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中国商人·新晋商 >

第1部分

中国商人·新晋商-第1部分

小说: 中国商人·新晋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序一 晋商精神的传承
晋商在其近五百年的历史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留给后人以丰富的经营宝训,是一笔恩泽后代的遗产。500年间,晋商以其勤劳、智慧传承富裕文明,足迹遍华夏,声名振欧亚,影响之大,在中国、在亚洲甚至于世界商业史上都有一定的位置。    
  晋商精神,也是晋商文化内涵的核心,晋商精神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重商立业的人生观,诚信义利的价值观,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同舟共济的协调思想。”    
  重商立业的人生观:山西自宋元以后,逐渐在民间形成了一种重商观念,即“以商致财,用财守本”的立业思想,这就是通过经商获得金钱,然后置房产买田地,再以土地出租和放高利贷,经商获取收入,以其商业收入发展商业和金融业,建立以商业为始点的价值循环和增值过程。这种与传统伦理观念相伴的人生观,是山西商业发达的思想基础。    
  诚信义利的价值观:山西商人同全国各地商人一样受孔孟之道影响,崇尚信义,在其重商立业的创业思想指导下,在“义”和“利”的问题上,有其独特的理解和行为规范,主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晋商的成功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山西地处黄土高原,自然条件差。而往来于“茶马之路”的晋商,贩茶于福建、湖南,销售于大漠之北,千山万水,穿沙漠瀚海,夏则头顶烈日,冬则餐饮冰雪,年复一年奔波于商途,尤其经商于新疆、蒙古、俄国、日本的山西商人,更需要克服语言和生活习惯等等障碍,没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难以称雄于商界的。    
  同舟共济的协调思想:山西商人笃信“和气生财”,重视与社会各方的和谐,尤其是在同业往来中既保持平等竞争,又保持相互支持和关照。
  在当代山西人身上,仍然有很多晋商的遗风。改革开放以来山西成长起来的一批新晋商,无疑是晋商精神的传承人。
  弘扬晋商精神,把诚信放在首位,用尧文化、关公文化在内的博大精深的圣哲先辈的诚信义利的思想约束自己,历史上的晋商看到的地方,新晋商也一定能够看到;历史上的晋商做到的,新晋商也一定能够做到。
  可以说山西经济的振兴有赖于新一代晋商。新晋商不是历史上晋商的“克隆”,是21世纪的企业家。但我们不能割断历史,新晋商应该从历史上的晋商身上学习好的精神传统,并克服先辈的缺点,根据我们对晋商经验与教训的分析,新晋商应该比历史上的晋商有根本性突破。    
  首先,新晋商应该实现制度化决策与经营,许多民营企业是从家族企业起步的,这并不奇怪。一旦企业做大之后必摆脱家族制。晋商的股份制,家族企业非家族化管理,以及激励机制和其他严格的管理制度,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当然,我们并不是要照搬晋商的作法,而是让一个家族企业转为股份制企业,用法制代替人治。    
  其次,克服保守观念,向全国学习,向世界学习。广东、浙江等地民营企业强大还在于得开放之利。总体上看,山西还是较为保守的,这种观念阻碍了山西经济发展。只有开放,才能与时俱进,要在适当的时候转型——像明清晋商那样由盐转向多元化,又转向以票号为主。走出山西看全国,看世界,走出煤炭看其他行业,山西才有希望。
  最后,创新是灵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建设创新型山西,是时代赋予新晋商的光荣历史使命,也是新晋商实现超越的振兴之路。我们应该以当仁不让的气魄,以改革创新的姿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勇于突破,大胆求变,走出一条新晋商新形象新发展的创新型振兴之路,为山西又好又快发展而贡献力量!
  山西的经济需要新晋商,也一定能出现更多优秀的新晋商。本书的意义在于为新晋商群体的形成提供一点思路。
  李亚新
  山西省驻京办党组书记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序二 彰显勋业 求索智慧
“商海沉浮伤往事,晋商何处不*,”曾几何时,山西商人称雄中华商界500余载,雄踞各大商帮之首,以雄财善贾而饮誉天下,是何等的荣耀和自豪。
  在明清晋商沉寂了近一个世纪之后,新晋商正迅速向外扩张,成为国内一支享有盛誉的商业劲旅,并频频亮相于国内外经济舞台。有数据显示,目前约有200万新晋商在国内乃至国际版图上创造着财富。    
  从南到北,从东至西,到处都能见到山西人做买卖办产业的身影,尤其在天津、上海、兰州、武汉等地,新晋商的影响力已是风生水起。他们的精神与智慧,将激励更多的新晋商走向更大的天地,占领更大的市场,铸就更大的辉煌。   
  他们有着怎样的梦想与追求,怎样创造了并继续开拓着自己的勋业,在一种卓越的追逐过程中如何实现个体价值,以及在实现之后又是怎样奉献社会,在兴奋的解读中,我们试图清理出他们异于别人的赢富巧技与智慧,这也许才是最重要的。
  本书关注了在省内、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创富的新晋商,他们有的只在某一领域建树,有的则建立了庞大的商业圈;有的在传统行业淘出金来,有的则在前沿阵地锋芒闪耀;有的在体制内独领*,更多的则游走于宽阔的个人舞台之上;有的尽人皆知,有的则有些低调,但在行业内也是暴得大名。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数百年。当下,新晋商正以一种崭新的现代商业精神,与五百年晋商给我们留下的骄傲交相辉映。回顾之际,我们蓦然发现,时间使财富变化,人使财富变化,答案不言而喻。在时间之岸上,风景永远是人。    
  我们在对新晋商——这一愈来愈壮大起来的群体的展示之上,呈现他们在事业、生活及精神层面的纷披精彩。为此,本书为联系天下新晋商,再创新晋商辉煌搭建了相互沟通的平台,引领和创新了思维,全力服务于新晋商,为支持新一代晋商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实的媒体支持。如果说新晋商的崛起是一个历史的必然,那么我们就是要用我们的行动去促成这种必然,点亮一个航标,才能有万舸通途,这是时代的使命所使,也是我们的责任所驱。      晋商曾经光耀四海,因为他们有企及世界的眼光;新晋商也可以笑傲江湖,因为他们有包容天下的胸膛。开放是一种态度,体验是一种升华。
  新晋商,一个真正的群体,一个得天独厚的完全可以在国际上再铸辉煌的商业王朝正在显露出雄宏的轮廓。
  《中国商人?新晋商》编委会
   txt小说上传分享

目录
郭台铭 惊鸿四野的科技界成吉思汗
  台湾鸿海集团:山高我为峰
  李彦宏 商业领袖进行时
  百度:高度决定成就
  贾廷亮 靠信念智慧勤劳取胜
  大土河:大手笔源自实力
  姚巨货 做事如山 为人若水
  美锦能源:大象无形
  姚俊杰 静水流深
  美锦能源:夺得千峰翠色来
  袁玉珠 超越时代 改变历史
  山西中钢:誓建钢铁帝国
  郭  华 付出改变世界
  山西楼东:现代化新农村的旗帜
  陈忠孝 功自心诚 利从义来
  山西潞安常平集团:以企带村修筑共富之路
  张家胜 善弈者谋势
  皇城相府集团:奇迹百年、始于超越
  刑利斌 守正出奇
  联盛集团:有容乃大
  李安平 力造大势
  振东:与家同兴、与民同富、与国同强
  李玉政 精诚所至成大业
  长宁集团:肩负使命与梦想腾飞
  耿利虎 领航者
  利虎集团:登顶,源于实力
  李安民 善谋者胜
  山西安泰集团:布局百年
  李兆会 海归派少帅之典范
  海鑫:乘风破浪驶向更强
  任铁柱 百炼成金见本色
  山西通洲煤焦集团:执大象者天下往
  张亚勤 藏锋哲学
  微软中国研发集团:决胜未来的力量
  

郭台铭 惊鸿四野的科技界成吉思汗(1)
台湾鸿海集团 山高我为峰
  速写
  2005年3月12日,美国《福布斯》杂志的最新全球富豪排名,当时55岁的郭台铭以32亿美元身价,名列第183名,首次跃升为台湾首富。但几乎在同一时刻,郭台铭对内部500名干部的例行训话中,却依然严辞峻语,如履薄冰:“我们眼前的新世纪,将是一个危机与转机明显并存、‘成功崛起’与‘失败灭亡’更加高速转换的年代,我们没有喘息的机会。”
  与台湾电子企业崛起的必然性相比,鸿海的崛起又是一个极其偶然的结果,是一种“草根”生命力的演绎,正如郭台铭所言创业家的最高策略——投入全部资源,冲刺一个方向。历史却不断在验证着一些亘古不变的道理:无论人与企业,要想成材,都把他丢到地狱里,因为那里才是诞生奇迹的地方,郭台铭的经验便是如此。
  这种锤炼下造就的创业家有韧性,令日后外界看见的郭台铭多了一些 “草莽味、枭雄味”。但凭此郭台铭创造了巨额的财富,并使台湾媒体称他是华人电子业的“成吉思汗”,因为他在美国、捷克、芬兰、墨西哥都有上千人的工厂,等于在世界三大洲都有出货据点;而美国的商业周刊干脆直接称呼他为“代工之王”……
  寂寞长大的地瓜  创业家的最高策略 ——投入全部资源,冲刺一个方向
  “我刚出社会时,就知道未来自己的签名很重要,所以我苦练自己的英文签名。20年来我的重大契约,都是用相同的英文签名完成的。”郭台铭的自负和自我期许,正是他为什么这么“辛苦”的原因。他还有一个“三局理论”:“所谓三局,是格局、布局、步局。而格局,就是你一开始心里怎么想。”
  1974年,台湾某航运公司的年轻雇员郭台铭遇到了一个创业机会:一个朋友告诉他,自己认识的外商公司有一笔塑料零件订单,想找公司承接生产。家境贫寒的郭台铭想,有现成的订单,顺势办一个这样的厂,肯定赚钱。  此刻,郭台铭手里共有20万元(台币,下同)母亲给他结婚的钱。几个朋友凑足30万元资本,雄心勃勃地在台北县登记成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招聘了15名员工,挤在租来的70平方米厂房里工作。
  不料公司刚一成立,就遭遇了全球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料价格大幅上扬,经济随之萧条,30万元资金很快亏得精光。1975年,合伙的朋友决定撤退,但郭台铭不服气“用结婚钱办起来的公司”就此倒闭,又向岳父借了一笔钱,独自把工厂顶了下来。  时值黑白电视机刚刚在台湾兴起,新鸿海的第一单业务是制造电视机选台的旋钮。时间紧任务急,鸿海却又无法生产模具。为准时交货,郭台铭不得不跑到大大小小的模具工厂,赔笑脸说好话,拜托模具师父帮忙赶工。  在家人的帮助和近乎拼命的努力下,一年后鸿海开始赢利。
  于这个过程郭台铭发现,对于新的全球工业形势来讲,模具是一个多么核心的领域。1977年,鸿海的资本额增加到200万元,郭台铭开始盘算想要投资一间属于自己的模具厂。
  这时的他面临两个“更大的赚钱机会”:一是台湾经济开始起飞,房地产价格飞涨,土地价格狂飚;另外制造业也开始起飞,原料也很缺货。有人建议他买地炒作地皮,也有人建议他买原材料囤积。  但最后郭台铭做出痛苦选择,把钱拿来买最先进的日本模具机器,发展精良的技术实力。当时和郭台铭一起创业的陈一飞告诉记者,当时要坚持这样的选择真是“形同挖心”:一方面每次经过当时没有买下的土地都发现它在涨价,一年后轻轻松松大涨了十多倍;一方面从日本买来的机器千辛万苦才组装完成,新老员工需要摸索流程,必须每天加班到深夜。……  “有时真不知道这个决定是不是太傻。”郭台铭说。但又过了4年,鸿海依靠长期发展训练的精良技术,及扎根稳实的生产能力,从原本只会生产电视机旋钮的小企业,接到了他们第一笔来自美国跨国公司的电子零件订单。而郭台铭身边的一些朋友,虽然从土地、原料上赚了一笔钱,此刻却再也无法进步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郭台铭 惊鸿四野的科技界成吉思汗(2)
因为有了自己的塑料模具机器,郭台铭开始有能力和更大的公司合作。不过他马上遭遇了又一个难题——生意的好坏常常自己做不了主,如果母厂的电视机或收音机销路下降,就算鸿海的零件再好,一样没有发展空间。
  1980年,30岁的郭台铭为了购买模具机器前往日本考察,看到的是日本大厂如何长期扶持“配套厂商”,教它们如何开发新零件,做好市场计划,让小厂在技术、质量和数量方面都成为稳定的“卫星工厂”。反观当时的台湾大厂对代工小厂只会杀价,订单不稳,“母鸡抢小鸡”的做法令郭台铭内心苦闷陡升。
  一切都得靠自己。1980年,郭台铭决定把所得的每一分钱都投入进一步扩充工厂中,以扩张产能。这一步相当大胆,扩大产能最大的隐忧在于,客户的订单也要随着产能增加才行。郭台铭同时提出打造“先进制造力”的概念,“搞自主研发,不断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且在这个方向上全力以赴,长期不变”。
  大家都不景气,成长都很艰难,郭台铭走了一条“反向深耕、苦练内功” 的道路。
  过程很艰辛,公司流动资金甚至几次断炊;但结果很幸运,设备和研发最终增加了鸿海的订单。
  当时美国最大的游戏机公司亚泰瑞是鸿海第一个外国客户,郭台铭一直想跳过代理商和亚泰瑞做生意。有一天便直接打去电话,声称如果可以打破中间代理屏障,他拥有的“秘密武器”可以把产品成本降到“吓死人”的地步。亚泰瑞客户代表要他看如何“吓死人”,于是被郭台铭神秘兮兮地带到他的工厂,看到一台刚刚研发成功的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