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血企业-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节 信念与纪律结合成制度
信念是制度的内核,制度是信念的保证。只有落实到制度的企业精神才能成为有生命力的企业精神。
第六节 尊重并保障员工利益是信念、纪律的基础
“我们总想往回赚钱,越多越好,可就是不舍得往外投钱,既想让马儿跑得快,又不想让马儿多吃草。……如果你想得到卓越,那么最起码你的环境应该反映出卓越。”
第四章 蓝血文化是怎么变坏的
第一节 “我”是企业最大的敌人
一个纯粹以物质为动力的人,只要有充足的生活来源,很快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一个纯粹以利润为动力的组织,将会很快被内部的利益斗争所累。
第二节 企业文化的异化
在核心精神变成组织、结构、纪律的时候,企业文化就逐渐损失了其核心精神,成为徒具形式的东西。
第三节 组织变革与利益集团
任何人都有越过组织利益实现自我意志的潜在倾向,从而成为制度的潜在破坏者。
第五章 常青文化:斯巴达与雅典
第一节 斯巴达与雅典:两个创业故事
斯巴达与雅典在今天看来像两个创业故事,一个是强调纪律的企业,一个是强调员工自主精神的企业。这两个企业由于各自的系统走向成功,然后又走向失败。
第二节 西点军校的销魂之地
“所谓西点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斯巴达(严格治理军队)+雅典(艺术、灵活),严格纪律下的艺术。”
第三节 严格纪律与生龙活虎
斯巴达的严格可以造就出一代优秀、执著、敬业、精细的员工,但同时,没有欢乐的精神与民主的气氛,这些纪律是不能长久保持的。
第四节 斯巴达与雅典是怎样相加的
尊重、平等、民主这些人人都能深切感受到的激励一旦与纪律结合起来,就产生了不可限量的战斗力。
第五节 华为能不能做一只快乐的“狼”
中国企业都是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都有着很深的悲情,但是只有超越这种悲情意识,才能找到新的方向。找到了这种理念,华为就可能快乐起来。
第六节 美国杜邦:走出斯巴达
美国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杜邦,杜邦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杜邦。世界需要什么样的杜邦,杜邦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杜邦。
前 言(4)
第六章 蓝血惠普的常青文化
第一节 惠普是蓝血企业
如果我们单纯地认为民主、人性善就是惠普之道的话,那就错了,惠普文化也有严厉的一面。惠普文化吸收了军队管理中的优点,同时又有意识地避免了其不足之处。
第二节 企业变革的维度
企业要想常青,必须革新,而这种革新应该是一种管理理念上的深刻变革。在企业文化上,这种变革则是一种文化上的不断更新。
第三节 拒绝军事化的惠普
尽管惠普管理模式与军队管理有着深厚的渊源,但是,尚武的惠普却始终拒绝军事化的管理方式。
第四节 核心价值的不断提升
惠普文化的成功在于,它将严格纪律下的人文管理用到极至。在历次的变革中,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核心理念。
附 录
附录1 蓝血企业家不完全档案
在我们考察蓝血企业的过程中,还有许多蓝血企业家没有被重点写入,在他们背后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
互联网时代的战略家任正非
军校培养的柳传志
王石:不爱当兵的兵
希尔顿:部队的“装箱”能手
可口可乐的再造者伍德鲁夫
汪海:打好商战中的人民战争
迪斯尼:永远的童话
魏新:“四不像”的维新者
盛田昭夫:职业军人的研究之路
郭凡生:强势CE·
史密斯:射击能手,快递之父
邹其雄:企业家里的部队文职干部
任志强:既是将军,又是统帅
陈峰:以菩萨心肠行霹雳手段
郑永刚:决胜千里之外
黄巧灵:军队和儒家文化的平衡家
孙广信:三位一体的商场将军
附录2来自军事的管理思想
科学管理理论的发展者——哈林顿·埃默森
组织管理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
托马斯·彼得斯的《追求卓越》
竞争论的创立者——迈克尔·波特
数量管理科学学派
项目管理始于美军研制核武器的“曼哈顿计划”
战略管理始于军方
竞争情报业始于军方
第一节 跋涉三千里的推销员(1)
即便是在这样的艰苦情形之下,他们仍然完成了任务。他们用了四年的时间,跋涉了三千里的艰难路途,最终到达中国甘肃。此时,队伍已经所剩无几,这个推销员也在甘肃的一个小村庄中默默死去。
1602年,一个欧洲公司的推销员带着500人的队伍从印度出发,他们想通过陆路到达中国,在中国推销他们的商品。在那时,欧洲对亚洲腹地的认识几乎是一片空白,他们不知道这里除了中国与印度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国家,更不用说哪怕是最简略的地图了。但是,马可波罗的传说激励着他们,他们已经知道海上的道路极其凶险,于是要探索出一条陆上的便捷通道。
这支队伍穿行于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俄罗斯和蒙古等地。他们翻越了世界屋脊,穿过23000英尺以上的雪峰,行走在有时海拔18000英尺的山路上。至少有五只驮马“死于严酷的寒冷和燃料的缺乏,还有令人讨厌的气压,稀薄的空气使得驮马无法呼吸”。这个推销员和他的同伴们“只能依靠简陋的、古老的治疗方法来应对严寒和高海拔:吃干苹果、洋葱,在驮马的齿龈上磨碎蒜头”。
而当他们翻过了高原与雪山之后,他们面对的却是茫茫大漠——那是狂暴的塔里木盆地。“沙漠代替了暴风雪,冰雪的风景也为干旱的沙漠所替代。凶猛的鞑靼人时常会袭击过往的商队。”“人们在途中经常能看见那些因独自穿行沙漠而死去的穆斯林教徒的尸体。”
即便是在这样的艰苦情形之下,他们仍然完成了任务。他们用了四年的时间,跋涉了三千里的艰难路途,最终到达中国甘肃。此时,队伍已经所剩无几,这个推销员也在甘肃的一个小村庄中默默死去。
今天我们知道,这个推销员名叫高斯(G·ss),他的公司名叫耶稣会,他推销的商品名为信仰。美国人克里斯·罗尼(Chris R·nny)记载的这个故事,完全是历史事实。高斯生前寄给居住在北京的利玛窦的信件是这个故事所有细节的确实来源。
高斯是一个海军的退伍老兵,但是,单凭这一点还不能完全说明这种伟大的勇气与惊人胆识的来源,这只有从高斯所在的耶稣会的组织中去寻找根源。
如果我们将公司一词的范围放宽一些,我们会发现,最大、最长寿的公司可能不是一些我们所熟悉的名字,而是耶稣会——一个由军官创办的教会组织。这个具有450年历史的教团拥有近60所大学、500所学院和8500所小学,著名的有罗马的格里高利大学、美国的福特海姆大学、荷兰的尼曼甘大学和东京的天主教大学等,这些学校培养出大批教会和国家的领导人。耶稣会还掌握着现代化的舆论工具,每年以50多种语言出版1000种以上的报纸期刊,还拥有着包括梵蒂冈在内的24个广播电台。耶稣会势力遍布全球,曾在巴拉圭建立自己的神权统治达160年之久,现在,他们把全球分为77个教省,每省设有分会长,教省之上有传教区,每个教区由直属总会长的助理神甫领导。
这个教团的创始人和领导人是西班牙贵族依纳爵·罗耀拉(Ignatius L·y·la,1491~1556)。他曾经是西班牙军队的一名军官,在一次与法国军队的交战中被炸碎了一条腿。为了能继续在军队服役,也为了能够继续使用中世纪宫廷的紧身绑腿,他请了一个自学成才的医生帮他做整形手术。没有麻醉药,也没有今天为医学界熟知的基本解剖知识,医生用锋利的锯条折磨了罗耀拉几个小时。在锋利的锯条下,他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了,而且腿上只留下一点残疾。但是,这没有保住他在军队的位置。养病期间,他阅读了有关耶稣和其他描写圣徒生活的著作后,把自己的剑放在圣母玛利亚的祭坛上,决心献身于宗教事业。为此,他要以大无畏的精神放弃一切,“赤脚走到耶路撒冷,只吃简单的蔬菜并且实践那些圣徒的所有其他严酷的修行”。
欧洲多了一个游魂,他不理发也不修剪手指甲和脚趾甲,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这样的形象经常在一些地方引起巨大的恐慌。他乞讨两千多里,风餐露宿,终于在1523年秋天到达耶路撒冷。这十八个月的流浪,并未就此结束,三周之后,他就被耶路撒冷扫地出门。又经过了六个月,他才回到了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这个过程并不是一种无意义的精力的浪费,罗耀拉由此培养了自我省察的能力,开始拥有了超凡的领导力。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一节 跋涉三千里的推销员(2)
1534年8月15日,罗耀拉与他的六个同伴一起,在巴黎蒙马特儿高地的一个教堂中宣誓,决心为教会工作献身,立下“贫穷、贞洁和服务于上帝”的誓言。这几个人成为耶稣会的核心。1549年9月27日,保罗三世发布《教会的军事管理》通谕,批准成立耶稣会,罗耀拉出任第一任总会长。当时,像耶稣会这样的团队比比皆是,但是耶稣会最大的特点是拥有严格的纪律,这也是罗耀拉基于军队生涯所得出的经验。耶稣会仿效军队的编制,称总会长为将军。除了像一般修会那样要宣誓“贫穷、贞洁、服从”三愿外,耶稣会还强调绝对服从教皇和耶稣会的会长。对这个问题,耶稣会的创始人中间是有争论的,有个创始人认为,宗教服从这个词已经让人厌烦和怀疑,他设想出一种更为宽松的制度以便能随时抓住机遇,并且给信徒以充分的创造力与活力。但是,另外一种观点占了上风。他们认为“服从是一种英雄主义的美德,是能够在生活中不断建立丰功伟业的必要条件。一个真正生活在服从之中的人必然会始终如一、毫不犹豫地去做他喜欢做的事”。正是这一点,高度的纪律性使得耶稣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差不多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罗耀拉,这位军人、信徒就将耶稣会塑造成了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组织。它以严格的纪律与忠诚的信仰著称,成为组织中的巨无霸。
高斯为什么能够为了一个使命跋涉三千里来到中国?我们从其团队的缔造者罗耀拉身上也许能够看出影子,也能够从其组织的特点中寻找出原因。
世界上最早洞悉组织秘密的是宗教组织与军队,这些古老的组织在不断的激烈竞争中比企业更早熟悉了如何对组织领导与管理,这一点毫不奇怪。早在古代就形成了教会和军队这两大类型的组织结构,今天它们依然存在,并已成为我们研究管理和组织问题的最为深入而又持久的对象。教会与军队的存在时间是任何一家常青企业都无法望其项背的;它们庞大的规模与所动员的人力物力,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匹敌;在适应时代变化与变革能力上,任何企业都无法与之媲美。
《国际管理与领导》一书中写道,天主教会应被看作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在其鼎盛时期,它对老百姓和各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其他任何势力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中世纪早期,天主教会及其军队成功地运用了“规模经济”,它们通过拓展地域疆界和扩大“市场份额”减少了各自的“单位成本”。战略层和执行层之间的层级差异最为清楚:高层管理者不受任何指责和批评的约束,被认为是绝无错误的和神的代表——如果他们还不能算是神的代表的话,那么至少是神在地球上的化身。
最早的企业制度来自对军队制度的模仿,威尼斯兵工厂是最早实行成本控制、建立早期成本会计制度的典范。工业革命后的早期大规模工厂,基本上都是采用军队式的严密组织方式来管理的。因此很多管理大师和管理学大师从军事上获得灵感就不足为奇了。最伟大的组织领导者通常借鉴的不是管理学家的著作,而是直接受到军事著作与宗教启悟的影响。的确,在相当多的管理著作中,企业是被当作尸体一样解剖的,充满着技术性的描述与建议,而对企业在运动、奔跑、格斗时的状态与策略,涉及的即便不是很少,在深度上也与那些百年不衰的军事著作无法媲美。对于人的复杂的内在观念系统的理解,哪一种企业文化的著作也无法与宗教历经千年的实践相媲美。军事著作的核心是如何取得胜利——用精神的、物质的方法取得胜利。为了胜利,战斗团队需要独特的组织结构、独特的管理方法、独特的激励方法、独特的时间管理和严格的纪律与制度。用这些措施保证军队严格执行作战计划,毫无折扣地服从指挥。而宗教的核心是信仰,无论用何种方法,必须使人们坚定地毫无减损地执著于信仰,并且为了这种信仰可能随时献出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这是何等伟大的力量。
。 想看书来
第二节 蓝血、教父与技术企业家(1)
“蓝血”一词在英语中指出身于高贵血统,这里指出身军队的伟大企业家。经过考察我们发现,这样的企业家真是群星璀璨。
实际上,世界上最伟大公司的缔造者大概三分之一出身军队、三分之一是虔诚的信徒、三分之一是技术天才。我们将出身军队的企业家称为蓝血企业家,有着虔诚的信念者称为教父企业家,把伟大企业家中的技术天才称为技术企业家。在我们考察的多种企业家的排名与排序中——无论何种排名,最成功的企业家排名榜总是这样三种企业家占据主要位置。
表是《商业周刊》2002年评出的全球十大品牌,看重的是企业的公众影响力。表是《今日美国报》评出的10个20世纪最耀眼的商业王朝,新闻界的这种评选基本上是按照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