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走出强迫症 找回美丽的日子 >

第4部分

走出强迫症 找回美丽的日子-第4部分

小说: 走出强迫症 找回美丽的日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想法一旦出现我就无法摆脱,必须去解决它。无奈我痛苦的再次打开门,进行第三次检查,就这样我用了70分钟才离开公司。”


 
对于反复检查的朋友来说这种情况很常见。从形式上看符合“反复出现的,能引起恐惧的,是自己头脑的产物不是外力强加的,不想这样但控制不了的,没有强迫症之前不是这样的,现在周围的人遇到同样的事情也不是这样的”。从内容上看符合第二类:怀疑、检查、重复、询问类。

有强迫的朋友对上面这些情况应该都很熟悉。根据我提供的强迫症的两方面特征,我们便可以确定它们就是犯罪嫌疑人,要对这些情况保持敏感和警觉,不能被强迫症牵着鼻子走。也许现在我们不能做到不理会这些,不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因为他们看起来是那么真实,他们是那么地狡猾,总是很巧妙地抓住我们的“七寸”,使我们不得不屈服。但,不要急,随着你继续阅读本书,你就会越来越有能力来识别和逮捕它们了。

2、2虚假空强迫症的本质
强迫症看起来貌似真实的,其实它是一种主观臆造出来的虚,假,空的东西。我们之所以会这样主观臆造,只是因为我们得了一种叫强迫症的病。
所谓虚就是不真实的,虚幻的。所谓假就是不符和客观事实的,假想的。所谓空,就是根本不存在的,凭空捏造的。所有的强迫观念都是存在于我们头脑里的纸老虎,并不是现实中真正存在的危险。要牢记所有的强迫都是虚假空的这一事实。不管我们的感觉如何的真实,也只是我们自己的感觉而已,不是事实。


2、3客观、中立、清醒的警察
“广州工博会”的展馆里人头攒动,本想好好的看看展览,谈谈业务,可大部分时间都被强迫症占了去。我总是担心自己没穿裤子,或者裤子会突然掉下来。想到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而且还有很多外国人,我要是没穿裤子那不是太丢人了。要是让外国人看见,那岂不是丢了中国人的脸嘛。越想越紧张,每隔几分钟我就要低头看看裤子是否还在身上。我也不能完全地相信自己的眼睛,还得用手不断地提裤子,看什么都不能专心,一直想着裤子可别掉下来。当时也能意识到自己是在强迫了,但还是没有办法控制。当我告诉自己这是强迫症在作怪时,另一个声音却对我说:还是小心点好,要是裤子真的掉了你可就丢人丢大了。没办法!虽然明知道是在强迫可还是担心万一没穿裤子就惨了。
从展览馆回来坐在家里我还在想,刚才看展会的时候我没有忘穿裤子吧,然后我低头看看自己的裤子是穿在身上的。我又想不会是我刚才回到家以后才穿上的吧,又开始努力地回忆我出门的时候到底穿没穿裤子。这样越想越乱,越想越紧张。开始回忆的几遍好像还能确定出门的时候我是穿了裤子的。可几遍之后就无法确定了,越想越感觉出门的时候可能没穿裤子。就这样想了一个晚上,心情变得很糟糕。
第二天早上醒来,不再想昨天是否穿裤子的问题了,而是想会不会在看展览的时候裤子掉下来了而我自己不知道。当时还有很多电台的记者在录像,要是把我裤子掉下来的镜头录了下来,而且还在电视里播放了,那不是全国人民都看到我的丑态了吗。想到这里我比昨天更加紧张。马上打开电视,找各个台的新闻看有没有我裤子掉下来的镜头。找了好久也没有找到。我又想要是播放了也是在昨天晚上播,今天肯定没有了。可我昨晚没看新闻啊,这下可麻烦大了,会不会已经放过了呢?实在没有办法,我就打电话给朋友,问他们昨天看到工博会的新闻没有。当然,我不好直接问看到我裤子掉下来没。只能间接地问看到新闻没,里面有什么好玩的事没,等等。给几个朋友打了同样的电话,基本可以确定新闻里没有这个镜头,心情才稍微好了一点。这个问题又想了大半天的时间才慢慢地过去。
很多朋友都是这样,在意识到这是强迫症的时候仍然无法停下来。作为一名警察我们不能不看到事实,不能主观臆想的去办案,更不能偏听偏信犯罪嫌疑人的自我辩解。不能把主观臆想当成事实,只对自己说这不是我,这是强迫观念,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从客观、中立、清醒的角度去觉知它。我们需要看到现在的事实,没有强迫之前的我们和这么多年无效徒劳的强迫行为。现在的事实是我们确实把门锁好了;我们的手确实没有粘上艾滋病病毒;我们的车确实在马路上行驶,而没有撞向路边的行人。从前的我们是锁好门就去上班了;碰过这些东西根本没有想过要洗手;计算一遍就上交报表了。无效徒劳的强迫行为是:三年来我们检查了几千次的门,没有哪次门真的没锁,这几千次的检查都是徒劳的。以前我们只是用清水洗上几秒,也没有得什么病,后来我们只是用香皂和洗手液洗手,我们也是健康的,我们现在为什么要用酒精和84消毒液,为什么要洗好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呢?是门锁出现问题了吗?是门锁的质量越来越差比以前不容易锁好了吗?是我们眼睛的视力出了问题?还是我的心里出了问题?既然门锁没有出问题,问题是在我们的心里,那我就不必再去检查门锁了。是现在的环境越来越脏了吗?是我的手比以前更容易粘到病毒和细菌了吗?难道手会分泌一种神奇的粘液吗?今天的商店比两年前的商店有更多的病毒吗?还是我的心里出现了问题?既然环境没有变化,是我的心理变了,那我就不要再去洗手了。确切的说,不是我们要检查,是我们的强迫症要检查;不是我们要洗手,是我们的强迫症要洗手。虽然这么做,但是我们的强迫观念并不会马上知难而退,它还会变着各种花样来骚扰我们。当我们对自己说:“这不是我,是强迫症”时,它会狡辩说:“不,我不是强迫症,我是真的为你好,万一是真的你就麻烦了”。如果我们不能保持客观、中立、清醒的立场就很容易被强迫症骗了去,会认为真的是这样,真的很危险,还是小心一点的好。就这样强迫症又把我们带进了泥潭。强迫症之所以这么难以摆脱就是因为它出现的时候是如此的真实。我们需要从强迫症里跳出来,站在客观中立的第三者立场来看待它,看看它是否符合上面的特征,只要符合,不管是多么的真实,仍然是虚假空的。



2、4开放的态度
我害怕黎明的到来,我不敢起床,一想到又要开始一天的强迫生活,我就感到恐惧,想着如何开楼下的门,如何开车门,如何开车,如何保持自己办工桌上的物品不被别人碰到,还有那些不可预料的突发情况,这些都使我感到紧张。昨天一个同事去医院探望朋友,回来后屁股斜坐在我的桌角上和大家说话。当时我就非常恐惧,觉得他刚从医院出来,他一定坐过医院的凳子,那他裤子上肯定粘有很多病毒和细菌。等他离开我的桌子后,我马上就去用肥皂把他接触过的地方擦了三遍。这样我仍然觉得不干净,不知道肥皂能否杀死医院里的病毒。于是我又特意跑去药店买了一瓶酒精棉球。回来趁大家不注意的时候把桌子角用酒精消了毒。下班回到家后,把衣服脱下来放到一个塑料袋里,然后洗澡。那套衣服我以后估计是不敢再穿了,由于这类情况我已经扔了很多衣服了。我不知道今天又会遇到什么情况,真的不想起床,不想去上班。但躺在床上也同样使我痛苦,想到自己要这样过一辈子,我感到无助和绝望。
每到月末我就开始紧张,因为那些报表让我头痛。每个文档都要打开六次,每次计算都要反复三遍。打开一个文档时明明看到是我需要的文档,但还是担心会不会打开错了,不是这个文档。要是错了,那我下面的操作不都是错的了吗。于是我就关上,再打开。这样仍然不能让我很确定,我就把所有的文件夹都关上。然后一步接着一步地顺次打开,比如:确定这是E盘,然后打开E盘,然后看准某某文件夹,再打开,再看准某某文件夹再打开,再看准某某文件再打开。就这样从最开始的某个盘一直到最底层的这个文件,每一步我都要认真地先进行确定,感觉准确无误后才能打开。如果在打开的过程中突然来个电话,或者某个同事和我说了一句话,我就记不得刚才打开的对不对了,还得全部关上再从头打开一遍。这不仅使我的效率很低,这个重复的过程,更会令我心力憔悴。不重复焦虑,重复还是焦虑。那种感觉就象心在被人撕扯着一样。



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预期性焦虑,所谓预期性焦虑就是指在我们还没有处在恐惧的环境中时就开始出现预期的担心和恐惧。由于强迫观念首先让我们焦虑,而最初发展出来用以缓解强迫观念引发的焦虑的强迫行为最终也会变得使我们痛苦。所以在我们还没有强迫之前就先感到害怕了。对于这个可恶的强迫症而言,我们越是怕什么,什么就越会出现。可见预期性焦虑非但无法阻止强迫的发生,反而会使强迫更加严重。我们就象如临大敌的哨兵,一直处在高警觉状态。我们就象两军打仗时夜晚站岗的哨兵,由于害怕对方来偷袭,就一直处在防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阵风吹过树叶的响声就会让我们心惊肉跳,以为是敌人来了。兔子从草地跑过的声音,也会让我们胆战心惊,就是所谓的“草木皆兵”。如果真的是两军打仗的时候,当然应该如此。可是我们的强迫并不是事实,是主观臆想出来的虚假空的东西,不需要如此严阵以待。我们需要把这种防御的态度变为开放的态度。如果我们把强迫症当成敌人的话,那我们必须要看见敌人,才有可能消灭敌人,所以不要怕敌人的出现,要知道正是因为敌人的出现,才给我们提供了消灭他们的机会。是水手何惧惊涛骇浪,是樵夫哪怕荆棘深渊。经历了强迫会使我们更加理解生命。让高尔基在《海燕》中的那句话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2、5忍受  接受  接纳
对待强迫症的三个层次
很多人都在告诉我‘接纳’,要接纳症状,要接纳焦虑和恐惧。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地告诉那些人:我们无法接纳!是的,要做到接纳决非易事,但我们却必须去接纳,自古华山一条路,我们别无选择!强迫让我们无处可逃,由于强迫思维具有闯入性,即在我们没有预知的情况下闯入我们的大脑。当我们意识到它的存在时,它已经作为事实发生了,已经是现在完成时了。所以此时我们接纳也好不接纳也罢,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实,它已经进入了我们的大脑。所以说接纳和不接纳结果都是一样,都是承认他的发生和存在。不会因为我们的不接纳,它就不出现或者就消失。因而面对强迫时,我们有三种选择,忍受、接受和接纳,这也是三个层次。忍受是被动的,是无奈的,是痛苦的。忍受的时候,我们可能自责,可能反抗,可能绝望,可能愤怒,可能流泪,但无论我们是何种情绪,作为已经发生的事实,它都无法改变。接受是平等的,是抗挣无效之后选择的放弃,是麻木的放任自流,因为没有了反抗、愤怒等情绪,我们的感觉可能比忍受好一点,但这还不是真正的平静,而是无奈地沉默。而接纳是主动的,是开放的,是允许的,是宽容的,也许你会说不可能,对那些可恶的念头我绝对做不到!别急,先冷静一下,回头看看前面的文字,您会发现无论您做何选择,作为已经发生的事实都不会改变。也许您会哭着说:“我真的无法接受,我太痛苦了!”您说的肯定是真心话,您此刻的痛苦也很能让人理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就在您流着眼泪哽咽地说这句话时,您的强迫有没有因此而消失,您不还是把它承受下来了吗?既然无论如何选择都是要把它承受下来,那么我们是选择哭泣地承受――忍受,无奈地承受――接受,还是微笑着承受――接纳呢?我想此刻您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再举一个例子,假如我们失恋了,我们说,“我不能接纳失恋的打击,”请问,会因为您这么说,这个打击就不存在了吗?在您说不能接纳的同时不还是承受了吗?如果您一直这么说,您就需要花更长的时间从痛苦中走出来,如果您微笑着承受它…――接纳,那么您就能在更短的时间里走出来。心态是可以选择的,当事实无法改变时,我们可以选择流泪,也可以选着微笑,同样地我们可以选择强迫也可以选择不强迫。
“昨天开会的时候无意间听到马路上车子的喇叭声。心情马上就烦躁起来。提醒自己要专心地开会,不要去关注那些无意义的声音。可越是这样提醒自己声音对我的干扰就越大。而且头也开始疼了起来。别人在说什么我根本没有听进去。一直在想:这些司机素质怎么这么差呢,不是已经有禁鸣的规定了吗,他们为什么还按喇叭。交警都在干嘛,对这些人应该重罚。为什么我们的办公室偏偏在2楼,如果在20楼不就听不到这些声音了嘛。转而又想:听到这些声音很正常的啊,为什么别人都没有反应,我却这么敏感这么在意呢?越想越烦,越想越恨。恨司机的素质低,恨自己没用。恨自己就是一个傻瓜,一个蠢货,一点用都没有。”  
要知道我们如此地自责和愤怒除了让我们的情绪更加糟糕之外,别的一无所获。试着学会心平气和地接纳。当然做到这一点确实不容易。但强迫症只是一种病而已,不必如此恨它。每个人都会得病的。只是有的人得了阑尾炎,有的得了高血压,有的得了胆结石,而我得了强迫症而已。如果我们得了阑尾炎或者胆结石,也会如此的痛恨和愤怒吗?也许不会吧。其实都是病,都只不过是身体的某个部位发生了某些变化而已。与其无用的愤怒自责,不如微笑地接纳。心理学实验已经证明,抵制和反抗,不但没有效反而会适得其反。科学实验得出的结果证明:‘排斥’时强迫观念出现的频率是‘接纳’时的两倍!心理学家找来一批强迫症朋友,今天让他们努力排斥和抵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