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你是EQ高手吗? >

第8部分

你是EQ高手吗?-第8部分

小说: 你是EQ高手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可怜的爸爸,一直被蒙在鼓里的爸爸怎么办呢?要不要告诉他?不知道他被老妈欺骗了多久?而爸爸到现在还不知道老妈外面有“亲密男人”,每天仍然辛苦地上班,准时下班,从不在外面花天酒地、吃喝嫖赌。 

    就这样子,芳芸每天都故意忙到很晚才回家:有时也骗最疼爱她的爸爸说,她最近和男友闹翻、失恋了,心情不好,吃不下饭。 

    两个多星期后的一个晚上,妈妈悄悄地走到芳芸房间,坐在床前,面向漆黑的窗外,心情不安地缓缓说道:“谢谢你没有告诉你爸爸!我知道我错了……”“我……我一时糊涂……但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我已经告诉他,我们必须切断不正常的关系!我还是很爱你爸爸!”妈妈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叠照片:“这是他给我的照片,你拿去撕掉、烧掉吧!” 

    芳芸看着母亲,左手有些发抖地接下照片。没错,就是那个男人的照片。 

   “对不起……我没有做个好太太、好妈妈,你可以……原谅……妈妈吗?”母亲眼眶合着泪水,依然面向着窗外,不敢直视女儿。积压满腔愤怒、猜疑、不安的芳芸,低泣地喊了一声“妈──”,并扑倒在母亲的怀里,紧紧地抱住她“怨恨”两个多星期的“妈妈”。而芳芸也答应,让妈妈外遇的“秘密”,永远不再提起。 

   

    人在盛怒的时候,常常觉得非常气愤,情绪也变得十分冲动,以致于无法“控制自己的舌头”,也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我们最好能和养鹅的妇人一般,忍耐一下,先睡一觉,冷却心情,等明天再说:否则一冲动、怒气冲天,叫醒酒后的丈夫,则可能酿成大错! 

    古人说:“不要急着说,不要抢着说,而是要──想着说!”的确,“抢着说”可能无法深思熟虑,“急着说”也可能使情况适得其反:只有“控制情绪”,平心静气地思考──“想着说”,才能使事情更加圆满,如同故事中的芳芸一样,不致因冲动的舌头,造成父母失和、家庭破裂。 

   

    古时候,安徽和州地方有一户养鹅人家,养了数百只鹅:有一天,其中的一些鹅群跑了出去,偷吃邻家所种的稻谷而被邻居发现,这邻居在盛怒之时,就把五十多只的鹅活活撞死! 

    养鹅人家的妇人一看到辛苦饲养的鹅只,竟然被邻居活活打死,也是气得火冒三丈,真是岂有此理!但当她静心一想,若到县府衙门去控告邻居,所花的时间和金钱,恐怕会比损失的五十只鹅还来得高,不划算! 

    此时,养鹅妇人也想,是不是赶快摇醒正在酒后大醉、酣睡的丈夫,叫他起来处理五十只鹅被活活撞死的事?不过,这妇人又担心,万一丈夫醒来,酒意正浓、火气一爆,说不定也会做出“更糊涂”的事来!于是,这妇人只好“暂忍委屈”,让自己静一下,等明天天亮再说。 

    隔天一大早,那撞死鹅群的邻人突然“暴毙而死”,酒醉的丈夫清醒过来之后,妇人才将此事告诉丈夫:此时丈夫对妇人说:“幸亏昨晚我酪町大醉时,你没有告诉我这件事,否则那时我醉意未梢,说不定也会冲动地去找他理论,把他打死呢!” 

《静心一得》 

    人常在遇见不高兴的事时,火气上升、咽不下一口气,而需要口出恶言.怒骂一下,才能取得“心理平衡”:然而,如果我们不如思索地脱口批判、指责,却可能会让事情“没有转圈的空间”。 

    同时,在愤怒、冲动时所下的急促决定,常可能是“思考欠周”,也可能让人后悔。所以,让我们学习“勿过度情绪化”、“事缓则圆”,想想──“我应该怎么办才对?”而不是“我想要怎么办?” 

    罗曼。罗兰说:“严厉的话,像烧红的铁,深深地打下烙印!”而莎士比亚也说:“你的舌头就像一匹快马,牠奔得太快,会把力气都奔完了。”所以,“太快”地说出“严厉的话”,可能误事、肇祸,也是我们所应该避免的。 

 




你妈妈是不是“高龄产妇”啊? 

*言语切莫刺人骨髓,戏谑切莫伤人心病 

导师抓到他“交女朋友”,对他痛骂一顿──
“你年纪这么小,谈什么恋爱?
交什么女朋友?
那个学校的女生一点水准都没有,
她们毕业以后,都是‘躺着做事的’,
你也想要啊?你也和她们一样没有格调啊!”

    报载,高雄县一国小邱姓老师,因掴了屡次违规的学生两下耳光,而被家长控告“伤害罪”,最后,法官判处邱老师罚金四千五百元。而屏东市一何姓女老师,也因严格管教学生,遭学生家长控诉,并受到校长严词质问,以致“自尊心”受创、无法自抑,愤而由四楼教室跳楼自杀! 

    面对一些调皮捣蛋、挑衅,甚至公开侮骂、羞辱老师的学生,实在很难管教,真是伤透师长的心!但是,因教育当局一再重申“老师不得体罚学生”,所以部份老师只好故意用“尖酸刻薄”的话,来管教、责骂学生。 

   就有一国中女学生,学习态度极差,导师把她叫到办公室,在众多老师面前斥责她:“你妈妈是几岁生你的?是不是高龄产妇啊?怎么会把你生成这副德性,长得这么‘畸形’,像‘智能不足’的样子,站也站不好,一点站相也没有!”“你妈如果早知道会把你生得这么畸形的话,生出来时,就一手把你掐死算了!”导师愈骂愈大声:“我如果是你爸妈,有你这种其笨无比的女儿,还不如跳楼算了!” 

    也有一高中男生,成绩总是倒数几名,还在作文簿上批评导师程度很烂,而被国文老师告到导师那儿:此男生自认理亏,到办公室向导师道歉,可是导师冷冷地说:“你不用向我道歉了,我承受不起,像你这种三百年都考不上大学、满脑子垃圾的人,我怎么学都学不来,我怎么敢接受你的道歉?” 

    导师继续嘲讽说:“你那么会‘混吃等死’,那么会“浪费国家粮食”,我羡慕都来不及,我哪敢骂你、打你?我实在很佩服你耶,考试能考鸭蛋,每天还能‘混吃等死’,真的很不容易耶!……” 

    另有一私立高中男生交了女朋友,被导师“抓到”,就叫来痛骂一顿:“你年纪这么小谈什么恋爱?交什么女朋友?那个学校的女生一点水准、一点格调都没有,你也想要啊?她们毕业以后,都是‘躺着做事的’,你也和她们一样没有格调啊?”导师继续讥讽说:“好!好!好!既然你那么喜欢她,你现在马上打电话给你父母,告诉他们,说你这个乖儿子,就是喜欢‘躺着做事的女生’!” 

   

    其实,“言语伤害”比“肢体处罚”更刺伤人心:正如古人所说:“伤人以言,基于剑战”、“言语伤人,其于刀枪”!用尖酸刻薄的言语,来奚落、责骂、管教学生,学生所受的“心理伤害”,大大超过“被掴两个耳光”。 

    然而,咱们的社会与教育当局,只管“老师不准体罚”,法官也判“掴学生两个耳光”的老师罚款,而对“EQ极低”、不懂“控制自我情绪”、并以“言语伤害学生”的老师们,却不予理会。 

    我认识一个拿硕士学位的女生,她说,她最痛恨她小学的一位男老师,因那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骂她:“你怎么和你哥哥差那么多?他那么聪明,你怎么这么笨?同样是你爸妈生的,你怎么会是小小丑丑笨笨?你回去问你妈,看你是不是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 

    这女孩说:“还好我爸妈都很疼我,知道自己不是捡来的,要是我爸妈偏心,比较疼我哥,我真会以为自己是垃圾堆里捡回来的。” 

    事实上,上述老师们的“聪明智商”〈IQ〉可能都比学生高,但是他们的“情绪智商”〈EQ〉却比学生来得低!因为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舌头,而使舌尖土吐出来的话,却比响尾蛇的毒液更加“剧毒”! 

    古人说:“言语切莫刺人骨髓,戏谑切莫伤人心病”!的确,不管是否身为老师,我们的说话都必须更小心、更谨慎,随时控制心中易怒的“情绪”与“舌头”!虽然有少数老师的言语曾伤害到学生,但绝大部份老师常年“谆谆教导、诲人不倦”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献上无限的敬意! 

    有一个国中女老师,到一个很有钱的学生家中做家庭访问:访谈中,女老师深怕自己的言词伤害到学生和家长的“自尊”,所以小心翼翼地对暴发户家长说:“令郎的成绩不太好,英文、数学和理化都不及格,所以请您多关心孩子,多督促他唸书,免得长大以后……” 

   “我看,这您就不用操心了!”爆发户家长说:“我儿子长大以后,一定会请三个秘书的!” 

    另有一位后段班的刘老师,任教四十年,即将退休,同事们纷纷向他恭贺道喜:“刘老师,恭喜您要荣退了拰现在真是‘桃李满天下’啊!”“哪里,哪里!”刘老师微微苦笑说:“真是不好意思,都只是一些‘烂桃烂李’而已啦!” 

《静心一得》 

    我们实在无法要求别人一定要给我们“好脸色”、“称赞”、“鼓励”,所以,当我们听到“掌声”时,心里就很高兴:万一有人“喝倒采”,我们心里就很难道、郁郁寡欢。尤其,如果听到本文中,有些师长说出“极难听”、“伤人入骨”的话,更走令人气愤不已。 

    然而,我们却不能让心中“负向情绪”(negative emotion)一直扩散、蔓延:我们不能一直处在愤怒、羞愧、失望、屈辱、怨恨的思绪之中;我们必须改变自己“恶劣的情绪”,走出心中的阴霾,毕竟能够为我们“解运”的是──自己! 

   

《读者文摘》曾刊登一篇无名氏的作品“小丑的祈祷文──” 

主啊,在我人生道路艰难困行之际,
求您帮助我制造更多的欢笑,而不是眼泪。
请别使我变得冷漠,以致看不见儿童眼中好奇的脸色:
也请不要让我忘记,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振奋别人,
使他们暂时忘掉心中的不愉快与难过。
在我生命的最后一刻,
但愿我能听见主──柔声对我说:
“在你逗笑我的子民时,你也使我莞尔开怀!”

    但愿我们学习“小丑精神”,在我们闷闷不乐、艰难困行时,仍能记得──一个有“情绪智慧”的“EQ高手”,必须“打起精神、改换情绪”,来逗乐他人,制造更多欢笑! 




“老公,你吃了安眠药没有?” 

*切勿“杞人忧天、自寻烦恼、过度焦虑” 

过度的“焦虑”和“不安”,
并不能对现状有任何帮助,
只会影响情绪,使自己更软弱、沮丧。
所以,具有情绪智慧的“EQ高手”相信,
摒除焦躁忧虑、凡事乐观进取,
即可“在地狱中建造天堂”!

    有一个老先生,经常失眠,不易入睡,所以医生嘱咐他,要服用安眠药,免得睡眠不足,影响健康。一天晚上十一点,老先生在床上看电视时,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也睡得轩声时起。此时,老太太用力摇一摇正熟睡的老先生,说:“老伴啊!赶快起来!” 

    老先生揉一揉惺松的睡眼,问道:“怎么啦?醒来做什么?”老太太很关心地回答说:“医生不是特别吩咐你说,每天晚上要服用安眠药吗?你今天晚上还没有吃呢!” 

    记得以前曾听长辈说过一个故事:有一个裁缝师傅,也经常在夜里失眠、睡不着觉,所以白天时常精神不济。他的朋友见状,就告诉他,睡觉时试着“数绵羊”,大约数到“二百”就可以睡着了。于是,这个裁缝师博就答应晚上睡觉时,试着“数绵羊”。 

   可是,隔天这裁缝师傅与朋友见面时,眼睛红肿,似乎又是失眠一夜、没睡好!“你有没有数绵羊数到两百啊?”朋友问。 

   “岂止两百?我数到四千时,本来就快要睡着了,可是突然想到──四千只绵羊的毛剪下来,就可以纺织成一万码的毛料,而一万码的毛料,又可裁制成四千套的高级西装!我的老天,这四千套高级西装我要拿到哪里卖?要卖多久才能卖完哪?我一想到这个问题,我就头大,烦恼得一个晚上都睡不着!” 

   

    人常常为许多事心烦,但是心烦的事,不一定真正值得我们心烦:所以如果不该烦而烦,就是“自找麻烦”、“自寻烦恼”。而且,如果对根本不必操心的事,过度忧心和焦虑,则是“杞人忧天”,使自己陷入思绪的困境。 

    有一个女儿对妈妈说:“妈,我新认识的男朋友开车技术好棒哦!他开车都只有用一只手就可以,而且开得又快又安全!” 

   “啊?只用一只手?”妈妈满脸焦虑地问:“那他的另一只手都在干什么?” 

   

    有一个先生,常觉得压力很大,每天愁眉苦脸,似乎是天天“重担压心头”。他太太看了心也疼,总觉得丈夫的自我要求太高,也太要求完美,所以常“想不开”。 后来,太太建议,不如他们一起出去渡个两星期的长假,来改变心情、减轻压力。 

    在渡假中,丈夫终于放松了心情,天天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鸟语花香,真是逍遥自在、无拘无束。 

    可是,到了渡假第十天的早晨,丈夫突然问太太:“我很担心,我是不是真有问题──为什么我会觉得‘无忧无虑’呢?” 

    的确,有时候人的操心太多,想得太多,真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有些人就是放不下,常将许多重担扛在自己的肩上,实在辛苦!而对父母来说,养育儿女也的确是一件累人的事,尤其是婴儿时期,经常半夜哭闹,难得安宁。 

   

    小杨就是这样,婴儿出生后,晚上总是睡不好:太太一听到小孩哭叫,就推醒他:“你赶快起来,看看宝宝怎么哭了?”小杨受不了天天半夜起身哄小孩,就到书店买了一本“小儿夜啼终结者”的专书,特别花了两天时间把它读完! 

     当天晚上,宝宝哭闹时,小杨总算能“把握要领”,很有心得地“对症下药”,使小宝宝躺在小床上,红着小脸、舒舒服服地睡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