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10大真相-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6后,当新旧商业模式交替和全球竞争加剧,美国商业界在反思自己的管理实践之时,《财富》杂志在7月24日的封面,是以“禁止进入”的交通标志做框的韦尔奇的头像,大字标题是:“抱歉,杰克!”
这一次被放上审判台的不是他的道德,而是管理思想。封面上还有三行小字:“韦尔奇的制胜法则/不再适用了/(但是我们找到了新的适用的七条)。”这七条新法则和七条所谓的来自韦尔奇的旧法则一一对应,除旧立新。
新法则一:敏捷为上。对应的旧法则是:大狗通吃。
新法则二:发现利基市场,创造新产品。对应的旧法则是:不做第一,就做第二。
新法则三:顾客至上。对应的旧法则是:股东至上。
新法则四:目光向外看而非向内。对应的旧法则是:精益而且精简。
新法则五:选用有激情的员工。对应的旧法则是:对员工排名,重用排名靠前的。
新法则六:挑一个勇气过人的CEO。对应的旧法则是:挑一个魅力过人的CEO。
新法则七:追求“灵魂”,即价值观。对应的旧法则是:追求“力量”,即利润。
《财富》的这篇文章站得很高,但是站不住脚。
首先,新法则并不新。比如第一条,就是“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管理专家天天念,至今已觉不新鲜。而强调顾客、激情、勇气和价值观又有什么新意可言?
其次,七条规则并不在一个层次上,先后次序也大有问题。这里面最要紧的是对“股东至上”和“追求利润”的批驳,因为这两点是所谓的盎格鲁—萨克逊式资本主义的核心特征。可惜,因为对这样深层次的问题的反省是“自发”而非“自觉”的,因此完全没有抓住要害。
比如对“股东至上”的反驳,所引的哈佛商学院教授库拉纳①(①库拉纳(Rakesh Khurana)为哈佛商学院在组织行为学领域的副教授。)的观点(创造股东价值变成了创造季度盈利,使得CEO不对未来投资)不是关键,所引的管理大师柯林斯的观点(大多数的所谓的股东只是持股时间很短的炒股者)才算摸着了边。因为没有摸到要紧处,所以提出的“顾客至上”就不算找到了正解。
而且,这些新旧规则并不是对立的关系。大狗就不能敏捷吗?CEO就不能又有魅力又有勇气吗?一般认为韦尔奇是魅力型CEO的代表,但是当年因为他在通用电气大刀阔斧的改革而被称为“中子杰克”,难道不是勇气十足吗?“顾客至上”(且不说“顾客至上”本身不一定就对)和“股东至上”就一定是对立的吗?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五章 领导力(3)
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管理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没有任何时候都正确的法则。把管理法则粗暴地划分为“对”的和“错”的,是错误的。这新旧一共十四条管理法则,都是对的,但是适用于不同的企业和企业的不同的生命周期。
《财富》是把韦尔奇作为一个符号(20世纪美国CEO的化身)来批判,但是韦尔奇同时也是活生生的人,所以他很生气。而且《财富》还把韦尔奇的接班人伊梅尔特①(①伊梅尔特(Jeff Immelt)为韦尔奇的继承人,通用电气现任CEO。)作为投向“新法则”的正面人物来吹捧,更让韦尔奇生气。
不过后果不严重,韦尔奇只是给《财富》写了一封信,主要内容有三点。一、《财富》这么做,是为了跟《商业周刊》(韦尔奇和太太在那里开有专栏)竞争的下流手段。二、大多数所谓的旧规则,他并没信奉过。三、大多数所谓的新规则,是他25年来一直大力主张并身体力行的。
真正的韦尔奇法则,其实没有《财富》总结的那么文绉绉。韦尔奇8月写完“读者来信”,9月就去麻省理工学院为30名MBA学生开了一门8周的课《与韦尔奇对话》。该门课的唯一指定读物——当然不是《财富》——是韦尔奇和太太合著的《赢》。
下面是他在课堂上传授的一些内容,算是刚刚出炉的“韦尔奇新法则”。
一、不要爱上你的员工。如果你有16个员工,其中至少有两个是傻蛋。
二、给年轻员工配一个导师是危险的,因为那个导师可能是傻蛋。
三、谈判时,应该一开始就亮出你的底牌,这样能解除对手武装,能让谈判更快更顺利地进行。
四、对于绩效最差的那10%员工,不要试图改善,要直接请他们离开。
韦尔奇也许不是魅力过人的老师,但肯定是勇气过人的老师。
柳传志大概玩不转
质疑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人很多,其中之一是米尔顿·科特勒①(①米尔顿·科特勒 (Milton Kotler)是营销专家,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的弟弟。)。他认为收购5年后联想将只能使用Think Pad这个子品牌,而离开IBM后这个品牌将失去价值,因此联想等于是花巨资租用了几年IBM商标,非常吃亏。
其实,主要的问题不是交易的具体条款,而是跨国并购这种方式。联想大概还没有修炼好全球化的内功,更没有修炼出可以全球化并购的内功。
问题之一是文化整合。
IBM在文化建设上下了不少苦功,相对联想处于文化强势。弱势文化整合强势文化,绝少成功的先例。柳传志说:联想和IBM两个公司有相同的比如“以人为本”这样的根文化,比较容易磨合。这话说得过于自信了。②(②柳传志在2007年下半年接受采访时承认文化整合是最大的挑战:“团队,尤其是管理层的文化的磨合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个任务不能很好地解决,企业(前景)很难讲。”杨元庆也说:营业额、利润和现金流都达到或者超过了并购前的预期,但是“很坦率地说,文化的整合要更长的时间”。(《中国企业家》杂志2007年11月5日))
根据“联想裁员风波”传递出来的信息判断,联想的“以人为本”是很不彻底的。而且,柳传志把文化磨合想得太简单。宏基的创始人施振荣是华人IT企业进行全球化的先行者,吃过不少苦头,进行过多次不成功的跨国并购。作为过来人,他并不看好这次收购,认为文化冲突在所难免。
问题之二是人事整合。
柳传志当年无法整合杨元庆和郭为,最后只好因人设事,把联想分拆成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两家公司。现在,IBM的沃德①(①沃德(Stephen M。 Ward; Jr。)事后证明只是个过渡性角色,在一年后的2005年底他辞去了CEO职务。)将和杨元庆合作,一为CEO,一为董事长。柳传志仍将作为执行董事和第一大股东联想控股的总裁掌握全局。柳传志有把握让这两个人合得来吗?如果合不来怎么办?总不能再拆分成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两家公司吧。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五章 领导力(4)
问题之三是管理整合。
联想的管理在中国是一流的,但是肯定无法和IBM实现无缝对接,问题是缝有多大。我的判断是不小。
其实,柳传志早就发现他在管理上的“话语体系”和西方不同。他参加哈佛商学院对联想的案例讨论后很郁闷,因为发现讨论者关注联想的角度和他很不一样。②(②柳传志参加完哈佛商学院的对联想的课堂讨论后,在哈佛商学院针对中国学生发表了一次演讲,表达了自己的这种看法。我在现场听了柳传志的演讲。)后来他去美国管理学会的年会演讲,据说反响和预期之间也有很大落差。中英文的翻译易,思维方式的翻译难。
上面三个问题,其实柳传志都想到过,只是他自己在说服自己是可以解决的。重大决策的背后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数据和分析上的支持,二是决策者的直觉和判断,三是当时的形势。在这起收购中,高盛和麦肯锡提供了数据和分析的支持,不过这是次要的,关键是柳传志下了决心,加上联想觉得没有其他选择:多元化已经失败了,③(③2004年,联想承认多元化失败,重新把个人电脑作为核心。稍后,因为手机业务盈利,又提出个人电脑加手机的二元化。)不全球化怎么办?
从情感上看,我希望联想全球化成功;从理智上讲,柳传志大概玩不转。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六章 企业的目的(1)
假相;企业的目的是获取利润
真相: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为社会做贡献。
利润不是企业的目的
2006年,参加首期“全球CEO课程”①( ①2006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联合美国哈佛商学院、西班牙IESE商学院推出了“全球CEO课程”,首期学员包括郭广昌(复星集团)、郭为(神州数码)、董明珠(格力)等。)的中国学员在美国学习,郭广昌问魏思乐②(②魏思乐(Daniel Va…sella)从1996年开始担任瑞士诺华制药集团CEO,从1999年开始担任董事长。):如何看待来自中国企业的竞争?郭广昌执掌的复星集团旗下的制药企业,跟魏思乐领导的诺华制药有直接竞争。
魏思乐的回答——企业是需要盈利,但更重要的是社会责任——听起来有点跑题,但据说使在场的30多位中国企业家“陷入思考”。魏思乐的回答和在场的中国企业家的反应,让人想起了近60年前,在美国的另一个商业领袖的聚会。
在1949年的一个研讨会上,惠普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帕卡德说了类似的话,但是没有使在场的美国企业家们“陷入思考”。帕卡德“认为企业对自己的员工、客户、供应商以及广大社会的公益事业,都负有重大的责任。结果令我惊讶而且失望的是,居然大部分的人都不同意我的看法。他们认为自己唯一的责任便是为股东牟取利润。”③(③《惠普方略》第163页。)
在1960年,帕卡德依然执着不悔,在对员工的一次演讲中明确说出了企业的目的:
我首先想探讨一家公司存在的原因,换句话说,我们为什么会在一起?我想,很多人误以为公司存在的目的只是为了赚钱。这一点其实只是一家公司存在的一种重要结果,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地去发现我们存在的真正原因。在探讨时,我们不可避免会得出一个结论:一群人结合到一起,以我们称之为公司的机构存在,是为了能够合力完成一己之力无法做到的事情——对社会做出贡献。这个名词听来平凡,却是根本因素。
……你随处(整个企业界)都可以看到有人只对金钱有兴趣,对其他一切事情却没有兴趣。但是,根本动力大部分来自能在其他方面做出成就的意愿。例如,制造一种产品,提供一种服务,大致上就是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①(①《基业常青》(中信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三版)第60页。)
企业的目的,就是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而为社会做贡献。尽管赢得利润不是企业的根本目的,但是利润和目的两者并不对立。利润和目的之间,有三点相关关系。
第一,利润是企业为社会做贡献的结果。
如果企业以有效率的方式,提供了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那么,企业就会赢得利润。赢得利润是为社会做贡献的结果,不过结果不是目的。②(②在帕卡德之前,老福特就明确指出了利润是手段和结果,不是目的:“服务第一,利润第二。没有利润,企业无法生存,因此谋取利润当然没有错。诚实经营的企业不会得不到利润的回报的,但利润必须作为良好服务的报酬而实现。利润不是服务的出发点,而是结果。”)
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企业在起步阶段应该以利润为目的,发展壮大了才考虑为社会做贡献。问题是:在起步阶段,如果不是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你靠什么赢得利润?只有做了贡献,才能取得利润。
第二,利润是企业长期生存、持续为社会做贡献的手段。
企业的存在,是以获取利润为前提的。如果不能获取利润,企业无法长期生存。不过,手段也不是目的——就像人要吃饭才能生存,但是吃饭不是大多数人生存的目的一样。
另外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企业应该无偿地,或者说不计利润地为社会做贡献,比如把专利无偿地给全社会使用。我们来比较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企业今天不计利润地为社会做贡献,明天就破产不存在了。另一种方式是企业获取合理的利润,长期存在并发展壮大,为社会做出长期的贡献。这两种方式,哪一种对社会的贡献更大?当然是后者。再说了,不计利润地为社会做贡献,是非赢利组织的任务。
第六章 企业的目的(2)
第三,不以利润为目的的企业,往往更能创造利润。
以利润为目的的企业,也可能赢利,如果它有效率地提供了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但是,很有趣的现象是:拼命想赚钱的企业,往往赚不到钱;不以利润为目的的企业,利润往往滚滚而来。
在2005年,美国两家大公司的掌门人就企业的目的进行了公开辩论。①(①这次辩论以书面方式进行,刊登在2005年10月号的Reason杂志上。罗杰斯(T。 J。 Rodgers)是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的创始人和CEO,麦基(John Mackey)是Whole Foods公司的创始人和CEO。同时参加辩论的还有主张“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增加利润”的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Whole Foods的麦基说,Whole Foods的目的是通过提供高品质和高营养的食品来促进人类的健康和幸福。赛普拉斯半导体的罗杰斯则说利润是第一位的。但是事实是:麦基的公司是财富500强中业绩最好的食品零售商,27年来创造了巨大的股东价值;相反,罗杰斯的公司23年来累计是亏损的。
这跟管理大师柯林斯的发现是一致的。在《基业长青》一书中,他和合作者研究了索尼、默克、IBM等18家“高瞻远瞩的公司”,发现:“高瞻远瞩公司能够奋勇前进,根本因素在于指引、激励公司上下的核心理念,亦即是核心价值观和超越利润的目的感”;而且,“高瞻远瞩公司同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