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人的权杖-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主管,要想解决好下属之间的矛盾,需要把握三点:一是不偏不倚;二是了解矛盾;三是不要套经验,一事一断。
主管在解决下属之间的矛盾时,首先要秉公办事,不偏不倚,不能有私心。稍微有偏心、私心,下属肯定能感觉出来。即使不偏心,有时下属也会怀疑上司不公,更何况真有偏心呢?作为主管,只有公正,才能减少矛盾。
除此之外,主管还要调查了解矛盾。处理好矛盾的前提是把握和了解矛盾,如果做不到把握和了解矛盾,凭自己想当然,感情用事,最终的结果是害人害己。这一点是人们常犯的错误,遇到下属之间的矛盾,不做调查了解,凭自己的感觉和情感,就判断谁是谁非。要知道,自己认为的好员工也有犯错误的时候,表现一贯不好的员工也有在理的时候。所以解决下属矛盾,要经过调查,了解清楚下属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矛盾发生的过程、矛盾发展的程度、矛盾波及的范围、矛盾的性质等。只有了解矛盾的方方面面后,解决问题才能把握全局,抓住关键,有的放矢。不然,要么解决得不彻底、不到位,要么解决得根本不对,从而导致其他更多的矛盾。
解决矛盾要一事一断。主管要根据矛盾产生的原因、过程、程度、范围、性质以及对组织的影响程度等,再做出判断,哪些矛盾先解决,哪些矛盾后解决,哪些矛盾可以单刀直入去解决,哪些矛盾可以曲线解决,哪些矛盾可以让下属解决,哪些矛盾暂时不解决,让其随时间的推移自行解决,哪些矛盾可以借助外部的力量解决。总之,解决矛盾要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异,要一事一断,千万不要套,套是很容易出错的。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其鲜明个性的,每个人又都是时刻变化的,下属之间的矛盾当然也是随时随地变化的。
下属之间发生了矛盾,无论解决得如何好,都会在下属双方的心里烙下印记,这就像写错了字,再好的橡皮和再高明的涂改技术都会或多或少留下痕迹,不如最初不发生。因此,作为企业组织的主管,与其天天忙碌着解决下属之间的矛盾,提高解决矛盾的技巧,不如千方百计地提高防患于未然的本领,从根本上防止矛盾的发生。这让我想起了一则故事。
有一次,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的医术最高呢?”扁鹊答道:“我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做经脉上穿针放血、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人们都认为我的医术最高明。”
同样,对待下属之间的矛盾,从管理学控制论的角度看,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应做到防患于未然。现实中许多企业负责人忙于各种事务,对待下属之间的矛盾,往往只是事后控制,如果处理矛盾的艺术性不强,矛盾会越处理越多,越多越忙,越忙越乱,越乱越忙。结果是组织乱作一团,甚至根本无法正常运转。不让矛盾发生是“防火”工作,矛盾出来后解决矛盾是“救火”工作。
作为组织负责人,应对每一名下属的禀性、气度、特点、优缺点都了如指掌,在日常的经营管理工作中巧妙安排,尽量做到相互之间的互补和融合。如,两个人性格不和,应尽量减少两人工作的交叉重复;两个人工作习惯悖逆,很容易产生矛盾,应尽量少安排两人共同做事;如果两个人心眼儿都很小,就应避免两人利益的捆绑或让两人自行分割利益。如果实在人手不够,不得不把容易产生矛盾的下属交叉安排或利益捆绑和分割时,既要事先预防,又要事中控制。事先预防就是事先做好思想工作,打预防针。
7。解决下属之间矛盾的要害在哪儿(2)
做了事前预防后,也不要松懈,应心中有根弦,做到事中控制,发现有矛盾产生的倾向,应及时把矛盾消灭在产生的过程中。当然事中控制的做法有很多,一般的方法是私下做思想工作,如果涉及的人员较多,或带有普遍性,应利用适当的时机,在公开场合有针对性地做思想教育工作,可以是讲故事,也可以是讲道理。这样做,尽管没有点名,但听者心中是有数的,会及时刹车,避免矛盾的爆发。
做到了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没有矛盾,或很少矛盾,或矛盾很轻微,那么主管就可以集中精力和智慧,率领团队实现组织的目标。
当然,有时尽管你精心安排,既做到了事前预防,又做到了事中控制,最终矛盾还是爆发了,搅得整个团队不得安宁,而且这种事情已经重复了好几次。此时,作为主管的你也许会火冒三丈,气急败坏。
对此,你可有三种做法。
第一,尽量调换其中一方的工作岗位,距离和空间拉得越大越好。
第二,如果没有条件调换其中一方的工作岗位,那么就请一方走人,或双方走人,最好是双方都走人,因为留下一方,只要有机会还会爆发类似的矛盾。
第三,由于各种原因,双方都走不了人(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因为越是这样的人越无处可去)。怎么办?惟一的办法是以毒攻毒,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故意安排他们合作,使其完全摩擦、彻底磨合、充分爆发,最后双方会自动平静下来,因为闹腾了许久,一方或双方都感觉到没意思,自然也就平息了,也许双方可能成为打出来的朋友。这是一种不是办法的办法。
无论如何,切记一条:这样的人不能娇惯,如果让他感觉到谁都惹不起他,整个组织就会有麻烦,矛盾的性质就变了。
工作当中,领导经常也会遇见下属与下属的下属之间的矛盾,表现形式之一是,下属把矛盾提交上来让领导评断;另一种情况是,下属的下属到领导那里反映情况,其实是告状。像这种情况一般都有特殊原因,面对此种情况,作为领导一般应分清矛盾的性质。只要是非原则上的矛盾,一般情况下应支持你直接下属的工作,因为你可能不完全了解你下属所在的整个部门的全部情况。一般不要鼓励下属的下属告下属的状,对爱告状者一般情况下要持不欢迎态度,以此支持下属的工作。
当然,若下属的下属反映的确实是原则性的重大问题,也应引起重视,但要充分调查核实,不要轻易下结论,而且,即便如此也不能鼓励下属告状。作为一个组织,应有正常的信息反馈机制和通道,这个机制不应当建立在员工告状的基础上。如果下级告上级形成风气,企业文化本身就不健康。
解决下属矛盾有6大技巧。
第一,一般要暗中解决矛盾。因为人们都爱面子,私下解决就是给矛盾双方保留了面子。矛盾尽量暗中解决,不要张扬出来。但对那些不伤面子,同时又有普遍教育意义的可以公开出来,起到教育其他下属的目的。
第二,做到原则和灵活相结合。原则就是不能侵害组织利益;灵活就是解决矛盾的方法不要千篇一律,不要教条式解决问题。有些矛盾要防患于未然,有些矛盾可以事中控制解决,而有些矛盾可以让它量变到一定程度发生质变时再解决。
第三,有些矛盾不解决比解决好。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一位国王举行晚宴招待群臣时,在突然灯灭的情况下,国王的爱妃被人非礼!面对此种情况,怎么办?这位聪明的国王采取了不解决矛盾的办法,其最后结果大家都是知道的,那位非礼王妃的将军为国家立下巨大的战功。这一故事之所以广为流传,就是因为国王不解决矛盾的方式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其实从某一方面来讲,不解决也是一种解决方法。
第四,防止引火烧身。领导解决矛盾最糟糕的结果是,把自己卷入矛盾的旋涡之中,这样自己不仅不能公正有效地解决矛盾,还会把矛盾转移为上下级矛盾,使矛盾的性质发生变化。
7。解决下属之间矛盾的要害在哪儿(3)
第五,不是工作矛盾,不要轻易介入。现实中,下属之间的有些矛盾不是工作矛盾,如,恋人之间的矛盾、夫妻之间的矛盾、亲戚之间的矛盾,轻易不要介入。一旦介入,很有可能把自己套住甚至套牢,清官难断家务事。当然,下属之间的这些非工作原因产生的矛盾有时确实也会对工作产生不良影响,那么作为主管应该从影响工作的角度做其思想工作,必要时做善意的提醒。
第六,对恶意制造矛盾者绝不能手软。俗话说“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对恶意传闲话者,故意制造事端者,生怕天下太平者,甚至与外部勾结、找内部员工的麻烦者,要果断解决,坚决辞退,不要留恋,无论他有多高的才能都不能用。
8。如何经营员工的责任心(1)
员工的责任心,就是企业的防火墙。其实许多企业巨人轰然崩塌与员工的责任心缺失有关;员工的责任心缺失,又与企业经营员工责任心的能力不强有关。那么,负有管理责任的经理人如何利用手中的权杖经营员工的责任心呢?
2004年2月15日,吉林市××商厦发生特大火灾,造成54人死亡、70余人受伤,经济损失难以估量,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更是难以用数字估计。导致这场特大火灾的直接和间接原因是什么呢?事后查明原因有三:一是火灾是由商厦雇员××在仓库吸烟所引发;二是在此之前,商厦未能及时整改火灾隐患,消防安全措施没有得到落实;三是火灾发生当天,值班人员又擅自离岗,致使群众未能及时疏散,最终酿成了悲剧。这三方面无一不涉及员工责任心缺失的问题。
先听听吸烟致火的××事后的忏悔:“我不小心把烟头丢在仓库里,没有踩灭,造成了这样的后果,我深感后悔。我后悔自己的防火意识太差,就这么一个小烟头,惹了这么大的祸。如果世界上有后悔药,就是用我的命去换,也值得。”第二方面原因—没有及时整改火灾隐患,许多人常认为,“着什么急,不见得这两天就出事”,如果往另外一面想:万一出事呢?想想出事的后果,想必就会立即整顿;第三方面原因—值班人员擅自离岗,干什么去了?显然他认为:“不可能离开一会儿就出事吧!”
这一探究,这起特大火灾事故与吉林市××商厦的员工责任心缺失密切相关。换句话说,吉林××商厦对员工的责任心经营管理不善。
需要责任心的地方,并不一定都马上涉及企业的生存,有时往往是那些看似无大碍的小节之处。这些小节的积累,就注定了企业的命运。
前一时期,一位业内朋友遇到了一个令他费解的问题:他给一位企业老板发送一封电子邀请函,连发几次都被退回,向那位老板的秘书查询时,秘书说邮箱满了。可四天过去了,还是发不过去,再去问,那位秘书还是说邮箱是满的!试想,不知这四天之内该有多少邮件遭到了被退回的厄运?而这众多被退回的邮件当中,谁敢说没有重要的内容?如果那位秘书能考虑这一点,恐怕就不会让邮箱一直满着。作为秘书,每日查看、清理邮箱,是最起码的职责,而这位秘书显然责任心不够。
人们还经常见到这样的员工—电话铃声持续地响起,他(她)仍慢条斯里地处理自己的事,根本充耳不闻。我也见过这样接待投诉的员工:一屋子人在聊天,投诉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可就是不接听。问之,则曰:“还没到上班时间。”其实,离上班时间仅差一两分钟,就看着表不接。我也曾听到过有些客户服务部门的员工讲述自己部门的秘密:“五点下班得赶紧跑,不然慢了,遇到顾客投诉就麻烦了—耽误回家。即使有电话也不要轻易接,接了就很可能成了烫手的山芋。”这些问题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恰恰反映了员工的责任心。而正是这些体现员工责任心的细小之事,关系着企业的信誉、信用、效益、发展,甚至生存。
员工缺乏责任心的病根如下。
首先,管理者不知道该如何体现和增强员工的责任心。这是管理者经验少、智慧不够、思维能力不足的表现。
其次,企业的管理者思想懈怠或疏于管理监督,员工自然跟着懈怠。领导懈怠一,员工能松懈十。
再次,源于人的懒惰天性。企业原本规章制度执行得很好,时间一长自然懈怠,思想上一放松,责任心就减弱,行为上自然就松懈,体现在日常的工作中就是执行力下降。很多问题就是由此而生。
责任心体现在三个阶段:一是做事情之前,二是做事情的过程中,三是事情做完后出了问题。第一阶段,做事之前要想到后果;第二阶段,做事过程中尽量让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防止坏的结果出现;第三阶段,出了问题敢于承担责任,勇于承担责任和积极承担责任不仅是一个人的勇气问题,而且也标志着一个人是否自信,是否光明磊落,是否恐惧未来。
8。如何经营员工的责任心(2)
那么究竟该如何经管员工的责任心?我的经验是,“综合治理,多管齐下”—科学设计流程、强化管理、行为教育、点亮员工的心灯,经理人率先垂范。这些都是经理人利用手中的权杖完全能够做得到的、能够做好的事情。
要想保证员工尽职尽责,首先,对业务流程、服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等所有工作流程要科学设计,从流程上确保工作质量。只有流程科学合理,才能高效。比如,邀请一批嘉宾参加企业的重要活动,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通知对方,整个工作流程应该如下。
第一,发送全部邮件。核对好邮件地址后,把邮件全部发出,并做好邮件发送记录,保存好邮件,以便后来的再次发送和核对。
第二,检查有无退回。发现退回者再核对邮件,重新发送原邮件,发送后再检查退回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