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人的权杖-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是了解组织人与人之间的人脉关系。副职的特殊性使他很容易了解到组织成员间的人脉关系,尤其了解非正式组织脉络关系,很有可能他自己就是非正式组织的一员。
四是了解主要组织成员的主要性格、特长、能力。如果组织成员在二三十人以内,副职可能了解每个人的性格特征。
五是了解组织中存在的诸多矛盾与问题,因为身居副职,有时候看得更清晰明了。“扶正”经理人的这些优势对权杖发挥作用都有积极帮助,但同时,他也有劣势。一是组织成员对你了解比较全面,包括你的性格为人、生活工作习惯等,完全没有陌生感。
。。
29。“扶正”经理人如何挥舞权杖(2)
二是由于对你的熟悉和了解,大家对你没有敬畏感,也就是说对你的权杖没有敬畏感。
三是某些组织成员在你接到权杖之前往往和你有感情,这种感情关系是权杖最大的软化剂。
四是在副职岗位上和某些组织成员形成了非组织性的利益关系,这些利益关系会对自己秉公执权产生极大的腐蚀作用。
鉴于以上因素,副职往往在私下嘀咕:我要是做了正职,就怎样怎样,绝不像谁那样等。然而真正做了正职后,又往往发现自己原先的想法并不可行。等开始行使权力,更是很快发现,正职并不是自己身为副职时想像的那么好干、过瘾,甚至出现了短期的不适应,尤其对权杖的不适应。权杖挥舞起来不能得心应手,要么挥舞过头了,要么挥舞不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自己曾经讨厌的、前任正职的某些做法,当自己试图改变这些做法时,发现行不通,新的问题很快产生。
二是自己很好的朋友这时不听自己的,自己很客气地请他们做事,他们懒散得很;自己命令他们做事,他们反而冷嘲热讽。
三是曾同为副职的人存心和自己捣乱。过去大家都为副职,无论是表现得一团和气也好,或是矛盾重重也好,终究彼此的制衡天平相对是平稳的。而你一旦“扶正”,这个天平就迅速倾覆了,往往会立即招来嫉妒甚至仇恨,表现在工作上,他们不尽力、不配合,甚至公开对抗。
那么,副职在“扶正”后该如何挥舞权杖呢?
第一部,沿袭前任正职的做法
副职经理人“扶正”后,切忌否定前任经理的一切做法。尤其注意不要否定自己在副职时认为不正确的做法。比如,有的副职经理人认为前任经理人过于霸道、严厉,或过于软弱,对某些操作流程、制度、文化等有看法,自己上来就要改变现状,这是大忌。因为,前任经理人之所以那么做,是有他的道理的,是长期选择适应的结果,只是这样的做法你不了解内情罢了。如果上来就改变,就等于改变了制度结构和文化结构,组织就失去了平衡,很有可能出事。一上任就打破大家已经习惯的制度及文化,必然带来大家的不适应。正确的做法是沿袭前任的做法,继续前行。如果需要改变,在行进中悄无声息地改变。
也许我们会经常看到、听到某些成功的“操作案例”,说是新官上任就如何如何,取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得到了大家拥护,获得了多好的效益。如果是听来的,那一定是“演绎”出来的美丽传说;如果是从图书、影视作品中看到,或者是课堂上老师讲的,那是“提炼升华”出来的太平盛世,是艺术加工的需要,更有可能是艺术创作者本人就是位被管理者,是站在自己的角色进行“逻辑”推理出来的。作为副职,一旦“扶正”若真像影视艺术作品中所说的那样大刀阔斧地改革,那就不是正常的扶正,而是“造反”,是“革命”。这些造反和革命性的举措,对企业正常的运营来讲,是有极大伤害的。
作为“扶正”经理人,在舞动权杖时,应尽可能沿袭前任经理人的做法。越是过去在副职的岗位上认为应该改变的,“扶正”后越要谨慎和坚持。因为你的身份变了:过去你不舞动权杖,你只是听命于权杖的,服从于权杖的。一旦自己舞动权杖,那就不能只考虑服从于权杖的人,应该多方位地全面考虑,尤其要考虑整个组织的利益。这就叫“在其位,就要谋其政”。
第二部,在渐变中完善和发展
作为“扶正”经理人,并不是说上任后就完全继承前任,一成不变。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忌讳的是急风暴雨式地变。作为企业,重要的使命是赚钱,是维持企业的赢利,而不是搞运动。偏离了这一目标,就有可能把企业葬送。所以,作为企业不是不变,而是如何变。只要变,就会涉及经理人权杖运用的问题。正确的做法是在大家不知不觉中完成改变,经理人正确地舞动权杖,引导大家主动地潜移默化地变,向着有利于企业生存状态改变和发展的方向改变。所以,作为“扶正”经理人在挥舞权杖时,应主导组织渐变,而不是突变。
29。“扶正”经理人如何挥舞权杖(3)
第三部,在发展中形成风格
作为“扶正”经理人,在遵从组织规范、流程和企业组织大文化的前提下,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这些特色应该是在自己日积月累的工作中形成的工作风格。没有特色,权杖也可以舞动,但舞动起来就没有个性。每个人都有个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舞动权杖的技巧和方法,这些就形成了一个企业的文化特色,或局部的文化特色。当然,企业大的文化背景和规范是要保持的,“扶正”经理人可以在制度框架范围内舞动组织赋予你的权杖,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应用到企业发展的方向上,促进企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扶正”经理人布置完工作后,要放手让下属干,不要插手,但要及时跟踪反馈,防止走两个极端。
一是还像副职那样盯具体的事情,忽略了整体。你盯住的具体事情过多,就会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整体的事情。二是放手以后,不及时追踪反馈。作为正职,你是这一团队责任的承担者,你的下属出错,你也必须承担责任。所以,应该及时追踪和反馈,建立有效的跟踪反馈机制。
“扶正”经理人言行要有分寸,与组织成员保持适当的距离。
过去做副职时,自己的言行还不是那么重要,你可以随便议论一些事情,可以比较随意地与大家一起聊天。但“扶正”后就不同了,身份变了,角色变了,自己的随意聊天和议论就有可能被当成方向性的东西,所以要适当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像以前那样。如果和部分组织成员亲密无间,让一部分组织成员产生优越感,会让另一部分组织成员产生距离感,形成对组织不利的非正式群体。当然,这并不排斥你和组织成员保持亲近的工作作风和组织文化特色。
“扶正”经理人一般情况下都至少要犯一次愚蠢的错误,无论是自己的不经意,还是自己自作聪明。“扶正”经理人由于角色的转换导致心理的变化,而这个转换一般情况下都要付出成本。权杖是有重量的,舞动它需要付出成本。这个成本,就是“扶正”经理人所犯的愚蠢的错误,即使睿智过人的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还犯了一次错用马谡、痛失街亭的严重错误,更何况普通人呢?
所以,“扶正”经理人要做好在谨慎小心中依然出错的心理准备,不要一出错就乱了方寸,失去自信。
30。经理人应对老板插手的慢四步(1)
笔者:“你为什么离开××企业?”
经理人:“咳,甭提了,那老板……我正按部就班地执行既定计划,突然老板插进来指手画脚,而且不了解情况,瞎指挥。你越不希望这样,老板越是插手,搞得根本没法干活儿。所以我选择了离开。”
笔者:“平时遇到这样情况,你是怎么处理的?”
经理人:“既然老板插手要管,那我就不管了。不然出错了,算谁的?”
笔者:“那你这样做是不是要证明老板是错误的?等着看老板的笑话?”
经理人:“用事实说话。我这样做是让老板长记性,以后不再插手。”
笔者:“老板吃亏后,长记性了吗?”
经理人:“要长记性就好了!这一点就是××老板的瓶颈。所以,××企业做不大。”
笔者:“那你说老板该如何做?是不是老板决定让你做后就不用管了?”
经理人:“对!既然老板安排我做了,就不用管了,等着要结果就是了。”
笔者:“万一时间到了,最终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有了大的闪失,该怎么办?”
经理人:“拿我是问!”—经理人这时往往显得很有气节。
笔者:“拿你是问,问什么呢?能问出什么呢?”
这时大多经理人都会语塞,但也会有经理人勉强回答:“我以人格担保。”
此时我开玩笑说:“人格能作为担保写进合同文本吗?”
笔者:“你想过老板为什么要插手吗?”
经理人:“不信任!表面上信任,事实上处处设防、跟踪、插手。”
笔者:“不信任你什么?”
经理人思考后回答:”两条:一是能力上不信任,二是担心我做什么手脚。但主要还是能力上不信任。”
笔者:“为什么会产生能力上的不信任呢?”
经理人:“大多数老板总觉得自己最高明,自己的能力最强!”
人品好并不等于不需要约束。对人品信任问题,很多老板也认同:职业经理人做到一定层面,人品上一般没有什么大问题。但人品没什么问题并不等于就不需要约束和监督。好人和坏人的区别就在于好人能够自觉地遵守制度的约束和监督,坏人是积极地钻制度和监督的漏洞,甚至破坏制度。
发挥能力是需要条件的。能力信任问题,始终是老板关注的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过去的能力换了环境能否发挥出来还有待于检验。职业经理人在A企业做得好,并不一定到了B企业就能做得好,至少刚空降时,不会立即如鱼得水,总需要适应。所以,即使老板给了你充分的授权也要对你的权力有一个跟踪保护的过程。一位A经理人空降到资产有10亿的企业任总裁,上任当天老板宣布了企业的事情归A总管,但事实上老板都在背后插手。这并不是简单地对A总能力的不信任,而是对A总的一种保护,同时也是一种对企业负责任的表现。试想偌大的一家企业,董事长陡然不管,让位于一位人生地不熟的空降经理人,岂不是开国际玩笑?经理人刚进入企业,处于弱势状态,处于强势的老板若不背后帮你一把,把你扶上马送一程,肯定会摔跟头的。有些经理人会说:既然老板不放心,还不如不宣布让我管。我认为不宣布让你管,你连名义支持都得不到,又何谈名正言顺呢?所以说,老板当众宣布,背后又插手,反而是负责任的做法。
老板为什么会插手呢?
从上面分析来看,是老板对职业经理人不信任,似乎是老板的问题,其实从职业经理人的角度分析,也有两大原因。
第一,职业经理人自身存在沟通障碍
现实中,许多经理人不知道与老板沟通,不会与老板沟通,也就是只专业不职业,只会做事不会做人。这类经理人大多是专业技术出身,对做事在行,但对人际关系不在行或者不太注重,于是存在两大认识误区。首先,他们认为,与老板沟通没必要,特别在应该追求效率的民企不应该再来这一套。这表现在有些经理人与下属沟通还可以,但是和老板就不会沟通,认为老板高薪请我来就是干活儿的,我没有必要花费那么多心思做些与业务没关系的事。其次,他们认为,老板应该主动与经理人沟通。认为老板高薪请我来,说明我比老板牛,我跟老板沟通降低了身份。这是心态问题,心态有问题做事肯定出问题。事实告诉人们:就职民企更应该注重与老板的沟通,因为民企在成长发展过程中,许多信息通道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或者很混乱,你若不主动与老板沟通,老板根本无法获得信息。
。 最好的txt下载网
30。经理人应对老板插手的慢四步(2)
第二,缺少职业经理人的法律约束机制
由于目前市场化的企业对职业经理人根本就没有什么约束,而国企对干部的约束相对较强。因此,从管理的角度看,民企老板相对于国企管理者来说,处于弱势地位,老板出于对风险控制的需要,频频插手下属事务。
找到真正的原因就好办了。具体解决办法,我称之为“慢四步”,因为这四步每一步都不是着急能办到的,只能用文火,像舞曲的慢四步。
第一步,做事前主动与老板沟通
经理人不仅要与老板沟通业务上的事情,还要沟通非业务上的事情。不要瞧不起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这些事可能与你做好事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打个比方,老板让经理人拔掉一棵大树,你如果不把树根周围的堆土清理了,树是拔不掉的。
还有些经理人认为,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老板应该自己打理利索了,让经理人干干净净来做事。试想,老板花高薪请你来是为了做成事,赚到钱,凭什么让老板为你做事情?要是老板能够摆平这些事情,还请你干嘛呢?所以这些基础沟通就应该由经理人完成,必要时,你可以请老板帮助你完成。“先刨坑,后拔树”是职业经理人行事的原则。刨坑是做人,拔树就是做事。人做好了,事自然就做成了。
第二步,把自己的决策转化为老板的决策
许多职业经理人自诩比较直率,自认为对的事情就敢于直言,强逼老板认同自己的观点。这就好比牛不喝水强摁头,其结果有三种:一是要么牛直接把你顶死;二是牛喝完水后又把你顶死;三是牛的力气大,直接挣脱跑了。不论结果是哪种,作为经理人都是失败的。其实,解决办法很简单,就是千方百计把自己的决策变成老板的决策,把自己想表达的观点最后转一个弯让老板说出来,让老板成为这项事情的决策者。一旦老板做出决策,老板必然会调集各种资源促成这件事情。如果是经理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