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中国经济新政策与我们 >

第6部分

中国经济新政策与我们-第6部分

小说: 中国经济新政策与我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资料显示,香港负资产问题最严重的时期为2003年6月。当时共有超过10万宗负资产按揭,占所有按揭的22%,涉及金额1650亿港元,按揭金额与抵押的比例为128%。而这些贷款的无抵押部分,则约值360亿港元,意味香港银行单在按揭市场便需承担高达360亿港元的不良贷款风险,也影响了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

    至此,可能不少读者会出现疑问,香港特区政府不就是自己多建了一些房子,为何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呢?现在事后检讨,香港民众、特区政府都有不少值得汲取教训之处。

    作为香港民众,在房价高升时,埋怨买房难;在房价下跌时,又埋怨导致财富缩水。无论是房价上升还是下跌,民众都把不满情绪直接指向政府,向政府施压,一厢情愿地以为只要政府出手干预房地产市场,就可以解决他们的不满。

    作为特区政府本身,虽然一心为民,但又太过于相信自身的行政力量,认为可以通过控制公营房屋的供应,来调控房价的升跌:在房价跌的时候,削减公营房屋供应,让民众的住屋需求流向房地产市场;而在房价升的时候,就增加公营房屋,以分流房地产市场的住屋需求,从而令房价下跌。

    特区政府这个策略理论上可行,不过由于市场变化很快,政府的行政反应则总是慢半拍,因此过多运用政府的行政力量来干预房地产市场,即使短期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长期而言往往跟不上市场变化的脚步,就容易好心办坏事。政府在针对房价升时制定的政策,会变成房价跌时的〃毒药〃;而针对房价跌时制定的政策,又会变成房价涨时的〃兴奋剂〃。

    因此,香港特区过度行政干预房地产市场的教训,就像病人动手术前要打麻药那样,没有麻药是不行的,但是,如果打了过多的麻药,那就不是麻醉了,而是吸毒,这样将带来更多的后遗症。
第20节,调控调控又调控的十年
    未来房地产政策会〃搞促保〃

    新一届政府未来5年的房地产政策思路,就是该搞的搞(继续搞房地产调控),该促的促(促推房地产健康发展、走向更市场化),该保的保(多建保障房、廉租房),用三个字概括就是〃搞促保〃。虽然谐音听起来像〃搞粗暴〃,但实际上政策〃温柔〃得很,绝对不〃粗〃也不〃暴〃。

    一、调控调控又调控的十年

    要解析新一届政府未来的房地产政策思路,应先回顾过去近二十年的房地产政策。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单位有分房、工人有宿舍、农民自己在农村建房,住房的问题大多都给解决了。在住房可以靠政府的模式下,中国的房价并没有多大波动。

    中央开始实施房改政策以后,无论是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还是国有工厂工作,都没有分房和提供宿舍的福利了;与此同时,有钱的民众可以自己买房,面积买大买小,地段买好买坏,楼层买高买低,主要靠自己的财力决定。о米о花о书о库о ;www。7mihua。com

    这一规定促使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真正形成,并开始迅速增长。在民众买房需求的急速增强下,房地产开发商非常高兴,通过向商业银行大举借债,购买大块大块土地发展房地产;银行对此非常兴奋,贷款利息收入可以大量大量增加;地方政府也非常开心,通过卖地有大笔大笔的财政收入。但很快,民众开始非常不爽了,因为炒房现象出现了,房价大步大步往上攀升,他们快要买不起房了。

    接着,在当年的6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121号文件),对贷款行为做出限制,以防止房地产市场过热。这个时候,民众看到中央帮他们〃出气〃,开始爽了;但被断了财路的房地产开发商、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却不干了,对这个〃121号文件〃有很大的不满。

    在开发商、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的联合〃哭诉〃之下,国务院出手安抚了。国务院在8月12日迅速下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18号文件),当中提及〃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要切实增加限价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供应〃、〃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不应求、房价涨幅过大的城市,可以按规定适当调剂增加土地供应量。〃

    〃18号文件〃一句〃要切实增加限价商品住房供应〃、〃可以按规定适当调剂增加土地供应量〃的规定,无疑将商品房〃黄袍加身〃。于是,地方政府竞相卖地,开发商竞相买地建房,带动了整个房产业市场持续火爆,房价一升再升。

    接着,政府又再出台行政政策应对。这次出来的是国土资源部、监察部,两个部门在2004年3月联合发文,要求地方政府提高发展商的拿地门槛,希望从土地供给抑制房地产过热。

    但是,随着民众对房子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国务院再度出手,在2005年3月出台〃国八条〃,强调要将稳定房价提高到政治高度,建立政府负责制。由于这个行政措施〃药力很重〃,所以房价一度受到控制。但是,从2007年开始,由于国内企业产能过剩,不少制造业企业在商言商以及为求生存,转向投资毛利率高达50%的房地产。在他们疯狂抢地、买地之下,房价再度暴涨。

    中央看到情况不对,随即又出台政策干预市场。2007年9月的《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359号文件),以及人民银行当年通过先后5次加息,从金融层面打压房地产市场上涨过快的势头。

    接着,2008年的一场环球金融海啸,导致中国经济急速下滑,中央只好放宽管制,大印钞票,这让之前受压的房地产发展商〃死里逃生〃。

    看到这,有些读者不耐烦了:快说重点吧。其实笔者打字打到这,手也有些累了,因此,大家不如都休息5分钟,看看笔者为方便读者阅读而炮制的〃2003—2013年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一览〃,休息完后再说。

    2003年:国务院明确将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提出保持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004年:由于〃地王〃频出开始调控,国土资源部和监察部发文结束各地〃靠关系拿地〃,提高拿地门槛;10年来首度调升利率及存款准备金,收紧银根。

    2005年:出台〃国八条〃,取消住房贷款利率优惠,提高首付比例等;国务院要求各地政府将稳定住房价格提高到政治高度。

    2006年:再度上调利率;出台〃国六条〃大幅调控房地产市场;提出〃90/70〃政策,要求新开工商品房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

    2007年:六度加息,全年基准利率上升1。62个百分点,从金融层面打压房地产。

    2008年:上半年继续提高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然而美国次贷危机蔓延令楼市调控戛然而止。8月起〃双率〃齐降,年内降息三次;10月出台新政支持房地产,下调契税、首付比例,免征印花税、利率优惠。

    2009年:前半年继续撑楼市,后半年由于房价飙升,楼市调控卷土重来,出台〃国四条〃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

    2010年:展开房地产市场历史上最严厉〃国十条〃,限制异地购房、二套房贷标准大幅提高;限制二套房购买,收紧、叫停房地产贷款格式土地调控,限制开发商〃囤地〃,要求央企退出房地产。

    2011年:公布新〃国八条〃,二套房贷首付比例提至60%,贷款利率提至基准利率的1。1倍;试点房产税。

    2012年:购房差别化政策,降低首套房贷利率;启动全国大城市住房信息联网。

    2013年:新〃国五条〃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购房获利须交20%所得税,增加商品房用地供应,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
第21节,新一届政府如何〃搞促保〃?
    二、新一届政府如何〃搞促保〃?

    简单总结过去10年来的房市政策,思路主要是调控、调控、再调控;那么,未来的房地产政策思路又是怎样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把房地产逐渐推向市场,慢慢由市场主导。

    不知道读者有没有细心观察,李克强总理上任大半年后,对房地产政策唯一一次全面表态,还是在2013年3月27日,全国两会刚结束后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惜字如金地说了三句:〃继续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建立房地产稳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第一点内容:〃继续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我的解读是上一届政府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不会变,会继续下去。

    第二点内容:〃加快建立房地产稳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我的解读是要房地产〃长治久安〃,单靠行政手段干预是不行的,还要让房地产市场化,以后房地产发展〃不再听市长的,而是听市场的〃。

    第三点内容:〃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我的解读是有钱的民众要买房、炒房,依靠市场机制解决;至于底层民众的住房问题,政府会以扩大〃保障房〃、〃廉租房〃供应来解决。

    简单而言,在未来5年乃至10年的施政上,房地产政策思路就是该搞的搞(继续搞房地产调控),该促的促(促推房地产健康发展、走向更市场化),该保的保(多建保障房、廉租房),用三个字概括就是〃搞促保〃。虽然谐音听起来像〃搞粗暴〃,但政策实际上〃温柔〃得很,绝对不〃粗〃也不〃暴〃。

    首先,要继续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主要是因为:

    1.中央维护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需要。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首要决策依据当然不是房价涨跌,而是国民经济整体运行的稳定状况。然而,调整通胀或者通缩、过冷或者过热的货币或者财政政策,首先就要影响到对信贷依赖最大的房地产业。简单来说,就是中央一旦动用到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都会给对这些政策非常敏感的房地产业带来影响,所以还是要把房地产调控起来比较好。这样可以在运用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时,将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减到最小。

    2.中国的城镇住房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仍处于绝对短缺状态。这就需要维护公共利益的政府政策的保证,把住房资源尽可能地优先配置在最需要的人群中,而不能让那些为卖而买的投机者利用住房市场的短缺牟利。
第22节,
    其次,要促推房地产健康发展、走向更市场化,主要原因包括:

    1.房地产未来20年仍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支柱产业,不能再继续出新招加大打压的力度了。一方面,房地产业关联60多个其他产业,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产业;另一方面,中国民众的消费结构正在从以衣食为主向以住行为主升级,不仅要求吃得更饱、穿得更好,而且要求进一步改善住、行条件。社会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是一个符合规律的必然趋势。这个进程至少要持续20至30年,这意味着对房地产业的需求至少还有

    20年。

    更明显的是,中国民众的利益诉求,已经从单纯的收入增长渐渐转变为收入增长和私人财富的累积并重。住房就是满足这样的一个利益诉求,它将是绝大部分民众储藏财富的主要方式。。19zs。

    2.政府的态度已经越来越明显,对于市场上豪宅、商品房的供应,民众的买楼、炒楼问题,要学欧美国家,主要交由市场解决。而欧美市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就是实施房产税。因此,中国未来也会继重庆、上海外,在全国更大范围内征收房产税。房产税是资本增值税的一种,只要房价升,房产税就会跟着升。房产税虽然不可以让房价下调,但可以减少市场上的〃炒房〃者。更重要的是,房产税是对购房者个人消费权利的尊重,赋予了购房者个人选择权。购房者可完全依据自身财力的情况,去购置合适类型的房产。这就是市场调控房地产的力量。

    最后,要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主要理由是:正如上文已经说到,作为一个政府,解决民生(住房)是其责任,协助投资(炒楼)则不是其责任。中央现在、未来关心的是保障房、廉租房的供应,以让底层民众有房住,减少社会怨气。在过去5年,全国开工建设保障房达2300多套,同时又计划至2015年建成3600万户保障房,以保障真正有住房需求的民众。

    此外,政府未来的房地产政策思路还有一手妙招。为了预防房地产业以及关联的60多个其他产业在调控下重蹈2008年环球金融海啸时快速衰退的覆辙,中央政府决定今后5年再改造城市和国有工矿、林区、垦区的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以上,其中2013年改造304万户。

    这招妙就妙在,首先棚户区改造可以促进投资增长,推动经济发展。未来每年维持200万至300万户的棚户区改造,可以拉动投资额3000亿元左右;由于投资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增长了,意味着经济也会随之发展。

    此外,棚户区改造还可以增加就业、拉动消费。1000万户棚户区改造项目,跟房地产开发一样,可拉动关联的建材、家电等60多个其他产业的发展,不但可以扩大就业,增加民众的收入,同时也能促进消费;与此同时,棚户区改造也可成为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过剩行业的〃救星〃,以及帮助这些产业转型、

    发展。
第23节,
Ж米Ж花Ж书Ж库Ж ;www。7mihua。com
    买房?买房!

    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买房少等1年,人生少奋斗10年〃,这道理古今都是相通的。大家买房时眼睛都贼亮贼亮的,哪些房该买哪些房不该买早都一目了然了。只要不跑到最穷的埃塞俄比亚、尼日尔等国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