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跟孩子过不去-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对于孩子和朋友的交往,父母既不能草木皆兵,任意破坏孩子与朋友之间的感情,也不能听之任之 ,使孩子陷入不当的交际圈。而是要充分利用他们喜欢交往的心理,因势利导,正确地引导和帮助他们建立纯 真的友谊。
1。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人才算好朋友
父母要有意识地帮助孩子进行择友引导。比如革命老人谢觉哉在《交朋友中的道理》一文中就提出过这样 的忠告:“要交‘益友’,不交‘损友’。”就是要和正直的人、诚实的人、爱集体的人的人交朋友,不能与 品德低劣、染有恶习的人交往。这样就让孩子在交友之时,有了一个大的原则和方向,不与那些品质低劣的人 交往,从而避免陷入交往误区。
2。培养孩子交往的信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孩子在某些方面有了特长,就会为他结识新朋友提供机会,在交往中增强 自信心。托马斯·伯恩特说:“友谊建立在共同兴趣的基础上。如果你的孩子朋友不多,那么就努力培养他的 多种兴趣。这样,在参加共同活动中,可以逐步建立朋友之间的友谊。”
3。指导孩子怎样与朋友相处
在孩子交朋友的过程中,父母要不断地进行指导:对待朋友要真诚坦率,以诚相待,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对待朋友要努力做到热情、关心、彬彬有礼。处事要宽宏大量,不计较个人得失。每个人的性格、情趣各有 不同,交往中就要尽量尊重朋友的意愿,主动寻找双方都感兴趣的事物进行交谈。
尊重孩子的朋友(2)
另外,由于每个朋友的心理还都有心理敏感区,那就要在平时说话、玩笑里,尽量避免刺激朋友心理敏感 点,不要刺痛他心灵的“疮疤”。还要告诉孩子,在与朋友相交时,要特别讲究信用,凡自己不容易办到的事 情,切不要轻易答应,说话也要留有余地。但凡自己能办到的和答应办的事,那就要千方百计尽力去办。如果 遇到意外,事情没办成,就应主动向朋友说明情况,以取得对方的谅解。
4。尊重孩子的意愿
在孩子交往过程中,尽管需要父母的指导,但父母也要尊重他们的意愿,让他们有一定的自主权。在选择 朋友方面,父母和孩子的意见常常会不一致,只要对方不是品行太差,还是尽量先尊重孩子的意见,然后在他 们们交往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帮助。父母还应尊重孩子的朋友,欢迎他的朋友到家里来做客。父母这 样做,既可以表示自己对孩子的尊重,也可以进一步密切与孩子的关系。
5。当孩子结交了不大好的朋友时
由于孩子涉世不深,辨识能力不强,一时不慎就可能出现不良的交往。万一自己的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时, 父母切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方法,而应该细致地做好思想教育和积极防范措施。一般来说,当孩子结交了 不好的朋友并犯了错误的时候,绝大多数孩子会怀着悔恨又害怕的心理,这正是父母对他们进行细致教育的良 机。如果父母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方法,则会让孩子产生对立情绪,甚至破罐子破摔,以致在错误的道路上越 走越远。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耐心地弄清情况,再诚恳地与孩子进行感情沟通,提高孩子的认识。必要时, 还应与学校、有关方面联系,终止孩子与不良朋友的交往。
让孩子拥有私密的空间
孩子进入青春期,变得不爱跟父母汇报学校情况了;短消息来来往往,还莫名其妙地偷笑;漂亮的带锁的 日记本被孩子从衣柜藏到床底,反正就是不给父母看……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已经拥有一个相对完整、真正 属于自己的世界,这个隐秘世界是孩子的自由王国,孩子常会用一些细小的举动勾画出一条“警戒线”。
这条“警戒线”是包括父母在内的其他任何人都不能随便跨越的。但是,许多父母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这 种心理需求,总是千方百计地窥视、猜测孩子的隐私。父母的这种“爱心”往往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 伤害,家长们开始担心,到底孩子发生了什么变化?于是,当孩子不在家时,偷窥他们的隐私便成为许多家长 的“爱好”。
一个上高三的女孩曾向我吐露了自己的心声:“我和同学们都觉得,和父母的沟通往往是最困难的。我们 明白父母的用心良苦,也了解他们对孩子的爱护,但是侵犯我们的隐私只会让我们越来越不相信父母,恶性循 环使我们之间产生更严重的隔阂。”
这不由我想起邻家的女孩王倩,还在读五年级的她,在妈妈眼里一直都是乖女儿,但一个偶然的机会,妈 妈惊讶地发现,女儿竟藏着许多秘密。
一个周六的上午,休息在家的王妈妈像往常一样帮女儿整理房间,无意间发现了王倩遗忘在书桌上的抽屉 钥匙,平时这把钥匙总是被女儿像宝贝似的带出带进,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王妈妈犹豫着打开了抽屉。抽屉里 “曝光”的宝贝把她吓了一跳——全是歌星、影星的大头像,同学们送的生日卡片、崭新的CD……王妈妈一边 看一边火冒三丈。在她看来,一个十几岁的女孩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学习,但女儿的喜好却让她痛心不已。女儿 回来后,王妈妈便不问青红皂白地给了她一顿训斥,并且打了女儿。
事后,王倩在给妈妈的信中写到:如果说孩子没有隐私,那就大错特错了!每个孩子都有一片天空,请大 人尊重孩子的隐私,请妈妈还我一片自己的天空。王妈妈看了女儿的信也进行了自我检讨:“我当时真的是气 坏了,从不轻易打骂孩子的我,居然把她痛打了一顿。当女儿哭喊着对我说‘你侵犯了我的隐私’时,我才意 识到事情远非这么简单。”
王妈妈表示,不管你是否愿意,孩子真的在慢慢长大,她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也有自己的情感世界。在她 的意识中早已种下了“个性、自我、平等”的种子。想想当时自己真是太心急了,没有经得她的同意,私翻她 的抽屉,无疑触动了她这根敏感的神经。
当孩子不想让家长知道的事,做父母的就别刻意追问,更别想方设法一定要知道。父母从心里放心孩子, 这是最重要的。当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坦荡之后,自然受到感染,也会坦荡起来,因为他们相信父母会尊重自己 ,有些能说出来的自然会说出来,而有些不想说出来的,父母也不会怪自己。只有正确对待孩子的隐私,才能 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
一位从事政教工作的老师说,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有属于他的隐私权。成人即使发现他们的秘密, 也不能虚张声势抖落孩子的隐私。否则一方面,孩子会觉得自己没有了自尊;另一方面,他们会由此失去对人 的信任。所以,即使发现孩子的隐私,替他们隐瞒也未尝不可。如果有不良因素,可以通过举例、故事、游戏 等途径加以引导。学会与孩子聊天,谈心,不留痕迹地获取信息才是高明的教育方法。
孩子有了隐私,许多做父母的总是千方百计地去侦察,如翻抽屉看日记、拆信件,甚至打骂训斥。殊不知 这种做法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孩子沉重的精神压力,甚至产生敌意和反抗,采取全方位的信息封锁和防 备措施,导致父母与孩子关系的恶化。
理智的做法是尊重孩子的隐私权,也就是尊重孩子的人格。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但并非放任自流,对 孩子的隐私要给予充分的关注,积极的引导。
首先,应主动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多交谈,谈父母在与他同龄时的一些所思所想、成功和挫折,甚至谈一 些当初的隐私,谈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想法,倾听和征求孩子的意见和建议,使自己成为孩子可以信赖的朋友 。一段时间后,孩子会愿意把自己心中的秘密告诉父母,这样才能了解和掌握孩子的隐私,给予必要的指点和 教育。
其次,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获取有关孩子隐私的信息,即使有些越轨和不良因素,也不必大惊失 色、殴打辱骂,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理想、事业、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引导孩子自己悟出为人处世 的真理,提高孩子按规范要求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有了这种自我教育能力,一些隐私中的危险倾向,都有可 能自我解决。
千万不要偷看孩子的日记
“我的孩子上高一了,有了自己的空间,可是作为家长,我总希望能了解孩子的想法,所以有时我会偷看 她的日记、查看她的短信内容,查看她上网聊天的内容”。这是一位出于“关心”而犯错误的母亲说的话。
“当发现妈妈偷看我的日记时,我感到愤怒。其实我的日记里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内容。虽然妈妈是最 亲的人,但是我觉得她侵犯了我的隐私,我觉得这是对我的侮辱。”这是那个被母亲偷看了日记的女孩所发出 的“反抗”。
一位承认曾经偷看过孩子日记的母亲说,孩子有时候并不善于与父母沟通,要想知道孩子的想法非常不容 易,而日记则将孩子内心最深处的想法全部透露出来,是家长了解孩子非常好的途径。孩子社会经验不足,做 事往往容易走极端,而家长可以给孩子作出参考。但这位家长还是有些心虚。她承认,每次偷看孩子日记都有 种“偷偷摸摸”的感觉,十分歉疚。因此这位家长结合自己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建议,除非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 ,否则能不偷看孩子的日记尽量不要偷看。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讲到:日记是一个孩子的心声所在,孩子的秘密也逐渐地多了起来,所以这个时期的日 记,就成为孩子心理方面的重要记录。当自己的孩子慢慢长大时,孩子就有了一定的隐私,为父母者应懂得这 一点。千万不要偷看孩子的日记,更不要以此来批评孩子。
可生活中还是有许多的父母,他们习惯了对孩子过于保护和包办一切的教育方式。他们有的人因发现孩子 对自己有所保留,竟千方百计地翻看孩子的书信和日记,然后把其中的一些内容当做孩子“错误行为”的证据 ,拿去指责孩子,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这样做进一步关闭了孩子和父母之间沟通的渠道,失去了孩子的信任。 父母关心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过度保护、过度干涉,严重侵犯孩子隐私的做法是不妥的。
我最讨厌的事情,就是爸爸妈妈偷看我的日记、偷听我的电话。我觉得他们看我就像看贼一样!这样下去 ,我觉得自己和他们的隔阂越来越大,甚至不愿意和他们交流了。”一名初二学生曾向我诉说了父母偷看了他 的日记后所产生的苦恼。
我相信,这个学生的心声并不是个别现象,很多孩子在“隐私”问题上都深有同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独 立性的增强,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一些“秘密”,日记就变成了孩子倾诉的“朋友”。但很多父母以对孩子“ 负责”“关心”为由,想方设法翻看孩子日记,偷听孩子谈话,殊不知这些父母亲的做法却正是孩子们最反感 的行为。
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一个中学生为了“防止”父母偷看自己的日记,竟使用英语写作。这则 报道讲的是湖南某地的一个孩子,以前用中文写日记的时候,妈妈经常偷看,只要自己做错事受批评时,妈妈 就会提及自己日记中所写的隐私来揭短,甚至还对亲戚朋友讲,对她伤害很大。
后来,她就开始用英语写日记,因为她知道妈妈不懂英语。她的日记里,记录的生活中的每个细节。起初 她只是用学过的单词和语法记录着生活中发生的事。但后来她觉得这样写太简单,于是,她在写日记过程中, 遇到不会的单词时就查“英汉词典”,并套用学过的语法。就这样,她的英语日记越写越好,而且她的英语成 绩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提高。
与湖南这个孩子比较类似的是西安某地一个男孩,他在上初中时就喜欢写日记,他曾把自己和班里一个女 生传纸条的情节写进了日记,但后来父亲偷看了他的日记后大发雷霆,当场撕毁了他的日记本。自那时起,他 除了用英语写日记外,还通过在网上注册“博客”写日记。里面记录了很多自己心中的秘密,而他的家长也不 会再看到她的这些秘密了。
透过上面的这些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们对于父母偷看他们的日记是多么的痛心疾首,却又无可奈何 。其实,作为父母来说,我们不仅要学会尊重孩子们的面子,更要学会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千万不要偷看孩子 的日记。因为它是用来珍藏孩子的“秘密”的,如果强行打开,孩子的心灵大门就会从此对你紧闭。
要勇于向孩子道歉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如果从不向孩子承认自己的缺点、过失,孩子就会产生“父母永远正确而实际上老是 出错”的观念,久而久之,对父母正确的教诲,孩子也会置之脑后;而如果在对孩子做错事后,父母能郑重地 向孩子认错、道歉,孩子就会懂得承认错误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就会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尝到原谅别人的 甜味。
著名诗人、民主战士闻一多,有一次因心烦出手打了还不懂事的小女儿,恰好被在外屋的次子立雕看见了 ,他就挺身出来批评父亲不该打小妹,且一脸严肃地说:“你自己是搞民主运动的,天天讲民主,在家里怎么 就动手打人呢?”闻一多听后,先是一愣,静坐沉思片刻后,走到立雕面前,神情十分严肃认真地说:“我错 了,不该打小妹,我小时候父母就是这样管教我的,所以我也用这样的办法来对待你们。希望你们记住,将来 不要用这样的方法对待你们自己的孩子。”这样的道歉,无疑使父亲在孩子们心灵中的形象显得特别高大!
其实,向孩子道歉事情不光在名人的身上处处闪现,在平民百姓中也大有人在。前不久,南京一父亲在报 上刊登了题为《给儿子的“道歉信”》的广告:“看了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