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陈云与当代中国 >

第5部分

陈云与当代中国-第5部分

小说: 陈云与当代中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只唯实”,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处理问题。“只唯实”的精髓是要发现事物内部的必然联系即规律性,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要做到“只唯实”,就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决反对因循守旧。要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努力使主观和客观相一致,理论和实际相统一;还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反对简单化、绝对化,正确处理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一刀切”、“简单化”、不做具体分析,都是形而上学,都是违背实事求是原则的。

    二、交换、比较、反复

    “交换、比较、反复”是辩证法原理的具体运用。陈云同志认为,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要根据全面的实际,而不是片面的实际。为了全面,必须集体讨论,彼此启发,不同的意见互相比较,包括正确和错误的比较。交换、比较不是一次就可以了,要反复进行,这样认识才能更全面、更准确。所以说,“交换、比较、反复”是一个相互联系的过程,是达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基本途径。

    所谓“交换”,就是多方面听取意见,包括同级的、上下级的、干部与群众的等各方面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从“交换”中取长补短,达到思想认识的统一,全面地看问题。陈云同志主持会议、研究重要问题,总是请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志把观点摆出来,畅所欲言。对各种意见包括一些极端的意见,他都仔细推敲。客观事物是复杂的,每个人囿于自己的经验、知识等不一定都能看得那么全面,不“交换”就容易产生片面性。互相“交换”总会更全面一些,更容易看到和抓住事物的本质。我们犯过的一些错误,并不是主观上想把事情搞坏,就是因为看问题有片面性,把片面的实际当成了全面的实际。领导干部尤其要注意同别人交换意见,特别要善于听反面的意见。

    所谓“比较”,就是在研究问题、制定政策、决定计划时将各种方案进行对比,辨别是非,判断优劣,作出最好的决策,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种基本方法。通过比较分析,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把情况搞得更清楚,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所有正确的结论,都是经过比较的。”不经过比较,就看不清事物的发展程度,看不清要害和本质。要进行多方面的比较,上下左右、前前后后都要比一比、看一看,把各种可能性和问题都做个比较。“多比较,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要注意可比性,拿性质不同、起点不一、发展过程毫无共同之处的不同事物去比较是没有意义的。
第13节,
    所谓“反复”,就是在一般情况下,决定问题不要太匆忙,要留一个反复考虑的空间,多想想、多听听、多看看,经过这样多次的认识和实践,达到对事物正确的认识。为什么要有一个反复的过程?“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对于有些问题的决定,当时看来是正确的,但是过了一个时期就可能发现不正确,或者不完全正确”。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认识也需要不断深化。在实践过程中也会出现新的矛盾,这就需要摆一摆,把情况弄得更清楚一些,吃得更透一点。即使没有不同意见,还要自己设想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有应对的计划和准备,这样,出现问题时就可以避免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事前的计划和准备,就难以取得预想的胜利。“反复”,“最要紧的,是在实践过程中反复认识。凡是正确的,就坚持和发展。如果发现缺点就加以弥补,发现错误就立即纠正。总之,判断,行动,再认识,修正之,这样就可以不犯大的错误。”陈云同志所讲的反复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生动表述。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无止境的接近,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每循环一次认识就深化一步、提高一步。

    三、“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研究情况,

    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定政策”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一条重要经验。毛泽东一再教育全党:“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陈云同志非常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他有一句名言:“我们做工作,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研究情况,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定政策。”他强调所有正确的政策,都是根据对实际情况的科学分析而来的。人之所以犯错误,都是由于不了解实际情况就匆忙地决定对策,主观与客观相脱离。他在处理每一个问题的时候,总要进行认真周密的调查研究,对没有调查研究的事情,很少发表意见。在长期的领导工作过程中,每逢要作出重要决策时,他总是要做大量的实际调查,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在苏区时,他对政治、经济、军事工作进行调查研究,积极纠正“左”的错误。延安时期,他围绕党的建设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对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突出贡献;领导经济工作时,他经常去市场了解情况,调查市场供求,了解国统区、敌占区和我方的情况。进北京以后,他常到百货大楼、天桥闹市、东单菜场等地方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他在20世纪50年代对猪肉等副食品产销情况的调查,对公粮征收、统购统销的调查,60年代初在青浦农村的调查等,都是我们学习如何开展调查研究的生动教材。毛泽东充分肯定陈云同志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精神,给予了很高评价。陈云同志坚决反对主观主义的作风。他针对有的同志天天忙于决定这个、决定那个,很少调查研究的做法指出:“这种工作方法必须改变。要看到,片面性总是来自忙于决定政策而不研究实际情况。”陈云同志不仅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而且根据他的切身体会还总结出调查研究的有效方法。

    实践是一所大学校,群众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大力弘扬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践,深入群众,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放下架子,虚心向群众学习,当群众的小学生。要广泛接触群众,全面了解正反两方面的情况。要找那些既了解情况又敢讲真话的人听取意见。要善于提问题,问多一点、细一点,真实情况自然就出来了。对调查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是调查研究的必要步骤。要善于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中引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有一个立场、观点和方法问题。对同一事物,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观点和方法不正确,得出的结论也不可能正确。我们要像陈云同志那样,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14节,
    四、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

    实事求是,从根本上讲是党性问题。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一心想着自己的利益,是很难做到实事求是的。坚持实事求是,不仅要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武器,树立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还必须有不怕得罪人的勇气和大无畏的精神。陈云同志在党的七大发言中说:“我们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是什么就是什么,应该怎样就怎样。”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有些人并不是不知道实际情况,也知道问题的症结在什么地方,但就是不敢讲真话,怕说了得罪人,怕上级领导不满意,怕受打击、被报复,影响个人升迁。早在1945年,陈云同志就指出了这个问题。他说:有的人犯错误是因为“立场不正”、“心术不正”。这实际上就是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出了问题,党性不纯,讲了“面子”,没有讲真理。立场决定方法,决定一个人的思想作风。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就会从实际出发,真正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以求得对客观事物正确的认识,从而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如果尽是为个人打算,一辈子也掌握不了这个方法。个人主义与马列主义的矛盾就在这里。真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有无产阶级立场。”因此,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既要重视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又要重视党性教育,重视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解决好立场问题。想问题、作决策要从党和国家全局利益出发,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怕个人利益受损失。这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做到实事求是,还要学习陈云同志的优良文风。他说话、写文章不打官腔,没有大话、空话、套话,言简意赅,含义深刻。比如说抓经济工作“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无工不富、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粮则乱”,“党风问题是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不怕人家说错话,就怕人家不说话”等等。这些话切中要害,深刻揭示事物本质,给人以启迪。一句话的分量超过许多长篇大论。我们要学习这种优良的文风。现在有些人讲话、做报告长篇大论,但大多是照搬照抄。大话、空话、套话,不着边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两方面的原因不可忽视:一是对实际情况不了解,缺乏调查研究,只得讲一些官话、套话;二是缺乏陈云同志这种“讲真理,不讲面子”的勇气,生怕得罪人,影响自己的利益。官话、套话,四平八稳,不痛不痒,谁也不见怪。改变这种不良的话风、文风,就要学习陈云同志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多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学习他原则性强、敢讲真话的品格。学习陈云同志的实事求是精神,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功夫,不要光停留在口头上。要立说立行,扎扎实实地去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发扬。这才是对陈云同志最好的学习和纪念。总之,陈云同志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要永远发扬光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