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陈云与当代中国 >

第4部分

陈云与当代中国-第4部分

小说: 陈云与当代中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学习陈云同志高度的党性原则和党性修养,始终保持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陈云同志高度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和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并且身体力行。他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对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无限忠诚,始终表现出共产党人的高瞻远瞩和脚踏实地的作风;他在任何时候总是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顾全大局,坚持原则,维护团结,遵守纪律;他一贯谦虚谨慎、始终淡泊名利,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克己奉公、一心为民的高风亮节。陈云同志崇高的思想风范和党性修养,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楷模。

    本届研讨会的征文通知中列有“陈云对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探索和贡献”的参考选题,遗憾的是,应征论文中对这一问题作专题研讨的不多。但是,也有不少论文在论述陈云同志的党建思想与实践时对此有所涉及。中央党校李庆刚撰写的《论毛泽东对陈云的评价》,根据毛泽东在1956年党的七届七中全会上对陈云所作的评价,结合陈云同志的思想与实践,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他“比较公道、能干”,做事“比较稳当”,“看问题有眼光”,“看问题尖锐,能抓住要点”等主要特点。当代所曹光章撰写的《浅析陈云的道德观》,着重分析了陈云同志的作为共产主义者的崇高道德追求和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的道德实践意识,认为“陈云的道德品质之所以赢得人们的尊敬和赞扬,最重要的就在于他通过在实际工作中为人民谋福利,始终一贯地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道德价值观”。华侨大学王福民的《论陈云历史主体观的三个维度》,深入研究和分析了陈云同志的哲学思维和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认为陈云的哲学思想“内含着深厚的唯物史观底蕴,闪烁着历史辩证法的光辉”。相关论文还有中央文献研究室韩洪洪撰写的《试论陈云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思想》,当代所钟瑛撰写的《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粗浅认识——学习陈云关于执政党建设思想有感》,北京大学博士生刘耀京撰写的《论陈云关于科学决策的思想》,当代所张勉励撰写的《陈云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研究述评》、任晶晶撰写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陈云党建思想研究述评》等。
第10节,
    第五届“陈云与当代中国”研讨会

    在第五届“陈云与当代中国”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国家开发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元

    (2011年5月30日)今天,沿着父辈的足迹来到革命圣地赣州,我的心情十分激动。我的父亲陈云同志在江西留下了两段难忘而特殊的经历。第一段是他在江西苏区的战斗经历。1933年1月,父亲由上海进入江西苏区,参加党中央及全国总工会的领导工作。在领导苏区工人的经济斗争中,他深入调查研究,根据苏区实际,纠正了盲目照搬白区斗争经验和苏联经验的“左”的错误做法,引导发展经济,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1934年1月,他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兼任白区工作部部长,2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成员,以后又负责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军需生产。1934年10月,他告别朝夕相处的苏区人民,从这里踏上了漫漫长征路。第二段经历是他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身处逆境,在南昌下放蹲点长达两年零七个月。这一时期,父亲研读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资本论》、《列宁选集》、《列宁全集》中十月革命以后的部分和《斯大林文集》,还研读了《毛泽东选集》,特别是有关哲学方面的论著。父亲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对其中的经济理论部分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思考,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经济学观点。江西的读书生活开阔了他的思想,蹲点和实地调研使他对中国的现状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为他以后提出一些重大政治经济学观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xjqi。

    父亲在江西的经历是他伟大、光辉一生的一个片断。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他把毕生的心血和精力贡献给了党和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为党和人民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包括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军事斗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工作以及他崇高的伟人风范;他的思想系统完整、深刻、丰富,是党的历史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对父亲思想的理解和体会。

    一、陈云同志的思想方法凝结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理解和运用我们党始终强调要学习哲学,领导干部要善于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陈云同志在这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他的领导风格和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都表现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哲学思维。父亲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不仅自己孜孜不倦地学哲学,还大力倡导在全党学习哲学。他多次讲,“只有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上、工作上才能真正提高”,“学好哲学,终身受用”。他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学习正确观察问题的思想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对于把握客观规律,推动各项工作“有根本的意义”。父亲一生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15字名言,他自己诠释,前9个字是唯物论,后6个字是辩证法,总括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这15个字是他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的高度而精辟的概括,代表了他哲学思想的最高境界,是一个充满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贡献。父亲关于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注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的观点,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凝结着对中国经济

    建设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父亲长期领导全国财政经济工作,他从中国国情出发,不断探索和把握经济运行规律,提出了很多重要的经济思想,对中国经济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战争时期,他重视经济斗争的作用,提出了“经济—武装—再经济”的工作方针。在中央苏区时,他走进工厂和作坊,调查研究,关心军需生产,解决实际问题,撰写了《苏区工人的经济斗争》一文,发表在中央局机关报《斗争》上,对苏区经济建设有着重要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他积极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认识到私人资本存在的意义,到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重要论断;从“文化大革命”后期提出要研究资本主义国家、“摸着石头过河”,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率先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要有市场调节,突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构想。他强调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经济建设必须做到综合平衡,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健康发展。他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建设的最终目的,强调关系人民生活的事是第一位的大事,经济建设同人民生活必须兼顾和平衡,“一要吃饭,二要建设”,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强调“无农不稳”、“无粮则乱”。这些都是陈云同志经济思想的精髓,包含着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内容,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和经济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第11节,
    三、陈云同志的党建思想凝结着对党的

    发展重大问题的战略思考父亲在延安时期曾兼任七年中央组织部部长,在改革开放初期又兼任九年中纪委第一书记,对我们党的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始终以高超的政治智慧,从历史、全局的角度思考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总结反思党自身建设的经验,形成了既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相一致又有自己特点的系统的党建思想。他强调坚持党性,要求共产党员的革命人生观不是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事,而是要到“底”,是一生一世、一辈子。早在1939年,他就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共产党员的具体标准,第一项就是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他倡导全党要加强理论武装,认为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是党的政治优势,是革命和建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他高度重视民主集中制,认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线,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要求各级领导班子都要实行集体领导制度,领导干部尤其是中青年干部要注意学会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办事。他把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视为党的事业的基础和根本,认为支部是党团结群众的核心组织,是党的力量增长的主要源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在党内首先提出培养选拔接班人这一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明确指出,干部队伍要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强调选拔干部要“德才并重,以德为主”,要“成千上万地提拔中青年干部”。他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认为所有政策都要围绕人民利益来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信任。他提出党风廉政关系到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他的这些思想经历了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年代和改革开放年代的反复检验,被证明是完全符合我们党的实际的,是我们党关于党的建设理论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学习陈云同志实事求是思想作风

    ——在第五届“陈云与当代中国”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顾问张全景

    (2011年5月30日)今年是陈云同志诞辰106周年,逝世16周年。从时间上来说,他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是,他的光辉思想随着时间和实践的检验离我们越来越近,越学越深,越学越亲,常学常新。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陈云同志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他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党的建设等很多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论述,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特别是他一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无论是在白区工作,还是在根据地工作中;无论是在政治工作,还是在经济工作中;无论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他始终一以贯之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典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学习陈云同志实事求是思想作风的体会。

    一、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实事求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难在哪里?就是不了解实际情况,不从实际出发,主观与客观相分离。特别是有些同志唯上是从,唯书为据,完全不顾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陈云同志提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其实质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概括。

    所谓“不唯上”,就是说要处理好执行上级指示与立足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的关系,不要机械地照搬照抄。“不唯上,并不是上面的话不要听。”陈云同志向来强调,党内要实行严格的民主集中制,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个人利益服从全党利益,但服从上级绝不是当“传声筒”,而是要吃透上级指示的精神实质,做好结合的文章。上级领导的讲话,上级的文件、指示,是针对全国、全省、全区、全县的情况讲的,不一定适合所有地方、所有部门。对不符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的,就要如实地向上反映。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落实,毛泽东说过:“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有时某个领导人的讲话或者某一文件本身就有错误,在这种情况下也要敢于和善于提出意见,不能盲目照办。一切要从当时当地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对上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不能只看上司的喜怒好恶。
第12节,
    所谓“不唯书”,就是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不搞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书本知识是前人对客观实践的总结,是值得学习的,但绝不能迷信书本。“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任何书本知识,尽管有一些基本思想是正确的,但总是和当地当时的实践联系在一起的,有些具体结论难免受当时实际水平的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需要结合当前的情况加以应用。学习书本知识同样要以领会精神实质为主,不能把书本当做教条。任何生吞活剥的做法都是要不得的。“不唯书”也不是说文件和书不要读,它与不读书、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毫无共同之处。陈云同志十分重视学习,认为“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他一直强调,党员干部如果不掌握理论,只是凭经验办事,是绝不能搞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每个共产党员要随时随地在工作中学习理论和文化,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文化水平,增进革命知识,培养政治远见”,“共产党员的口号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他自己就是勤于学习、刻苦钻研的模范。他特别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他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认为“学好哲学,终身受益”,我们应当牢牢记住,并且付诸行动。

    所谓“只唯实”,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处理问题。“只唯实”的精髓是要发现事物内部的必然联系即规律性,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要做到“只唯实”,就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