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红色管理: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修订版) >

第5部分

红色管理: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修订版)-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这一理想社会的实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决定了它决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实现,无产阶级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已经证实,在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若干发展阶段,这就决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根据不同的时代特点、不同的历史任务,指定出不同时期的具体纲领,无产阶级正是在不断完成不同时期的具体纲领的过程中,实现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逐步向最高纲领接近,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理论。当然,马克思主义的纲领理论也必然随着无产阶级政党的不断实现不断地得到充实和丰富。
  中国共产党深刻领会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纲领的阶段理论,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
  中国共产党有一个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但是这个最高纲领绝对不是我们现实的行动纲领,离开具体国情和社会主义现实发展阶段,用共产主义的预见来要求今天的实践,不仅不能推动党的事业的发展,反而会使党的事业遭到严重的破坏。所以,制定和实行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基本纲领,就是实践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的历史背景下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制定党的纲领的时候,历经波折、不断创新,最终确立了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民主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纲领是: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反帝反封建文化。
  1949年10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并于1956年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经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国际意义。
  我们从这个纲领可以看出,共产党实际上是设立了一个愿景,这个愿景展现了一个独立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民主主义国家。这在当时,对于受尽帝国主义欺压蹂躏的民族来说,对被官僚资本主义剥削控制的工人来说,对在封建社会生活了几千年的穷苦农民来说是极具号召力的。所以它是一面鲜明的旗帜,它发出了巨大的推动力,对新中国的建立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一章  纲领是基于伟大使命的愿景(9)
在新中国建立以后的很长一个时期里,中国共产党在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的认识走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正确分析我国国情,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做出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党的十五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这个问题,指出:“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经济纲领、政治纲领和文化纲领。三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
  经济纲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和多种分配方式。
  政治纲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文化纲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我们从这个纲领本身,以及这个纲领的背后(即为了达成这个纲领所走过的艰辛)可以看到愿景的持续成长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成长本来就是一个伴随着阵痛的过程,组织的愿景的生长,同样要学会成长,学会在成长中不断地思索。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统一理论做出了重要的发展,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重要论断。2002年###提出“###”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的基本经验的新概括,是新时期我们党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的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一基本原理。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必须看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过去,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比较肤浅、简单,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现在,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全面和深刻得多了。”
  ###明确指出:“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党的纲领是规定党今后一段时期的奋斗目标,是一个政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样的根本政治原则的标志。制定和实施正确的纲领,对于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导的事业至关重要。我们要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就必须在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制定各个时期的最低纲领,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把党的最高理想体现为现阶段最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追求。
  8。 咬定青山不放松
  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进步的政治精神、饱满的工作热情、无私的奉献等,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强大动力。
  革命战争时期,环境十分恶劣、条件非常艰苦,生活异常困难,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战胜物质条件远为优越的强大的敌人,就是因为共产党人有着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没有这种理想和信念的支撑,胜利是不可能的。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军队的基础在士兵,没有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没有进步的政治工作去执行这种贯注,就不能达到真正的官长和士兵的一致,就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一切技术和战术就不能得着最好的基础去发挥它们应有的效力。”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又指出:“提高劳动生产率,一靠物质技术,二靠文化教育,三靠政治思想工作。后两者都是精神作用。”
  引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明其实毛泽东早在上个世纪,就看到了精神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企业管理中,这种精神作用经常被描绘为——“愿景的力量”。
  西方管理学直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才看到精神、信念、文化对于管理的重要性。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在和日本的商业竞争中,经常处于下风,这使美国人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和不解,一批专家开始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寻找答案,他们的重要发现是:日本企业优于美国企业的原因是其独特的企业文化。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章  纲领是基于伟大使命的愿景(10)
企业作为一个生命肌体,它不仅有生存的信念、追求,也有自己的使命和理想。20世纪70年代,许多战略管理学家就认识到企业使命的制定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到了80年代,撰写“企业使命报告书 ”已成为西方许多企业制定战略的首要任务。
  这其中有影响和代表性的观点是:哈默(Gary·Hamel)和帕拉汉尔(C·K Frahalad)1989年提出的“战略意图”概念、彼得·圣(Senge)1990年提出的“共同愿景”思想、詹姆斯·柯林斯(James )和杰里·波拉斯(Jerry )1994年提出的“愿景型企业”。
  在《基业长青》一书中,詹姆斯·柯林斯和杰里·波拉斯总结了“目光远大”公司战略成功之秘诀:“目光远大公司更强烈、更彻底地向雇员灌输他们的公司愿景,它们创造出一种强烈的崇尚其愿景的氛围,就像崇拜宗教一样,它们在行动上与其愿景更加一致——比如在制定目标、战略和战术及组织设计方面。”
  简单地说,愿景是未来组织所能达到的一种状态的蓝图。
  企业愿景原文为“Business Vision”或“Enterprise Vision”,简称为“愿景”,亦有人翻译成“企业远景”,简称为“远景”。Vision,具有视觉,眼光,洞察力,憧憬,梦想,美景等意义。
  当企业经营者产生愿景时,事实上是在梦想着一个仍未实现,但希望通过干部与员工同心协力、努力工作后,企业营运能达到的一个美丽远景。
  时下,“愿景”一词已经成为众多学者、企业家、政府机构领导人的口头禅。但大多人对于愿景的理解,只处于“概念”阶段,并不能真正的理解。
  到底什么是愿景呢?
  如果把“愿景”一词与“纲领”相比较,我们就可以得到红色管理两个全新的管理概念:
  ①纲领包含了愿景。纲领=愿景+目标+行动。愿景是一个可以描绘的未来的画面,一个理想,或者一个具体的目标。而纲领则还包括了基于这个目标的具体的行动方法和行动信念。所以愿景仅仅回答“我们将到达何方?”而纲领不仅回答“我们到达何方?”它同时还回答:“我们将如何去那里?”
  ②纲领与愿景是共生的。也就是说,一个正确的纲领是基于一个伟大的愿景;同样,任何伟大的愿景必须基于一个正确的纲领。
  ③没有愿景的纲领只是一堆行动计划,缺乏“共同的思想”。没有纲领的愿景只是一个虚幻的景象,不能产生真正的战斗力。
  愿景是任何组织永远为之奋斗希望达到的图景,它是一种意愿的表达,愿景概括了组织的未来目标、使命及核心价值,是组织哲学中最核心的内容,是组织最终希望实现的图景。它就像灯塔一样,始终为组织指明前进的方向。
  1932年5月5日上午10时,在大阪中央电气俱乐部大礼堂,松下面对全公司168位主管,阐述了一名企业家的“宣言”。
  “我的使命不应该只是为了松下,而是战胜贫穷,实现民众富有。怎么办?那就是大量创造民众所需的产品,为民众创造更多的财富。什么时候我们的产品像自来水一样成为人们时刻离不开的重要产品,做到既方便又便宜地满足民众需要,贫穷就会消失。这个设想,需要许多时间,可能要2~3个世纪,但永远不要放弃这个看法。从今天起,这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神圣的呼唤,将成为我们的理想和使命,让我们分享为追求这个使命带来的乐趣和责任吧!为后代人幸福努力奋斗!”
  这个“宣言”,使所有松下员工无不动容。从此,松下成为第一家建立以创造价值为指导方针的大企业。
  当微软还是一家很小的公司时,其创始人比尔·盖茨就提出这样一个伟大的愿景:“让计算机进入家庭,并放在每一张桌子上。”
  其后微软的成功有目共睹。
  进入21世纪之后,微软又提出了新的愿景:“通过优秀的软件赋予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设备进行沟通和创造的能力。”
  这也正是微软之所以成为伟大公司的原因。
  当被问到“是谁发明了汽车”这个问题时,许多人都会回答:亨利·福特。这个普遍的误解正是对亨利·福特的赞美——是他使千千万万人拥有汽车的梦想成为可能。虽然人们普遍承认汽车是在欧洲发明与诞生的,但在十九世纪末,有许多美国和欧洲的实验者们同时在努力实现这一理想。但是,亨利·福特可以拥有所有的荣誉,因为是他使汽车不再遥不可及。他的指导原则是:“我要制造一辆适合大众的汽车,价格低廉,谁都买得起。”因此,当福特提出这样一个愿景——为每个人提供一辆买得起的汽车时,当时没有一个人相信他。而今天,这愿景早已成为现实。 。 想看书来

第一章  纲领是基于伟大使命的愿景(11)
成功企业其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拥有共同愿景,愿景可指出企业的生存领域,指出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企业,它能促使企业资源产生一体感并对未来的前程达成共识,如果说愿景是组织行动的精神和动力,则目标即是具体的步骤及方向,是愿景实现的途径和方法。
  然而空有愿景或只是明白写出“愿景宣言”是没有用的,能够依据愿景订出确实的组织执行目标及策略,才能使团队朝向共同愿景迈进。
  这些优秀的公司在制定出愿景后,一直尽力使其牢记在公司每位人员的心中,公司任何一个行动及政策都直接受此影响。那些成功的企业认识到,愿景对企业的成功所贡献的力量,比技术革新、市场销售技巧,或庞大财力所贡献的力量更大。
  IBM公司认为,公司的“规章”、“原则”或“哲学”并无专利权。“原则”可能很快地变成了空洞的口号。在企业运营中,任何处于主管职位的人必须彻底明白“公司原则”。他们必须向下属说明,而且要一再重复,使员工知道,“原则”是多么重要。IBM公司在会议中、内部刊物中、备忘录中、###中所规定的事项,或在私人谈话中都可以发现“公司哲学”贯彻在其中。如果IBM公司的主管人员不能在其言行中身体力行,那么这一堆信念就会成为空口说白话。IBM公司要求公司经理人员要勤于力行,才能有所成效。全体员工都应知道,不仅是公司的成功,即使是个人的成功,也一样都是取决于员工对汉森原则的遵循。若要全体员工一致对公司产生信任,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做到的,但是一旦你能做到这一点,你所经营的企业在任何一方面都将受益无穷。
  一个全面的愿景为组织提供了必要的驱动力来度过它将面对的不可避免的成长之痛。愿景是比目标更大的美好蓝图,它不断提醒着人们向前,不断地促使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将来,而且不断地使人们感受到将来的挑战。
  从某种意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