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中国商人·新晋商 >

第18部分

中国商人·新晋商-第18部分

小说: 中国商人·新晋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到普通员工,都主动要求降低工资。金融危机结束后,安泰不仅没有失去老客户,还发展了不少新客户,出口量也实现了持续增长。
  李安民表示,他最为满意的是安泰成立20多年来,从不拖欠员工的工资,即便在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时,公司把企业干部的工资调低了30%,也确保了工人工资的发放。
  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成员的习惯、知觉、信念、动机、期望等微妙的文化心理来沟通人们的思想。使人们对企业的目标、准则、观念产生认同感、使命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对企业产生一种强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使企业发挥巨大的整体优势。这时,企业不再是生产产品,而是在生产一种文化。当这种企业文化达到完美的境界,这个企业的产品成为具有真正生命力的产品,它将在竞争中所向无敌。
  爱心的大桥
  “焦炭大王”李安民所走过的20年致富道路,不仅仅是在介休、在山西创造了一个民营企业———安泰集团,更主要的是他带领了一方人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可以说,李安民这代想人受的教育,决定了他们的价值观,如果成就大事业,那必然把个人价值和民族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而个人命运、企业命运、国家命运的高度重叠,使李安民视回报社会为自己的首要职责。
  自1984年至2001年,安泰集团无偿资助社会公益事业达2000多万元,从1994年以来李安民热心光彩事业,共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而且李安民还以个人名义资助了12所各类学校,共计451万元,对李安民来说,他要实现的是个人对财富追求的“转型”。
  解读李安民 ——开放精神与精打细算
  李安民的开放精神对他的事业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能力。 从1985年创业开始,李安民就把眼界瞄向了国际市场,通过外贸渠道出口焦炭。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李安民 善谋者胜(5)
1994年,安泰集团获得了进出口自主权。目前,安泰集团的焦炭主要出口中北美洲、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其它产品如水泥、焦油、粗苯等则在国内市场销售。
  2006年5月25日,李安民旗下的一家子公司,甚至得到了世界银行主要成员国际金融公司为期10年、总金额为7000万美元的国际商业贷款。
  生意上的眼光向外,甚至体现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李安民先后把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送到美国和日本留学,如今三个孩子都学成归来,长子李勇已成为总经理,次子李猛负责公司的国际贸易,小女负责公司的财务。
  “三个海归派”进入安泰集团,实现了安泰知识结构和管理的转型,同时李安民解决了他多年一直思虑的民企换代问题。
  李安民善于精打细算,用土话讲就是“抠”,这无论是在山西本地,还是在朋友圈里,都是出了名的。这种风格,或许跟他做过10年的生产队会计有很大关系。 但李安民说,“我是对自己抠,对别人不抠”。他为安泰的客户在农村中修建了一家4星级度假村,自己却住老旧的平房;安泰的北京办事处配有奔驰车,但有时载的李安民却穿着一身上不了档次的衣服。
  在李安民看来,如何懂得利用金钱多做有意义的事,那才能使金钱发挥很大的作用,否则若只花费于锦衣美食,在物欲享受方面贪得无厌,最终只会沦为金钱的奴隶。
  最终李安民用了20年时间,成为山西省的“焦炭大王”——安泰是国内焦炭行业经营规模最大的乡镇企业,山西出口创汇最多的民营企业,晋中市第一纳税大户。
  解读李安民之理性的力量
  与李安民对话,你会觉得他不像一个上司企业老总,因为他的随和,因为他的谦逊。他更像一个温文尔雅的工程师,没有惊人的宏论、没有夺人的霸气,他的脑子里似乎充满了各种理论和规则,大到企业的经营战略,小到员工的生活质量,成败得失、进退盈缩,他都能够像解方程式一样娓娓道来,再大的风雨在他眼里都似乎戛然而止,不留痕迹。
  面对未来,面对竞争对手,他表现出少有的克制。而在一些关乎企业命运的重大而又敏感的话题上,他的观点之鲜明、议论之大胆却又出乎你的预料。一收一发之间,你会觉得这个人身上蕴藏着一种看不见的却又散发出光芒的力量,这种力量构建在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坚定的信念基础之上,这种力量能使人处变不惊、淡泊荣辱,能够使人光明坦荡、敢为天下先。更重要的是,这种力量已经潜移默化到安泰的肌体中去,变成企业生生不息的根本能力。     这就是理性的力量。
  李安民语录
  与政府一心、和乡亲同心、对职工关心。
  爱我安泰、以诚相待。
  李安民档案
  出生于1945年,曾在军队服役7年。
  1984年在家乡创办焦化厂,经过几次重组,成立山西安泰集团,并发展成中国最大的焦炭生产企业之一。
  2003年2月,该集团在上交所上市,其发起股东全为自然人。与此同时李安民还是民生银行的董事、中华全国工商联常委和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李兆会 海归派少帅之典范(1)
海鑫:乘风破浪驶向更强
  速写
  一场突发的变故,把这个年轻人从悠闲的求学生活直接逼上海鑫集团的核心地位。媒体带着几分戏谑,众人带着几分怀疑。种种悲壮色彩不能掩饰这个年轻人的商业天赋。
  神秘,极少在媒体上展露笑颜;严肃,近些年没有一张笑颜展开的照片;成熟,斟词酌句从不狂放。面对压力千斤,这个新手果敢老练。在最短的时间里,他掌握了市场的运作规则,熟悉了企业管理的模式,平稳过渡了父亲的关系网络。几年来,李兆会带领着海鑫,这个山西省最大的民营企业,在事业拓展版图上势如破竹。除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他更把年轻一代企业家的思路、见识输入进老一辈的事业中。
  李兆会拥有一辆明黄色的悍马H2。这辆彪悍、粗犷、性能卓越、最高时速达到180km/h的越野车,象征着力量和探险欲望,是他铁腕强硬性格的最好注解。都说路的尽头才是悍马的起点,引领企业不断攀登的过程,就类似驾车般需穿越无人险境的深沟、险滩、土坡。纵是路遥遥,“所向披靡”是李兆会和这辆车惺惺相惜的心灵契合点。明黄色则有着大胆张扬的心理暗示,在秒杀中分输赢的商场上,这是最需要的胆量。
  只五年时间,这个少帅富豪已经成为青年企业家的典范。对于他的未来,还有更远大的想象空间。
  80后转身成海鑫掌舵人
  2003年1月,对于22岁的李兆会来说,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商学院与海鑫集团的距离只有一瞬间。一起家族突发的不幸事故,终结了李兆会在南半球五年的求学生活。墨尔本朗朗夏日的海风,突然在山西运城闻喜县东镇的冬季冰封成昨天。
  中国企业家记者迅速进入海鑫集团的突发现场,大幅杂志封面照片记录了那个时候的李兆会,西装革履的商务装扮,但表情凝重、眼神肃杀,带着超乎寻常的稳重,没有丝毫笑容。社会舆论还没能从李兆父的父亲(原海鑫集团董事长李海仓)被刺杀的噩耗中回过神来,就已经开始担忧这个山西省最大民营企业的未来走向。
  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钢铁为主业,集焦化、发电、水泥、房地产、金融等产业于一体,当年拥有总资产40多亿元,闻喜镇上有9200名村民都是集团职工,当时他们人均年收入达到万元,相比一般人家的3000元收入来说堪比是脱贫致富。李海仓带领的海鑫从1993到2002年十年间,上交闻喜地方财政税金高达亿,占该县10年财政收入总额的。山西运城市经贸委副主任张堂民这样概括海鑫对当地生计的重要性,“闻喜县一天三顿饭,两顿吃的是‘海鑫’的饭。”
  在暴风雨突然来临前,李海仓已经为海鑫集团2003年度的航行定好目标:双增50亿,即要实现总资产增长到50亿,销售收入达到50亿。
  一切嘎然而止,一切又都在继续。
  这样庞大的集团在迎风破浪前进时,遇到了措手不及的“权力”真空期。领军人物的缺席,让这个家族企业的兴衰甚至一个地区的正常发展都充满变数,公司内部员工的不安定情绪、社会舆论的聚焦议论、甚至可能面临竞争对手的突袭。在山西政府的关注和海鑫董事高层决策下,1981年出生的李兆会于变故后的第28天披挂上阵。
  “我是父亲唯一的延续。”尚有几分稚气的他并没有给自己留下任何退路。

李兆会 海归派少帅之典范(2)
《怎样保持家族企业健康发展》一书指出,所有的企业家族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需要为管理权的交接制定计划。而这个在澳洲留学五年的年轻人,在瞬间放弃聊天交友、阅读书籍、追逐时尚的青春,匆促中挑起这个担子。
  那一年非典肆虐,为了躲避疫情,神州大地透着异样的寂静。刚搬进海鑫大厦的李兆会,重压之下四处奔走。福建宁德的钢厂立项小试牛刀,非常顺利。家族式的管理层派出两员大将相辅佐,这反而让要翱翔的李兆会坚定了尽快走上独立的意志,因为想要冲上蓝天的老鹰仰仗的不是拐杖,而是自己的翅膀。
  李兆会要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钢铁市场的运作规则,了解海鑫内部的企业管理模式,把父亲的公关关系网络平稳的过渡。为此,除了去香港等各地拜访父亲的生意伙伴和一些机构投资者,他每天组织召开董事办公室会议。深夜三四点钟才结束了工作,第二天又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里。他以前从不沾烟,迅速开始烟不离手,越来越沉默。
  没有“预备期”过渡,面对没有管理经验资本的怀疑。李兆会当时的回应是:“当命运让我面对海鑫的资产,我深刻地领略到了父亲‘超越财富’的精髓。我感到,财富选择在我一个人身上,责任感是如此地强烈,企业不会等人。”为树立自己在管理层的权威,他开始重塑企业商业模式和管理文化,凝练出当下阶段海鑫的工作思路—“精诚团结,稳定人心,内强管理,外固网络”,把海鑫工作重点定在降低企业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上。集团上下无论年长年幼,对李兆会迅速产生几分敬畏;只要他一走进海鑫大厦,保安的对讲机就会紧张地响起:“董事长回来了!”海鑫集团办公室副主任郭梁对李兆会的评价是,虽然太年轻,但是学习能力非常快,从小受到李海仓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熏陶,他的形式作风确具有前董事长的闪光品质。
  大手笔的动作终于拉开帷幕,仅半年时间,李兆会就逐步拓展了海鑫的业务版图。先后有90万吨转炉、200平方米烧结场、138立方米高炉相继投产,这些新添置的生产线迅速达标。7月份,他把重点放在80万吨棒材、70万吨焦炭、260万吨钢、260万吨生铁、220万吨的投产项目中。单这一举,就让海鑫的总资产超过50亿元人民币,本来属于我国中等钢铁企业的海鑫,一步迈入特大企业行列。毕竟是海外企业管理的科班生,李兆会心中自有规划,在下半年,他投资亿元建设高炉煤气发电厂,顺利改造四号124立方米高炉和二号15吨转炉,使之成为500立方米的高炉。旨在为海鑫新增90万吨的炼铁、炼钢能力。李兆会的企业家人格迅速融入到提升企业成长的事业中。
  重压之下,要么是勇夫要么就是懦夫。没有趔趄和摇摆,李兆会的航母加快了速度。
  李兆会的办公室融会议、待客、办公、卧室为一体,其中有个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也是他最隐秘感情的体现。那就是办公室处处摆放着父亲的照片,有大小单人照,还有巨幅合影。李兆会把他们都放在目光所及的每个醒目角落。对他而言,“父亲的遗愿”必须完成。 2003年海鑫双增的目标提前实现,在广西等地洽谈钢铁立项的任务也有条不紊,如果说这些成绩还有父亲的遗荫庇护,那么杭州湾跨海大桥独家钢筋供应商的项目则是李兆会力证实力的一场漂亮仗役。 。。

李兆会 海归派少帅之典范(3)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海州湾桥,是我国国道主干线同三线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全长36公里。从2003年开始,五年内大桥建设总共需要60万吨钢材。这项目吸引了上海宝钢、北京首钢、张家港沙铁钢、山东莱钢等多个国字号特大型企业。李兆会以亿元标的击退了所有竞争者,以技术标(质量)第一、商务标(报价)第一的双赢胜出,与大桥工程指挥部签订了钢筋采购合同。李泽楷对此连连表示:“后生可畏。”
  将父亲的财富在一年内增加了10亿,李兆会仍然眉头紧锁、不苟言笑。因为财富给他带来的没有快乐,只有压力。
  企业家杂志的记者在第二年时候又见到他,只有一个感觉,李兆会的这一年沉默又成熟了太多,没有留下一张笑颜展开的照片。
  把继承改写成开拓
  独生一代中,李兆会是第一个进入“胡润中国百富榜”的,除了掌握主宰财富的能力,他有独特的行事风格,并且在全面稳定海鑫局势后锋芒凸现。
  除了奔驰充当商务活动的交通工具,李兆会自己拥有一辆明黄色的悍马H2。这辆彪悍、粗犷、性能卓越、最高时速达到180km/h的越野车,象征着力量和探险欲望,是他铁腕强硬性格的最好注解。都说路的尽头才是悍马的起点,引领企业不断攀登的过程,就类似驾车般需穿越无人险境的深沟、险滩、土坡。纵是路遥遥,“所向披靡”是李兆会和这辆车惺惺相惜的心灵契合点。明黄色则有着大胆张扬的心理暗示,在秒杀中分输赢的商场上,这是最需要的胆量。
  2004年度,海鑫完成总产值70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被评为纳税全国民企第一。那年钢铁行情特别好,但紧接着2005年国家的宏观调控开始调整,银根吃紧。开始出现了钢价雪崩的冬天,持续寒冷了两年。钢材从每吨4800元一直滑落到成本价格2000元。
  在2004年全国钢产量已经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