,秦王庄之中那个小贼敢来,定叫有来无回!”亲卫杀气十足的回答着,他可是听着清楚,这东西亩产万斤呀。

亲卫的家人也在秦王农庄之中,有了这东西,谁还会饿肚子。

李元兴满意的点了点头,眼看快中午了,对老李头说道:“老李头,本王中午吃你家吃饭,如何?”李元兴说完,老李头激动的几乎要发疯了,当下就跪倒:“某家祖坟上冒青烟,某家大兴!”

唐人的纯朴,李元兴心中只有感动。

此时,在洛阳与长安的官道上,屈突通亲自押车,带着五百辆大车正从洛阳赶来。

洛阳在隋时就有东都之称,与长安之间不但有直道,而且还有运河。

五百辆大车拉着的是丝、帛、银、钱。而还有数百大船,装的是粮食、羊、猪。屈突通是武将,大唐皇帝与大唐秦王亲自下的令,他执行起来不打半点折扣,开荒的进度极高,许多田里只是粗种些麦子。

几天之前,当他看到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新鲜玉米棒子,激动的整夜都没有睡。

亩产千斤!

整个秦王农庄所有的产出,七成都留给他洛阳作种,新开荒的田,稀种,也可以达到亩产五百斤。这就是李元兴给他承诺的,洛阳田地出产几亿石粮食的实证!

洛家士族家仓、洛家官仓,被屈突通捡好的搬了个空。

谁家敢不出粮,谁家不钱,谁家不出帛,谁家不出人,谁家不出力。仙粮五年禁种,并且上报长安。各县直接就给差评,各士族三年不得入仕,五年不能科考。

谁不服!

屈突通一手拿着圣旨与秦王令,一手拿着钢刀。手下一万精锐和你讲道理!

秦王殿下说过,洛阳就是大唐的中原粮仓,那么洛阳就必须是粮仓,明年粮食一定收过亿石,这才对起得圣上与秦王的期望!

屈突通可是憋着一口气,就算是拼了命也要达到洛阳过亿石。

洛阳与长安八百八十里,再有一天就赶到长安了,屈突通脸上多了一些笑容。连日来的劳累让老将军头上多了些白发,却是精神抖擞。

与此同时,李元兴也到了村子里,学童放学成群结队的往家里跑。

村与村之间的距离不算远,李元兴以五里为界,五里内的村子在居中的村子设置一个堂,秦王农庄一村的已经不用在祠堂之中聚集上千人同时学习了。

新建的学堂可以有三百个孩子同时读书。

至于年龄再大些,学问高深些的,能参加县考的都在秦王庄旁边新修的大学堂学习。

“看到这里,本王心中真是高兴!”李元兴是真高兴,这才是平和的景象。

老李头施了一礼:“这一切都是秦王殿下仁厚,娃娃们才书可读,老有所养!”

李元兴笑笑没有接话。

老李头家两个年龄在十四五的孙子已经和好的面,白面。这是七世家换种子时分给各家的白面,老李头认为这是好日子,应该让几个孙子吃一餐好的。不但有白面,大锅里还煮着羊肉,真正是要开荤呀。

白已经起了,可李元兴的到来,却让老李头反应过来,这面起的少了。

李元兴却在此时挽起了袖子:“看本王亲自下厨!”

大唐的秦王农庄,会越来越好的。

第186章 秦王的泡馍

秦王要下厨房,可是吓坏了老李头!

呼啦啦的跪下了一地,不止是老李头紧张,秦王府的亲卫也紧张。

唉……,李元兴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好吧,那本王不就下厨房了。这次你们听本王的,按本王的安排来作。”

只要不下厨,秦王殿下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老李头的白面并不多,一共就只有十斤,全部倒进了那个已经发了的面盆之中,兑在一起加水再和面。

大唐的面并不白,这可已经是百姓眼上最好,最上等的白面了。

李元兴在现代,时候也算农家孩子,他摸了摸了面粉,这就相当于现代人吃的一九粉。不过在现代,一九粉已经没有人吃了,市场上卖的面粉都是三七粉再加增白剂的结果,就是农家面,一般也就是三七,连二八都已经是非常非常少了。

这个一九、三七。指的是麦子磨面之后,麸与粉的比例,自然是麸的比例越高,面粉越白越细了。

秦王庄给秦王吃的粉,就是小石磨磨出来的头道细粉,那个可以说是精华了。

要真的按比例说,那就是七三。然后那个七会再磨一次,留下的麸子则加上野菜等就是奴隶这个级别吃的食物。对于低贱的奴隶来说,能用这个吃饱饭已经是非常幸运的。

“大锅煮些花椒水。”李元兴在指挥着。

老李头生怕自己的手艺太差,专门把村里烙饼手艺最好的找来,就是煮花椒水的,都是当然干过厨子,手艺相当不错的人。

大唐的香料不多,就是盐都是极贵重的物资。

被村里人称为雪盐的盐,是专门从秦王庄里快马取来的,这里的粗盐有苦味。

“这个盐,一年,最多一年就让村里人吃上。要是作不到,本王以后吃饭不放盐了。”雪白的,珍贵的盐撒入肉汤之中。李元兴并不知道,许多人的心都在颤抖,这么多盐,放在平时要作多少饭呀。

盐,百姓必须之物,李元兴感觉到惭愧,可也无奈,毕竟人的精力有限呀。

起面与死面兑在一起,那就是半起面了。

“烙饼,不要厚了。就刀背那么厚就行,七成熟!”李元兴真想自己动手试试,可他知道自己要是一碰到这些东西,怕是又会跪上一地,算了,自己看着指挥吧。

蒜苗是贵重菜,因为吃了蒜苗就没有蒜头了。

可秦王要,庄户人家实在,丝毫没有半点犹豫,转身就去自己家门前那块小菜园子挖了一筐过来,生怕不够,还准备再去挖些。李元兴赶紧阻止,这挖太多了就是浪费。

“香菜,有一点就行了。”香菜在这个时候,还是半野菜的状态,当下就有人去挖了。

没有粉丝,这是一个遗憾。

不过李元兴相信,最多再过一年时间,就肯定会有粉丝了。至少会有粉条了。

第一张饼已经出锅了,可这种七成熟的死面饼要怎么吃呢?

李元兴拿一个大碗。

秦人豪迈,这碗口直径就有二十厘米,碗深十厘米,整个粗瓷大碗,没点手劲的人都没可能一只手捧起来,李元兴手劲不算小,可一只手捧着碗底要把这碗捧住就有些吃力,如果这一碗装满了饭,那李元兴根本就拿不动。

“来,这么整,各人整各人的!”

李元兴开始掰馍,都是小拇指甲大小的小馍丁。

第二张饼也出锅了,众人推让了半天,老李头年长,又是里正,所以归他了。

“能吃的,多来两张!”李元兴来自现代,营养,油水都不差,饭量自然也不会太大了。曾经长安大海碗,一碗八个馍的传奇,在现代已经是传说了,正常壮汉,四个饼就是极限,普通人就是两个饼。

这种七成熟的饼一但开始烙,出锅极快。

没一会功夫,人手一个大碗都蹲在那里开始掰馍。这轻松下来,话也多了。

“殿下,我爹娘前几天算了。这秋收完了,我们家能分上一百斤粮,两贯钱。”一个年龄只有十五六岁的亲卫,带着一种骄傲的神情在说着自家即将来到的幸福。

老李头捡起一块土块就砸了过去:“丢人的娃子!”

“说说自家粮食,不丢人!”李元兴劝解着。

老李头笑呵呵的转过头:“殿下,这娃子的爹娘那里会算账呀。这数要是传出去,就是丢了咱秦王庄的脸。就说他家,他爹娘再加上他那两个哥哥都是壮老,他家那老头子比老朽还小五岁呢,也能干!”

听到老李头在算账,李元兴很认真的在听着。

“按殿下您几个月说的那数,这一季咱们有三千六百二十四亩唐玉米,还种下了一季豆子。豆子产量不高,一亩就出了二百多斤。可咱庄子里种下菜,这些菜拉到长安换了一百多贯钱。”

老李头是这农庄的头,这些账目都是记在心中的。

“这唐玉米,按十二亩可以换一万斤粮,十只羊算。这就是三百多万斤粮,他家壮老多,再加豆子,菜钱的,他家分了精粮就有二百多斤,再加豆子八百斤,那是过千斤粮。这还有四贯钱!”

千斤粮呀。

老李头以前没有公布这个数字,这数字说出来之后,除了李元兴所有人都完全呆住了。

千斤粮,就是大丰年,地主家也不过如此。

李元兴却是默默的摇了摇头,李元兴心中也有一本账。现在可以用的土地有接近二十万亩,这么大的土地,一万多户人家,平均一家才分了一千粮食,其中精粮只有二百斤,这个数量实在太低了。

如果放在后世,二十万亩呀!

轻轻松松就是十万吨粮食的产量!不过看到所有人惊呆的表情,李元兴知道农户们很满足,这个数字足以让他们高高兴兴过年了。

老李头希望在大唐皇帝来的时候分粮,怕也是存了这个心思,让李二知道,秦王庄的农户富了,秦王是个好王。

“来,看我先整!”李元兴哈哈一笑,惊的那些刚才全呆住的人都回过神。

“小锅,放花椒水,加一点肉汤,烧开!”李元兴还是没有亲自下手,他指挥,厨房负责。看着锅开了,李元兴说道:“倒馍进去,煮!”

感觉过了一两分钟,李元兴抓了一把切好的蒜苗还有香菜撒了进去。

“出锅!”

出锅之后,上面再切上一片羊肉摆着,加上绿绿的蒜苗光是看着,许多人都不由的流口水了。许多小孩子闻到香味也都跟着跑了过来,远远的观望着。

大人们都有过交待,秦王殿下在村里呢,所有的娃子都不要乱跑。

李元兴捧不动碗,将碗放在石桌上:“一会好吃了,不要谢本王,都放开了吃!”

要谢的,老李头是流着泪在吃饭,这样的饭往年里过年也吃不上。可现在,这还不是什么节呢,肉是家里的肉,面也是自家的面,这就是自家吃得起的饭呀。

呼啦啦的吃着,李元兴可以清楚看到许多壮汉在抽泣着。

李元兴只有一块饼,放在碗里就是一碗底,倒是那块肉足够厚,全是精肉。

而其他人,有五块饼,六块饼的。

可厨子给的汤也不多,肉也就是薄薄两片。就这样,这碗饭也足以让大伙感动了。

这三个月来,他们刚刚搬到这里,村子里秦王庄出钱盖的,家里的粮也是秦王庄给的,就算有粮谁敢放开吃呀,照样天天去挖野菜,再种些菜去长安换些阵粮粗米。这有肉,白面,当今是头一回呀。

李元兴放下了碗,坐在那里默默的点了一支烟。

这仅仅只是一个秦王庄,只有整个大唐的人衣食无忧了,这才算是完成了第一步。

李元兴原本计划着,早上的时间用来视察农庄,到下午的时候去工坊看一看,最近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