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手记-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那么这样的干部将失去共产党员的本色,失去老百姓的信任和拥护,失去干事创业的力量之源。只有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2。一个社会,只靠包公来维护是十分悲哀的
坚持公平、公正有时是会得罪人的,是会树立对立面的,是需要勇气的。但是在不公平的事情面前,我是一个典型的反对派。我从不盲从,我在什么问题上都有自己的见解。
一次,我单位准备提拔一批干部,民意测验入围了的已经讨论过了。然而一个民意测验没有入围、工作没有什么业绩建树的人,使出浑身的解数,竟然在几天之后,可以让领导班子单独讨论她的提职问题。虽然我也在事前得到了有关领导的招呼,虽然所有领导成员都表示了同意的态度,但我以充足的理由,表示了反对的意见,也起了暂时刹车的效果,也心安理得地又得罪了一回人,因为研究干部是无密可保的。我却纳闷,难道大家都不想一想,如此提拔干部,对广大干部的发展导向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吗?
2000年,检察机关换届时,一名基层院的副职被推荐任基层院的一把手。我曾经审查处理一件申诉案,此人将对申诉人有利的证据全部不入卷,公然违背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使申诉人近200万元被收缴。根据这一事实,我认为此人不宜担任一把手。然而遗憾的是他还是做了一把手,并在他任职两年多后,因胆大妄为索贿受贿而被判处有期徒刑10余年。
我想,如果能出以公心、公正来选拔干部,没有把他放在一把手的位置上,他不至于有此牢狱之灾。是爱了他?还是害了他?
我认为,当个好领导,当个公正、公平的领导,首先就得有良知。
我是一贯固守良知,处理案件,坚持一准于法的。我认为良知是人类不学而知、不学而能的,先天具有的判断是非善恶的本能。检察官的良知就是运用法律,评判是非,惩恶扬善的内在修养。固守检察官的良知,是检察官特别是处于领导岗位的检察官一准于法,不枉不纵,正确处理好各类纷繁复杂案件的人格要求。
2000年初,无辜公民袁某,其妻陈某是省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因离婚财产纠纷,其妻利用各种关系,将丈夫袁某送进了看守所。袁某的亲属将情况向我反映后,我立即找有关同志了解情况。有关同志介绍完情况后,认为袁某涉嫌犯罪,还以法院的相关调解作为依据。
我当时想自己也没有管刑事检察,出了什么问题也轮不到自己负责。但是,想到此案的处理关系到检察机关的形象和监督权威,关系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一准于法的处理案件就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而不能受外界的任何影响。
因此,我向检察长清楚地表明了自己对此案的看法,并建议召开检察委员会进行讨论。后经研究并报请省院审查,袁某被立即释放,并获得了国家赔偿,使这起错案得到了及时的纠正。
这件案子虽然被纠正了,但是,留给我的是更多的回味。第一,那么多人卷入这个简单而明了的错案,是他们不懂法律?显然不是,他们多是从事多年司法工作的领导和业务骨干。第二,案件了结后,法院因违法管辖进行调解,多名法官受到处置,但错案追究制实行了那么多年,将一个明显的民事行为作为刑事案件来处理的人群却无一受到追究。第三,法律本应是惩恶扬善的利剑,在这里却成了权力与关系的工具。
1999年,省属某监狱发生一起服刑罪犯脱逃案。我们对涉案的两名司法警察立案查处后,因其中一涉案人是监狱一位主要领导的亲属,该监狱领导几次上门说情,希望交由他们内部处理。有的领导还称,他们的问题是一种过失,情节似乎不太严重。我对他们的这种态度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同时摆事实,讲法律,指出这两干警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严重不负责任,违反规定接受罪犯亲属的请吃,尔后还接受罪犯请小姐陪唱,致使罪犯逃之夭夭。
◇BOOK。◇欢◇迎访◇问◇
第53节:清醒五 莫道百姓好欺,谁都不是傻瓜(4)
虽然对罪犯脱逃而言,他们在主观上是一种过失,但导致罪犯脱逃的客观情节是十分恶劣的,严重地损害了监狱的管理秩序和法律的尊严,损害了司法机关的形象,必须依法严肃处理。后来,我们将此案提起了公诉,法院作了有罪判决。
我深深地感到,检察官必须具有良知,反对不管由谁或针对谁的任何违法行为,这不仅仅是为了受害人,也是为了法律本身,这就是检察官借以安身立命的良知。
为了维护公平,我十分注重不断提高抗诉案件的质量。民事行政检察的案件质量是发挥检察机关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法律监督权威的基础,也是赢得法院对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支持和理解的前提。
近十年以来,全市经我审查抗诉民事行政案件369件,多数做了改判,其中百万元以上的7件,500万元以上的2件。
如1999年,某国有企业不服浏阳市法院对浏阳市某个体户诉九芝堂合同纠纷案的判决,诉讼标的近千万元。经我院抗诉后,市中级法院二审裁定撤销一审判决,驳回原告某个体户的诉讼请求,避免了国有企业巨额资金的流失。
通过不断提高抗诉案件的质量,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为维护司法公正,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营造长沙市良好的经济环境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我认为,领导干部公正,办事公平,是领导干部的基本道德要求。
公正是领导干部做人不可或缺的。失去公正,便无所谓公平;失去公正,就意味着失去群众,失去威信。不公不正,是领导干部的大敌。我们领导干部的手中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如何运用权力,解决好各种问题,公正无私是非常重要的道德保证。
古人讲,居领导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所谓公正,顾名思义,公,就是公道,要忍所私而行大义,去除心底的私心杂念,一心为民,秉公办事;正,就是正派,当领导的本质就在于正,要做到身正、心正、行正,不愧于己,不负于心。公正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讲,应该是第一位的原则。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段话实在精辟,我以为这应当成为当今为政者之座右铭。
这个话大家都很熟,这是我们中国人对“政”这个名称的解释。政就是“正”,所谓政治的道理,就是领导社会走上一个正道。“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群众十分痛恨的是,干部因私而不行公正,以致关系网、裙带关系等不正之风盛行。所以,我们只有把公正无私的观念付诸实践,才能取信于民。
“政者,正也”,应该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为政者本人要正,对自己要有严格的要求,做到清正廉明;第二层意思是为政者执法要严,对上对下刚正不阿。“正己而正人”,自己先求得端正,然后方可正人,譬如一个教育家,以感化的教育转移社会风气,也可以说是“政者,正也”的一个范例。帅之以正,这是孔子的定义,也是千古以来中国政治思想的一个名言。季康子是一个当权的人,所以孔子对他说“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只要你领导人自己做得正,下面的风气就自然正了,这是偏重于为政,偏重于领导而言的。
做人“正”是领导干部“正”的基础,而相对于做人来讲,公正当领导则有更高的要求。因为做人只是对自己负责,当领导则是要对一个群体、一个部门负责。“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是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也是对公正全面而深刻的诠释,同样适用于所有的党员和领导干部。
处理问题做不到公正,不能一碗水端平,不能为群众说公道话,他当领导的准则就会受到质疑,正像老百姓常说的那句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说到底,正与不正,实际上是一个政治方向的问题,它反映着一个干部从政以什么为目的、以什么为核心、以什么为基础。
当领导之人如果能够以民为本,视民心为根,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就会保持“心在国家,情系群众”的平常心境;保持“利归天下,誉属黎民”的淡泊情怀,想问题、办事情就能够秉持公正,真正做到“以德服人、以正服人”。
“政者,正也。”纵观古今中外的执政者,谁遵循这一规律,就会政通人和,国泰民安;谁违背了这一规律,就会政息人亡,祸国殃民。而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你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自己的良心。愿大千仕途皆为有良心之人。3。每天都对自己的面相负责
领导,是一种工作的职位,除此以外,就是一个平常的人。因此,我们应以平常人之心来对待相处的同事、朋友,平平常常,实实在在。
◇欢◇迎访◇问◇。◇
第54节:清醒五 莫道百姓好欺,谁都不是傻瓜(5)
在我做领导干部的生涯中,我是比较硬骨头的那种人,有点像雷锋同志说的,对朋友像春天般的温暖,对敌人要像严冬般的无情。只要是正派的人,我是十分敬佩和亲切友好的。
我常说:“在与同事、百姓,乃至在工作中与违法犯罪的人打交道,都应该坚持‘人在人上,要视他为人;人在人下,要视己为人。’”这本是一个有健康人格的人应该做到的,而且也是自然而然就可以做到的,可是在我们当前的社会中似乎就难以做到了。连一个平时受别人白眼的平民百姓,稍一得势,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叫什么了。
我知道,当领导者就应该跟群众打得火热一些,不然就搞不好干群关系。要想搞好干群关系,就不能是冷冰冰的面孔,就得热情周到一点。
我知道,“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亲切可以升华为大爱,它不是一种姿态,而是对人民发自内心的热爱。
某些领导以为,当领导如果不摆架子,与下属距离太近,就不足以显示领导的威望,也得不到下属的尊重,其实不然。当领导者倘若领导味十足,高高在上,耍老爷脾气,如此作风是不受欢迎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长此以往,此等领导就会失去民心,这对工作大为不利。
某领导在位时,下属与他碰面都恭恭敬敬地向他打招呼,然而他充耳不闻。我猜想当领导的想必是日理万机,当时也许正在考虑大计无暇应答。久而久之,下属对他退避三舍,对工作也消极怠工,致使辖区内的工作出现严重瘫痪现象。如今他退下来了,也许有空暇顾及别人的问候了,但却再也无人问津了。
当领导者若能平易近人,对待下属如同友人,体察民情,这样的领导是深得民心的。因为他具有亲和力,下属会与他亲而近之,对工作也会卖力,所谓士为知己者死。
2003年“非典”肆虐时,胡锦涛总书记出现在城市的街头。温家宝总理到陕西铜川慰问遇难矿工家属时,饱含着热泪说,“我用什么语言也不能表达你们的那种痛苦”。这是一种真实的感情,是赤子情怀的真诚流露。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经常出现在“与民同乐”的场合,却很少出现在“为民分忧”的场合。他们的身影时常见诸媒体报端,却不能给人民带来真实的温暖和感动。这些干部跟群众之间不是“鱼水关系”,而是一种“蛙水关系”,需要群众时,就像青蛙一样往水里跳;不需要群众时,就跳上岸摆领导老爷架子。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什么样的行动能够感动群众,什么样的行为令人反感,什么是真心为民,什么是摆谱作秀,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凡事都是以心换心、以情换情,如果你心里时刻装着人民的喜乐哀愁,时刻把群众的温饱冷暖挂在心上,自然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如果哪个党员干部严重脱离群众而不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所以,共产党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领导。如果立志做大领导,就会滋生官僚主义和衙门作风,就会脱离群众,失去对群众的亲情。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群众是我们的执政基础。作为党员干部,应该也必须像对待父母那样,对广大群众充满真情挚爱,对他们体现出真正的物质和人文关怀。
但是,亲切并不等于一团和气,更不是没有原则、一味迎合,做老好人。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做到亲切与原则的高度统一、亲切与权威的高度结合。《论语》中讲:“君子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意为做人要刚柔结合,把握好一个度。
任长霞亲手抓住罪犯,看到其年幼的孩子时,不禁流出热泪,并且自己掏出钱来交给村民说:“拿这钱给他儿子买点吃的。”在任长霞身上,体现的既有国家权力的威严,又有人间情感的真谛,真正做到了情理兼容,情义并重。这种刚与柔的结合不仅适用于做人和做事,也同样适用于当领导。
心灵如上帝,行动如乞丐。这句话和我经常讲的“低头处世,昂首做人”的道理是相通的。
刘劭《人物志》里有一段话,我们今天用白话说就是,一味刚直而不柔和,就流于僵直;一味强劲而不精巧,就流于蛮干;一味固执己见而不问来龙去脉,就流于愚暗;心气十足而思虑不清,做事就会超越特定的规范;思虑通畅而不平正,就会流于放荡。
这是一种境界,一种阴柔之美与阳刚之气结合起来的为人、处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