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蓝血企业 >

第15部分

蓝血企业-第15部分

小说: 蓝血企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变的。变革要以发展为目的;改进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效率。这是一个直达目的、减去枝丫的过程。
  同时,也要把企业看成一个由社会的人组成的、具有一定行为准则的小社会。这是确保变革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因素。重大变革不是以企业业绩在短期内达到预期水平为终结的。只有当企业内部员工及外部相关人员(如投资者、社区等)都从思想上充分理解了变革并在行为上给予支持时,变革的成果才可以长期维系。不然,旧病复发的现象很容易出现。这一角度的另一重要方面是要充分意识到变革前老的企业文化的惯性,如果没有足够的启动力量是无法克服这一惯性的。即改变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人力资源系统、文化理念,故而创造变革的需求即危机意识非常重要。任何重大变革在微观上都是一点点实现的。人的思想和行为尤其如此,操之过急只会欲速则不达。而以企业文化著称的惠普公司在管理变革和文化革新方面不能不说是管理变革、人文日新的典范。因为,惠普有远大的志向,有众多员工真心的热爱,这种士气是确保企业保持灵活性的关键。
   。。

附录(1)
附录1 蓝血企业家不完全档案
  在我们考察蓝血企业的过程中,还有许多蓝血企业家没有被重点写入,在他们背后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这样一些人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行业做出了令人折服的成绩。他们有共同的军旅经历,对军旅生涯的磨砺有不同的感悟和理解,而且,他们都在有意和无意地运用军队的管理体系建设他们理想中的商业帝国。在这里,我们尽可能在浩瀚的历史资料里、在媒体记者曾经报道过的文章里,挖掘军队赋予他们的特质,再现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
  互联网时代的战略家任正非
  任正非,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中国唯一进入美国《时代周刊》全球100人名单的企业家,1944年出生。1963年考入重庆邮电大学,大学毕业后进入军方研究单位,他的技术成就曾获得全军技术成果一等奖,两次填补了国家空白。1977年成为军队代表、党代表并参加过全国科学大会。1978年,任正非从部队转业;1988年以两万元注册资金创办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04年,华为在全球已进入4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占到总收入的40%。ADSL市场份额全球第一。同年,成功进入欧美电信市场,成为第一个进入欧美电信市场的中国企业,也因此改变了世界电信业的竞争格局。2006年在中国信息企业百强中,华为销售额排行第五,利润名列第一。在搜狐网站人物频道最新IT人气排行榜上,任正非的人气指数仅次于比尔·盖茨。
  军人出身的任正非把发展中的企业比喻成狼:敏锐的嗅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地进攻精神;群体奋斗的意识。而任正非,就是狼群里的头狼。
  可能是因为任正非的军人出身,华为至今仍然沿用了一套军事化大动员的管理模式,这看起来与华为通信业新锐的形象,似乎格格不入,但实际上两者又和谐地融为一体。华为的经验被美国哈佛商学院选作教学案例。
  任正非很喜欢读《毛泽东选集》,在部队期间他是“学毛标兵”,他总在琢磨毛泽东的兵法怎样成为华为的战略。因而,华为的市场攻略、客户政策、竞争策略以及内部管理与运作,无不深深打上传统权谋智慧和“毛式”斗争哲学的烙印。其内部讲话和宣传资料,字里行间跳动着战争术语,极富煽动性,以至于有人说进入华为的人都被洗了脑。
  1988年华为创建的时候,中国的通讯设备都是国外产品的天下,1992年,华为自主研发出交换机及设备。任正非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使通讯设备价格直线下降,从而一点一点地夺回了国内市场。1996年,华为开始在全球依法炮制,蚕食欧美电信商的市场。通信制造业一向被看作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传统领地,可现在这个行业里,却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国外企业要想进入中国市场,必须越过两道山,一是价格,二是华为。
  任正非常常自嘲,他说:我们是武工队,头上包着白头巾,腰里拴着两颗地雷,手里拿着盒子炮,刚从青纱帐钻出来,就走向国际市场,离正规军还差得远。
  不过,这位极富传奇色彩的电信大佬却出奇低调,土狼、军人、硬汉、战略家……各种光怪陆离的色彩交织在一起,赋予其“中国最神秘的企业家”头衔。但是,无论其如何低调,任正非本身的光芒很难掩盖,至少媒体不会放过这位被誉为国内IT通讯行业教父级的人物。在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的2005年度“全球100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榜”中,“建设者和巨子”的年度排行榜上,这位低调的华为总裁榜上有名。同一档位的有美国苹果计算机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乔布斯、传媒大亨默多克、俄罗斯石油巨头阿布拉莫维奇。
  任正非是蓝血企业家,同时又是一名互联网时代的战略家,他深谙国情,善用哲学,极具煽动力。他的个人意志直达华为的每根神经末梢。
  上世纪90年代,与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一起规划《华为基本法》时,任正非就提出要把华为做成一个国际化的公司,并开始跌跌撞撞地探路。事实证明了任正非战略家的眼光。1998年3月,历时三年、八易其稿,共计六章103条的《华为基本法》定稿。成为中国公司中首部公司管理基本法。
  

附录(2)
而在2000年电信业最火暴的时候,任正非写下《华为的冬天》,这篇战略性的文章在业内犹如投下了一枚炸弹,很多公司甚至将其打印出来全体学习。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任正非开始大调整,以运动战来渡过寒冬:在欧洲电信商的家门口,华为拿下了法国、德国、东欧的大批电信合同;在中亚,华为血战朗讯,扫荡了一个又一个“斯坦”国的市场;现在,华为的销售大军已深入南美丛林和非洲大漠,一个接一个地攻占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惊呼,中国的华为正在改写全球电信业的生存规则。
  因为任正非的军人出身以及他所采用的军事化管理和军事战略,人们习惯称华为的企业精神为“狼”、“土狼”,代表一种强烈扩张的欲望。这实际上是任正非一贯遵从的策略。
  2002年,华为成功上演了大战思科的经典之作。这是华为国际化路途中不能不提的一场战役。任正非指挥的这场“围剿战”持续一年半,在思科状告华为侵犯其知识产权时,任正非一边在美国调用当地最好的律师对阵,一边开始结盟思科在美国的死对手3C·M公司,就在官司最关键时刻,华为宣布的这一消息使思科腹背受敌。2004年7月,华为思科案以和解告终。这个结局意味着思科今后不得再就此案提起诉讼或者就相同事由提起诉讼,它在某种程度上正式宣告了华为作为思科全球竞争对手的地位。这场官司的另一个意义在于诉讼地是在美国,这是一场在美国的“游戏规则”下的较量,是中国高科技知识产权领域的第一场胜仗。这同时意味着,华为的崛起改变了世界电信业的竞争格局。
  从1988年创建时一二十人的小企业,发展到现在拥有员工两万多人,分支机构遍布全球的世界级企业,并在与国外跨国公司的残酷竞争中屡屡获胜,华为创造了一个奇迹。
  军校培养的柳传志
  柳传志,中国联想集团主要创业者之一。1944年生于江苏镇江市。1961—1967年在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学习。1984年以20万元人民币注册资金,创办了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前身)。1988年以30万元港币合资创办香港联想电脑有限公司。1989年成立联想集团。2002年,任联想控股公司总裁,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现任联想控股公司总裁,掌控着包括联想投资、融科智地、弘毅投资三大子公司,涉及IT、风险投资、房地产等多个领域。
  他创造性地提出了联想“贸工技”的发展道路,总结出“管理三要素”、“培养领军人物”等一系列重要的管理思想。这些理论对于联想从早期的“大船结构”发展为舰队结构,并逐步成为一间国际化的大型企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曾经的军旅生涯对柳的影响很大。对今后生活的期望他自诩做“一个愉快的老头”。
  对于军营生涯,柳传志,当今这位中国企业界“教父”级人物从不讳言:是军营塑造了他。柳传志说,“企业成功跟我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全部;这一定的关系之中,跟我在军队里养成的性格又有一定的关系。”
  在柳的人生经历中有三个长段引人注目:缔造联想的19年;在中科院的13年;再就是五年的军校生涯。在网上三万多篇关于柳传志的文章中,绝大多数是涉及前两个阶段的,详写柳军校生涯的文章几乎没有。但实际上,柳自己承认是军营塑造了他,塑造了这位联想的缔造者。
  有人说,联想有相当浓厚的军事化气息。对此,柳传志并不否认。因为,军队经历让柳传志深深明白企业文化的默契、共识是通过个体之间的相互感染而达到的,他说:“军人一入伍,就要‘忆苦思甜’,要明确为谁来当兵为谁来打仗。当时连续三天,停止一切活动,要共同回忆家里面的历史,回忆旧社会的迫害,有时大家简直泣不成声。现在我讲,做企业、带队伍的第一条就是要让员工做事有积极性,受到激励,这和让战士爱打仗是一样的。确实是因为这种氛围一旦造出来就非常厉害,对提高企业执行力有极大的帮助。”在许多局外人看来,蓝血企业中强大的执行力源于军事化管理的高压、铁血性。其实不然,除了严密的纪律、制度以外,蓝血企业强大的执行力也是需要个体中相互间的感染与传递,这实际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企业风气或者是企业文化。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附录(3)
“联想有时也会遇到一些情况,没法退,只有死攻,一定要不顾一切地把这件事情做完。1992年,联想刚开始做自己的机器,结果质量不好,那时我在香港,听到后很着急。回到北京后考察了具体情况,认识到症结在哪儿,然后开了全体人员的会。就说,如果质量问题解决不了,我就下台。我下台之前,相关人员一定要大砍一批。就这样,当年机器质量就上去了,一环一环牵扯不清的问题都解决了。”
  “但这种事不能多了。你老来不行,你一定得研究透了,到底行不行。当时我们学林彪打仗的战术原则有一个说法是——四快一慢,‘四快’是指‘包抄快’等战术动作要快,意思是打起来以后要义无反顾。‘一慢’就是发动总攻的时间要慢,要有充分的准备。因为上去就不能退,所以一定要准备好。做企业没想清楚别动,想清楚以前要试探,要踩实了。”
  事实上,柳传志的理论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柳更多的是一个实践家而不是一个理论家,实践家的理论与理论家的理论迥然不同。柳曾说过“谋与行”、“鸡与蛋”、“船、桥、河”、“南坡与北坡”、“1和0”、“管理与房子”。这些理论看上去朴实无华,似乎没有什么。正像中国传统的道在其中的解释方式一样,柳的理论并不是理论本身,而只是提供了进入柳传志丰富精神世界的一个线索;柳的话也并不是柳本身,而只是提供了理解柳的一个途径。
  很多看似容易的企业的战略和战术,执行起来却时而需要铁腕时而需要妥协,时而两者都需要。执行力强大,在蓝血企业中表现很突出,在柳传志的身上似乎更为突出。
  王石:不爱当兵的兵
  王石,万科集团创始人,万科集团董事长。1951年生于广西柳州,在新疆做了五年汽车兵,走了18万公里的路,转业后在兰州做了一年的工人。此后,由于其父在柳州铁路局当局长,王石得以进入兰州铁道工程学院当了工农兵大学生,毕业后进入广东省经贸委做经济情报研究工作。1984年下海创业,组建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1988年更名为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交易,王石历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99年2月辞去总经理职务。被业界称为“有着戏剧般人生的地产老板”。
  对于军营生涯,王石从不讳言:部队生活的磨砺对他的成功是有巨大价值的。但是,五年的部队生活也让王石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到了部队以后,我发现我的个性特征可能不太适合当兵,因为我比较喜欢出风头,喜欢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但是军人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所以当了五年汽车兵之后,我就离开了部队。”
  的确,王石与其他从部队出来的战友不同,他自由,他潇洒,他按自己的爱好生活,像个明星似的频频曝光于财经媒体、户外杂志、电视荧屏、广播电台……然而,王石对于这段军人生涯又是心怀感激的,他认为,在他的人生经历里,有两段经历对他的影响是深入血液的。
  一段是四年的工农兵大学生生活。另一段就是磨炼意志与体魄的五年部队生活。虽然发现部队生活并不适合他,但是,在以后深圳创业以及面临种种困境的时候,“我的部队生涯都给了我许多不同寻常的支持。我到深圳去是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创业阶段吃苦是肯定的,但是因为经历过部队艰苦生活的锤炼,在常人看来苦不堪言的事在我看来不过小事一桩。那时一块面包当一顿午餐在我看来很正常,领着民工扛150斤一袋的饲料,也很正常。绝对不会觉得苦。”再就是部队的集体生活对团队意识的培养。军人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自觉不自觉地就加强了团队意识。
  握了五年汽车方向盘的王石从战场杀向商场,以33岁“高龄”在深圳创业。这时他才体会出部队生涯对于自己的意义。
  军人的经历让王石强调的是职业化,是制度。他的制度化管理,让他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