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玄奘精神 >

第7部分

玄奘精神-第7部分

小说: 玄奘精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门关是瓜州门户,扼守着河西走廊进出西域的要冲,没有〃过所〃肯定难以出关。据当地人说,玉门关外还有〃五烽〃,这是一个依官道而设,以五座烽火台为中心的防御体系,驻扎在那里的都是身经百战的勇猛武士,一旦发现偷渡出关者和入境的奸细,当即乱箭射死。   

  除了官府严密的防范体系,还有恶劣的自然环境摆在玄奘面前:我们都知道,在戈壁沙漠行走,最大的问题就是补充水源。从瓜州到玉门关是几百里的疏勒河谷,但是出了玉门关后,前途就只能靠绿洲来补充水源,而这些水源恰好位于边关五烽之下,其间再无水草。就算能够通过五烽,前方还有被人称作死亡之地的八百里莫贺延碛。莫贺延碛是一大片戈壁沙漠,只有穿过那里才能到达伊吾国(伊吾,今新疆哈密)。所以,玄奘面临的是水源、五烽、戈壁的三重威胁。         

※虹※桥※书※吧※BOOK。  

第20节:第三章 无权无势,也能成为命运的强者(6)         

  人要倒霉起来,喝凉水都能塞住牙缝,玄奘唯一的交通工具,马,偏偏又在这个时候死了,再加上天寒地冻大雪封路,玄奘只好在瓜州逗留了一个多月。等待是最痛苦的事情,在这一个多月里,玄奘无计可施、度日如年,既不能西行,又不愿东归,幸而当时已经是冬天,玄奘一边休整,一边等待来年开春。   

  就在这时,之前因为公务繁忙而把玄奘之事抛在一边的凉州都督李大亮又想起了这个从长安来的高僧,一问之下,才知道玄奘不但没有听从自己的劝告返回长安,而且还悄悄离开凉州继续西行。唐代对失职官员的惩处十分严厉,盛怒之下的李大亮立刻发放访牒(通缉令),派出精干人手通缉玄奘。   

  通缉令很快就传到了瓜州刺史独孤达手中,白纸黑字清清楚楚,要抓的就是玄奘。谁知独孤达也是个妙人,他接到公文后看都不看(其实已经知道了里面的内容),直接把通缉令丢给了自己的下级……州吏李昌。有一种说法是,独孤达在拿到公文后,为了表示对玄奘西行的支持,当场就把通缉令撕了,然后派人护送玄奘出境。这个说法并不可信,任何一个稍有头脑的官员,都不会为了一时义愤当面拒绝上级的命令,独孤达能够被派到瓜州这样的重镇当刺史,肯定不是头脑发热的愤青。但是独孤达又确实不想为难玄奘,于是就耍了一个小小的手段,〃原封不动〃的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扔给了李昌。   

  无巧不成书,李昌也是个佛教徒,但是职责所在,他只能拿着通缉令去找玄奘。我们都知道,官和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官大部分都由中央派去地方,而吏则更多的是由本地人或同一个州郡的人来充当。独孤达是官,李昌是吏,官管事,吏办事……玄奘来到瓜州是大事,身为下级州吏的李昌,很可能早就把玄奘调查的一清二楚,也很明白上司为什么为让自己来办这件事。   

  摆在李昌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秉公办事,捉拿玄奘押解回凉州向李大亮复命请功领赏;二,变通办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暗地里帮玄奘一把。见到玄奘后,李昌说了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   

  〃师不是此耶?〃   

  这句话有两种念法,因此也有两种理解:   

  一是说:〃师父,您不是吗?〃   

  二是说:〃师父,您不是吧?〃   

  一字之差,意思完全不同:第一种,语气上扬,是质问的口气,就等于认定了玄奘是通缉令上的人;第二种则带着询问、试探的语气,有些提醒、暗示的味道。所以李昌采用的很可能是第二种问话的语气,意思是我大致已经猜到师父你的身份了,特地再来证实一下,师父您看着办。一句话能问得如此到位而又滴水不漏,可见李昌很有办事经验,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说话。   

  玄奘也是聪明人,岂会听不出李昌的弦外之音,心中自然犹豫起来:如若不承认自己就是通缉令上的那个人,那就是说谎,而出家人是不能说谎的;如果照实作答,很可能会当场被捕遣返长安。尽管如此,玄奘依旧没有表现出半点慌张……既然不好回答,那就干脆不答!   

  李昌的本意是,不论玄奘如何回答,自己都有应对之策,主动权始终掌握在自己手里;可玄奘一句话不说,自己又不能拿他怎么样,这么耗下去,完不成任务回去没法交差的是自己!所以当时的场景是,原本胸有成竹的李昌反倒被一言不发的玄奘瞪得有些着急了,干脆直截了当的说:   

  〃师须实语。必是,弟子为师图之。〃   

  第一句,是让玄奘务必说实话。第二句里面的〃必是〃又能做两种理解:   

  一是说:〃您肯定是访牒上通缉的人。〃   

  二是说:〃您假如真是访牒上通缉的人。〃   

  第一种,那是看玄奘不说话,吓唬他一下,〃装死〃是没有用的;第二种,语气缓和了些,是让玄奘不必有太多顾虑,事情还有商量的余地。又是一语双关,还说得玄奘没有退路……无论玄奘如何理解,主动权又回到了李昌手中,足可见独孤达知人善用,派他来办这件事真是再适合不过了。         

◇欢◇迎访◇问◇。◇  

第21节:第三章 无权无势,也能成为命运的强者(7)         

  事已至此,玄奘再无退路,只好告诉李昌自己没有听从李大亮的劝告返回长安,而是继续西行,只为前往西天求法。这等于是向李昌摊牌: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往回走,你看着办吧!   

  难题再次摆在李昌面前,是抓,还是不抓?但是这位瓜州小吏的态度大大出乎玄奘的意料:   

  〃师实能尔者,为师毁却文书。师须早去。〃   

  意思是:师父您确实能做到这件事情(取经),那就让我来为您把通缉令撕了吧!不过您要走就要趁早,晚了就没有机会了!从这个记载可以得知,撕毁通缉令的不是独孤达,而是李昌。如果说独孤达是个聪明人,那么李昌在干练之余,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性情中人。当然,他失职了,很可能还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但对玄奘来说,他就是救命恩人。   

  不过李昌真的是出于一个佛教徒对高僧的崇敬和同情才帮玄奘的吗?恐怕未必。如果换成是别的僧人,李昌做得不会如此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罢了,但玄奘的气度和决心打动了他,让他觉得西行取经的确是一项重大使命,自己有义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玄奘达成所愿。但是问题还没有解决,只要玄奘不走,官府的通缉令就会不断的发往地方,直到将他缉拿归案,所以李昌让玄奘马上走,迟则生变。   

  事情做到这个份儿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李昌对玄奘可谓仁至义尽。反过头来看,李昌为什么敢这么做?独孤达为什么会单单让李昌来办这件事?他难道猜不到李昌会这么做吗?   

  事实应该是:从挑选李昌来处理玄奘这件事开始,独孤达就在有意放玄奘一马……你一个僧人千里迢迢离开繁华的长安来到瓜州这个偏远之地,只为出关求法,本身已经很不容易,况且又不会妨碍边境安全,我如果不成全一把,那也太不近人情了……   

  但是身为刺史,独孤达不能亲自去办,所以他选中了同样笃信佛教而且非常精干的李昌。在把通缉令交给李昌的时候,独孤达的〃原封不动〃,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一是告诉李昌,别为难法师,这件事你看着办;二是说,事情办好了你我都没事,办砸了,我不知情,全都是你的责任……所以务必要办好。   

  上传下达,李昌不但充分理解了上级的意思,还把事情办的干净利落。   

  李大亮后知后觉,独孤达有意成全,李昌仁至义尽……三位〃不称职〃的地方官,把西行之路的大门给玄奘敞开了。   

  玄奘如果再不走,不但会错过唯一一个离开的机会,还会拖累李昌,辜负独孤达的一番心意。   

  机会青睐有准备的人,机会需要耐心的等待,机会更需要稳准狠的去把握!   

  有条件要走,没有条件要走,光着膀子也要走,谁能咬牙坚持,谁才有活下去的机会!   

  十七年后,当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重回瓜州时,独孤达已病逝多年,李昌也已调任别处。重情重义的玄奘寻访故人不得,感慨人生无常,于是为独孤达通宵诵经,并将原本打算送给他的一尊象牙佛雕供奉在榆林窟,以示对当年襄助之恩的感激。   

  玄奘出发了!   

  没有向导,没有充足的补给,甚至不知道前方的水源在何处,陪伴他的,就剩下沉重的背囊。他的马死了,只能步行;慧威法师派来陪伴他的道整已经离开瓜州前往敦煌,剩下一个体弱怯懦的慧琳,也被玄奘打发回了凉州,顺便向慧威法师道谢。   

  于危难时见真性情,我们看到了一个执着、坚韧、信念坚定的年轻僧人;   

  洛阳、长安、凉州,都被他甩在身后,他没有选择,摆在面前的只剩下一条路……   

  玄奘出发了!   

  就是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他离开了大唐帝国西北边境最后一座城池,开始了一段偷越国境的冒险,向着玉门关和五烽前进!         

※虹※桥※书※吧※。  

第22节:第四章 将〃倔〃进行到底(1)         

  第 四 章 将〃倔〃进行到底   

  生命是如此的渺小和无助,玄奘也是普通人,也有害怕和动摇的时候,但他没有别的选择;   

  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每个人都会左右为难,只有信念和执着才能让你从困境中突围而出;   

  倔强有时并非坏事,面对逆境,将〃倔〃进行到底,才能让人肃然起敬,甚至是对手的尊重;   

  一个真实的玄奘,才是最可爱的玄奘。   

  身无同伴,后有追捕,玄奘不得不独自上路,却在一座寺庙中遇到了被后世看成是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原型的胡人石盘陀,然而正是这个石盘陀,却对这位中土僧人起了歹心……   

  边关五峰,大唐王朝在河西边境的最后哨所;夺命之箭,阻断了玄奘前行的脚步。   

  离开大唐的最后一站,他能否安然渡过?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的冬天,玄奘孤身一人离开了大唐帝国在西北边境的最后一座重镇……瓜州,独自踏上茫茫西行之路。他的前方是有重兵把守的玉门关,在没有获得〃过所〃的情况下,玄奘就只剩下偷渡一条路。   

  〃路在人脚下,唯一心向佛,无有它念。〃玄奘如是想。   

  纵使前方危险重重,他也只能一往无前!   

  不过玄奘没有忘记自己还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因此在上路前,他来到瓜州城郊一座破旧的寺庙里,希望佛陀能够在最为难的时候保佑自己,赐予自己继续往前走的动力。   

  玄奘在寺庙里供奉着的弥勒佛像前跪下,双手合什、凝神闭目,诚心祈请,希望弥勒佛能够帮自己解除苦难。就在这时,玄奘的诵经声惊动了庙里的一个胡僧。胡僧一看到玄奘,立刻惊为天人,恭恭敬敬的向玄奘行礼,还给他讲了一个梦。原来,这个胡僧名叫达摩,在前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姿容英挺、相貌堂堂的汉族僧人来到庙里,然后又骑在一朵白色的莲花上翩然西去,而玄奘恰好跟梦里的那个汉族僧人长得一模一样,达摩就觉得玄奘不是一般人,还把这个梦告诉了他。   

  对于一个前来礼佛的僧人来说,这样的梦境分明是个吉兆,但玄奘却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欣喜,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梦为虚妄,何足涉言。〃而后继续诵经祈祷。   

  玄奘为什么会这么说,难道他内心一点都不觉得高兴吗?这恐怕要从他当时所处的环境来分析。   

  首先,这个胡僧应该是当地人或者来自更加遥远的西域,估计样子比较邋遢,汉语也说得不怎么样,为了让玄奘明白自己的话,可能还会手舞足蹈一番。试想一下,这样一个言行怪异的外国和尚出现在你面前时,你会完完全全的信任他吗?这个胡僧难道就不会把玄奘的行踪透露出去?其次,言多必失,玄奘在凉州已经吃过苦头,所以他什么话都不敢多说,甚至连神情上都很克制,即便内心很高兴,出于安全和保密的考虑,玄奘也只是应付了这个胡僧一下。   

  但是事情还没完,就在他重新开始拜佛的时候,庙里又进来一个胡人。这个胡人也是个佛教徒,见玄奘跪在那儿礼佛,便双手叉腰,围着这个汉人和尚转了两三圈。玄奘觉得很奇怪,不过他不会像普通人那样觉得这胡人是个〃神经病〃,也不会像《大话西游》里的唐僧那样问〃你妈贵姓〃,而是直接问他叫什么名字,胡人回答说自己叫石槃陀。玄奘又问他为什么绕自己转三圈,石槃陀说自己信佛,希望能成为居士(居士,可以理解为佛家的俗家弟子),需要有僧人替他授戒。玄奘一听他有向佛之心,就很爽快的答应为他受戒。成为居士要受五戒,分别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不论在怎样艰难的情况下,不论对方是汉人还是胡人,玄奘都一如既往的坚持着佛家〃普渡众生〃的理念……渡人向善,便是给自己积德。   

  石槃陀在成为居士后十分高兴,叽里咕噜的对玄奘说了几句话后转身离去,不久又转了回来,带来了一些干粮和水果,恭恭敬敬的伺候玄奘进食。当然,摆在玄奘面前最大的问题不是给多少人受戒,而是要寻找一个当地人充当向导,他第一个就想到了石盘陀。一番接触之后,玄奘觉得石槃陀不但身体健壮、脑子灵光,对待自己也十分诚心,于是就把想要西行求法、偷渡边关的意图直截了当的告诉了他。   

  从不信任到信任,素来小心谨慎的玄奘为何如此迅速的对石盘陀消除了戒心?         

※BOOK。※虹※桥书※吧※  

第23节:第四章 将〃倔〃进行到底(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