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美元的诡计 >

第8部分

美元的诡计-第8部分

小说: 美元的诡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协定。1994年1月1日,该协定正式生效。其简要的内容有:①关税相互减免;②取消进口限制;③坚持产地规定;④政府采购协定;⑤鼓励投资;⑥扩大相互金融服务;⑦发展相互自由运输;⑧鼓励保护知识产权;⑨协商争端解决机制等。掌控了加拿大、墨西哥的油气资源。而在西非,美国也没有丝毫的懈怠,频频发动外交攻势并谋划着调兵进驻几内亚湾,目的就是为了稳固“后备油库”。
  在发动了数次战争之后,如果再解决伊朗的问题,那么整个中东油气资源的控制权就被美国紧握手中。这样,美元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就通过石油实现了。
  在美国得志之时,其他国家也并未懈怠,欧美等国争夺世界石油资源控制权的战争从来没有停息过,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世界石油市场各种利益矛盾的交织,将使市场的角逐更为激烈而残酷。
  首先,俄罗斯在二战之后正不断地通过发展石油工业来重塑自己的大国形象;欧佩克国家为确保自身的利益而积极地维护油价政策和市场份额……这些举动无疑都在牵动着世界石油市场矛盾的演变,国家与国家之间力量的此消彼长促进了不同利益集团进行重新组合。而当石油与各种非传统安全因素(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分裂主义、跨国犯罪、环境生态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紧密交织在一起时,世界各个大国都在研究符合自身利益的石油战略。这也是美国将石油与美元绑定在一起,并不断地采取军事行动来确保其地位的国际背景。
  美国政府在稳固“石油美元”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外交政策:
  第一,为解决能源危机,美国开始加强同加拿大、委内瑞拉、墨西哥等美洲产油国的联系。
  第二,美国也极力地缓和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的关系。
  第三,在苏联复苏的过程中,美国加紧步伐开发里海和俄罗斯的石油资源。
  第四,在亚洲方面,美国尤其关注中国的石油动向。
  美国的前国务卿基辛格认为,美国只有牢牢控制住中东这个石油宝藏,才能稳住“欧洲民主桥头堡”。这样,美国才能使高加索国家接受“自由世界”的经济模式和民主制度,走上美国设计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除了实施影响中亚等国的民主制度之外,美国还支持其内部的石油公司主动开发中亚地区的石油。美国的这些举动旨在建立一条不经过俄罗斯或伊朗,直接将各地区石油与欧美市场联系起来的石油运输通道。
  俄罗斯则全面拓展能源外交布局,其出台的《俄罗斯联邦能源发展战略》该战略主要包括下面一些影响:①深化俄罗斯与欧洲能源合作关系,争取更多的市场。②对里海能源开发产生了重要影响。③加强了与亚太国家的能源合作。④加强了与美国之间的能源战略合作。,重点就是强调要通过强化能源外交促进经济复苏、维护地缘利益。
  此外,法国和德国等西欧主要国家开始积极地寻求新的能源合作伙伴,他们也制定了一系列的能源新战略计划。其主要内容有:加强与伊朗合作,并加大对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的投资,同时与俄罗斯建立战略性的能源伙伴关系,并大力地拓展东南亚市场,积极地进军非洲。
  日本也不甘示弱,除了积极加强与中东等主要产油国之间的联系,还提出了针对中亚石油的“欧亚大陆外交计划”,同时日本采取“金元外交”,凭借提供经济技术的方案来展开自己的石油资源争夺战。其主要步骤为:加强与中东产油国的关系,加强同俄罗斯的经济合作,同时觊觎北非,力图实现石油来源的多元化。
  各个国家都开始为自己寻求生存资本,在石油这一领域,一场伟大的博弈即将上演。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一切为了尊重资本的意志”
在二战时期,美国的罗斯福总统进行了一次秘密的谈话,谈话的对象是著名的地质学家——德戈里尔,当时罗斯福总统非常迫切地想知道两个问题:“石油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有多重要?海湾地区的石油储量会影响世界的格局吗?”
  德戈里尔给罗斯福总统的答案是:“非常重要,那里是未来世界的重心……”
  时隔半个世纪之久,伊拉克政府在2007年初通过了一份“新石油法草案”。而世人所不知的是,在这一法案的起草过程中,美国政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这份法案的通过引起了轩然大波,法案的基本意志是:将出口原油的收入按照公平的方式分配到各个省,并向其他国家开放自己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这个第二大石油储藏国的石油法案让很多西方国家开始蠢蠢欲动,其中不乏一些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大国,其中当然不会缺少美国这一头号资本主义国家。一场关于权利与财富的博弈展开,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尊重资本的意志……
  在新法案中,还包括了成立联邦委员会的决议。这个联邦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便是监管与国外石油的交易事宜,同时还要审议以往的领导人萨达姆执政期间所通过的一些石油交易协议。
  这时,很多国家都知道:只要控制了伊拉克的政府,就等于控制了伊拉克,控制了新成立的联邦委员会,及控制了让世人为之疯狂的石油。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一直以来,美国都暗中操纵着伊拉克政府,新成立的联邦委员会早落入美国的掌控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毫无疑问,美国又将成为赢家。果然,伊拉克官员揭晓了这些荣幸的国家名单,其中美国排在首位,另外两位便是英国和挪威。
  对于美国政府来说,这一切并不是一份意外的惊喜,一切本就在他们的掌控之中。
  美国人霸道、自私、贪婪,但是他们并不虚伪,尤其在追逐资本的过程中,这一切都显得理所当然。作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国度,美国对于石油的争夺向来就不加掩饰,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当那位一语中的的地质学家与伟大的罗斯福总统密谈之后,美国政府还没有立刻认识到石油的重要性。由于那时布雷顿森林体系尚未瓦解,美国又是能源大国,所以并未对石油表现出过度的热衷与追逐。但是,20世纪70年的石油危机,让美国见识到了石油的威力,石油涌入了美国人的视线,并深入到了美国人的心中……
  1973年10月,中东的石油输出国组织突然宣布停止对一些国家输出石油,其中包括美国。这次意外的禁运使得美国国内陷入了危机之中,油价开始大幅度的上涨。
  此次原油危机的根源是二战,当阿拉伯人看到战后自己的家园变成了犹太人的乐土后,便开始了一系列的武力报复活动。此时,西方很多国家也纷纷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参战,英国和法国为了掌控苏伊士运河,便站在了犹太人的一方,这使战争初期的犹太人占尽了先机。阿拉伯人不甘示弱,在苏联支持下疯狂地对犹太人进行了反击。
  在这次战争中,阿拉伯国家意识到了石油这一政治利器的威力,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将石油运用到了政治交涉中,发明了“禁运”这一个举足轻重的制裁西方国家的筹码。阿拉伯人明白,即使自己不禁运,只要石油的定价权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也能对各国产生威慑力。阿拉伯人的这一“伟大发现”让西方世界陷入了恐慌。很多投资家和石油公司都发现,由于油价的变化,整个西方世界陷入了混乱之中。
  阿拉伯人的这一举措所带来的后果是相当富有戏剧性的。油价在数月内便涨了4倍,当时很多西方国家的加油站常常在一周内都没有燃料供应,很多司机为了加油,经常要等待几个小时。
  美国政府无奈之下,开始尝试采用其他的方法来解决紧张的供油局面。首先,国会发布了对汽车进行限速的通知(国会发布了对在公路上行驶车辆每小时55英里的速度限制)。此外,税额减免在当时也成了可能。尼克松总统还着手成立了能源部门,希望找到更好的办法解决危机问题。在美国的家庭中,很多人把空调的温度调到了25℃。总之,阿拉伯人的“禁运”让很多西方国家学会节省。
  虽然这场噩梦持续的时间前后不过一年,但是欧佩克国家已经成功地使西方市场的石油价格上涨了4倍。这种石油禁运的方式在国际关系上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也带领着中东国家进入了新的时代。这无疑是中东国家的一项政治和经济的重要成就。
  这次“禁运”,也让第三世界的国家发现了自己的新型武器,这种武器不亚于美国先进的战斗机和航母,那就是本土的自然资源。然而,这一举措也惊醒了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尤其是当美元失去了黄金这一信用代表之后,美国人就开始寻找新的替代物在这次危机中,美国人意外地发现了最合适的信用支撑物——石油。
  美国政府经历了这次危机之后,便开始觊觎中东这一“奶酪”。首先借助中东内部发生战争(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良机,美国政府成功地让几十万的部队登陆中东。当美国接管了英国掌控下的过半的石油资源后,他们又确定了新的目标——伊拉克。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美国是消费大国,满足内需成为其发动石油战争的主要原因。而事实上,在美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从中东进口的石油只占国内总消费量的1/5。而且美国本来也是能源大国(据探测,美国本土的储油量占世界的27%),而且它还拥有加拿大、委内瑞拉和墨西哥等进口渠道。可见,对于美国而言满足内需并非难事,而美国发动石油战争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霸权的稳固。
  掌控了中东这一要塞,事实上就等于掌控了世界,在美国将石油资源地占为己有的时候,美元的腰杆就挺得更直了。
  中东计划是美国战略中的重要一步,着力点是中东,而影响的却是欧元区的国家。当美国将这一财富尽收囊中的时候,美国也就拥有了撬动全球经济的杠杆。
  说到底,一切都是为了尊重资本的意志!
  在遵循这一理念的过程中,石油与政治、经济最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成就了一段巧妙的联姻。
  在货币经济时代里,石油无疑成为一个新的主题、新的利器,谁掌控了它,谁就驾驭了全世界,谁就成为财富的宠儿。
  

“终止英国人的托管权!”
历史的教科书上清楚地记载着:1947年11月末的联合国大会上,成员们通过了终止英国对巴勒斯坦“托管”的决议。此次大会将巴勒斯坦地区进行了划分,分别建立了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两个国家。此后,1948年5月,以色列宣布成立。然而,就在以色列成立的第二天,阿拉伯联盟军队便开进了以色列境内,并对其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至此,第一次中东战争打响了……
  英国人被夺权并不是偶然,事实上,在国际要务上,从来就没有偶然。战后的英国千疮百孔、百废待兴,成为美国麾下的“亲密盟友”。当联合国要员手里握着美国发放的美元贷款时,他们也就成为美国的办事员,而为美国所办的第一件大事,便是收回英国的监管权。
  英国是美国接管中东事务的首要障碍,这一过去的“亲密盟友”显然已成为美国眼中的绊脚石。在核心利益的面前,美国首先遵从的是资本的意志,这是不可动摇的铁律。此时,将英国踢出局,就意味着顺从了美国最高的利益。
  ▲犹太人流离失所而此时的犹太人,历尽千辛万苦,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颠沛流离后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国家,然而,在这一“迁徙”的过程中,美国显然是煞费苦心。
  以色列的人口总数仅有巴勒斯坦地区总数的1/10,但是美国人却让他们分得了超过一半的土地,而且在位置的选择上也引人争议。以色列无疑成了美国的“盟友”,仰仗美国的鼻息,成了其手中的棋子。
  第一次中东战争打响后,最初以色列军队节节败退,为了扭转战争局势,保住刚刚得来的土地,以色列总理急电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埃班,要求其向联合国申请,暂时中止这场战役,让以色列人得以喘息。于是,在第3天,这一要求便得到了满足。5月17日,美国驻联合国的代表便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了议案,提出了开战双方停火3天的请求。
  这份议案引起了一连串的反应:处于冷战状态中的苏联希望取得与西方国家的合作,因此顺从了美国的意志,也提出了相同的请求;刚刚被美国人“夺权”的英国开始不赞同双方停火,并恐吓说自己还会继续增派部队支援阿拉伯国家。但是英国的反对声音也没有持续多久,不久便同意双方停火,撤走了原来派去的军队,并不再向埃及、伊拉克等国家提供武器。而英国的这一转变,原因在于“美元”之上。不论美国是“威逼”还是“利诱”,英国必将会妥协。英国国内处于一片慌乱之中,一切都等着战后重整,没有美元,这一切都将成为幻想。
  就这样,在联合国内部达成了统一的意见,以色列人获得了4周重整军备的时间。在此期间,美国为以色列提供了大量的支援。再次交战,结果以色列反败为胜。战争以一种令美国和以色列都满意的方式圆满地结束了。此外,这次战争中,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分布状况也发生了些许变化。除了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80%的土地,这实际上比当时联合国为其划分时多了6700多平方公里。于是,失去了土地的近百万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成了第三世界最底层的人。此后,巴勒斯坦、以色列之间的和谈与冲突不断,“渔翁得利”的故事在中东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不断重演。
  此外,英国人在战争中的出尔反尔激怒了阿拉伯人,致使英国的“托管权”不再仅以书面的形式被终止,英国在阿拉伯国家的影响力也被美国终结了。
  

中东:精英们的战争“俱乐部”
在中东的问题上,美国政府和其他西方国家的态度常常随着局势的转变而发生变化,除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