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风暴-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常,我们认为判断一件事情的主要标准有三个,也算是人类的思考方式的三个主要方向吧。首先是数学的标准,也就是逻辑、数理的标准,总结归纳或者推理演绎,也和数学标准有关;其次是哲学的标准,也就是是和非、应该和不应该,这个标准和人类社会本身的发展深切连结在一起,扎根在历史、伦理道德等等因素中,其实一直以来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另一个,就是美的标准,这个标准有其从人类认知和历史中继承下来的部分,也有根据历史的不同时期,根据人类社会的主流思潮、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而不断变化的。”岳羽音说:“音乐和舞蹈、绘画,可能是最为原始的艺术形态,而在里面蕴含着的,应该就是人类对于美的最基本的判断吧。”
“这不是一个独立标准吧?应该是和前面两个标准结合在一起才能行程判断的吧?”火羽立刻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是的,每个人都是过往所有人类的历史、知识、伦理、美学的综合产物,不可能脱离任何一种标准来思考任何事情的。只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侧重,在艺术领域,一样要考虑难度、技艺本身的价值,但美的标准会占据更重要的位置罢了。按照你的说法,也就是形成判断的标准,有它不同的优先级。”岳羽音详细解释了一下。然后她看向了薇薇安,说:“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能理解美的标准,至少我现在是明白了,林闻方压根没给你准备这方面的算法,你不能指望一个理工科男生,在这方面比较主动啊。”
火羽很快明白了岳羽音的意思,说:“你的意思是,林闻方在编制核心算法的时候,只使用了数学标准、哲学标准,而忽略了美学标准?”
“我想应该是如此吧。不过我不觉得这方面可以编程解决呢。这是最混乱无序,最没有固定标准的一个系统。而且,艺术的标准和人类的情绪判断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解决了你的情绪情感的自发性感受这个问题前,还是不要玩得太高端了吧。”岳羽音坦率地说。“刚才,我看薇薇安的舞蹈,就能感觉到各种各样的情绪反应,你想听吗?”
接下来的时间,薇薇安重新表演了几遍独舞,虽然她自己觉得不如第一遍的时候那么一气呵成,那么让自己满意,但用来给火羽讲解则是足够了。薇薇安在艺术领域的造诣,在同年龄人里精深到匪夷所思,她将自己的体会娓娓道来,那种陈述本身就是一种美。艺术表现还有个有趣的特点,那就是表演者想要表达的,和观赏者看到、感受到的,往往不是一回事。现在表演者和观众都在,相互参证,简直是当着火羽的面在进行一场有声有色的艺术理论的实践课程。对照着学者有关艺术的诸多理论,火羽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虽然一时改变不了火羽的判别标准,但却在火羽的系统中留下了一颗种子。
经过了这番交流,岳羽音和薇薇安在火羽面前都可以泰然自若地陈述了。岳羽音之前有些疑惑,但得知了薇薇安当初获知火羽存在时候的情景,岳羽音也唏嘘不已。她们两人忽然有个奇怪的想法冒出来,要是火羽能够更像一个真正的人,那该有多好玩?两人开始不断抽出时间来给火羽讲解各种情绪反应。火羽本来就是按照女性来设定的最基本的言行方式的,但从创制至今,也就是现在才开始有真正地和女性进行深入交流的机会。林闻方要是从“隔离”中出来,也会惊讶于火羽在这短短一段时间里的成长之迅速,远远超过他的想象。
林闻方这段时间过得不差,他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能彻底摆脱工作,安安静静地想些事情了。现在,除了每天会有一点时间接收几个部门的联合质询,回溯一下自己当时的行为之外,没有任何特别的事情要做。林闻方要了一大叠稿纸和不同颜色的笔,缓慢而坚定地编制起了自己的技术谱系图。
人工智能,或者说“火羽”,是林闻方最为核心的技术。他清楚地知道,这并不是魔法,不是奇迹,而是自己的智慧与许多机缘巧合结合的产物。人工智能已经引起了别人的注意,他知道,别人也能够以各种方式创制出自己的人工智能,或许智能水平和需要的计算平台会有不同,但归根到底都是辅助人,或许有时候还是凌驾于人上地进行判断,解决问题的工具。
从判断上来说,火羽现在是最尖端的。火羽的强大,有些时候让林闻方都惊诧不已。纯粹的理性也好,道德技术也罢,抑或是长期合作积累下来的数据库的作用,都让火羽能够和他自己的判断完美地形成默契。但是,在判断之外,火羽来解决问题的工具太少了,也太依赖于别人的东西。林闻方的确在这一次不管是和智策公司的官司,还是和借助审计署想要搞他一把的某人的交锋中展示了自己的力量,让人无法忽视,但却也让他感觉到除了他从联邦政府、军方,从有合作的方面获得的资源之外,他自己的根基太浅薄了。假如自己拥有安莲……哪怕仅仅是耿芒的那种能量,那些人怎么敢这么做?为了自己,为了自己周围的人,林闻方都准备撒开了再嚣张一把,时不我待,爆发式的发展势在必行,藏着掖着没什么意思了。
首先就是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以前,林闻方想出了什么有趣的组件,给火羽安装之前都会在和信息产业部合作的那个机房里跑一遍测试,偶尔也会将火羽利用魔眼维护1000米警戒圈的计算工作交给这个机房。但是,现在人工智能露了白,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这个合作的机房就不太安全了,难免会引来一些人的窥伺。自己建设机房虽然要负担相当高的成本,但相比于“火羽”的安全性来说,却是值得的。
另外,就是围绕着“人工智能”,打造一系列的产品,这是在拓展自己的公司的地盘,争取更多的赢利渠道,也是在悄悄地制造一些能够让火羽在需要的时候利用上的工具。仅仅只有虚拟的程序,能够做到的事情太少了。比如火力侦查单元、比如步进式补给车什么的,的确是个很好的开始。但是,这一次,林闻方终于决定,自己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军火商……
不纠结了,不能纠结了……这是个你死我活的时代,这是个敌友莫辨的时代,不能心狠手辣地站起来,就只能寂静无声地倒下去。
第250章 开玩笑吧
假如安莲看到了林闻方在规划着的技术图谱,或许会大吃一惊,虽然和海夫纳先生留下的技术图谱有很大的不同,但在好些关键领域,有着几乎一模一样的架构。林闻方不用考虑那些社会架构、组织形态方面的林林总总的技术,实际上,哪怕海夫纳的图谱上,这些东西现在也没办法得到认真执行。人类社会本身的变化,尤其是随着通信、交通手段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种种变化,没有体会过的人,仅凭想象不可能有切实的体会。
林闻方的技术图谱中大部分是电子、通信、精密机械等领域的,和机甲、机器人等领域相关性非常高。但和海夫纳学会的技术图谱最大的不同是林闻方的技术图谱并不是一个非常严格的路线图,而是一个有着纵轴横轴的坐标系。坐标系有几个区间,分别代表不同的领域,不仅能够表示出一项项技术和几个领域的相关性,同时也能根据距离原点的距离来表示技术的先进性和研发难度。林闻方是个立足于实际的研究者,相比于纯粹是学者的海夫纳,至少在现阶段,他的实践经验已经非常丰富了,他知道技术本身并不是什么可以明确界定发展序列的东西,的确,一些技术的发展有其脉络,必须依托前置的技术才有实现的可能,但更大程度上是一系列技术积累交融碰撞与研发实践本身需要的结合。
复星集团哪怕多少年来一直主导着联邦的技术主流,也没有垄断联邦的技术谱系,最多也就是在研发各种新产品的时候,手里能够使用的技术多一些罢了。别的企业,还是有不少在夹缝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发展了起来的,他们凭借的不是别的,就是独到的技术。他们没有和复星集团比拼的资金,没有庞大的潜势力让他们玩盘外招,但他们就是能开发出好用、廉价且很难被替代的独到的技术,然后不断巩固自己的领域,再希图更大的发展。复星集团自己都不得不在那些中小企业里找了很多供货商,作为自己的产品的补充,也有一些,则成为了复星集团的一部分。
太行集团、顾家其实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要不是凭着至今无法替代也无法破解的超级风扇发动机的中轴风扇材料配方和现在几乎用在一半以上联邦出产的武装直升机的发动机引流散热技术,他们压根不可能入得了复星集团的发言,并且成为了复星集团外围企业中地位最重要的一个。
就大的方面来说,林闻方很明白自己想到的那些玩意要搞出来,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整个框架该怎么搭,但具体每个环节,其实都有不止一种解决方案。具体怎么用,那就要看需要了,将所谓的技术框架搞得太死,并不利于和整个团队一起解决问题,反而会局限了大家的思路。
从这方面来说,这个技术谱系图又反映出林闻方和复星集团在技术研发上最本质的不同,林闻方需要保持自己在整体构想上领先,能够正确自己的团队前进就行,对具体的细节不能太纠结。如果说林闻方是在撰写一篇大文章,可以自由挥洒的话,那海夫纳学会如果严格按照技术谱系来发展,那就是在做一道冗长的完形填空了。
林闻方一思考,复星集团上下其实都很紧张,一点都笑不出来。林闻方并没有隐瞒的意思,他的那些稿纸在房间里堆得到处都是,他还经常要求内务处的人帮忙将这些稿纸电子化。一些稿纸上的内容很快就落到了复星集团手里。
安莲不可能有空亲自过目所有的技术文档,其实,让她看她也看不懂。术业有专攻,到了林闻方这种层级,能看懂他的那些东西的,全世界都没几个。但负责研究林闻方的这些成果的,却是林闻方一直很有兴趣的那个人,那个神秘的程序员,组织内的代号是B,原名:包海荣。
复星集团总部大厦的底下四层是包海荣的办公室。包海荣的习惯和林闻方很像,虽然他热爱计算技术,但并没有让计算机占据自己的全部生活,平时做规划和材料判研的时候,都脱离计算机,靠着纸和笔来进行。他将林闻方那边获得的所有稿纸电子版都重新打印了出来,平铺在了地上,足足有四百多平方米的无柱办公室大厅的地面几乎被堆满了。一些稿纸上几乎涂满了,而一些稿纸上可能只有一两个关键词。各色水笔标绘出来的符号、一些数字和字母结合在一起的字串,有时候有简单的电路图,有时候却是大段看着似乎和技术没什么关系的文字,各种线索堆积在一起,简直让包海荣快疯了。
在铺开那么多稿纸的办公室边里,靠着墙摆开了一圈计算机,大批复星集团的精英技术人员一起在破解林闻方出给他们的难题,他们想要弄懂林闻方到底想要干什么。几乎每个字串,每个词汇,他们都会从网上搜索相关资料,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引起注意的东西没有。林闻方挖空心思建立自己的技术谱系的同时,这些人却因为这项庞大的破解工作而如痴如醉。包海荣原本对林闻方还有些不服气的,他承认林闻方搞出的MARS当时绝对是人工智能、数字计算领域的集大成者,代表着业界最先进的水平,领先其他企业至少有5到10年的历史,不仅仅核心技术,连一系列周边程序组件都是如此。但他才是那个将MARS和《。kanshuba。org:看书吧类》系统完美组接起来的人,MARS能有现在的影响力,能引起如此多的网友、玩家的追捧,能引来其他游戏公司的追逐,他居功至伟。
但现在,包海荣越来越疑惑了,林闻方到底还有多少本事藏着没拿出来呢?他的整个团队工作到现在,不过了解了这个技术谱系的一点皮毛而已,但露出来的那些内容已经让他震惊不已。
曾经有人问过林闻方有那么多先进技术为什么不注册专利这种问题,林闻方淡定地说:“没必要。大部分人压根看不懂,我干嘛要搞个名称出来提醒别人;我也不怕别人抄,你搞懂我搞出来的玩意开始抄的时候,我已经有更好的东西了。”
说不定还真是如此。至少现在连包海荣对此都不怀疑了。就在昨天,一个破解小组给了他一个文件,他们辨认出林闻方抓写的一些字母数字组合的字串都是各类芯片的型号,但直到刚才,他手下的精密电子团队才搞明白了林闻方想做什么。
看了一眼天花板上扯着的那些晾衣绳上系着的密密麻麻的稿纸,那些都是对应地面上的内容写的注解,现在加起来大概也用掉了四五包复印纸了。林闻方用自己来给大家上了一课,诠释了一下什么叫做渊博,什么叫做刻苦。
包海荣低下了头,在键盘上继续敲着给安莲的报告:“林闻方在文件中总共列出了27种芯片,经过考察和研究,这27种芯片主要用在数据流管理、缓存管理、计算资源分配等方面,由于芯片的排列组合种类趋于无穷,实际上也无从窥探林闻方对这些芯片的使用方式,但结合林闻方已经掌握的技术来看,他很有可能已经非常深刻地掌握了纳米程序行为原理,并且准备将分配式计算与纳米程序行为原理集合在一起,构成一种全新的计算方式。程序可以组合为一,集中起来进行大规模计算,只要分配得当,可以让系统以极低的负荷很有效率地运转大型、超大型程序;也可以变成集中在一个系统下的无数个小环节,进行多线程的并行处理。从林闻方现在掌握的技术来看,用于魔眼系统的集中分析管理,妙用无穷。”
“同时,从林闻方的这项举措,以及他所尝试的计算系统构架方式来看,他很有可能发明了一种全新的运算管线。从我个人的判断来看,这是一种更类似于人类的思考模式,而非用机器、程序揣测人类思考模式,断章取义的模式。从技术发展角度来说,人工智能的软硬件结合是大趋势,也是一项艰巨的工程。虽然林闻方如果有所成就,对于集团在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