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孩子,我要你做自己:犹太教育教会我的事 >

第5部分

孩子,我要你做自己:犹太教育教会我的事-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妈的我,难得在忙了一周之后,有机会放松心情,可以跟公公谈谈一周国家大事。因为在小雅出生后仍然有些适应不良、手忙脚乱的我,常常抽不出时间看报纸、电视,向来是每周去那里听他“简报”。当然,还要跟婆婆聊八卦。

    酒足饭饱,八卦完毕,跟婆婆借个厕所解放一下。临行前看了一下小雅,嗯,虽然睡觉时间到了,她看来精神超好,玩得正高兴。

    进了洗手间,刚坐下来开始办事,突然听到从客厅传来的小雅笑声开始走样。从小声的咯咯,提高成一般人在公共场所讲话时音量的“啊~哥”、“啊~咕”,然后音频持续升高,开始发出盖过所有人的“啊啊啊~依依依~啊啊啊”。

    我可以感觉到,全客厅的人都停下来听她的演讲。

    “这个孩子好爱说话喔,真活泼!”小雅的伯母在那里高兴地说。

    “糟糕!”我心里暗叫,也顾不得事还没有办完,赶快起身冲水、洗手。而就在这几秒中,小雅的演讲愈来愈为高亢,开始发出粉丝看到偶像的尖叫声,然后再向上攀升,最后以莫札特《魔笛》中的“夜之后”咏叹曲收尾。

    我连忙奔出洗手间,从我的妯娌手上接过小雅,快速地把她放到婴儿车,一手用奶嘴塞住她的嘴,一边晃着婴儿车,一边跟被吓得脸色发青的家人说:“不好意思,她想睡了。”而被我塞入奶嘴的小雅,一开始还想再说话,从奶嘴背后发出“那个、那个”的声音,没几秒,眼睛开始乱转,然后就沉沉睡去。
我家有只尖叫怪兽(2)
    看着小雅沉沉睡去,客厅凝滞的空气又开始活动了起来。“她的肺活量还真大、声音还真高,以后可以去唱歌剧。”我公公开玩笑地说。

    “真的不好意思!”我再次道歉。

    孩子用尖叫来表达意见

    发出恐怖的尖叫声,是小雅去上学后学会的新把戏之一。

    第一次在家里听到这样的尖叫,我吓得目瞪口呆,跟她“嘘”了半天,只见她愈叫愈起劲,才回神想到用奶嘴塞住她的嘴。之后,只要她睡醒、肚子饿、累了、无聊、睡不着,哼叫声很快就会转为尖叫,甚至是跟她玩耍时,她可爱的娃声娃语及清朗的笑,也会突然变调成为尖叫。

    家里突然出现尖叫怪兽,让我实在是不堪其扰,特别是,这样的尖叫出现在半夜的睡梦中时,格外吓人。

    一直想着要有个“中国安静优雅女儿”而非“以色列野孩子”的雅爸,其沮丧就更不用说了。虽然从小雅出生的第二天,我们就了解她有狂叫的功力,但休产假在家的3个月,我们以为她已经被调教得十分安静、快乐及温和,怎知上了托婴中心不到5天就破功了?

    我跟邻居谈起此事,她不当一回事地说:“这样很好啊,她叫得够大声,保姆才不会忽略她,而且可以练习肺活量。”但我还是忍不住找了托婴中心的园长,问个究竟。

    园长慢条斯理地说:“亲爱的,你是不是都跟你的宝贝同室相处?

    是不是每次她小声地叫个‘啊’,你就跑去看她?”我点点头。是啊,我的电脑在小雅的房间里,白天除了吃饭、上厕所,我几乎就在她房间里活动。她睡醒哼两声、玩得不耐烦叫一声,我就可以转头抱起她来。“你在这里工作过,知道我们这分户内及户外,虽然保姆与婴儿的比是1:2,但因为每个婴儿睡觉的时间不同,偶尔会有婴儿单独被留在一个房间里,保姆则在另一个房间做事。婴儿醒了,不发出声音,没有人会知道。”她持续地慢条斯理地说。“再说,婴儿要学会表达自己的需要,所以饿、累、烦、不高兴等时候,会哭、会出声是重要的。”

    我知道以色列很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这个理由我接受,但,也不用尖叫吧?

    “喔,这个喔,那是因为你的宝贝刚刚知道自己可以发这么高的声音,正觉得新鲜有趣,也还不会控制,过一阵子就好了。”她还是热情又温和地解释。
我家有只尖叫怪兽(3)
    尖叫声触动恶性循环

    我当然知道所有的婴儿都会尖叫,我也很清楚我家小雅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个安静快乐的小孩,又会自己玩耍、逗人笑,大家都很爱她。但是她尖叫起来,真的、真的是非常的恐怖,每次我都觉得窗户玻璃会被她震破,而且,如果她在你耳朵旁尖叫,包你马上捂住耳朵喊救命。

    雅爸的个性好静,对于噪音的容忍度很低,小雅的尖叫就像一把利刃刺进心脏,正中要害,让他抓狂。一开始,只要小雅尖叫,他就起身离去,不然就会很严厉地要小雅住嘴,再不然就会伸手捂住她的嘴。我觉得他的处理方式很暴力,好几次他把小雅吓哭后,我就对他很生气,然后他会放着小雅不管,让我自行处理。s米s花s书s库s ;www。7mihua。com

    这样一来,“小雅的尖叫→雅爸生气→我生雅爸的气→小雅继续尖叫……”的模式,成为恶性循环。我跟雅爸的关系向来良好,有歧见时也都努力地沟通解决,从来没有吵过架。而小雅的尖叫,以及有了小雅后我们夫妻沟通相处的时间遽然减少很多,许多不愉快不断累积,快要造成我们夫妻不合了。而这也是雅爸作为新手父亲的一大挑战。

    总而言之,这是这个家庭的新危机。

    雅爸的绿脸

    而这样的恶性循环愈演愈烈。

    有次坐飞机,想睡而睡不着的小雅在飞行的40分钟内,尖叫了30分钟。整个飞行过程中,雅爸臭着一个脸,一副很想把小雅丢出飞机的样子。我只好一边哄她,一边对雅爸使眼神,要他克制一点。

    还有一次全家人去看雅爸的外婆。他外婆住在美丽的养老中心,探视的时候正是大家在大厅喝咖啡吃蛋糕的时间,大厅塞满了老人家。看到太祖母后,小雅想在地上爬行。外婆的看护跟我说最好不要,因为老人多病,地上常有呕吐物,不是太干净。

    小雅没办法下椅子,只好上桌,站在椅子上跳舞,打桌上的花瓶,跳着跳着,在一片安详的大厅里,她突然发出撕裂的尖叫声,一声接着一声,不仅她的太祖母吓坏了,我怀疑隔壁桌的老太太要吓出心脏病了。我只好跳起来,用奶嘴塞住小雅的嘴,把她丢到婴儿椅上,跟外婆与看护说声对不起,带着小雅去花园逛,逛呀逛,逛到她睡着。

    不用怀疑,那天雅爸的脸真的是绿中带白。
我家有只尖叫怪兽(4)
    雅爸的死穴

    一开始我还满怀希望,等候小雅的“尖叫怪兽期”自行结束,但几个月过去了,园长当初预言小雅会自行控制声量的状况并没有出现,尖叫很快地从发声练习转换成为她用来呼唤父母及强调需求的工具。这样一来,我对于影响到夫妻和谐及雅爸、小雅父女关系的尖叫声,终于认真面对了。

    找一天小雅睡觉后,我跟雅爸坐了下来,虽然两个人都疲倦不已,还是决定为这件事好好谈一次。

    “小孩都会尖叫,小雅只是肺活量大了一点,你为什么每次的反应都那么剧烈?”我十分不解,“像是很凶地对待她,或是用手去捂住她的嘴这种事,我实在很难接受。”

    “亲爱的,每个人都有极限,我的极限就是不能忍受噪音。”雅爸说,“听到噪音,就会让我很生气,很想打人。就像是有人开了电钻设法钻进我耳朵一样。”

    “那你要是爱上一个很会尖叫的女人呢?”我开玩笑地问。我知道雅爸不喜欢噪音,但之前并不知道他对噪音的容忍度这么低,因此

    听到他的回答时,心中很吃惊。这是生平第一次,我真正了解到人性的“极限”是什么意思。

    “我很难爱上一个很会尖叫的女人,因为她的尖叫声会阻止我想亲近她。”雅爸并没把我说的当笑话,而是很认真地回答,“如果我不小心爱上了这样的女人,要么就是跟她努力协调,阻止尖叫的发生,要么就是设法远离她。人不是相爱就能相处的。”

    好吧,如果这是雅爸的死穴,为了避免雅爸跟他女儿发展成“相爱不能相处”的关系,我大概还是得朝着努力协调、阻止尖叫发生的方向发展。

    “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协调出两个人都同意、都可以接受的教导方式?”我跟雅爸这样建议。

    渡过家庭危机

    经过冗长的讨论,最后我们协议出以下几点:

    1。尽量避免让她尖叫。跟婴儿哭泣一样,小雅尖叫都是有理由的,如果避免不了,则设法在尖叫前或尖叫时转移她的注意力。
我家有只尖叫怪兽(5)
    2。如果小雅尖叫,不管我们两个是谁跟她在一起,都不要远远地大叫要她安静,而是要抓住她,跟她面对面、眼对眼,用正常而坚定的声音跟她说:“小雅,我不喜欢你尖叫,你尖叫让我生气。安静下来。”

    3。不使用任何多于抓住她的肢体暴力。

    4。真的无法控制她的噪音时,可以给她奶嘴。

    5。她安静下来后,就赞美她是个好女孩,告诉她不用尖叫也可以表达她的情绪及需要。

    6。如果她尖叫是为了某些我们做不到或已经拒绝她的事,那我们就要坚持下去,让她认识到尖叫也没用。

    如此决定之后,先是扭转了我们夫妻之间的关系。小雅再尖叫时,我们会相互打气、相互提醒、相互帮助;成功阻止小雅尖叫后,我们会相互微笑,或举起大指头说:“你好棒!”;小雅的尖叫造成灾难时,我们会在事后抽空谈一下事情的经过,以及觉得是否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而当我跟雅爸的态度及处理方式一致时,很有趣的是,小雅的尖叫频率便逐渐降低。几个月后,小雅还是尖叫怪兽一只,但她已经渐渐懂得,大家不欢迎她的尖叫,因此会稍加自制;而等她两岁之后,当大部分事情都可以通过语言表达需要跟情绪时,尖叫的状况就不再出现了。

    庆幸的是,通过沟通及合作,我跟雅爸终于顺利地渡过那次家庭危机,继续过着热情如火、相敬如宾的生活了!

    父母对孩子的比较

    哪个父母真的可以完全“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个孩子?而“一视同仁”真的是好的、对的教育方式吗?父母又真的可以完全不比较孩子之间的差异吗?做父母的还是得分清楚,什么时候可以做比较,什么时候就不该去计较孩子间的差异啊!

    自从妹妹出生之后,雅爸跟我话家常时,话题常常绕着大小女儿转。讨论之中,也就脱离不了“比较”一事。比什么呢?什么都可以比,比身高体重、比头发多少、比鼻子宽扁、比个性、比发展。无论谈到妹妹的什么事,都难免顺便提到她跟小雅一样爱笑啊、她不像小雅那么爱尖叫啊……
我家有只尖叫怪兽(6)
    比较,是为了找出差异

    很多的比较是夫妻之间的玩笑。主要是围绕“谁长得比较像谁”这样的话题。例如说,我有天跟雅爸说,看起来妹妹的眼睫毛没有小雅的长。雅爸就会说:“家里总要有个像妈妈的小孩啊!”

    另外一些比较则是出于好奇。我跟雅爸很想知道基因跟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程度,到底是哪一种比较强。有些是我们确定的,像是妹妹全母奶、妹妹比较早开始睡整夜,很清楚是人为环境的差别——也就是作为妈妈的我的问题。但像妹妹比较喜欢被人抱着,妹妹比较好带,我们就不清楚是个性的缘故?还是因为我比较愿意把妹妹给别人抱?还是因为我第二次做妈,情绪比较轻松,所以也影响到小孩?当然这种对话都不会有结果,结论也只有一个:“唉,真不知是个性的关系,还是我们对待方式的关系。”虽然如此,下次碰到新的状况,我们还是会再重复上述的对话。毕竟,我们真的是很好奇基因与环境在个人身上的作用啊!

    而更多的比较则是为了学习妹妹的个性,以及避免教养上再次出错,而以小雅作为基点来讨论。我觉得这很合理。我们碰到新的人事时,难免会以旧经验作为参考。例如,小雅和妹妹两个人都是一出生就因为各种不可抗力而喂食配方奶。我一直无法让小雅喝全母奶,混喂到六个月大,因此老二我想全母奶,小雅当初的失败经验对我就很重要。所以现在谈到如何让老二变成全母奶宝宝时,我跟雅爸难以避免地会谈到当初是如何跟小雅奋战,自己犯了什么错误。

    再说,我们家两个孩子都是女儿,在面对雅妹时,特别是对雅爸这种眼里看不到其他小孩的大人而言,小雅是他唯一熟悉、倾心参与的旧经验。对话中总是出现“雅妹现在是这样这样,我记得那时小雅在雅妹年纪时如何如何”的话。通过这样的对话,我觉得是有助于理解姐姐跟妹妹的差别,提醒我们这是两个个体,要用不同的方式对待。

    听懂孩子问题背后的隐意

    当然,我跟雅爸都知道,虽然对于我们而言,这样的比较是客观、不带偏好及毁誉的,但比较也是危险的,大部分没有什么意义。再说小孩是敏感的,像小雅这个年纪,对语言的掌握又不是百分之百(特别是父母对话使用英文,而不是她更熟悉的希伯来文),所以我们绝对不在小雅面前(把她当隐形人一样的)谈论她跟妹妹的不同,连无伤大雅的不同都不谈。就算我们没有其他用意,小小孩还是很有可能误会我们的意思。从小雅身上,我唯一学到的是,不管是说他好,或说他不好,小孩就是不爱被人拿来比较。

    我们也绝对不跟小雅说“(现在)妹妹如何,(以前)你都不如何”或相反过来“你如何如何,妹妹都不如何如何”这一类的话。例如,我不会跟她说:“雅妹已经睡了,你为什么还不去睡觉呢?”或是“雅妹会给妈妈笑咧,你要不要也笑一个?”对于这类可能会造成小雅觉得自己比雅妹乖或不乖的谈话句子,我们尽全力地,而且有警觉地避免掉。
我家有只尖叫怪兽(7)
    我觉得大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