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华尔街之死 >

第17部分

华尔街之死-第17部分

小说: 华尔街之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味”的富家子弟。“以我的观点,肯尼迪的候选人资格是地方政治史上最厚颜无耻的东西。他搬了过来,在一家饭店建立了住所,完全凭着家族关系宣布说他还没有决定想当副州长还是国会议员……他,他本人,做过什么事情值得你投他的票呢?”

  尽管,在竞选过程中展现了自己天生的魅力和真诚。在参加竞选那段时间内,肯尼迪每天要在早上6:15——6:30起床,7:00上街,以便及时赶到工厂和码头的大门口,在那里站上1个多小时,与前来上班的工人们握手。匆匆忙忙吃完早饭后,他便开始走街串巷,离开附近街区三层房屋的每一家房门。此举给惊讶不已的家庭主妇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她们过去从来没有用这样的方式接触过政治候选人。吃完早饭,他和他的助手们便“走访理发店、街道糖果店或食品店和小餐馆,以及消防站和警察局。下午4点,返回海军造船厂,赶去迎接从里面出来的工人们”。他的主要助手戴夫。鲍尔斯回忆说,那段时间,他们经常坐上从公园大街开往哈佛广场的电车,肯尼迪穿过通道,一边跟乘客握手,一边介绍自己“你好,我是杰克&;#8226;肯尼迪。”

  而肯尼迪也在竞选过程中反复论述自己多么关心劳工选民最关心的吃饭问题。肯尼迪承诺努力为回国的退役军人提供住房,创造更多的、待遇更高的就业机会。当女性选民联盟问他国家面临的最重要的战后问题是什么时,他列举的是住房、确保国家安全的军事力量、社会保障福利的扩大、每小时最低工资提高到65美分以及国会的现代化改革。

  但谁都知道在竞选过程中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肯尼迪父亲父亲约瑟夫&;#8226;帕特里克&;#8226;肯尼迪(Joseph P。 Kennedy, Sr。)的钞票。为了帮助肯尼迪竞选成功,肯尼迪的父亲活动的总花费在25…30万美元,而其中很多钱是肯尼迪父亲的主要助手埃迪。穆尔用现金支付出去的(肯尼迪竞选活动金钱交易的一个常用地点是付费厕所)。肯尼迪的密友乔&;#8226;。凯恩回忆说,这在1946年的国会议员竞选中是个“惊人的数字”。有两个政治记者后来写道:“这就好比是大象踩碎了一颗花生。”而肯尼迪的父亲也坦承:“我花的钱足以让我的司机入选。”而凯恩后来也对两位记者说:“政治就像一场战争,取得成功要有3个条件。第一是金钱,第二是金钱,第三还是金钱。”而20世纪60年代加利福尼亚州议会发言人杰西&;#8226;昂鲁则补充说:“金钱是政治之母。”

  为了让肯尼迪获得最终的成功,肯尼迪的父亲还花钱聘请了一个公关公司,这个公关公司在该选区开展了普天该地的布告栏、地铁、报纸和电台广告以及直邮宣传活动。形象展示的标题是“肯尼迪进军国会”,里面有一张肯尼迪的照片。

  肯尼迪父亲的金钱支出还包括民意测验费用——那些民意测验说服了竞选活动班子要重点强调肯尼迪的参战事迹,以及该选区中由当地人管理的各个竞选总部的费用。而肯尼迪的竞争对手们只有自己所在街区的一个办公室。资金雄厚的肯尼迪竞选班子还在坎布里奇的科曼多尔酒店组织了一次盛大的活动,而那家饭店是大多数受到邀请的宾客从来没有光顾过的奢靡之地。

  而艰苦的付出也让肯尼迪换来了决定性的初选胜利。在初选中,肯尼迪获得了22183票,而肯尼迪的对手迈克&;#8226;内维尔只获得了11341票,约翰&;#8226;科特获得了6671票。而在最终的竞选中,肯尼迪也赢得了69093票的支持,而肯尼迪的共和党对手莱斯特&;#8226;鲍恩只获得了26007票。

  无独有偶,在2001年总统选举中,小布什和戈尔分别花费了1亿8700万美金和1亿2000万美金,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花在了电视广告上。2001年麦克&;#8226;布隆伯格用自己的6900万美元成功当上了纽约市市长。此外,选战开支一直在稳步提升。据估计,在2000年选举中,全部选战开支(总统和国会)为30亿美金,1996年为22亿美金,1992年为18亿美金。

  如今,金钱在政治中的作用实质上已经让美国竞选变成了一个商业事务。从总体上看,竞选者已经越来越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筹措竞选经费,而不是如何精心制作一个政策平台并倾听选民的意见了。

华尔街与华盛顿之间的“旋转门”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

  既然,美国总统竞选的经费越来越高,而这些钱肯定不可能由总统竞选人自己来掏。那么,竞选人为了筹集竞选经费就必须接受政治捐献,而美国的法律又规定政治捐献是合法的,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美国的政治体制不被金钱所辖控,美国的政治领袖们不被金钱所胁迫,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美国除了政治领袖和商界精英之外,有着一个越来越强大的隐性权力组织——院外游说集团。这个组织正在充当财富集团与政治领袖之间的中间人角色,这个组织正在帮助财富集团去说服那些政治领袖们去推动那些能使财富集团局部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国家整体利益最大化的立法。

  这些院外集团的人都住在一条街上,这条街的名字叫K街。

  这条街有点类似于咱们老百姓经常说的“片子一条街”。为啥把它叫做“片子”一条街呢?因为,在这条街上所有的人都依靠发“片子”求生。他们的“片子”怎么个发法呢?

  因为这个K街就在美国的国会山与白宫之间。从风水学来看,这个地方就是一个“左青龙”、“右*”的好地方。因为,从这条街到国会山和白宫都很方便,所以街上的人可以非常方便跑完了国会山,再跑白宫。而国会山里面住着的都是国会议员,白宫里的住的就是总统。一个掌管着立法权,一个掌管着行政权。

  K街上的人,每次要去国会山和白宫都需要带上许多的“片子”。

  一个“片子”是为了介绍自己,目的是告诉国会山里的议员们和总统衙门里面的当差人,俺叔叔的大爷的侄子的外甥的大姨的女婿跟这个众议员的老婆的老爸的孙女的岳父有着牢不可破的革命友谊,俺大爷的孙子的老丈人又跟那个参议员的高中同学的二姨丈的女婿有着深不可测的血缘关系,俺三姨丈的妹夫的女婿又跟总统办公室主任的保姆的老爸的侄女婿有着雷打不破的战友情谊。总之,一句话,到了这里是为了告诉这些议员们,这些总统衙门里面的人,小弟俺是有来头的,俺的话你们不能不听。

  一张“片子”是为了告诉要找的议员和总统衙门里面的当差们,当年你在A地竞选参议员时,俺主子给了你多少捐献;你的小孩在B地上学,俺主子帮他解决了多少生活困难;你的小蜜在C地旅游时,俺主子给你报销了多少娱乐开支……目的,是告诉这些议员们,当年俺主子还是给了你们不少好处的。

  一张“片子”就是为了告诉这些议员和总统衙门里面的当差们,最近俺主子所在的公司闹了点纠纷,你看看能不能帮忙疏通疏通;最近俺主子因为偷税漏税,被国税局盯得很紧,你们看能不能打理打理;最近江湖传闻,俺主子涉嫌会计作假,你们看能不能安排安排;最近俺主子看中了一些项目,而这些项目是受到政府管制的,你们看能不能通融通融;最近银根收缩,俺主子现在要实现资金正常流动遇到一些困难,你们看能不能体谅体谅;俺主子所在的公司属于高科技产业,能够给国家节约许多能源,你们看能不能优惠优惠……

  由于,这些拿着“片子”的高级“片子”们,很懂得如何为那些议员和总统衙门的当差们提供贴身服务,所以这些高级“片子”已经成了议员和总统衙门的当差们必不可少的秘密“财富”通道,而这些高级“片子”们因为有了议员和总统衙门当差们的支持,也帮助自己的主子建立了一条通往秘密“权力”通道。

  在这些高级“片子”们看来,只要掌握了通向议员和总统衙门的走廊,就意味着自己的主子可以源源不断得通过特殊立法获取特殊利益,而自己也能够不间断从主子那里获取“发片”的报酬。

  尽管,美国法律对K街的“片子”们早已有所防范,美国有专门的《联邦院外游说管理法》,“片子”必须遵守“公开、透明”的原则,“片子”公司每年必须定期向国会参众两院报告,说明客户的国籍和身份等情况及游说费用开支。对于“片子”公司秉行“宽进严管”的政策,成立“片子”公司很简单,只需向国会登个记就行,但跨进门槛后,限制众多。比如,根据规定,为工作方便,“片子”可以请国会议员喝杯咖啡或吃顿饭,但在某一国会议员身上的一次性花费不能超过49美元,一年内的所有花费不得超过100美元等。在阿伯拉莫夫丑闻之后,更有人建议针对“片子”现象加以立法,凡从政府或国会退休的政客们在若干年之内不得进入“片子”行业。有的美国州,还尝试规定禁止政党接受“片子”公司的捐款。

  但既然美国已经在法律上允许总统竞选时接受高达两个亿美金的政治捐献,美国政府要通过《联邦院外游说管理法》来完全禁止游说集团与美国议员之间的实质性接触,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上梁不正,下梁必歪。

  现在,“片子”集团在华盛顿的活跃程度已经超出了人们可以理解的范围。数万人以此为专业谋生。现在,几百万人分布在华盛顿各地。除去“片子”活动,华盛顿没有真正的实业。如今,该城市的节奏已经开始随着开始于早上5点,渐息于夜晚11点以后的上下班高峰之间车流的疾驰而变得疯狂。

  现在,政府在所有重要问题上采取的政策都越来越越受到“片子”疏通者强大势力的影响。因为,他们向被选出的代表送了钱,而这些代表正式那些确定商讨议题的人,他们早就心中有数。因为知道国会最终拍板通过的是哪些内容,落实到什么样的文本,在每个商议讨论中,“片子”疏通者不是制造麻烦使最终议案泡汤,就是通过自己的影响阻碍*系统达成多数人可接受的共识。

  事实上,这些“片子”活动的存在已经严重阻碍和腐蚀了*程序,并且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从1998年到2007年这十年时间内,“片子”集团在对华尔街进行游说通融过程中投入的费用分别是:1998年约亿美金,1999年约亿美金,2000年约亿美金,2001年约亿美金,2002年约亿美金,2003年约亿美金,2004年约亿美金,2005年约亿美金,2006年约亿美金,2007年约亿美金。

  而2007年在游说活动中开销最大的10个行业分别为药物/保健品、保险、电力事业、计算机/互联网、医院/养老院、教育、商业协会、保险与投资、石油与天然气、房地产,他们在游说过程中所投入的经费分别为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亿。

  而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互联网行业是在互联网与通讯股票市场的繁荣中的最大受益者,而这场繁荣又导致了2001年互联网泡沫的爆发。而在房地产行业,房价在过去10年的一路攀升导致了起始于2006年的市场崩溃。而保险和投资行业紧随不规范的金融服务行业,而后者是美国当前金融危机和信贷危机的主要肇事者。制药行业、医药和保险行业都是阻碍医疗保健系统进行有意义改革的主要势力。

  而坊间传闻,五大投行中为什么雷曼、美林、贝尔斯登在这次金融海啸中要么被迫破产,要么被收购,而高盛却能做到独善其身,这也同高盛长期以来一直坚持自己的“旋转门”政策有关。

  2006年6月28日,美国参议院一致同意高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亨利&;#8226;鲍尔森担任美国财长。不到两周前,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宣布辞职,同时宣布加入高盛,担任副董事长兼高级国际顾问团主席,负责制定公司全球战略。鲍尔森对白宫并不陌生,进入高盛之前,他就曾在白宫任职;而佐利克对高盛也很熟悉,克林顿政府时期,他就是高盛的高级国际顾问。两人在白宫与高盛之间的进进出出,再次让人们看到了有趣的美国政界与商界的“旋转门”现象。  

  通过这扇“旋转门”的不止佐利克和鲍尔森。高盛出产高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富兰克林&;#8226;罗斯福总统时代,当时高盛的高级合伙人之一西德尼&;#8226;温伯格被罗斯福任命为二战期间权力非常大的战争物资供应局局长,温伯格因成绩卓着在美国民众中闻名遐迩。此后,高盛的高级管理人员就开始陆续进军华盛顿,投身政界。比较出名的有1965年到1969年的财政部长亨利&;#8226;福勒,1983年担任农业部副部长的丹尼尔&;#8226;阿姆斯特茨。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高盛与政界的“旋转门”转得更加频繁:1995至1999年任财政部长的罗伯特&;#8226;鲁宾是高盛前董事长。美国前参议员、现任新泽西州州长乔恩&;#8226;科辛曾担任高盛董事长。1985至1989年任财政部副部长的约翰&;#8226;韦海德也曾担任过高盛董事长。2002年至2004年任白宫首席经济顾问的史蒂芬&;#8226;弗里德曼是高盛前首席执行官。今年4月刚刚担任白宫办公厅主任的约书亚&;#8226;博尔顿也是鲍尔森在高盛的同事。  

  许多从高盛走出的高管还担任了不少重要部门的领导职位。如前首席运营官约翰&;#8226;塞恩在格拉索薪酬丑闻后临危受命,担任纽约证交所主席。前运营副总裁罗伯特&;#8226; 杰弗里离开高盛后担任了美国期货交易委员会主席。前投资银行部副总裁菲利普&;#8226;墨菲现在刚就任*党全国代表大会财经委员会主席。前高级副总裁安德鲁&;#8226;安帕现任纽约市经济发展局局长。一些高盛的高管卸任后还到欧洲当官,如欧盟3位反托拉斯专员马里奥&;#8226;蒙提、彼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