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下一个疯狂是谁 >

第1部分

下一个疯狂是谁-第1部分

小说: 下一个疯狂是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言
“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混乱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代,这也是愚蠢的年代……”在大文豪狄更斯的笔下,时代是矛盾而躁动的。今天,我们恍然进入另一个“热钱”的时代,在利益“梆梆”的鼓声中,我们不由自主地置身于趋利的“击鼓传花”游戏。
  2006年以来,疯狂的事件此起彼伏:普洱茶突然间成为中国最为风光的饮料,被誉为能喝的“古董”,价格扶摇直上;一直被古代皇室深爱的红木,也在走入寻常百姓家,依靠不断上升的价格似乎重新归入只有皇家人士才能典藏的行列;本来作为收藏的艺术品,在资本的追逐下开始逐渐脱离实质的价值,被吹成一个个天大的泡沫;还有那现实版的“疯狂的石头”,动辄上百万的赌本,红了眼的人们早已失去了理性;中国的股市也在国人的疯狂下,被捧上难以想象的巅峰,股票的衍生物—权证,更是不断地以一天100%、300%、500%的涨幅刷新一个个上涨的纪录;就连一向被认为属于商业正常发展模式的加盟,也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优美意境中迷失了本来的方向,走向了不顾一切随意扩张的深渊……疯狂,真的很疯狂!在充裕的资本面前,所有事物似乎都能哼起疯狂的曲子,跳起疯狂的舞蹈;在世界逐利的资金面前,所有疯狂的事物似乎都能脱离正常运行的轨道,在非正规的道路上奋然前行!
  或许这个世界本来就很疯狂,或许是因为人们的赌性造就了各种各样的疯狂,其实每个人的骨子里几乎都有一点赌性,只是程度不一罢了。纷繁的世界,有各种各样的人,就会有各种各样的事,就是这各种各样的人,造就了各种各样的疯狂。其实,疯狂过后,总会有回归理性的时候,人们在“涨—涨—再涨—还再涨—跌了—怎么还跌—还在跌”的现实中捶胸顿足,后悔不已。但是,一切都已是现实,疯狂的背后其实就是一场战役,战役开始后就知道胜利者是那些资本家,是那些依旧能理性思考的人,而失败者是那些始终保持疯狂的思想,总是以为疯狂没有尽头的人。
  是时候该好好想想了,我们不能再漫无边际地疯狂下去,我们不能再在疯狂的迷途中继续前行,理性应该是我们认准的路。《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历经两年的跟踪调查,深入采访各个行业的资深人士,获得众多一手资料,并掌握了大量的内幕资料,由于电视节目的时间限制,无法让观众更加深入和透彻地了解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为此我们将更丰富、更翔实的内容编纂成书,力图给读者展现近年来疯狂事物的历程,以求能够警醒后来者。“做负责任的报道,做负责任的解读”,一直是我们栏目组多年来奉行的宗旨。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中国人民的成长过程中尽到一点微薄的力量,在中国经济的向前发展中给予一些有益的
  提醒。
  回到“下一个疯狂是谁”这个话题上,不单我们栏目组在用心地想,用心地挖掘,读者朋友们,你们也应该好好动动脑筋,在这个方面多下工夫,多做研究。上一个疯狂总会过去,下一个疯狂也总会到来,如果我们能认清事物发展的规律,那么我们就能够从中获利,进而抽身而退,学得越多,理解得越深,你将会走得越远,走得越久!
   。 想看书来

今非昔比普洱茶(1)
300年前,“贡茶”在马背上意外发酵的“美丽错误”造就了普洱茶。但直到300年后,这份美丽才享有了它的天价。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普洱茶的价格逐渐“疯狂”,在短短几年间,其价格上涨了成百上千倍。
  现在,原产云南的陈年普洱茶“比黄金还贵”,是“能喝的古董”。无论从市场的一般规律还是从产业的角度来看,普洱茶在营销上无疑是成功的,找对了市场的共振点,就能引起产业的“蝴蝶效应”。
  在这个“疯狂”的季节里,普洱市进山的土路从早到晚都烟尘滚滚。中国茶艺乐园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璋对此深有感触,“收茶的人是用麻袋装着现金,睡在茶农家里,抢收春芽的。很多时候是那边进账,这边立刻刷卡,买茶的人甚至比卖茶的人多,晚来一步,即使一个月前交了订金也会被人抢走原料。”
  据了解,2007年春普洱茶青价格比2006年上涨了200%~300%。2006年卖100元/公斤的毛茶在2007年4月就卖到300元/公斤。老班章(滋味最好的古树茶)甚至卖到1800元/公斤,而景迈、易武的古树茶也同样涨到450元/公斤。勐库乔木茶卖到200元/公斤,无量山乔木茶卖到250~260元/公斤。据了解,售价最便宜的台地茶也从2006年的十几元/公斤上升到现在的50~60元/公斤。
  到底什么是普洱茶?普洱茶最原始的解释就是普洱地区产的茶。这个定义通行于明代以前,到清代,由于公元1732年前后普洱的农民起义遭到镇压,兵祸无情,普洱当地的产茶量降为零,普洱茶以地名命名的时代宣告结束。第二个定义是指用滇西、滇西南生长的大叶种茶制成的晒青毛茶和紧压茶(通常被称为生茶),这类茶经过长时间的存放有可能变成自然后发酵茶。第三个定义是晒青毛茶经过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通常称为熟茶),它的销售比重大,传播最为广泛。茶叶采摘后,经过杀青、揉捻,在阳光下晒干,制成晒青毛茶,再经过一种后发酵工艺制成熟茶,具有醇厚、耐泡、陈香的特点。
  “茶马古道”是普洱茶最动人的传说,也是茶叶市场最美丽的风景。
  既然现在的普洱茶不是根据其地名而来,那么它的产区又在哪里呢?明清以前,普洱茶的产区主要是思茅和西双版纳,后来逐渐发展到云南的昆明、大理、临沧等地。1973年以后,随着普洱茶人工后发酵技术的发展,普洱茶的产地逐渐扩大,甚至扩及省外和国外。但是普洱茶作为历史名茶,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工艺性特点。云南原产地的普洱茶才是爱茶人心中的至爱。
  普洱茶虽然已有很长的历史,然而史书记载普洱茶的相关文献很少。从云南种茶历史看,清中期以前,茶叶主要产在思茅、西双版纳地区。那时普洱茶的初制主要是由茶农完成的。他们把采摘的茶叶在阳光下暴晒,先制成晒青毛茶;再经蒸压成型,制成圆形紧压茶。这里有两个细节关系到普洱茶品质的形成:晒青毛茶是绿茶中含水分最多的,同时在茶叶运输过程中,为了防止茶碎,须在茶叶中洒些清水,将茶潮软,这就更加大了茶叶的含水量。将这些茶叶运往思茅或普洱的总茶店,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这批茶叶已基本完成一个初步的冷发酵过程,由生茶变成发酵较轻的熟茶。在思茅或普洱的总茶店,一部分散茶经挑拣后内销,一部分蒸压成饼茶,每7圆为一筒,外包笋叶,这时为了使笋叶柔软也要将其浸湿,然后销往藏区。从思茅经传统的茶马古道普洱—景谷—景东—南涧—祥云—丽江—滇藏线到达拉萨。这条路全过程需要100天,尽管路途遥远、空气干燥、气温较低,但茶叶本身和笋叶中包含的水分仍使这些饼茶缓慢地冷发酵,形成云南特有的大叶种发酵后的普洱茶,其独特的陈香和浓郁的汤色尤其受到藏族同胞的喜爱。因此普洱茶的品质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特定的地理、气候原因和特定的运输过程形成的历史产物。当时,这些工艺很难让人们理解,造成了普洱茶的神秘感。有人说它是错误的产物,但它是美丽的错误。
  到了20世纪30年代后,交通条件和运输条件改善,进入藏区的时间缩短为40天左右,普洱茶的自然发酵过程很难完成,因此,各个厂家开始研究人工简化工艺,包括20世纪50年代的人工冷发酵、蒸气热发酵,以及20世纪70年代渥堆发酵的研究。今天我们饮用的普洱茶大多是人工后发酵生产的普洱茶。悠悠茶马古道上的马帮不复存在,但普洱茶的故事、普洱茶的传奇却永远留了下来。

今非昔比普洱茶(2)
20世纪90年代末,普洱茶开始在我国内地萌芽,主要以纪念茶和工艺茶为主,普洱茶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上流社会、政界、商界和文化界中,此时的普洱茶主要是以礼品的形式在这些人群中流通。此时为普洱茶消费的萌芽期。
  2000~2001年,随着普洱茶的慢慢普及,云南的普洱茶生产企业开始迅速进入市场,由于大部分厂家采用的茶青都是台地茶,再加上市场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对普洱茶的认识不足,这一时期的普洱茶消费主要集中在普洱生茶。
  2001~2002年,随着我国台湾、香港等地茶商陆续进驻最大的茶叶市场—广州芳村南方茶叶市场,由于这些茶商较早地接触普洱茶,经过他们的宣传和普及,喝普洱老茶慢慢成为消费主流,“喝熟茶、藏生茶、品老茶”的风气一时在消费者中流传。此时普洱茶的文化研究和推广宣传也逐渐展开。
  2003~2005年是普洱茶的迅速发展时期,云南的普洱茶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云南的千山万水之间,普洱茶进入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此时的普洱茶市场也进入一个你争我夺的混乱时代。收藏市场、拍卖市场迅速扩张,消费市场、礼品市场进一步囊括普通消费者。普洱茶茶叶产品从当初的台地茶、古树茶、野生茶等茶青的竞争和不同山头茶青的竞争,进入一个以品牌为导向的普洱茶竞争时代。
  1993年4月是“普洱热”的一个分水岭。这年4月,“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首届中国普洱茶叶节”在思茅举行。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181名专家学者亲临现场。会议最大的收获是解决了一个多世纪以来有关世界茶树原产地的悬案:世界茶叶原产地在中国,在云南思茅。后来,这些专家回去都成为义务宣传员,把普洱茶从思茅推向全国、推向世界。从1993年开始,思茅坚持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国茶叶节”,宣传普洱茶文化。事后证明,这一举措使思茅的普洱茶发展势头领先于云南西双版纳、临沧等主要产茶区。
  此时,邓时海等一批台湾茶人的茶书相继出版,对宣传普洱文化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年份是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直接表述,也让普洱老茶获得巨大的升值空间,而文化的附加值让普洱茶在市场表现上有着更多的发挥余地。
  20世纪90年代中期,云南省委、省政府就提出要把以食品为重点的生物资源开发产业作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来建设,希望把“云茶”打造成继“云烟”之后云南省又一知名产品。这为整个普洱茶产业提供了政策环境。
  2005年3月26日,沈培平当选为思茅市市长。他上任后不久,将思茅市定位为“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并将普洱茶定位为思茅市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就在沈培平当选思茅市市长的这一年,茶叶节的重要活动“马帮茶道·瑞贡京城”开始了。这一活动被誉为有关普洱茶的最大的行为艺术,沿着旧时的马帮进京的路线一路北上。媒体对此争相报道,在全国引起极大轰动,普洱茶在最大范围内进入全国公众视野。此后类似的“创意”活动层出不穷,用于文化宣传和商业运作。
  知名度的井喷式提升和文化价值的赋予,让普洱茶在茶叶拍卖会上抢够了风头,一饼普洱茶从几十万到一百多万元不等的天价,成为人们的热闹谈资。虽然这一再被指为普洱茶商之间的“零和游戏”,但在“全民普洱风潮”下不足为奇。
  就在普洱茶稳步发展的同时,思茅市更名普洱市一事也冒了出来。真正提出更名始于2001年。当年4月,思茅地区文物管理所所长黄桂枢首次在全球普洱茶专家面前提出了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的建议。
  此后,更名的呼声日渐高涨,从民间热议上升到政协提案、人大议案。2005年根据思茅市人民代表大会形成的更名议案,思茅市最终做出了更名申报的决定。直到2007年1月21日,国务院批准同意将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
  随着追求功能性保健产品的消费者增加,普洱茶已经开始走出云南大山,从沿海城市风靡至北京,收购、囤积普洱茶的人士大有人在。
  最近流传着一个普洱茶的故事:有个买家,前几年用一辆宝马3系的钱来买普洱茶,有懂行的人看了他的茶说,现在把茶卖掉可以换一辆宝马5系,但是再过几年出手,可以换一辆7系。普洱茶越存越值钱的说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社会投资。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沸腾的普洱茶(1)
多年前默默无闻的普洱茶如今成为茶中极品,价格迅速翻涨数十倍。是普洱茶的“大器晚成”,还是另有原因?
  “2006年进货价格为30多元一块的7两装七子茶饼,到了2007年就变成150多元钱,而市场零售价格还要高很多。”提到当前茶叶市场普洱茶的价格,马连道一家茶庄的老板感慨地说,普洱茶价格涨得太快了,甚至让他这个做茶叶生意8年之久的老茶人都感到意外。
  以中国茶叶经济比较发达的广东省为例。几年前,在那里批发普洱茶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很多时候还可以赊账。但是自从普洱茶被炒得沸沸扬扬之后,根本就不存在先提货的可能了,通常都要提前一段时间预付订金,甚至还要根据付款先后顺序提货。“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普洱茶,普洱茶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价格当然会疯狂上涨!”云南昆明一家知名茶业有限公司的市场开发部经理邵显君称,普洱茶价格在几年内迅速上涨的原因就是人们对它的追捧,而追捧它的原因之一就是各大茶商的疯狂炒作。
  邵显君说,例如云南一家知名茶厂生产的一款500克普洱茶茶饼,1997年的进货价是7元一块,可是到了2007年已经涨到160元一块。再如另一种型号的普洱茶,2006年年初新茶进货价为30多元一块的700克茶饼,到2007年年初,同样茶叶的进货价就涨到150多元。一些纪念版和收藏版的普洱茶产品在一年内上涨幅度更大,大部分都比去年同期上涨了近10倍。
  普洱茶已成为茶商吸引顾客的最佳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