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业的怀乡病-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么难做,也不要管你要犯多少错误,你们应该记住一点,那就是你们正在创造历史,你们会因此而被载入史册的。”
他们的确被载入了史册。当1980年6月1日,CNN的摄影镜头华丽地扫过纽约、洛杉矶、加利福利亚等地时,这些年轻的小伙们像特纳一样提醒自己:电视史上还从未有人将这么多遥远的事件组合在一起。
斯科菲德在回忆录里并没有夸张,他可能是CNN的真正的建造者。今日CNN的一切—从大楼设计到节目形式,都是他最初设定的。他提出了滚动新闻概念,寻找到了最初的记者与编辑……比起他,特纳简直就是新闻白痴。但是,斯科菲德忘记了支票是特纳签署的,忘记了特纳的处事哲学—“我来领导,要么跟着我,要么滚蛋”,忘记了特纳是领导者,而他是执行者。在为期两年的蜜月期后,不愿意跟随别人的斯科菲德被踢出了门,毫无温情。而在CNN的10周年庆典上,他的名字甚至被冷漠地拼错了。
尽管今天CNN的观众已经比高峰期递减了70%,尽管斯科菲德嘲笑CNN现任总裁汤姆·约翰逊的无能—特纳终于选择了一位比他更不懂新闻的负责人,也尽管今日CNN被广泛地攻击为“迟钝”与“致命的肤浅”,但它还是拥有着无可匹敌的声誉……
泰德·特纳在CNN的10周年庆典上说:“我感到有责任搞清楚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事,这就是我开办CNN的原因。”但即使你知道早晨莫斯科发生了火灾,中午智利发生了兵变,而晚间刚果又出现了种族仇杀,你是否就更清晰地了解世界呢?CNN之所以影响深远,是因为它提供了一种新鲜不断却疲惫不堪的视角,记者与观众共同卖力却不知重点地关注每一件事,我们都成了新闻癖,恐惧错过任何事。这种CNN哲学的背后是泰德·特纳与斯科菲德被“死亡的焦虑”压迫的永不松弛的神经。
。 想看书来
他们这样缔造了CNN(2)
就像批评家们强调的那样,CNN只有“一英寸厚”。它过分迷恋于挖掘所有事实,却忘记了观察事实背后隐藏的内涵。就像泰德·特纳马不停蹄地更换漂亮女人,却忽略了漂亮女人共同的特点。特纳与他的CNN都恐惧深层思考,他们过分偏爱行动。
而这种CNN倾向已如传染病般地席卷了新闻业。在这20年间,我们看到所谓的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已被片面地理解成在战场上不顾生死,或者为了抓拍死亡镜头而放弃人道精神……
CNN的衰落某种程度上印证了世界正在“CNN”化。CNN开创的横扫世界的镜头,已经变成新闻业的基本常识。但是,即使所有的新闻网都毫不停息地挖掘每一个事件,世界也并未像特纳所说的那样被“看得更清楚”,反而有愈发迷惘、混乱之嫌。CNN是疯狂与冒险的产物。像丘吉尔、海明威、罗斯福、巴尔扎克一样,泰德·特纳与斯科菲德是狂躁抑郁症患者,他们常常受控于强烈的冲动,满脑子改变人类的伟大计划,以此来对抗生命中无刻不在的沮丧感与越来越紧迫的死亡感。正是这种对抗产生了夺目的光彩,产生了《老人与海》,产生了激动英国人民的战时演说,也产生了CNN这样的电视台。
这并不妨碍斯科菲德的回忆录给我们带来的兴奋与快乐。我们仿若又看到亚特兰大那群热血沸腾的年轻人试图改变历史的热忱,又看到了特纳与斯科菲德被这个伟大的创意刺激到血脉贲张的模样……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搞清楚世界的模样,但CNN的创办者们提醒我们,形而上学式地否定生命的意义是无聊的。重要的是,你必须要让自己为某个具体事件而激动,你要在战胜困难与完成不可能的任务中寻求到生命的至高快感。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公民德拉吉(1)
托马斯·杰斐逊教导我们说,不时地来一点小小的反叛并非坏事。反叛经常是刺耳和令人不安的,不合礼节和粗野的。
—罗德福·斯莫勒,美国宪法学教授
当阿尔·戈尔与乔治·W·布什陷入令人难堪的竞选僵局时,好奇者蜂拥而入一个叫作“德拉吉报告”的网站(),以寻找CNN与《纽约时报》可能不予报道的有关大选的小道消息。
将近3年以来,这个设计简陋、只由一位未受过任何新闻训练的人控制的网站成了美国最重要的新闻源之一,并不断在突发新闻报道上无情地击败了ABC、CNN与《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但是这种成功又搀杂着太多令人不安的成分,因为这家网站所依靠的不过是一些永远都不会消亡的谣言。《华尔街日报》的一则新闻需要通过5位编辑才能见报,这家网站却从不核查谣言的真实性。为了追求耸人听闻的效应,它随时准备着公布任何诽闻。而这家网站的建造者与惟一的新闻编辑麦特·德拉吉(Matt Drudge)注定要同时进入美国新闻史上最著名的革新者与最臭名昭著的小报记者的双重行列。更重要的是,这个35岁、一副西部牛仔式嬉皮打扮的人已经部分地改变了美国政治、新闻与历史的运转轨迹。他的新闻哲学(就像他最新出版的著作《德拉吉的杰作》)引发出的后果与无法了结的争论,让我们迷惑不已……
让我们回到1994年。这一年,这个叫麦特·德拉吉的高中辍学生在厌倦了7…Eleven便利店的工作后,搬到洛杉矶,成为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礼品店的店员。在那里,他开始阅读《Variety》这样的娱乐杂志。这一年秋天,德拉吉收到了父亲赠送的一台计算机。德拉吉被计算机提供的交流模式征服了。出没于聊天室成了他的主要乐趣,他开始将一些娱乐与政治消息贴到网上,其中一些来源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废弃的新闻稿。1995年初,他的电子邮件式的新闻公告吸引了一批人的注意。4月,他建立了“德拉吉报告”网站。由于率先报道了NBC与微软共同建立MSNBC这样的事件,“德拉吉报告”开始引人注意。但是,真正将德拉吉推向焦点的是他从1997年开始的对克林顿与白宫丑闻的报道。
先是1997年7月,德拉吉通过一个私人聊天室获知《新闻周刊》的迈克尔·伊斯科夫正在写一篇有关白宫诽闻的报告。由于据传克林顿曾对之有过性要求的凯瑟琳·苇利拒绝提供证明,《新闻周刊》放弃了这篇报道。德拉吉的网站迅速揭露了这一未经证实的新闻。一天后,哥伦比亚新闻对此事件作出反应。尽管包括紧接着的琳达·特里普与保罗·琼斯在内的一系列与白宫有关的丑闻最终都不了了之,但它们都成了当年媒体最热门的话题,而德拉吉则是这一系列事件的始作俑者。德拉吉神话开始隐隐出现—一个人引导了整个主流媒体的报道方向。
1998年1月17日,“德拉吉报告”上贴出了一条新闻:“在最后一分钟,《新闻周刊》枪毙了一篇必将动摇华府政治基础的故事:一位白宫实习生与美国总统有染!”这则新闻快速传播,引人震惊,但大部分媒体不作反应。直到星期天晚上,德拉吉终于将那个实习生的名字贴到网上—莫妮卡·莱温斯基。
德拉吉依然是从一个隐秘的消息源获知这一新闻的,同时他还知道那位迈克尔·伊斯科夫在调查凯瑟琳·苇利时就曾提到莫妮卡·莱温斯基这个名字。而《新闻周刊》因为缺乏更明确的证据,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惊天的新闻。接着,“德拉吉报告”再次贴出这样的标题:“水门事件,1998”,声称已发现克林顿有残余的精液留在了莱温斯基的外衣上,莱将永远不洗它。
再往后的事实无需陈述。尽管被克林顿轻蔑地称作是“污泥(sludge)”,德拉吉还是促还是成了20世纪结束前世界最大的闹剧:斯塔尔报告、总统弹劾案、公众对于丑闻的热衷、还有互联网新闻业的抬头……
让我们回到1998年6月2日。此时的德拉吉已经成为一颗倍受争议但是绝对耀眼的明星。在NBC的辩论节目中,他被《洛杉矶时报》的资深记者杰克·尼尔森指责为“从未关注事实正确与否的家伙”;马文·卡柏,一位哈佛新闻学学者说他根本就是谣言的传输带;在线杂志“”的杰出编辑迈克尔·金斯利称之为“横亘于互联网与公众之间的最大麻烦”。但同时,又有一些人坚持认为他是与鲍勃·伍得沃德与卡尔·伯恩斯坦(两位报道水门事件的《华盛顿邮报》的记者)一样伟大的记者(就像他自己说的)。福克斯新闻节目在介绍德拉吉出场时讲道:“他是一位稳健的揭露者,互联网告密者,公民记者。每个人都渴望知道他下次说什么。你们知道他的名字—德拉吉。”
在华盛顿的全国新闻俱乐部里,面对那些受过哈佛、哥伦比亚这样的名校训练的《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与CNN的记者,这位以肆无忌惮著称的小子讲道:“这一代人已经不再依靠阅读报纸或者看电视来获取新闻了,他们喜欢电脑屏幕。尽管大多数美国人还不习惯这个家伙,但我认为互联网可以让新闻业重新焕发青春。我的读者会说他们的意见被主流媒体所控制,这些大机构令人生畏。我觉得自己呈现了另一种可能,在我的网站上,每一项工作都印有我个人的痕迹。我是寻求真理的游击队员,我喜欢去那些散发出臭气的地方。我是个扒粪者……”
公民德拉吉(2)
2000年10月出版的《麦特·德拉吉的杰作》,由德拉吉的一些缺乏组织却充满惊栗的媒体批评片段、非连续的日记、无目的的笔记组成,其中贯穿了一股“垮掉一代”的节奏。这本书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德拉吉的主要想法:一,媒体巨人控制了公众,他的任务是单枪匹马地与这些媒体巨人搏斗,传达给公众另一种声音;二,印刷术死了,电影死了,电视死了,互联网将取代一切;三,新闻将再不受大机构控制,永远也不再会,在互联网上,每个人都是记者;四,媒体无需检测新闻的正确性,公众自然会鉴定。
所以,有关德拉吉的争论已经不仅仅是关乎于一个丑闻记者是否有资格进入新闻界的问题。四个问题尖锐地突显在其拥护者与反对者面前:
1.新闻业的责任到底是什么?
2.公众的趣味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如何?
3.我们的文化倾向是什么?
4.互联网代表的新媒体与旧媒体的关系如何?
普利策先生制定了新闻的最初模式,在林肯·斯蒂芬与门肯等人的完善下,我们得到的结论是:新闻记者必须不顾一切地揭露社会的黑暗,它是一个健康社会的守卫者,是第四权力,是所谓的“扒粪者”。也因此,早期的新闻记者大多未受过正规教育,他们更需要的是敏锐与勇敢。这也是新闻业最重要的原则,媒体是民主社会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给予公众知晓权。
如果仅仅从这个层面上说,麦特·德拉吉的确是一位成就斐然的揭露者,他对于克林顿丑闻的揭露所造成的影响不亚于《华盛顿邮报》对于水门事件的报道。就像他在接受NBC采访时所说:“当然,我去那些发出臭味的地方。”
新闻业的初期充满了勇敢的业余选手们凭借激情来成为好记者的例证。但是,随着媒体对于世界越来越广泛的报道及商业利益的需要,庞大的新闻机构成为调配这种复杂作业过程的必须产物。我们可以相信一家小镇报纸依靠几个人就能完成报道,但是我们想像一下,对于拥有上千名记者,需要同时报道美洲、欧洲、亚洲、非洲等事件的《纽约时报》来说,如果缺乏一个严密的制度该如何行事?为了保持新闻报道的准确性与公正性,这些大新闻机构必须安排严格的程序:记者—作家—编辑—事实核对员,通过这样复杂的过程尽量避免由于记者的疏忽和个人倾向带来的严重失实。
而伴随着新闻业的成熟,越来越多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进入其间。他们的价值观念必然与最初的草莽记者不同。强烈的精英思想使他们认为,他们有责任筛选各种新闻事实,让那些他们认为值得出版的东西面世。严格的程序与精英化思想很容易形成某种傲慢。他们成了向公众提供新闻的惟一源头。
这一点正是麦特·德拉吉在他的著作中竭力攻击的一点。他声称媒体正在被集中到少数精英手中,新闻变成了一个大机构的集体成功。而这些大机构离权力中心太近了,它们根本无法了解真相。而他则是一个人在操作,他坚持不需要编辑也不需要事实核实人。所以他非常迅速而随意地公布新闻。他的哲学是:不管你提供的是谣言还是真实新闻,公众自然会判断。(但是德拉吉忽视了一点,他所挖掘出来的白宫丑闻是建立在一条《新闻周刊》放弃的报道上的,也就是说真正提供新闻调查的依然是大机构,而德拉吉不过是更加勇敢地将它公布出来而已。)
这里,我们就说说第二个问题—媒体与公众的趣味。让公众喜悦而让精英们愤怒的一点是,麦特·德拉吉最擅长报道诽闻与丑闻。满足公众的低级趣味是新闻业相互竞争的最初形式。当年普利策与赫斯特之间的决斗,就是依靠大量刊发战争、色情内容进行的。伴随着媒体的职业化与规范化,媒体逐渐形成等级观念。因为如果我们承认人是一种具有各种需求的动物,那么他一定具有迥异的需求。今天,我们一方面看到了《纽约时报》、《新共和》、《时代》这样以中上产阶级为对象,报道题材严肃,报道方式严谨的媒体;另一方面,我们同样看到了《国民问询报》、《太阳报》这样的专以追逐明星、诽闻、奇谈为己任的“小报”,他们的读者群为缺乏良好教育的下层居民。长期以来,“大报”以一种“不屑”的目光来看待“小报”,这是一种基本的等级秩序。它的逻辑在于,文化有高级低、级之分,趣味有雅致、低俗之分。
无疑“连拼写都会出现错误”的德拉吉的关注方向属于后者。但是,真正让精英们无法容忍的是德拉吉认为“小报”与“大报”并没有区分,这打破了原先的秩序感。在他的网站上,小报的谣言作家与斯坦福的大学教授具有同样的地位。德拉吉反驳道:“我从未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