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尧访谈录-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品并非完全原创,只是在拼凑和叠加史料而已,对于此类观点,你怎么看?
岳南:70年前,傅斯年在组建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的时候,就提出过这样的口号:“我们要科学的东方学之正统在中国。”“史学就是史料学。”“把些传统的或自造的‘仁义礼智’和其他主观,同历史学和语言学混在一起的人,绝对不是我们的同志!”
尽管傅氏提出的这个史学就是史料学的观点曾遭到不少人的质疑和批评,但若平心静气地思考一下,还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在傅斯年与史语所那一代学者的身上与学术成果中,我们可以看到“普鲁士学派”的影子、兰克学派的影响,也可以看到实证主义史学的痕迹。史学如此,纪实文学很大一部分就是史学,延伸一下就是傅斯年所说的“史料学”。因而在史料搜集上下功夫,是纪实文学作家首要的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个过程将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成色。史料收集后,当然是要进行拼接融合,就像一个木匠把木头弄来整过一番手续,做成一个柜子或箱子一样,用文学语言的胶水把它们贴合成一部成型的作品。
换句话说,什么样的纪实文学才算完全原创?如何去写才称得上是完全原创?比如写傅斯年这个人物,他于1948年底,把整个史语所几乎完整地拖到了台湾——这是当时中央研究院十三个研究所中,唯一一个跟随败退的国民党到台湾孤岛的纯学术研究机构。赴台后的傅斯年出任台湾大学校长,两年后死在任上。我在《陈寅恪与傅斯年》一书中,只能如实地交待傅公的这段生活,也就是从他离别大陆到死在台大医院那一天的典型、有普世意义的事情。对于这段生活,我无法进行“完全原创”,更不能以小说的笔法进行创作。
曾以《罗马史》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蒙森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历史学说到底只不过是实际事件的清晰知识,它一方面发现和检验可获得的证据,另一方面依据对造成事件起主要作用的人和当时环境的理解把这些证据编写成叙事文”。蒙森是受兰克学派影响很深的学者,他这番话我是赞成的。
我所创作的纪实文学与别人之不同就在于不是凭空想象的“原创”,而是通过当时的人所见所闻与回忆,将这些材料原原本本地排列出来,一个消逝的历史场景就复原了,死去的人物也由此而鲜活生动起来,任何现代与时俱进的凭空想象与“创作”,与这些发黄的材料比起来都是缺乏血肉与生命力的。因而,对于缺乏“完全原创”这一条建议或说批评,我到现在还没有认识到它的益处并不准备接受。
※虹※桥※书※吧※BOOK。
第29节:用一生时光修筑文化城墙(1)
用一生时光修筑文化城墙
吴怀尧:近来流行于大街小巷的奥运歌曲《北京,欢迎你》中有一句歌词是“有梦想谁都了不起”,能否透露下你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梦想与雄心?
岳南:对于这一类的歌,我不太留意,若说有梦想就了不起,我没有感觉到也没有看到。我在文学创作方面的事,谈不到什么梦想和雄心,古人有“立德、立功、立言”乃男子汉的三大理想或追求。我现在的写作,属于“立言”的一类。既然如此,就要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把这个“言”立得正、立得直,立得真一些,为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别人没有发掘过的历史史实和真相,用一生来发掘湮没的材料,修筑一个新的文化长城。因而,每一份材料、每一个朝代的史事在我笔下都是一块砖石。如果这些都不能实现,至少做到在良心上能过得去,不要给别人添堵或出卖文化良知,弄出一些 “含泪劝告”或 “纵做鬼,也幸福”,并且还“只盼坟前有屏幕,看奥运,共欢呼”等等鬼怨人怒的“雄文”来,在文化长城上抹粪。
吴怀尧:2007年8月22日,你开通个人博客,一年时间,有500万人访问了你的网络空间,你对网络这种新媒介怎么看?你认为网络会带给文学什么样的影响?
岳南:网络是个新生事物,以前对它认识不足,自从开通博客后,感到网络的力量很强大,相互间交流起来更快捷更方便了,许多信息采集起来也方便得多,有些资料可以不用到图书馆就可以查到,这对增加知识面,提高创作效率是很有益的。如果没有网络,要写一本书肯定付出比现在大得多的时间与力气,这是网络时代给创作者带来的好处。当然,就我在网上看到的文章,特别是博客文章,大多都是肤浅的八卦文章,有的跟“文革”的大字报差不多,看上去沸沸扬扬的迎风招展,很有气势,但看过也就看过了,像风沙掠过面颊,基本上留不下什么印象。
吴怀尧:此前有媒体报道,年近七旬的南京建筑学家陈景元为查证兵马俑的真实来历,独自调查研究30余年,认为兵马俑的主人根本不是秦始皇,而应当是秦始皇的祖先秦宣太后的陪葬品。你也出过关于秦始皇陵的专著,对于陈景元的观点,你作何评价?
岳南:我与陈先生是朋友,经常通邮件交流这方面的看法。对他提出的观点大多数不赞同。我觉得陈先生的研究,“想象、猜测”的成分居多,理由并不能完全令人信服,目前还只是停留在“猜疑”的层次上。
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是可以怀疑并推翻重来的,有些却不能,我本人还是更相信司马迁的《史记》与现代田野考古成果。也就是现在史学界提出的要从“疑古”转到“释古”上来。
◇欢◇迎访◇问◇BOOK。◇
第30节:用一生时光修筑文化城墙(2)
陈先生后来又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认为上世纪70年代在骊山脚下秦始皇陵园出土的两组铜车马,也不是为秦始皇帝陪葬的。继尔又说骊山秦始皇帝陵埋葬的只是他本人的衣冠,真正的秦始皇帝尸体被埋在了河北井径附近的大山中。他列举的主要理由是,秦始皇帝出巡途中在河北刑台的沙丘死掉了,按常理,秦始皇帝的灵柩,应当向南,取道洛阳,经崤函古道,直接返回咸阳。可是,这条四百八十里长的道路,非常的狭窄,“车不同轨,马不并辔”,地上车辙宽度只有106厘米,根本不能通行四马驾驭的、车轮轮距为203厘米的“辒辌车”。《史记》里说:秦始皇的灵柩车,是从邢台向北,经井陉、进太原、入雁门、过云中,抵包头,然后沿着“直道”回到咸阳。这一路的行程,大约二千五百多公里,以每天五十公里的速度去计算,也需要超过五十天时间。因而秦始皇帝的尸体和车队将会遇到四个方面的难题:
一是路途遥远;二是天气太热,容易使尸体变腐生虫;三是因轨道太窄,载秦始皇帝尸体的车子过不去;四,路途遥远又遇暑热难当的月份,尸体不入棺无法保存,而入棺后人抬不动,车拉不走。在这种情况之下,秦始皇帝尸体出不了河北地界,唯一可行的解决办法是就近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尽快将尸体进行秘密埋葬。因而陈景元先生认为,秦始皇帝的尸体在李斯与赵高的主持下,令人在井径附近的大山凹穴处,开挖不长的水平隧洞,运进赶制的棺木,封死入口之后,山上驻军奉命扔下大量土石,使墓室融进山体之中。一些直接知情的工匠,被统统生埋在这个隧洞里。一个千年的隐密就这样消失于历史的视野之中了。
对于陈先生这种推测或考证,我本人不敢苟同。众所周知,秦始皇帝的一大功绩就是“车同轨、书同文”,他会允许出巡的唯一道路上存在这种不能走的路吗?假如载秦始皇帝的车真的由于车轨的原因不能前行,那么把他的尸体拖出来装入一个麻袋,找几个亲信背过去,再找辆车载到咸阳不就行了?如果秦始皇帝到了井径附近没有死,仍然好好地活着会怎么办?是不是因为车不同轨就回不了首都咸阳了?因而我感觉这个猜测有点太离谱,甚至有点荒诞意味,像《西游记》中的唐僧与孙悟空西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差不多了。
吴怀尧:目前,无论是出版界还是网络,历史题材的作品都非常受欢迎,有些作者还成功跻身中国作家富豪榜,但严肃厚重的作品似乎并不多见。作为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考古文学作家,是什么触动您从敦煌石窟到汉墓,从定陵到秦兵马俑坑,从大国衰荣到沧桑历史,去写这一段被掩蔽了的历史岁月和尘封了的峥嵘人物?
岳南:引发我创作热情的是自己对这个题材感兴趣,有一种天生表述的冲动和欲望,当真的沉下心来打开历史沉封的黄卷,以及观看历几千年而沉默地等待我到来的文物时,内心生发出一种亲近感、使命感与光荣感,认为自己该为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做点什么,为后世人类传承点什么,于是就开始一部接一部的写作起来。我这个说法不是对你说无中生有的大话、空话与套话,是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情感。
人这种动物,有的时候内心确实会生发出一种使命感和对文化的敬畏与自豪感。当我为寻找秦始皇时代修建的长城,独自一人冒着酷寒在冬日的西部地区黄沙翻腾的野外奔波时,望着起伏的沟壑与无垠的大漠戈壁,心中会生出许多感慨。
记得上世纪初,瑞典的探险家与地理学家斯文·赫定到罗布泊探险之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来了,看了,征服了。”他说这个话不是指对文化与地理的征服,是指对一只看不见的企图蓄意掩蔽历史与文化之手的抗争与征服。就在这次探险中,斯文·赫定发现了迷失千年的楼兰古城,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
就我自己的情况而言,如果从1990年采访定陵地下宫殿考古发掘队队长赵其昌并与其夫人杨仕合作撰写《风雪定陵》开始,到现在已是18个年头,之所以能坚持下来,与读者的关注以及整个社会的关怀是分不开的,其中包括海外的出版商与读者。
BOOK。←虹←桥书←吧←
第31节:用一生时光修筑文化城墙(3)
敬佩白卷英雄张铁生,为获爱情写出成名作
吴怀尧:现在回头梳理下,你的文学启蒙是来自家教还是来自社会,抑或是来自身边的师友?你目前的写作在美学上的追求与你当初的文学启蒙是否一致?
岳南:我的整个学生时代,生逢乱世,当时中国已取消了通过考试继续到大学读书这一方式,主要靠阶级成分的外衣由掌权者推荐上大学,也就是“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只能打洞”的时代。
谈到文学启蒙,家教有一点,更大的应该是齐鲁之地厚重的文化积淀的原因,我们村尽管偏僻一点,但有些老头老太太能口述中国历史小说,比如《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水浒》、《西游》、《七侠五义》甚至一般人不太了解的《矿山英雄传》等等,还有一些民间传奇故事。我自小有听别人讲故事的嗜好,也就是家乡说的“把瞎话儿”。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断断续续听了一些“瞎话”。
记得有一年冬天,每天晚上吃过饭都到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家里听她讲古书,这个老太太我喊她叫舅妈妈,人很慈祥,很能说,我一边听一边帮她扒棉花桃子——秋后不开的棉桃,采到家中扒开再亮晒——结果一个冬天下来,一部《隋唐演义》加半部《矿山英雄传》就听完了,现在我所知道的隋唐历史人物与故事,大多是从她那里来的。类似这样的民间“把瞎话”,对我后来舞文弄墨并当这个空头文学家起了相当大的启蒙作用。
不过,当时毕竟还是一个学生,从小学到高中,老师的传教当然是最令我受益的。好像一种天意,我上学的时代,遇到的语文老师都特别有水平,有几位后来还成为省内外颇有影响的作家,如我在中学时候的王良瑛老师,后来到了山东省作协,并一度出任过《山东文学》主编,也就是前一段时间写“鬼词”的作协副主席王兆山兼任的那个位子。当然,二者是不可相提并论的,王良瑛老师曾以长篇小说《野色》奠定了他在文学界的地位。这些小学与中学的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后来能够搞点文学创作的基础和最基本的条件。
还有一些课外书和文章,都成为滋养我文学创作的一个部分。比如说1973年,辽宁省兴城县白塔公社枣山大队第四生产队队长、下乡知识青年张铁生,他在参加当年6月份全国高等学校招生文化考试时,几乎交了白卷,语文38分,理化6分。他自知录取无望,便将事先准备好的一封信抄录在理化考卷的背面交了上去。这封信被发现后,他作为“白卷英雄”轰动全国,一时成为大红大紫的风云人物。《人民日报》曾以《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转载了这封信,全国师生组织学习,我自然也要参加。
当时我感到这封信文才很好,让我很感动,完全可以当作模范文章来读,有些段落就背了下来。张铁生君这封信开头的第一句话是:“书面考试就这么过去了,对此,我有点感受,愿意向领导上谈一谈。”这是岂今为止我所见到的文章中最好、伟大的开头,干净利索,不卑不亢掷地有声,特别令人感动和提神的是“愿意谈一谈”,而不是低头哈腰,诚惶诚恐地上达天听,“向组织上汇报汇报”。后来听说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于1984年创作完成并获当年龚古尔文学奖的《情人》,开头一段就是模仿、借鉴的张铁生这封信。《情人》已有中国译本,第一句是“我已经老了……”
吴怀尧:呵呵,杜拉斯模仿张铁生,这还是第一次听说,好在只是一种传言。人们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你涉猎考古文学多年,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岳南:准确的说法应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话,他主要是从政治角度来说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