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可以找到好工作-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应届大学毕业生里,“心想”而“事成”的例子还真不少,我本人就见过不止一个。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中科院的一个研究生。认识他是2007年春,在北京飞往上海的航班上。当时我带了一个比较重的皮箱,他跟我邻座,主动帮我放到行李架上。接下来我们聊得挺投机。他刚刚拿到通用电气中国公司的offer,这次去上海是办理相关手续。作为人力资源工作者,我对他的成功就业非常好奇。通用电气位列世界500强,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进去的。
聊起自己的就业历程,小伙子很平静:
这不是我第一次去GE①,春节前,我已经在那里实习了五个月。而我关注GE,已经三年了。2003年,我在北理工读大三,偶然读了一本杰克?韦尔奇的自传,里面关于GE的描述深深吸引了我。当时就决定:一定要去GE这样的企业!
我从小就喜欢电子、机械,本科读的是计算机。尝试过其他兴趣,最后还是觉得技术人生最适合我。确定了这个大方向之后,我就开始关注各大企业,比如GE、微软、IBM、惠普等等。其实我可能更喜欢微软,不过,我觉得微软里面天才太多,很难进去,即使进去也很难出头。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要毕业了,往哪儿走(2)
一上研究生,我就开始为就业做准备。先是通过导师介绍,到中关村一家软件公司做了三个月兼职。这是我第一次工作实践,和想象中很不一样。虽然我的学历、专业都不错,但与经验丰富的老员工相比,还是差很多。他们的视野、思路比我开阔,他们提出的方案也许技术含量不高,但是都很实用。我的方案似乎很高明,但不实用。
从软件公司出来后,通过努力,我得到了在联想做兼职的机会。在联想,我学到的更多,转变更大,兼职结束后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研二下学期,我重新回到中关村那家软件公司,职务是技术经理,协助负责整个公司的技术指导。这个工作要求不但懂技术,还得能讲明白。讲明白的难度挺大,非常锻炼人。不少我以为自己很明白的问题,一旦要讲给别人听,才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明白。
2006年夏天,我通过网络,得知GE招暑期实习生,于是向其中一个部门投递了简历。经过多轮电话面试、笔试,以及最后的直接面试,我如愿以偿地被录取为实习生。当我第一次坐在GE上海的办公室里时,有一种梦想成真的感觉。3年前,我读了韦尔奇的自传,3年后的今天,我坐在了他的公司里。虽然只是实习,但这种美妙的感觉很强烈。
实习的感觉,并不总是美妙的。工作累倒不要紧,关键是心理压力大。这批实习生有十多个,个个经过层层筛选,个个都是强有力的竞争者。这个时候,我以前的兼职经历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也许不是最优秀的,但我是最有经验的。
我的实习在暑期结束之后又延长了三个月,总共五个月。2007年1月,我拿到了梦寐以求的offer。在我们那批实习生里,我是唯一一个留下来的。
我很幸运。不过,我也承担了不小的风险。为了拿下GE,我放弃了其他所有的求职机会。如果GE不留我,我只能晚于其他同学找工作。但是我不怕,我不但有学历,还有值得大说特说的实践经验,不愁找不到好工作。
我的求职过程算是比较顺利的,这可能因为我的目标比较单一和明确。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我想说,对大公司不必有畏惧心理,只要早做准备,多实践,你会发现进GE这种国际级大企业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求职时,凡是有备而来的人,往往会更有水平、更自信,并更能给面试官信心。越是迷茫、越是焦躁不安,肚里往往越没有“货”。这是我多年来在实战中总结出的心得。
正因为多数人的目光短浅,才成就了少数人的成功。
一次和公司刚入职的年轻员工座谈,在谈起“职业规划”这个话题时,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应该有。我总结了他们在职业规划方面的心得,供大家参考:
一、暂时不要做一辈子的规划,因为年轻人的视野还不够开阔,对社会的体验及对自身的认知,还不够充分。这种情况下,要规划自己的一辈子,是不现实的。因为下一个目标必须在上一个目标达到之后,才可能真正成型。让我们预设五年、十年后做什么,这对还没有完全定型的年轻人来说不太现实。其实,很多大学生的心里都很清楚,自己想过怎样一种生活,喜欢哪个行业,为此应该积累哪些东西——这就是一种规划。只要有这种粗略的规划就可以了。就像做雕塑一样,先大刀阔斧地砍出一个轮廓,接下来再精雕细琢。
要毕业了,往哪儿走(3)
二、应届毕业生的职业规划,可以在求职的过程中逐渐成形。学校里的职业规划,往往比较虚,需要在现实中检验、调整和确认,参加各种面试就是一个有效的方式。从中学进入大学校门时,很少有人带着什么规划,甚至报考哪所大学、哪个专业,也不是由自己决定的。大学期间,会逐渐产生一些有关职业的想法,朦朦胧胧的。毕业前后,通过一次次面试,你可以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检验,逐步明晰下一步该如何走,及时调整大方向下的小步子。虽然面试的成本不低,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只要通过不断地面试、面试、面试……不断地检验、检验、检验……最后就能找到一个点。这个点虽是比较泛的,但就像盖楼一样,先得有框架,然后再装电梯,做装修,添家具,要一点一点地来。
先择业,还是先就业
有同学说,我想走一条实用主义路线,先解决温饱问题,随便找一份工作稳定下来,干一段时间再说,以后做什么还不一定呢。持这种“先就业,后择业”观点的青年人不在少数。
我是反对“先就业,后择业”的。十多年前,我作为一名求职者,由于缺乏择业的方向,所以四处碰壁;而今天,作为一个有过数千次招聘经验的面试官,我看到太多求职者败在“先就业,后择业”的误区上。
我的结论是:不择业,难就业。
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求职者,在面试时,思路不可能是畅通的,言谈往往缺乏主线。面试官的很多问题,都会让你毫无准备,顾此失彼;而且,面对一个你不热爱的岗位,你不可能表现出渴望、激情、自信等积极情绪。即便你刻意掩饰,也无法瞒过面试官。
很多求职者没有明确的职业方向,所以,他们的求职过程会很盲目。首先,制作简历时缺乏针对性,无法突出自己的“卖点”;其次,投送简历的时候很盲目,乱投一气,瞎猫撞死耗子;再次,面试时,不知彼,不知己,寄希望于侥幸。这样的求职,怎么可能成功?
退一步说,哪怕为了提高求职的成功率,你也应该先择业。你将来从事的那个职业,最好是你喜欢的。当今社会很开放,一切机会都向你敞开,年轻人要有勇气选择自己喜欢的道路。
“随便找一份工作”与“找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有很大不同。心态不一样,对自己的要求就不一样,职业发展的结果肯定也不一样。你需要了解自己,弄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在哪里,然后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找准自我,才能找到好工作。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兴趣可以让你做到专注——它完全来自于内心,有匪夷所思的力量,能使你出色地完成工作。所以,一定要先择业,而且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
当然,在具体求职过程中,不见得事事如愿,有时候需要迂回前进。
公司研发部门的负责人,既负责管理又负责技术开发,两头忙,特别累。领导决定专门给他配一个秘书,招聘工作由我执行。
求职者中,有一个刚出校门的女学生,职业素养很不错。我问她,你的职业目标是什么?她想都没想就说:“我的职业目标,跟其他求职者可能不一样。”
我眼前一亮,问:“有什么不一样?”她说:“其他人可能想一直做秘书,我的理想是做软件开发。”我说:“如果我现在就让你到一个软件开发的团队里去,你愿不愿意?”她一脸兴奋,连说愿意。。 最好的txt下载网
要毕业了,往哪儿走(4)
我接着说:“但我还不了解你,不可能一下子让你去做开发,先做半年秘书,怎样?”她愉快地点了点头。上岗之后,她除了完成日常的秘书工作,还帮忙编写些简单的程序。八个月后,她的职位变了,开始做程序员,做得非常好,没多久就成了技术骨干。
这位同学有明确的职业目标,但并没有因此而排斥部门秘书这样一个服务性质的岗位。她心里很清楚,研发部门是她今后打算进入的团队,先做外围工作,甚至边缘业务,都意味着机会。路线虽然有点儿曲折,但效果很好。
第一份工作
青年人的职业规划,由于缺乏社会经验,缺少比较,往往不能一步到位。有时候,与其做大而无当的规划,不如具体规划好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首先,第一份工作应该是你感兴趣的。它不见得会成为你的终身职业,但是你对它不反感,工作中的心情是愉快的。这样才能学到东西,获得进步,并且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发挥作用。如果你对某个工作毫无兴趣,甚至很反感,那么这个工作成为你终身职业的可能性就太小啦,你也就没必要受这个苦。
其次,待遇只要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就可以考虑。千万别跟面试官讨价还价:“能不能多给点?”讨价还价也没用,弄不好会失去这个职位。《论语?述而》有这样一段话:“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你看,孔夫子多现实:“如果富贵可以求得,那么即便是赶车之类小差事我也愿意干;如果不能如愿,那就干好自己喜欢的事情吧!”人人都喜欢好单位、高报酬,舒舒服服地发展,但是如果你现在条件不具备,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未尝不可以退而求其次。
第三,如果你找到了合适的公司,一定要欣然接受公司安排的第一个岗位,哪怕让你端茶、倒水、洗拖布。企业很精明,最清楚人才的价值,如果你是个优秀的大学生,老板不可能把你培养成保洁员。他一定有自己的意图,也许是在考察你的耐心,检测你的抗压能力;也许是在压制你身上的学生气,使你沉下来,以备大用。
第四,做好本职工作,力求完美。让你的某项工作凸显出来,至少一个星期内无可替代,哪怕只是桌子擦得比别人好。
第五,切忌“少年人的世故”。从一定角度上说,职场中的人际关系非常单纯,那就是,谁的工作干得好,谁就会得到同事的敬佩、老板的重视,得到更高的报酬、更多的机会。如果工作做得不好,无论你采用多么巧妙的交际手腕,都是白搭。千万不要指望通过请客吃饭、私下交友、拉帮结派等方式搞关系。每个人都很聪明,你心里想的什么,大家心知肚明。耍小聪明、投机取巧,也许可以成功一次两次,但也就是一两次而已。一旦被发现,后果是可怕的。
第六,对工作环境产生不满情绪,这很正常,但是,切忌向别人提起。年轻的大学生,心高气傲,不可避免地要用理想来衡量现实,这样一衡量,现实毫无疑问是千疮百孔的。你会失望地发现,企业的管理制度、同事的素质、老板的态度,都有问题……记住:有这种情绪很正常,但是千万不要发泄这种情绪!如果你忍不住,那你需要冷静地反思一下自己,别人身上的错误,你身上是不是也有?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要毕业了,往哪儿走(5)
第七,对第一份工作产生厌倦,往往是无可避免的。很快辞职,也并不稀奇。但是,如果你在一年内又辞掉了第二份工作,或者很快又辞掉了第三份工作,那么你就是失败的。这说明你还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或者,虽然知道该干什么,但工作上缺乏章法,心态浮躁,承担责任的能力太差。
你真想当公务员吗
公务员越来越难考了,据新浪网、人民网、《中国青年报》、《京华时报》等媒体透露,2009年公务员考试的淘汰率是,真可谓百里挑一。有学生问我:“应不应该考公务员?我怕考不上,竞争太激烈了。”
我的回答是:先别说能不能考上,首先你得弄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公务员,你为此都准备了些什么?很多人考公务员,其实并没有扪心自问,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这条路。
在朋友的聚会中,我结识了一位来自武汉的年轻人。他父亲是国家干部,身居要职。他大四那年,曾和父亲讨论要不要考公务员这个问题。
父亲与他促膝长谈,问他:“你先告诉我,你为什么考?”
“不知道。可能是工作轻松,待遇好。”
“做公务员,要能给老百姓带来实际福利。如果你真想为老百姓服务,把这当作事业来做,你就去报考公务员。如果你还弄不清楚,单纯为了待遇,为了什么工作轻松,你就压根儿给我打住,想都别想!”
在常人看来,父亲是干部,儿子做了公务员之后会有一些优势。职位、薪酬、待遇和前程,父亲有的是经验和资历,可以替他安排。可是,这对父子不寻常,父亲给了儿子当头一棒,儿子更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人生在哪里。
年轻人没有报考公务员,而是孤身闯北京,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他是学软件工程的,大二开始,有过三次创业经历,有成功也有失败。他说,他有一个技术梦想,萦绕心头,挥之不去,有时候甚至夜不能寐。
我笑着问他,为什么不坚持考公务员?自己一个人来北京,还得自己租房子,在公司里听凭别人调遣。他回答说:“我要追求的是我的梦想。工作,不仅是为了赚钱,我还要考虑,赚钱之后干什么?仅仅为了吃、喝、玩、乐?”他还说,公司老总很看好他,刚进公司半年就已经让他协助管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