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世界是平的 >

第27部分

世界是平的-第27部分

小说: 世界是平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沼詈胶偷赖嫉芯俊0劳赜诔闪ⅰ凹舛讼钅垦芯渴稹保碅RPA)一事很快获得国会的批准,太空宇航和弹道导弹研究实际上被中断了并转到国家宇航局。而剩下的“尖端项目研究署”并入五角大楼,专门从事计算机科学和信息传播的研究。而在当时,信息传播相对是门新的学科,正如作者斯蒂芬·西格勒所写的《Nerds :因特网简史》——该领域里最权威的书——指出,“信息传播技术办公室”当时是“尖端项目研究署”里一个秘密机构,是因特网的最早雏形,为现在的因特网奠定了基础。
  1969年,信息传播技术办公室首次揭去神秘的面纱,它最早的产品叫“尖端项目研究署网络”——连接国防部内部计算机网点的粗糙网络,并与几所主要大学研究室及政府实验室相连,该项目由国防部资助。设计尖端项目研究署网的本意是希望通过一个网络系统,方便少数研究人员交换数据和资料,通过几个人共享一台计算机和设备节省有限的资金。非常重要的是,在当时计算机不多的情况下,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室的人员可与在麻省坎布里奇的实验室研究员同时运行一个软件,共同调阅同一资料。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四章  华尔街在震颤中衰败(10)
“30年前,也就是1969年10月29日,发出的第一个信息非常简单,没想到此举以后会发展成因特网,”《纽约时报》1999年10月12日报道说,“它与1844年试验电讯时用的词‘What hath God wrought’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它用‘进入系统’这个最简单的词。正如后来所知,在‘尖端项目研究署网络’上只发出两个字符……正如流传下来的民间传说一样,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一位名叫查尔斯·克兰做的,他在计算机上发出‘L’和‘O’两个字母,一位远在洛杉矶西北部300英里的计算机专家,在当时还不叫硅谷的斯坦福研究中心里立即按约定给克兰做了回答。”
  虽然,直到1972年,计算机的先驱者才发明电子邮件。当时在同时使用电脑的人中间有个储存信件系统,即在同一计算机上,各人有各人的信箱号码,可以给其他人留下信息。据西格勒说,一天,先后在博尔塔、贝拉尼克和纽曼等计算机研究公司工作过的汤姆林森为了公开进行连接,写了一个简单的传送文件,从一台计算机的邮件箱发送到另一台计算机的信箱里,试看文件是否成功传送。汤姆林森后来告诉西格勒:“既然我们有能力从一台机器向另一台机器传送文件,显然,你就可以在网络上传递一个文件,然后作为邮件传送给其他地方的任何人。我正好在设计一个专门发送邮件的软件,称为‘发送信号’器,它就像一辆将两者连接在一起的公共汽车,相互之间可传送文件和发送信件。那就是我所做的……它就开始运转了。”有人会一听了之,而有些人则会模仿,转眼之间,电子邮件诞生了!
  还是汤姆林森,西格勒写道,在电子邮件中发明了@,以便区别他或她的地址。早期因特网的研究者们发现电子信箱的功能,而后使用者们便将邮箱的容量扩大,就像整个网络一样,让越来越多的数据包同时在大学、联邦政府、公司和研究机构之间交换。其他一些比“尖端项目研究署网络”规模小的网络,也开始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但正如西格勒指出的那样,“它们算不上交换网络,它们都有自己的‘行动协议’并规定在自己的网络上用什么符号组织交流。”就是说从一开始就遇到难题,还不可能从这所大学将一个邮件包传送到另外一所大学,这个问题的出现也意味着因特网的诞生。当文特·瑟夫和鲍勃·卡恩发明交叉网络协作器时,因特网实际上就成形了。交叉网络协作器只有拳头大小,是计算机万能进入系统,可以让一大邮包信息离开自己的网络,通过传送进入到另一家网络的通道。西格勒解释说,到1973年,它的设计者提出用“网络互联网络”的办法解决难题,简言之,就是因特网。
  然而,因特网并没有普及,到了1990年,在日内瓦的一位英语软件工程师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了一个使网与网之间信息传递更简单、费用几乎为零的装置,因特网才开始流行起来,这就是我们知道的万维网。据西格勒所说,当伯纳斯李开始进行万维网项目时,共有800个不同的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相连,连接着16万台计算机,每台机子中都设有一个可以传递信息的文件夹或资料库。从技术上说,所有这些文件夹和资料库都是相连的,但将它们整理并按要求发送出去并非易事,因为它们并不是都集中在资料库、通讯簿或信息管理员那里。正如《纽约时报》指出的那样,伯纳斯李所做的巨大革新是“在因特网上设计出通讯地址、连接法、发送多媒体的软件。”他的发明就是众所周知的通过字母显示的URL——统一资源定位格式——用单个字母可以显示每一页信息,同时还有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和HTML——超文本标识语言。URL、HTTP、HTML构成超级链接系统,在计算机屏幕上看到的这些特殊词、彩色字符和图标,如果单击它们,马上就传送出网上一页信息——即使是在不同的网站、不同的计算机、不同的大陆,结果都一样。那就是为什么我们称它为万维网的原因,因为你可以沿着任何线路出去,漫游世界,再返回来。要是过去,因特网上可能就有一个专门文件介绍本书,里面有各种背景材料和信息,但即使你拿到了它,对像迷宫似的网络和天书似的符号,还必须小心加以核对,就是找到路径,或许又与你计算机上编写的不一样,因此你还是用不了它。而现在所有用户只要输入“”或单击“”万维网就可以将你需要找的转换到正确位置。
   。。

第四章  华尔街在震颤中衰败(11)
但因特网真正起飞以及成为从事研究、商务和交流的工具,还缺少两个重要的部件——万维网浏览器和搜索引擎。浏览器就是一个软件,可以真正起到将因特网变成电视的作用,能让每个人都找到自己在网上的地址,只要你输入。地址,或单击超级链接,就可以看到屏幕上出现各种词或多媒体图像。该浏览器与能找到关键词或地址的搜索引擎相配合,这就意味着,即使是小孩也可以通过数百万个网站定位在一条信息上,找出他或她要找的东西,并显示出来。伯纳斯…李发明了能使万维网运作的粗糙浏览器。但商业浏览器,也称Mosaic,是技术专家马克·安德雷森在1993年发明的;一年后它被更先进的产品即网景浏览器所代替,网景浏览器使观看因特网更方便,通过彩色、内部连接图像,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任何东西,能在任何计算机上显示出来。
  网景浏览与美国国会批准开展因特网商业、大幅降低家用电脑价格和电话费用一事相吻合,当两者有效结合在一起时,使因特网使用者急剧扩大,使信息传播发生了真正的革命。凯文·梅尼很好地总结了因特网民主化所产生的影响,他在《今日美国》报上撰文(1999年8月9日):“当这个改变世界的发明出现后,与因特网相呼应的,许多有个性的印刷报纸诞生了,当它进入应用阶段时,产生、传送和储存信息的价格却戏剧性的下降了,彻底打破了对信息垄断的现象。直到最近,网络上的各种医疗信息只有医生才能获得;想想你如何找到汽车型号和价格,以前都是汽车交易商控制的……数百万人现在都有自己的网页,将他们生活的细节详细记录在上。”
  产生的结果是,在世界历史上,以前从来没有如此多的人,可以详细了解另一世界许多人的生活、产品和思想。将给21世纪初期带来个性化的另一阶段是,人人都可以将高速、宽带因特网信息交流引进到他们自己的家庭、办公室、笔记本电脑或声信号装置。宽带的进入也意味着,什么时候都有足够的频宽,因此你的因特网连接会时时畅通,就如看电视一样方便,能确保你屏幕上的信息能快速恢复,信息资源丰富多彩,比你现在看到的要多出许多倍。这样高速、宽带的连接,即使你驾车行驶在世界任何地方的路上,想通过笔记本电脑参加一个会议,不会有任何问题。还可以简单方便下载电视、音乐和录像,可以通过电子商务采购一个价值3美元的小物品。1999年因特网公司Qwest就有一个非常出色的网上商务表演,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疲惫不堪的商人不知走到什么地方,在半道上住进了一家汽车旅馆,他问壮得像熊的柜台服务员,是否有房间服务或什么其他让人舒服的事。她说是的。然后他问房间的电视是否免费,服务员回答:“你不想想你问的问题多么无聊,所有房间的电影录像都配有各种语言,任何时候,不管白天黑夜都在服务。”
  这就是高速宽带因特网进入的结果,可与天涯海角任何肮脏的汽车旅馆相连。你准备好了吗?
  将所有这些信息民主化归类在一起,如果有人想将人们之间如何生活的信息完全隔离开,甚至想将他们村与村相互封锁,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外界的生活并非乌七八糟,不屑一顾,内部的日子也没必要大吹大擂,认为比谁都好。由于信息民主化,对相互之间生活情况的了解在日益增加,即使自认为生活在一个非常孤独的国家里,当你认为只要设计一堵新的、又厚又高的围墙就能躲在里面,你马上就会发现技术的力量一定能找到方法将墙降低;当你认为只要在大地上挖掘一条深沟就能保护自己,技术力量就有办法将沟填平。在哈瓦那郊外的古巴尼科·洛佩斯学校校长劳尔·瓦尔德斯·比沃对此作过认真思考,当《地理杂志》采访时他有过精辟阐述:“古巴不再是一个孤岛,岛已不再存在,现在只有一个世界。”
  在德黑兰南部,是伊朗首都最贫穷的近郊,有些家庭可以买得起电视机,有些则不能。1997年我访问德黑兰时,发现德黑兰南郊某些有电视机的人,当每周播放美国电视连续剧时(通过卫星转播),就在家庭院内拉上几条绳子圈起来对外卖票。最受欢迎的连续剧是《观察海湾》,这是反映南加利福尼亚的一部离奇剧本,剧中所有女人都穿很少的比基尼游衣,她们的三围都是36…24…36。伊朗政府禁止使用卫星天线,伊朗朋友就将它们隐藏在洗衣机里,或者放在“周围的灌木”里,有的甚至在阳台上种许多植物将天线遮盖住。
  

第四章  华尔街在震颤中衰败(12)
由于信息革命以及通过电话、文传、因特网、电台、电视进行交流的费用下降,世上没有围墙的信息传递将不再是安全的。当人们对彼此之间的生活情况知道得更多时,世界政治会出现新的欣欣向荣的气象。如果世界某个黑暗角落出现让人不愉快的事,今日的领导人在行动时就不能对人民进行封锁,而应采取行动。如果在世界某个光明的角落出现使人高兴的事,今日的领导人在行动时就不再是否认这种事,唯一可做的是引导人民向此发展。那就是为什么我们对相互之间的生活状况了解得越多,就会有更多的领导必然向人民许诺也要达到同一标准。如果他们对此闭口不语,肯定是遇到什么难题,矛盾只能向更尖锐的方向发展。再过几年,世界上所有的公民都会将自己国内的商店和政府行为与邻国的商店和政府相比较。
  “今天,没有哪个国家可完全将自己与全球媒体或外部信息资源切断联系,世界某角落发生的贸易信息可以很快反馈到数千里以外。”《历史的终结》作者弗朗西斯·福山评论说,“如果一个国家想通过割断与外国贸易或阻止外资流入的方式将自己拒之于世界经济大门外,它必须处理好国内人民由于知道国外生活标准和文化产品所产生的期望。”
  的确,某个发展中国家的总统,今天可以走到人民中说:“公民们,我们将停止进入全球化体系,将重新竖起一道围墙,阻止资本的流动,我们将少些痛苦,经济中少些动荡,但同时增长也会放慢,因为我们不能从世界其他地方获得资金。因此,如果你们仍没达到中产阶级水平,你们就不得不再耐心等等。”当他这样说时,村外边的某人实际上已在抗议,“但是,总统先生,我已经看了5年的《观察海湾》,你的意思是,我以后再不能看《观察海湾》了?没有《迪斯尼世界》?没有比基尼了?”政府想避免全球化,不仅要向人民保证他们的选择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必须给人们创造一个环境,让大伙儿不断了解别人是怎样生活的。
  冷战时期,是个到处有墙的世界,领导人都喜欢让人民与他们父辈相比较,经常告诫说,“你比父辈们还干得好?是吗?那就住嘴吧。”但现在的人不将他们与父辈相比,因为他们能得到大量信息,他们与邻居相比较、与世界各地的人相比较。他们通过电视、卫视、DVD光盘和因特网了解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情况,甚至可以窥视住在厚厚围墙里面、最危险敌人的起居室,判断他们、反对他们。
  我的朋友劳拉·布卢门菲尔德是《华盛顿邮报》特写作家,1988年她与她母亲访问中东时,正在研读一本关于复仇的书。她对我说了以下的故事:“我妈和我雇了一位导游,他的名字叫瓦利德,在大马士革时他做我们导游。见面不久彼此之间就熟悉了并告诉他我们是从以色列来的,实际上我们之间的谈话非常坦率,他告诉我们他工作之余,晚上喜欢坐在办公室,因为那儿有卫星天线,可以看到以色列电视。当他绘声绘色讲述看电视的情景时,我在这个黑暗的办公室里为他拍了一张照片,他瞪大着眼睛神魂颠倒地看着电视屏幕,里面的人是他憎恨的,但希望能过上那种生活,所以他妒忌他们。他说,他通过看以色列电视知道许多新鲜事情,但真正让他着迷的是市场上的酸奶——事实是,在以色列的酸奶有各种各样水果味——粉红的、橘色的,跟美国差不多,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