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店十年-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我也从那时候起,人渐渐发福起来,有点胖了。
话吧一直开到2005年8月,平均每月有1万元利润入帐。这个小小的话吧,给我带来近二十万的收入,这是我始料未及的。代理商杰通公司的人都翘起拇指说:“真厉害,你是苏州移动话吧中的冠军!”2004年起,移动和联通公司,推出单个的公用电话,星罗棋布地分散在一些小店。为了保障我的利益,杰通公司遵守协议,没有在我的话吧周边放置他们的公话。2005年,电信实行免费安装公用电话,公用电话变得无孔不入,话吧的生意也就雄风不再了。
开店十年 (19)
16、股票之痛
民谣云:“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等开张”;以及“十亿人民九亿股,还有一亿忙跳舞”。话是夸张了,但也可以看出,当时的“全民经商热”和“炒股热”,是何等的人潮汹涌?盲目跟风,有多少人笑到最后?又有多少人血本无归?在“想致富,就炒股”的热潮中,我也急功近利了一回,糊里糊涂就挤了进去,结果呢?自然像千军万马冲锋陷阵,你就是牺牲了也没人知道。
我是2001年初进入股市的,当时因为没有买房,手头有一些余钱。怎么让它钱生钱呢?看到炒股的人,个个红光满面,股票天天看涨,似乎只要进入股市,就能捡到金子。我头脑发热,蠢蠢欲动,就在对面的中国银行,开办了沪、深股票帐户。说我糊涂,一点不假,因为我对股市和股票一窍不通,是个名符其实的外行,也没时间蹲在证券市场看行情,只是隔三岔五买份报纸看看。我在中行有存款帐户,他们开设了“银证通”,成为股民时登记的相关资料,也是请他们帮我代办的。今日看来,这样盲目的投资,不吃亏才怪。
我也没研究什么板块,店里有海尔冷藏柜,质量不错,平时也爱喝青岛啤酒,口味很好,看到报纸上公布的行情栏内有他们的股票,感觉这两家公司比较可靠,还是绩优股,就毫不犹豫买了他们的股票。当时的行情还是上涨趋势,这两个股票,就像沸水中的水泡,也在往上冒,只是涨幅不大,三角、五角的,有时心血来潮,我用电话委托方式,操作过几次买卖,一共就三四次,赚了六七千块钱。在当时的股市里,这点盈利,还不够塞牙缝的。只是数字游戏,盈亏却在弹指间,有点刺激,也有点惶恐。知道它是有风险的,却没想到,风险来得如此之快!
所谓乐极生悲、物极必反,在2001年7月,股市全线暴跌,惨不忍睹!股市顿时人心惶惶,甚至听说有人跳楼自杀!“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短短几天,我的帐户上就损失3万多元。7月下旬,从报纸上获悉,青岛啤酒的总经理游泳时因病去世,我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但我没有及时抽身而退,而是把青岛啤酒的股票,全部换购成海尔股票,我以为海尔是国际知名的大公司,技术和实力雄厚,也许能渡过难关。然而,我等来的是深深的失望。
当初投入股市的13万5千元,眼看缩水成9万、8万、7万5……,就像斗输的公鸡,节节败退。唯一的收获,就是听懂了一些术语,什么利空、满仓、套牢、割肉之类。我明白,手里的这点股票,像是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咒,被死死套牢了。何时解脱?不得而知。我有点难过,但没有悲伤。一来,它还没有伤及元气,还不至于影响我的生活,不似有的人炒股是全部的血汗钱或是借来的钱,那就输不起了;二来,我本就是玩票性质,看不懂那些K线图,没有心思去炒股,发不了财,就当是存银行,股息分红就当是利息;三来,股潮如海潮,总是有涨有跌,有跌有涨,这是自然规律,我既然不想割肉疗伤,就要有足够的耐心,相信会有涨潮的一天。
买入时的12元5角,跌至今日的4元5角,让人无言以对!海尔还是块金字招牌,它的名声和业绩,依然是中国家电的龙头,无奈股市低迷,它是回天乏力。股市不再是经济的杠杆,不规范的地方较多,还有一些人为的因素。中国经济在高速发涨,股市却像一个弃妇,凄惨冷清,真是*两重天。我从2001年7月,直到现在,其间没有一次操作,但我没有遗忘它,而是把它作为一次教训,告诫自己不可贪图,要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坚定。
如果按股价论,我的股票已跌去三分之二,要不是每年的分红派息,几年累积起来,挽回一点损失,只怕13万就剩下了零头。现在,我的股票市值还不到8万元,仍然亏损了五分之二,要是算上这五年的利息损失,可能亏损一半还不止,如果再算上这几年的物价上涨指数,那么,股票的价值已所剩无几。据说,炒股的人,10%是赚钱的,20%是不赚不亏,70%是受损的,这个比例,触目惊心。相对于全国的股民来说,我的损失是微不足道的。我不过是小小的一个缩影,而更多的股民,他们受到的伤害,才是让人痛心疾首的,他们的神经,已脆弱得经不起任何的风吹草动,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的悲剧,早已不是什么新闻。
股票,我是不去动它了,它就像冬眠的蛇,不动它,还相安无事,你去动它,还有可能被它反咬一口。随它去吧,就当被海水冲走的海贝,哪一天涨潮了,也许海浪能送回几枚贝壳,留作我们曾经涉足股市的纪念。我已决定,不只是现在,就是将来,绝不再迷恋股票,还是安分守己开我的小店,做我的生意,过我的日子好了。现实生活中,往往会有“要想富,穷得快”的谬误,炒股、赌博、贩毒、贪污等,无不如此。炒股的投资性质,越来越模糊,渐成投机的工具。企业上市,本是集结民间力量,筹集资本,借风上天的机会,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圈钱”的游戏,怎能不令人惊诧莫名,胆战心惊?
从我的经验看,股票不是一个好的投资品种,它饱含的风险性和不确定因素,不以普通股民的意志为转移,一天之内,你的股票市值,就有可能像洗过的劣质羊毛衫,严重缩水!这实在不是普通民众可以玩的投资方式。真诚奉劝那些辛苦挣钱的朋友,远离股市,安心生活,别让变幻莫测的股市害了你!股市下面只有漩涡和暗礁,没有沉没的宝藏,就是有,也轮不到千万散户。股市就像是海市蜃楼,看上去很美,实际月黑风高,危机四伏。它甚至还不如一只烫手山芋,山芋摸起来烫手,吃起来却香气四溢。
如果你年轻,就去实实在在做点生意,或者风风火火闯荡一番,做事也即做人,不管成功与否,这种体验和经验,才是真正让你受益无穷的;如果你年老,就安安稳稳呆在家里,与老伴一起散步,与家人一起吃饭,尽享天伦之乐;如果你有爱人,就送她一份精美的礼物,“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在送出祝福的同时,你也会收获快乐;如果你是单身,就对自己好一点,就对朋友好一点,就对家人好一点,就对所有人好一点,让世界充满爱……
投资股票,是我的一次失误,是我欠考虑的结果。不知还要多久,才能和它彻底“离婚”,完全地忘掉它?但相信我,不会把这种阴影留在心里。金钱的损失,是有形的,我不会让它影响我的心情。我希望自己的心里,充盈着明媚的春光、温暖的阳光和清新的月光,失望、寂寞、烦恼,都是暂时的,相信明天会更好!我可能沉默寡言,但与人相处,我不会仰视,也不会俯视,有平等,才会有和谐。我不会拒绝握手,我会微笑地看着你,感受你的力量和温度。我赞美勇敢和高尚,但我同样欣赏平凡,脚踏实地,更是一种品质。
我开书店的时间较长,直到2005年,才不得不和它分手。从经营上来说,它是一个主干,其它的红豆、苏绣、电话卡等,都是衍生的枝蔓;从信念上来说,它是一份执著,尽管有过波动,有过“花心”,尝试过其它经营项目,但始终舍不得放弃对书的“爱恋”,总是痴心不改。在浮华的时代,书更是我们的朋友。我想,现在虽然书店不在开了,但以后,我还会重温旧梦的,安安静静地开一家书店,依然是我的愿望。
如今,在我们这儿,店面难求,租金又贵,开书店很难生存了。目前,我无法做到把书店布置成修心养性的地方,它首先是一份职业,一份事业,我对它的感情才会更深,因为它融入了我求生的过程,如同情侣之间一样,“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如果仅仅是小资情调,附庸文雅,那我宁愿不开书店。真正的情调,是“由内而外”的,是从内心散发出来的。
时常想起那些朋友,那些来去匆匆的顾客,他们出来打工谋生,还不忘看书,在借书还书的重复中,我们有了点滴的友谊,这不是金钱关系,也不是老板和顾客的关系,而是一种友谊,淡淡的,长远的,甚至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消失。我感激他们,虽然已记不全他们的名字,但我记得他们的笑容。当他们回家娶妻生子,当他们几年以后故地重游,回到这座江南小镇,我又能听到他们熟悉的声音,还有惊喜的感叹:“哦,书店还在,一点没变,真好!”
开了十余年的小店,庸碌而忙碌,没有节假日。因为每逢假日,客户会更多,我们每天还盼着假日经济呢。2006年,我给自己放了年假,好好休整一下,顺便也是养精蓄锐,期待下一次的扬帆远航!因为人是有惰性的,好比野生动物,圈养时间久了,就会退化觅食的能力,老虎也会变成猫。我想,现在远没到退隐山林的时候,尽管我羡慕陶渊明那世外桃源的田园生活,也向往“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生活,但当务之急是,我们先要活着,然后才能活得更好!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开店十年 (20)
17、投资商铺
流动的钱是金子,贮藏的钱是银子,这是经商的人都懂的。很多人认为,金子在流动中会有磨损,这里事实,但正因为它是活的,是和时代价值相契合的,反而不太可能贬值;而你藏得严严密密的银子,很难“与时俱进”,受损的概率更大,何况,银子自古有“遁形”的传说,当它不属于你的时候,它会自动消失。因此,银子总是不如金子值钱,也不如金子闪光。我这样说,并不是比较金子和银子本身的价值,而是想告诉大家,发展才是硬道理,赚钱比数钱更有意义。
2005年春节,我和父母闲聊时,说起现在的两个店,一个是话吧,一个是我另租店面开的百货店。我说:“两个店一年的房租就是6万元,10年就是60万,不如我们自己买个店面,省下了房租钱。”父母都很赞同。可是,一时没有好的店铺可买,镇上倒是有一条新建的商业街,不过,感觉位置不是很好,不管是自己开店,还是未来的增值空间,都不是很乐观。几年前,错过了买集贸市场的店面,很是惋惜,这回可得好好谋划一下。开店是创业,而买铺是投资,一个好的商铺,就好比是一只会下金蛋的鸡。
春节过后,我就留意起报纸上的商铺买卖信息。为了便于日后管理,考虑的范围,还是在苏州地区。先后考察了三处,但都没有买。第一个地方,是苏州城区的老店面,不在商业区或居民区,店面后是一个已经倒闭的工厂。两个门面连在一起,必须一起买,大约需60万元,价格是不贵的,但那里的租金低,每年的租金,一共才1万6千元,回报周期太长。投资商铺,地段非常重要,地段好就增值快,地段差,别说增值,就是出租都有困难。虽听说后面的厂区,不久将建住宅楼,这里的店面会多些人气,房租会有抬高的可能,但前景如何,还很难预料,将来他们小区的门口要是开在别处,这儿依然聚集不了商业氛围,想想还是放弃了。
第二个地方,是吴江同里新建商业街的店面。同里本是旅游胜地,游客很多,那儿的商铺是有增值潜力的,而且价格相当便宜,一楼一底,合计100平米,每平米售价5千元,共需50万元。商铺的主要价值,体现在临街底楼的店面,楼上的利用率不高,除非是开饭店、茶楼、美容院,楼上还有用处。然而,我考察后发现,那条街不在镇区,不在交通要道,也不是人们通往这个“醇正水乡”的必经之路,而是在靠近镇区新辟的一条街,这条街上的店面房,距离“繁华”比较远,起码二三年后,才会初具商业气息。当然,现在有钱的人多,这些店面房肯定已销售一空,后来没去过,不知情况怎样?其实,新街并非不好,在旧城改造的机遇中,有很多新街,日后将成为主干道,投资价值巨大。还有一些城市新兴的开发区或商业区,最初的商铺可能因为前景不明朗,售价很低,但到真正形成规模时,丑小鸭已变成白天鹅,你再想买为时已晚。所以,在投资商铺时,需要一定的前瞻眼光,先下手为强。
第三个地方,是常熟步行街旁边的一幢商业大楼,在步行街东头马路对面,市口没得说,但他们的销售方式有点特别,大楼的每个楼层,他们自由分割成20平米到40平米不等的面积,每平米8千元,可办理房产证,非常诱人的是,他们是包租出售,就是每年返给你买房的8%租金收入,在三年内,他们还可以回购,你不想要,可以退给他们。我一开始看到他们的商铺信息,十分激动,能有8%的租金保障,这不是免除了投资者的后顾之忧吗?我打电话给售楼小姐,预约了看房日期,登记了购买意向。我去实地考察后,发现商业大楼快要竣工了,看了详细的宣传资料,听了售楼小姐的介绍,才知道这商业大楼,是由开发商自己经营,卖黄金珠宝饰品,客户买的“商铺”,其实没有店面,也没有铺子,就像分割的蛋糕一样,买的只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地方,是不能独立做成店铺的。这种情况,是我以前不了解的,我犹豫了,没有听售楼小姐的怂恿,没有付定金签合同就离开了。
如果开发商承诺的是真的,那自然好,不用我操心,每年有租金收入,投资也不大,何乐而不为?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