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惊天大逆转的背后 >

第24部分

惊天大逆转的背后-第24部分

小说: 惊天大逆转的背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潘石屹PK国土部,坚称就是地价推高房价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鹿心社表示,调查显示中国地价占房价15%~30%,平均为232%,因此,“保18亿亩耕地红线推涨了房价”的说法“没有根据,也没有道理”。
  针对房价与地价的关系问题,潘石屹认为,北京奥运村乡地块的高价成交就是地价推高房价的明显信号。据了解,该地块以196亿元的高价成交,楼面地价则超过15217元/平方米,而该周边二手房价格仅为15000~18000元/平方米。
  潘石屹对此解释为,人们在得知地价上涨时就一定会对房价上涨有预期。“高额地价未来加上建筑安装成本以及各种税费,不仅仅使建成后的新房价格提高,还会推高周边二手房的价格。”
  新地王将毫无疑问地成为助推房价的关键原因。从市场角度讲老潘说的一点没错。从我们接触的情况看,一个新地王的出现,地王周边的价格是立马疯涨的。为什么?地价推高房价这点不用谁来证明。
  潘石屹PK王石:拐点论
  交锋观点一
  王石:房价上涨远高于收入增长
  王石坚持他2007年底“楼市区域性的‘拐点’确实已经出现了”的观点。其判断的理由:第一,房价上升速度超过了家庭收入增长速度,连中产阶层都买不起房子了;第二,万科不拿“地王”;第三,住房性价比不高,应在三四年后再买房;第四,这次宏观调控与以往不同,将影响中国经济各个层面。
  潘石屹:经济发展不应有很多拐点
  在楼市已现“拐点”这一点上,潘石屹显然与王石的意见相左。他认为,2008年楼市拐点不会到来。他说:“王总总体上对未来中国经济和房地产的看法为中间靠悲观,我的观点是中间靠乐观,一个行业要平稳发展,不应该出现很多‘拐点’。”
  交锋观点二
  王石:部分城市楼价拐点已现
  王石说,此轮宏观调控不同以往,不仅局限于房地产,而是对整个经济大环境的调整。一些城市的楼市已经开始出现“拐点”的迹象。
  潘石屹:楼市要拐必须地价先拐
  潘石屹说:如果2008年楼市会拐,那么先会从土地市场出现拐点。按照他的观点,即使到2009年,北京楼市也不会出现大波动,不过,他也承认“2008年开始,北京单价在8000元/平方米以下的房子可能会出现拐点”。
  业主门
  多年来一向“卖座”的潘石屹SOHO系列商业楼盘,也开始出现频繁遭遇业主纠纷,如退租门、物业门,后来又遭遇抗议门。旗下SOHO尚都和朝外SOHO的数百名业主因为投资商铺面临严重亏损,成立了维权工作小组,“叫板”潘石屹。
  2009年末“物业门”事件之后,潘石屹曾在博客上撰文驳斥物业纠纷阴谋论,认为“早晚真相大白”。而“退租门”则折射出零散出售的产权商铺常见的问题,由于营业利润得不到保障,商户将面临巨大的租金压力,因而业主、开发商、租户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这似乎是地产商的商业模式的问题。面对一些问题,潘石屹高调反驳;面对另一些问题,潘石屹选择了沉默。无论他的态度如何,需要支撑的是自己的品牌。但愿记地产商们都能坚韧并始终如一地珍视自己的品牌。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冯仑:从“猪坚强”到“双轨论”
冯仑是一位耐人寻味的企业家。他并不像一个标准意义上的商人,而更像是一位社会活动家,喜欢谈论宏观经济、政策走向、社会民生,热衷于商会与公益。冯仑的学问在这个层次的企业家圈子里也是顶呱呱的,除了陈东升,很少有他这样懂学问的,一直读到了博士,做到老总,体制内外都混过,学界商界通吃,有文化,也低俗,前者叫正经,后者叫正常。他有许多企业家之外的才能,这是他的魅力所在;冯仑还特逗,讲段子的功夫了得。说企业间的合作关系他的形容是,“现在合伙人关系是夫妻关系,以前是前妻关系。前妻关系要注意两个要点:关注、理解”;谈土地储备时说,“老婆多了不一定幸福,土地多了不一定赚钱”;谈论各大城市楼市是,“北京市场像情人,上海的市场像小家碧玉似的良家妇女。情人有无限想象空间,小家碧玉让你知道到什么地方停下来……”这些年,冯仑所到之处段子不断,并广为流传。
  他所创办的万通也很有趣,单论公司实力,万通可能并不那么显眼,但是“万通系”却是中国地产业令人刮目相看的群体。早先的6个合伙人,如今都是响当当的老板,其中最出名的是潘石屹与易小迪,从万通先后走出来过40多位老板,万通是有“老板基因”的。
  猪坚强
  冯仑著名的理论不少,比如“未婚女青年推高房价”“35岁以下应禁止买房”……而他最著名的当属“猪坚强”理论。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一头猪在废墟中靠食木炭活了36天;它的坚强意志感动了无数人,也感动了冯仑。于是,在无锡举办的一场业内论坛上,冯仑有了如下言论:面对当今的房地产市场现状,开发商开始想跑。有三个跑的姿态:一个是范跑跑,就是小的地产公司;第二个是谭千秋,岿然不动在地震中保护别人,是大型国企,他们没有办法跑,要保护这个市场;第三个叫猪坚强,由300斤饿到100斤,但是能够坚持到生命的最后,等解放军到来。而我们要找到自己的生存办法,就是要变成猪坚强。
  房地产问题住宅化,住宅问题道德化,道德问题去市场化
  2009年2月9日,冯仑在中国企业家论坛第九届亚布力年会上如是说:房地产问题住宅化,住宅问题道德化,道德问题去市场化。
  首先,房地产问题住宅化,也就是把住宅等同于房地产。在中国,大概有2/3的房地产市场是住宅,1/3是非住宅,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从全球经验来看,人均GDP在6 000美元以前,一个国家房地产市场的核心,也就是其主流产品还是解决居住问题,但即使是这样,还是有一部分非住宅。而我们往往拿住宅市场来谈房地产市场,所以导致了房地产问题住宅化。
  第二,住宅问题道德化。住宅问题原本是一个简单的居住保障问题,每一个城市的情况不一样。这几年,很多人的住房问题都解决了,自有的房子(产权房)比例在6成以上,人均住房已达30多平方米。但的确有少数贫困家庭存在住房难问题,如果把这些贫困家庭的问题放大变成全社会的问题,最后加以道德化,于是就变成天天在讨论穷人、富人差距的问题了。
  第三,道德问题去市场化。一旦问题被道德化了,大家就无以复加地去关注,最终形成道德问题去市场化。现在很多政府供应房屋的量已经超过低收入人群所需要的量,于是导致保障问题福利化,福利问题更是去市场化。去市场化导致的结果是我们的价格完全失真,定价的标准就不是简单的供求关系了。比如说政府推出了大量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两限房、贴租房等,这些房子是由政府来主导定价,而不是市场主导定价。
  黑心论
  冯仑说,道德是在一个特定时期讲对和不对的,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也就是是非问题。涉及到道德问题,就麻烦了,最后大家就不能碰这件事情。把住宅问题道德化,结果在中国今天的社会情况下,任何人反对政府的一些具体政策,提出异议的时候都会遭到道德上的抨击。他说,以开发商为代表,在道德上把开发商定位为黑心开发商。但是从房地产行业的利润率来看,只是网*业利润率的20%左右,网*业的利润率高达80%。在这种情况下,却把一个叫高科技,一个叫做黑心开发商,就是把房地产市场的问题道德化。在道德化以后,很多事情就不能讨论了。
  国进民退论
  房地产行业近年以来出现的国进民退现象,将让市场交易制度从竞争向垄断演变,使房价更加刚性。
  冯仑说,如果市场不好,民营地产公司会以市场成本价或比成本价还低的价格卖掉,消费者可以期待经济不好时买点便宜的房子。如果是央企拿地,即使市场不好,成本在那儿,央企不会降到成本以下,承担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因此,在市场波动时,只有民营企业房价在波动,国有企业房价变成刚性价格,央企供应量越大,房产价格越来越刚性化,消费者得不到好处。冯仑认为,房地产业这种去市场化的现象进一步发展的后果会很严重,因为垄断利益最终可能变成小团体的福利。
  央企通过团购等形式,将房产变成了团体福利,这种分配不公的现象应该引起关注。最近引起争论的中石油团购*件就是很好的例子,这种现象不应该在房地产业发生。
  双轨论
  未来十年,也许房市价格也会变成双轨价格。就是在城市完全竞争的少数核心区,房地产价格完全要由市场来调节,这部分的价格可能是极高或极低,波动性会加大。但另一部分与保障基本居住相关的市场,政府是要严格来调控的,这部分房子的价格将会是一个缓慢的上升过程,而且是在不脱离城市发展GDP增长和人均收入增长的同时,保持在多数人能够承受的一个区间内。
  冯仑在中国地产界是属于少数幽默的那类,他总是幽默地通过各种巧妙的话语来诠释地产界出现的问题,这是智慧使然,对于中国房产的解决之道,双轨论道出了真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倒楼事件需要冷思考
因为罕见,倒楼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广受关注,关注的焦点,一是房屋质量,二是房地产*问题。
  就拿上海市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口的“莲花河畔景苑”小区一幢十三层楼房屋整体倒塌事件来说,一般而言,房地产事故从技术角度讲无非是勘测、设计和施工三个环节,而目前已经基本证实是由于施工不当引发,从技术角度说,这样的事故发生的概率十分低微,说它是50年不遇的事故,一点也不为过,这样的事故并不应该引发民众对房地产质量的普遍担忧,迄今为止,至少没有更多的证据和事例证明这一点,该事件至少不具有代表性。
  如果把事件纳入普通安全事故来考量,我们知道,类似事故的发生往往和监管不力、渎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事故发生之前就有楼体倾斜和防汛墙倒塌等明显的征兆,却没有引起任何相关方面的注意,这家开发公司的背后也的确有官员*的嫌疑,而这些才是事故频发的深层次原因。如何在各个行业确有成效地贯彻安全事故责任制,坚定不移地推进反*工作,才是安全事故的治本之策。
  上海倒楼事件不需要也不应该被无限放大,对相关人等也不应该特别额外地关注,揪住不放。当然,如果这么做就能够减少各类安全事故,那就尽管去做,问题是,这并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我们关注的焦点应该是,这起事故这样了,别的事故怎么办?更多的事故怎么办?请那些为上海倒楼事件做着耸人听闻标题文章的人头脑冷静些吧,你们应该针对如何全面减少安全事故,拿出意见来给大家看。
  如果我们的治理思维和模式永远停留在“亡羊补牢”和“事后诸葛亮”的低级阶段,而仍然不能决心建立起事先预防、事中监控、事后处理的系统管理措施,那么,即使有比上海倒楼更为离奇的事情发生,我们也不会感到有丝毫的意外。
  

海南楼市狂热会否演变为第三次危机
建国后,海南岛几乎承载了整个中国对橡胶需求的生产任务,这导致海南岛的森林覆盖率由建国时的80%多下降到改革开放前的50%左右,这可称作海南岛的第一次危机。
  第二次危机毫无疑问是发生于1993年的房地产泡沫。那时,占全国人口6%的海南岛积压商品房却占到了全国的10%。海南的平均房价从1988年的1350元/平方米猛增至1992年的5000元/平方米,增长幅度高达257%,而1993年则达至惊人的7500元/平方米,1993年下半年泡沫开始破裂,房价呈现回落趋势。
  在海南房地产最为狂热的时候,海南7 000多家公司中,至少有5 000家企业参与过房地产交易,它们大都通过各种关系,采取各种、手段批到土地,然后拿地皮作抵押向银行贷款,拿到贷款之后再将地皮炒出去。在这些炒家的哄抬之下,地价、房价短期内暴涨。投机需求造成的地价暴涨,又造成更大的土地投机,最终形成地产泡沫。因此,土地投机是海南房地产泡沫形成的直接原因。而在这5 000家企业中大约只有几百家因为某些原因实现了胜利大逃亡。
  1995年,当这股挟带着巨大泡沫的经济狂潮尘埃落定时,全省“烂尾楼”高达600多栋、1 600多万平方米,闲置土地18 834公顷,积压资金800亿元,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坏账就高达300亿元,随处可见的“烂尾楼”*裸地在向世人诉说着10年前的狂躁,展示着房地产泡沫破灭过后的“伤疤”。尤其是那么多“烂尾楼”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外来投资者的信心。而与房地产业息息相关的耕地占用税、土地出让费、营业税、契税这“四大财源”几乎全部消失,海南经济跌入低谷。泡沫破灭后,海南经济陷入了长达五年之久的低迷。
  在这一轮房地产泡沫中,最大的赢家是从金融机构贷款的个体商人,最大的输家是拥有所谓房地产抵押物的金融机构。
  现在,海南岛似乎又在上演和1993年时相似的一幕,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获批,像一支强心针打入海岛,使得海南的房价一夜飙升。不仅海口、三亚等一线城市房价高位递增,一些二三线城市的海南房地产业也全面兴起。三亚的豪华公寓的售价逼近了北京和上海同类地产的价格,海南楼市在短短3个月时间中走完了国内其他省市3~5年才能走完的过程。
  而这一切发生在国家大力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时刻,海南房价这样明目张胆地上涨,更让人担心不已,因为20世纪90年代的海南房地产泡沫破灭景象依然历历在目。
  虽然这次房价上涨原因不同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