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为王-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互动上都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这一点我们从各地音乐台、新闻台、交通台的兴起,且广受欢迎就可以切身感到。
今天,广播和电视是互补的。广播是白天的媒体,电视是晚上的媒体;广播是离家收听的媒体,电视是在家收看的媒体;广播是被动收听的媒体,电视是主动收视的媒体。流动性和伴随性是当今广播媒体的重要特点。
根据有关机构2003年对部分省份的广播听众调查显示,有60%的听众在做其他活动的时候伴随收听广播。由于这种伴随行为越来越明显,导致听众收听广播的时间增加。2001年听众日均收听广播的时间为分钟,2002年是分钟,2003年又上升为分钟。两年增加了16分钟。此外,随着车辆的增加,我国车载听众的比例在不断上升,仅以北京为例,1997年,车载听众占所有听众比例只有9%左右,2001年上升为,2003年则超过20%。
提起广播,有人会认为它〃弱小〃。的确,在国际传媒业,广播的〃弱小〃地位带有普遍性。有统计显示,德国的广播营业额占全国广告费的3%,英国为,亚洲的日本为,韩国为3%。表现最好的是〃车轮上的国家〃美国,约占广告总额的8%。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我们发现,在国际传媒业,广播又属于发展较快的媒介,最快的是互联网,第二是有线电视,广播为第三位。中国广播业近些年的发展速度也相当快,广告收入近五年的平均增幅为,而且这种快速增长趋向仍在继续。
在国际传媒业,就赢利而言,广播是最有把握挣钱的媒体,而且利润相当高。从某种角度上说,经营广播广告可能比运作其他媒体广告有更大的利润空间。关于这一点,一些广告公司,特别是一些来自台湾的广告公司意识到了,他们正在获利。虽然有长足的进步,但与电视、纸媒相比,目前广播广告的制作水平还较低,广播广告代理制度还未完善,缺少专为广播设置的第三方权威数据和监播报告等等。
此外,我们还要强调一点,广播节目的制作成本较低,人员需求也相对少,二三十个人就可以开一个频道。2002年,仅有几十名员工的北京电台交通广播的广告收入超过了一个亿。
节目生产与播出情况:全年播出967万小时,文艺节目市场份额最大,新闻
节目增长率最高
根据《中国广播电视年鉴 2004》的统计,2003年,中国广播全年节目播出量为9668485小时,全年自办节目播出量6565255小时,分别比上年增长了和。2003年各类自办节目的播出情况如下:
自办文艺节目:播出量2448785小时,增长率,占市场份额
自办专题节目:播出量1429705小时,增长率,占市场份额
自办新闻节目:播出量877095小时,增长率,占市场份额
自办服务性节目:播出量1469855小时,增长率,占市场份额
自办教育节目:播出量339450小时,增长率,占市场份额
通过不同类型广播节目2003年的播出情况对比,我们看到:文艺节目占市场份额最大,为;新闻节目增长率最高,为。
发展趋势:
专家们认为,2003年以前十年的广播竞争,主要是节目方面的竞争,众多电台依赖少数几个精品节目获得主要收入。从2003年起,中国广播步入了频率竞争时代,传统靠个别节目带动收听率的策略迅速让位于靠统一风格的频率整体吸引听众的形式。
在下面的发展阶段,除了市场细分、频道专业化,增强服务功能以外,广播业的一个新亮点应该是在线收听。随着宽带的普及,网络广播会逐渐被更多的网民接受,他们会边上网边听广播,这部分人消费能力强,对广告客户有很大的价值。未来的网络电台可以通过向听众收费或出售广告,或两者并行来获取可观的收入。付费的直播卫星广播也是未来的一个经济增长点,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已有成功的经验。
此外,在国外传媒业,广播与电视往往都是共同经营的,这样可以节约成本,形成信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在我国,长期以来这两类媒体的运营是分立的,从市场的角度,电视、广播的融合是趋势。非常可喜的是,关于电视与广播的信息共享,整合传播、广告经营联动,上海文广集团、山西广播电视总台等机构已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
期刊
市场规模:种数9029种,总印数亿份,广告收入亿元
中国的期刊有9千余种,大至可分为:
大众类:以《读者》、《知音》为代表。起于大漠的《读者》月发行六百万份,高居全国杂志榜首;《知音》月发行量约430万份。
时尚类:以《时尚》、《瑞丽》、《ELLE》、《健康与美容》系列为领军,它们绝大多数都是与国外大刊进行版权合作的。
财经类:又可分为证券金融类,以《证券市场周刊》为代表;泛财经类,以《财经》、《IT经理世界》为代表;财经人物类,以《中国企业家》、《环球企业家》为代表。短短三五年,财经期刊达到了50余种,几个胜出者渐成气候,多数竞争者步履艰难,主流财经百万大刊尚需时日。
六大媒体市场概况(4)
时政类:以《生活三联周刊》、《南风窗》、《新闻周刊》为代表。
科技类:我国科技类期刊有4500余种,占去中国期刊半壁江山。近年来,科技学术期刊数量激增,但许多受机制制约,人才匮乏。科技商业期刊发展迅猛,《互联网周刊》起死回生,游戏期刊潜力巨大,《大众软件》风行南北,《中国国家地理》异军突起。
消费类:约有1600余种,又可细分为饮食类、健康类、育儿类等。汽车期刊近年出现〃井喷〃,40余种争夺市场,同质化严重。
文体类:文体类期刊又可分为文学类、体育类和娱乐类。
期刊精致,易保存,阅读周期长,读者细分准确,是非常理想的广告媒体。2003年,全国期刊的广告收入为亿元,(2002年为亿元),增长率为(2002年为),占全国广告市场份额的(2002年为)。2003年,在四大媒体中,杂志广告的增幅是最大的。此外,根据北京泛华东方传媒顾问有限公司统计,中国期刊广告排名前十位中,有七八家都是与外刊进行版权合作的。
2004年,中国期刊进入全面追求品牌价值和进一步市场细分阶段,核心消费群日益锁定在城市白领与青年群体,时尚、财经、IT等类期刊发展迅速。许多以发行收入为主的期刊度日艰难,而以广告与发行混合经营的期刊长势良好。
2004年,期刊市场竞争激烈,人才流动现象比比皆是,从满大街充斥的琳琅满目的期刊,我们能感受到期刊行业在市场上的推进力度。
13年发展比较:种数增加3278种,总印数增加亿份,广告收入增加
亿元
我国的期刊种数一直在稳步增加,其中2000年增长最快,比上年增加了538种,中国期刊13年来共增加了3278种,倍。总印数除1991、1992、1999年增幅较大以外,其余年份增幅相对平稳。中国期刊总印数13年来增加了亿份,倍。期刊广告总体都是在稳步增长,其中增幅最大的是1994年,比上年增长倍。从亿到亿(2003年期刊广告收入),中国期刊广告14年增长了28倍。
市场潜力很大:呼唤主流大刊,广告将成倍增加
在前面我们说过,2003年,在四大传统媒体中,中国期刊广告的增长率是最高的。根据与发达国家期刊发展情况对比,根据对中国经济形势的预测,伴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稳步提高,业内外专家对中国期刊发展前景相当乐观。
除了大众、时尚、新闻类期刊以外,专家们认为经营管理类、理财投资类、消费指南类、健康类、电子游戏、少儿、教育、甚至农村类期刊都有良好的市场增长空间。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大型的期刊集团会出现,高档期刊前景看好,个性化、特色鲜明的专业期刊将受到读者青睐,期刊读者的比例在今后几年内将会大幅上升。
关于中国期刊的经营空间,至少还可以从另两个角度来预测。
一是同欧美发达国家比较。有关统计显示,欧洲国家期刊广告刊登量约占本国平面媒体广告市场的10%…15%,在美国更高达20%…30%。在发达国家,杂志广告一般占全国广告市场的6%左右,如果按中国广告2003年1000亿人民币规模计算,中国杂志广告也应是60亿的蛋糕。
二是专业人士常说的,中国传媒市场还有90%没有开发。这90%的市场在哪里?就期刊业来说,在少儿、教育、农村等领域,各类专业期刊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这些种类的杂志的市场潜力远没有得到充分开发。
综上所述,中国期刊业的发展趋势是:市场细分,呼唤主流大刊,集团化与全球化。
户外媒体
市场规模:载体总量206万块,5家上市公司,广告收入120亿元
这是一种随处可见、分散、电视业深入了解不多的传播载体。当我们定睛一看,才恍然发现其了得:户外媒体是市场份额第三,仅次于报业的广告蛋糕分食者。
隐性的冠军是非常多的。大家可能并不注意,但是他们在拼命挣钱。
根据新华传媒工场数据分析,2003年,中国户外广告的全国载体总量为万块,经营额为120亿元,其的增幅远高于业内平均速度。从1990-2003年的13年间,内地户外广告保持着平均的年增长速度,广告经营额从1990年的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亿元,2003年的120亿元。
关于户外资讯传播是不是媒体,在传播业有一些争论,有人认为称之为〃亚媒体〃比较准确。但无论在分类上怎样划分,有两点是明确的,一是其发展速度极快;二是影响力极其广泛,其传播效果被不少专家认为是商家建立广告知名度的第二载体,仅次于电视。
中国户外广告的大发展源自20世纪90年代,其轨迹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紧密相随。城市的发展,制作技术的进入,经济的繁荣都为户外广告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由于户外媒体的成长是市场力量催生的结果,所以它比传统媒体更有生机和活力。户外广告主要包括大型广告牌、街道设施广告(候车亭等)、交通工具广告(公交车、地铁)、销售点广告等,是广告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优势:千人成本低,冲击力强,全天候发布,无孔不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六大媒体市场概况(5)
劣势:空间限制,信息量有限,灵活性差,维护难度大。
谁能想到,中国户外媒体竟有五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
媒体世纪(media nation)
经过十年经营,该公司在内地和香港分别拥有22000辆和3000辆公共汽车广告,在北京和上海拥有23500块广告牌。
媒体伯乐(MPI)
拥有12000辆巴士车身经营权,此外还有广州地铁,上海地铁一号线的经营权。
白马户外广告
主营大陆地区候车亭广告,打造了一个覆盖全国的候车亭广告网络。据统计,在全国29个城市里建成的20000个候车亭中,白马广告拥有12000个的经营权。白马户外是首家在海外上市融资,以国内业务为主的大型广告公司,它的成功上市标志着我国广告业与资本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代表着广告业发展的一种趋向。
近年来在内地户外媒体行业跑马圈地,其户外广告平台经过2-3年的收购,覆盖全国25个城市,拥有19万平方米的户外广告面积。
南京大贺户外传媒
拥有分布全国的14个制作基地和24家分公司。公司业务由初期的大型户外广告牌设计、制作拓展至高技术的LED户外电子媒体广告,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户外广告喷绘印刷商。
电视、报纸、广播是风光的媒体,一举一动〃万人瞩目〃。户外媒体却〃润物细无声〃,不动声色地积蓄力量,整合资源,大把大把地挣钱。如果不是事实,谁能相信,小小的候车亭整合在一起,竟成了挣大钱的上市公司。
据统计,白马、媒体世纪、媒体伯乐、占有中国户外广告市场的20%,其余80%则由65000多家小型公司瓜分。
四年发展比较:总载体增长,广告收入增长55亿元,广告平均增长
率
根据2004年12月《国际广告》杂志出版的副刊〃中国户外广告〃提供的统计,2000…2003年的4年间,中国户外媒体:
广告营业额: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亿元;四年增长了。
广告增长率:分别增长,,,;四年平均增幅为。
占全国广告市场比重:分别为,,和;四年增长了。
广告载体总数:分别为万块,万块,万块和万块;四年增长了。
从任何角度来看,四年来,中国户外媒体都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
发展趋势:
2005年,北京、上海、广州仍然是户外广告的最大市场。
北京、上海两地,作为户外广告惟一两个超过10亿的城市,在奥运会和世博会申办成功的刺激下,会进一步带动户外广告的高速发展。而广州市,随着地铁2号线的开通和新机场完工,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其户外广告量也将会有一个飞跃。
至于户外媒体下一步的走势,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进一步走向整合。近年来,户外广告的一个亮点就是,部分有实力的公司通过资本运作等方式对户外广告公司进行收购整合,如、白马户外。再往后,整合的速度会加快。
投放量会持续增加。随着广告主对户外广告价值认识的加深,在可预见的未来,户外广告在全国广告投放量中所占份额仍将持续高速增长。
从数量增长到技术性增长。中国户外广告正告别初期的单纯依靠数量增长,进入到讲求服务,提高实际发布效果的技术性增长时代。
户外广告的经验值得电视业借鉴,它既是市场蛋糕分食者,也可以成为市场份额的共享者。电视业可以和户外媒体合作,为客户搭建立体的品牌建设和产品销售平台,或者干脆自己也经营户外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