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经济学-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联模式能够存在较长时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权力高度集中;第二,经济危机即大萧条使很多人开始反对资本主义;第三,基于意识形态斗争的冷战使相关的经济制度“合法化”。最后一点理由存在争议,因为计划经济成功地使俄罗斯迅速(一代人的时间)完成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化国家的转型,但这个转型付出了高昂的人力成本,关于这点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将详细介绍。
为弄清楚为什么计划经济失败了而自由市场经济却成功了,前苏联的最后一任领导人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曾派遣高官到欧美考察,研究这些国家是如何轻而易举地生产和分配充裕的商品和劳务的。据说在参观伦敦的一个食品市场时,有个官员问道:“谁管理面包的供应与需求?”得到的回答是“没有人或每个人。”
市场的“真经”:没人管
1742年,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大卫?休谟写道:“一群人、需求和自由产生了商业。”这段话归纳出市场成功的三个基本要素:自由、追求舒适(不仅仅是生存)的无穷欲望和市场的众多参与者。 。。
第4章 东德无香蕉:为什么分散决策优于政府集中决策(2)
自由市场的真谛是:在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如何最优分配产出和快速适应市场条件的变化(这一点可能是最重要的)等方面,众人的智慧远远胜过任何政府。与计划经济相比,自由市场有如下优势:
市场是最佳的信息集合器。全球有数以亿计的商品和劳务,其价格随供求的变化而不停地波动。没有哪个政府(哪怕拥有最先进的计算机)能够精确掌握变化趋势并及时告知消费者和厂商,以便他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市场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与大政府的官僚模式不同,市场灵活、多变并且富有弹性。在自由市场机制下,厂商不停地开发新产品,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这个尝试和发现的过程(虽然有时付出很高代价)是市场最为显著的特征,有助于保持创新活力。
最后,自由市场(开放的竞争市场)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发现消费者的需求,以最节约的方式满足这些需求,任其发展(比如不为特权所左右)的市场是公开的、*的。
自由市场国家的繁荣与生活水平能得到持续增进,优于由政府控制日常交易的计划经济国家。中东欧计划经济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计划经济解体后的20年里,最早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如实行休克疗法)的增长远远快于改革滞后的国家。改革的先行者(如波兰、匈牙利和捷克共和国)在1990~2006年间经济累计增长40%~70%。而改革滞后的国家(如乌克兰和摩尔多瓦)试图长期维系旧有的计划经济模式,累计增幅在20%~25%之间。
不实行计划经济,政府仍有干预经济的倾向
不再实行计划经济后,命令和控制的方式依然以或明或暗的方式继续存在着。
委内瑞拉的案例发人深省。在20世纪后半期,委内瑞拉的经济由于油价攀升得到了快速发展,政府倾其所有(毋宁说是挥霍)的石油收入来刺激经济和赢得选民的支持,为避免通货膨胀和获得民心,政府还实行了固定价格制度(固定价格制度实行的后果是可怕的,令人不寒而栗地联想到前苏联),结果基本食物严重短缺,厂商没有动力向市场提供商品,农场主、牧场主和渔民把产品销往没有价格管制的邻国哥伦比亚,与此相应,委内瑞拉货币兑美元的黑市价仅为政府规定外汇牌价的一半左右。
再以另一个盛产石油的国家伊朗为例。西方国家针对伊朗的核计划采取了措施,与此同时伊朗的经济每况愈下,伊朗官方谴责美国对伊经济制裁导致了经济不景气,但真正的元凶是经济管理的不当、公共部门(控制着经济的60%~80%)的膨胀及严重的*。对食物、住房、能源和信用的补贴,加上价格管制(包括统一的最低工资制)和配额,人们遭受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率、失业率以及商品普遍短缺的折磨。
政府干预经济并不是发展中国家独有的。20世纪70年代初,尼克松和福特政府就试图通过价格和工资管制治理通货膨胀,这一做法以彻底失败而告终。价格管制造成的可预见的后果是需求增长快于供给的增长,燃料等许多商品会发生短缺。能源的价格管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家石油禁运引起)和20世纪80年代早期(伊朗革命和两伊战争造成)的石油供给冲击时期尤其是场灾难。亲历这段多事之秋的人们依然记得排着长队等着加油的情景。工资和价格管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21世纪初期,原油价格涨了3倍,汽油价格连创新高,而加油站并没有排起长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此时石油的价格由市场决定,供给与需求当然就能保持平衡了,而价格管制只会导致燃料短缺加剧。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4章 东德无香蕉:为什么分散决策优于政府集中决策(3)
还有更多的或明或暗的政府干预都以失败告终。例如,法国电话可视信息网和英国电视电话咨询系统是因特网的前身,自1982年投入使用以来,这些由法国和英国的邮政、电信部门提供的电传信息服务,使消费者与厂商的在线购买、旅行预约、电话查询和金融市场动态检索成为现实。在业务开展的顶峰时期,法国的电话可视信息网拥有约2 000万用户,实现了1 亿美元的收入。
不过,到20世纪90年代末,这些服务彻底地被因特网超越和取代。因特网在全球拥有数以亿计的用户并实现了上百亿美元的收入。为什么这些“信息超级高速公路”上的“先行者”们先后倒闭了呢?简要地说即使不考虑市场波动因素,政府所有与经营的这些企业也难以适应自由市场,在瞬息万变的在线服务市场他们更是措手不及、束手无策。政府能否预料到(且不论是否做出反应)市场的力量会产生谷歌、聚友网、优图网呢?其实问这样的问题实在是有点傻。
相关政府并未为这些失败所动,2005年,法国和德国政府决定资助谷歌和雅虎的竞争对手以及一些商用搜索引擎,称做“酷罗计划”,这一项目花费纳税人的钱达到1亿美元。这笔开支的所谓正当理由是用于弥补私人部门由于该领域资金回收期长而产生的投资不足。这一解释存在两个问题:第一,谷歌和雅虎在没有美国政府扶持的情况下取得了巨大成功,虽然坦白地说互联网的早期创办者(美国军用计算机网)在20世纪60年代曾经得到过政府的资助;第二,法国和德国政府给予的资助额度与谷歌年均资本1个亿的预算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
政府什么时候会吸取教训呢!很容易想当然地认为是政府的傲慢自大或为培养“国家级优秀企业”而产生的短视导致政府屡败屡战,但政府不愿意从以往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有着更为深层和危险的原因,即分配政府扶持资金的政府官员和接受资助的企业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包括权与钱),巨额开支由纳税人买单。市场中的这种“劫掠”是随后章节讨论的主题。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前提是适时适度地干预(见第22章的内容)。
繁荣与自由市场共进退
市场的自由程度既与经济发展绩效关系紧密,又与人民的福利水平密切相关。简言之,自由市场国家的政府不作为或作为有限(如协调者或指导者)。自由度高的市场比自由度低的市场带来更高水平的繁荣(以人均GDP计)。
图41自由市场与繁荣
资料来源:The Economic Freedom of the World 2006,Academic Foundation;The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2005。
经济学不是一门实验科学,或者也可以说,经济学是一次性实验——叫做历史。与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不同,这个实验是不可逆、不可重复的,因此因果的区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便如此,我们不时地进行着一些,从中能加深对经济力量的认识。不再实行计划经济就是这样的一个“自然大实验”: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20年里,波兰、匈牙利等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计划经济下的两倍,这是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对自由市场能给人们带来持续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计划经济却做不了或做不好的最好诠释。
第5章 饥荒、环境破坏和金融危机:政府失灵猛于市场失灵(1)
即使是现在,自由市场经济的成功已经路人皆知的情况下,聚焦市场缺陷依然风行。下面是有关市场缺陷的几大罪状:
一些市场反应迟钝——比如,能源的供应与需求对价格的变化反应很慢;
一些市场反应过激(这点通常针对金融市场);
某些东西市场制造过多(如污染);
另一些东西制造太少(如公共安全和研发);
自由市场使垄断成了脱缰的野马;
市场有失公平。
每一条“罪状”通常伴随着要求加强政府干预的政策建议。虽然每一条都是实情,但治疗方案(政府更多地介入)造成的后果比“市场病”更恶劣。在后文中将对上述市场的缺陷一一做出分析,并寻求最为有效、最少副作用的政策类型。
不过,这一章旨在揭示政府失灵比市场失灵破坏性更大,尤其是,计划经济体系对死亡和不幸负有更大的责任,程度远远超过自由市场。且不说两次世界大战付出的生命代价,仅20世纪的*统治就至少应对其所辖范围内的数千万公民的死亡负责:希特勒的大屠杀,柬埔寨的死亡进军,前南斯拉夫、卢旺达和达尔富尔的种族净化……名单长得令人伤感。这些大屠杀都是人为犯下的罪行,更为不幸的是,这些政府还无意中铸成大错,造成数千万人民的死亡,比如马上要谈到的饥荒。
饥荒
赤贫地区的农民或政府缺乏应对自然灾害的技术和必要的资源,一旦遇上极端的气候条件就会发生饥荒。
20世纪发生的大部分大的饥荒(苏丹、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印度和朝鲜)几乎都是政府错误决策所导致(包括战争)的。
诺贝尔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认为:在现代,一个*制国家不会发生饥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当今社会,一个市场机制运行良好的国家不会遭受饥荒。
环境破坏
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唯利是图的厂商(或者说是自由市场制度)应该对当前环境的恶化负责任。但历史证明计划经济国家比资本主义国家应负更大的责任,即使是今天,计划经济每单位产出的污染也高于自由市场经济。
污染的社会成本大大超过私人(个人)成本;这意味着存在一种内在趋势,就是家庭和厂商从事的活动(比如,驾驶高油耗车辆或使用高碳燃料)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有损社会的整体利益。在最发达、*制和自由市场的经济体中,寻求更为洁净环境的政治压力导致了政府干预:管制(如排放控制与经济燃料标准的制定)和税收(汽油税或碳税),这些措施使个人的污染成本接近社会成本,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的缺陷。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70年代早期开始,美国、加拿大、欧洲和日本保护环境的积极行动促成了政策的变化,使水、空气等的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计划经济体系中不存在类似的纠错机制。集权政府(*制)基本不考虑公众基本生活需要,诸如更洁净的空气和水之类的诉求。政府所有和经营的企业几乎不必为他们的人和行为负责,尤其是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不负任何责任。领导者尤其将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置于首要位置。
近半个世纪以来,沿袭了计划经济下的陋习,俄罗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污染者之一。前苏联领导人想当然地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计划经济下的俄罗斯完全无视环境灾难,典型的事例有:河流、内海和湖泊的野生生物的减少(由于化学物和其他污水的排放引起);咸海的干涸;许多城市空气质量恶化,相关指标低于最低标准数倍;成吨的化学和核战废料被秘密地埋在无数个处置场地。计划经济体制下对环境与人的生命极端不负责任的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央政府甚至都不愿意承认这次事故的发生并且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导致事故死亡人数急剧攀升(约有10余万人)。陋习难改,俄罗斯至今仍是最大的肇事者之一。
第5章 饥荒、环境破坏和金融危机:政府失灵猛于市场失灵(2)
确实令人难以置信,只得到政府些许帮助的自由市场的环保记录远远地优于政府大量干预的经济体。图51显示了市场自由度与环境洁净度之间的关系。
图51自由市场与环境状况
资料来源:The Economic Freedom of the World 2006; Academic Foundation;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Law & Policy; Yale University and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arth Science Information Network(CIESIN);Columbia University; Pilot 2006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金融危机
过去(或现在)对自由市场的批评都以金融危机为例说明自由资本主义的危害。但一个世纪以来的许多(即使不是大部分)最严峻的金融危机是由政府推波助澜造成的(即便不是由政府直接造成)。这里举几个例子:
大萧条:1929年股市泡沫破灭导致经济的下滑,但经济状况的恶化很大程度上归咎于美联储的不作为和胡佛政府不当的经济政策,包括实行保护主义(《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引发的贸易伙伴之间的报复,导致世界贸易的缩减。
日本资产泡沫的破灭和“失去的十年”:1989年年底,日本银行提高利率导致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裂。不过日本并没有经历类似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接下来的15年中经济增长年均仅15%,远低于平均趋势。这主要是由于日本银行持续保持高利率,还由于日本的财政部不允许快速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