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能说会道 >

第3部分

能说会道-第3部分

小说: 能说会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次是对谈话对方及有关人员生理缺陷的避讳。比如现在对各种有严重生理缺陷者通称为〃残疾人〃,是比较文雅的避讳语。

最后是对道德、习俗不可公开的事物行为的词的避讳。比如把到厕所里去大小便叫〃去洗手间〃等。

总之,语言文明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并非易事。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加学习,加强修养,使我们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敬人者,人恒敬之〃。礼貌是一个人应有的基本修养,在和他人交谈的时候,有礼貌的人都会给人一种好感,受到别人的尊重。所以,在和他人交往的时候,要注意做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有礼貌。 


第10节:掌握好说话的语气(1)

5。掌握好说话的语气

语气在和别人谈话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有的人说话对方容易接受、愿意接受,有的人说话对方就不容易接受、不愿接受或者很难接受。这其中的原因,大多是由于语气的不同造成的。一句同样的话,如果用不同的语气来说,就会起到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效果。例如,〃我爱你〃这三个字,如果用真挚的语气说出来,那就是满怀着对于自己爱人的一腔真情;如果用油腔滑调的语气说出来,那就是另外一种情景了,所以,一定要注意自己在说话中的语气。

王老师就很善于用自己的语气帮助孩子们。在他的班上有一个孩子,性格比较孤僻、不善言谈,被别的同学称为〃弱智〃。

王老师在担任他的班主任后,就对他进行了深入地了解,经常鼓励他。有一次在课外活动时,这个同学独自一人坐在教室里,王老师便走过去,用最温柔、最耐心的声音同他说话:〃我发现你上课听讲挺认真的,而且反应并不比别人慢,老师相信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只要你努力学习,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这个同学听了王老师的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王老师又把他带到孩子们中间,并且陪他一起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学生受到王老师的影响,都争着和他做游戏。慢慢地,他和同学们的关系变得融洽了,学习也提高上去了,再也没有人说他〃弱智〃了。

在这位同学的转化过程中,老师的爱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这种爱心正是靠这种富有爱心的温柔语气表示出来的。

说话要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但却不是靠声高来实现的,而是靠语气的得体而取胜。虽然说〃理直〃就〃气壮〃,但有理也要有礼,有理不在声高。有理再加上得体的语气,才会收到〃情通理达〃的效果。所以,把握好说话语气的分寸,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非常必要的。

事情有轻、重、缓、急,语气有抑、扬、顿、挫。只有把握了说话语气的分寸,才能使说出的话被对方充分理解和接受,才能收到说话的预期效果。 


第11节:掌握好说话的语气(2)

当然,说话语气的运用要分对象,分场合,分时间。不同的情况,要运用不同的语气,这其中的分寸,就需要说话者灵活掌握了。

那么怎样才能够做到恰当地使用语言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因人而异。驾驭语气最重要的一条是语气因人而异。语气能够影响听者的情绪和精神状态。语气适应于听者,才能同向引发,用喜悦的语气就会引发对方的喜悦之情,用愤怒的语气就会引发对方的愤怒之意;语气不适应于听者,则会异向引发,如生硬的语气会引发出对方的不悦之感,埋怨的语气会引发出对方的满腹牢骚等等。

其次,要因地而异。把握语气要注意说话的场合,这是十分必要的。一般来说,场面越大,越要注意适当提高声音,放慢语流速度,把握语势上扬的幅度,以突出重点。相反,场面越小,越要注意适当降低声音,适当紧凑词语密度,并把握语势的下降趋向,追求自然。

最后,要因时而异。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时候说,效果往往会大相径庭。抓住时机,恰到好处,运用适当的语气才能够产生正确的效果。

语气傲慢者使人反感,语气谦卑者使人喜欢。同样的话,用不同的语气说出来,就会起到不一样的效果,所以,在说话的时候,就要注意自己的语气,不要给人一种傲慢的感觉。 


第12节:控制好说话的节奏

6。控制好说话的节奏

在与人交往时,要想说话让人家爱听,喜欢听,就要注意控制好自己说话的节奏。

有一次下班途中,一位青年遇到一群刚看完电视球赛的学生,就问:〃这场比赛谁赢了?〃

有一个学生兴奋地说:〃中国队大败日本队获得冠军。〃

这位青年迷惑了:到底是中国队打败了日本队获得了冠军呢,还是日本队打败中国队获得了冠军呢?

他又问了另一位学生,才知道是中国队胜了。

这位学生说的话之所以让人家不明白,就是因为他没有掌握好说话的节奏。说话的节奏其实就是说话的快慢。书面语是借助标点把句子断开,以便使内容更加具体、准确。我们在说话时就要借助节奏,来帮助我们表达感情。

生活中,有的人说话很快,一大堆话一口气就能说完,别人形容像是打机关枪。而另外一种人则恰恰相反,说话慢条斯理,半天也挤不出一句话来。这两种极端的情况就是没有掌握好说话的节奏。

说话要有节奏,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该起的时候起,这样有起伏有快慢,有轻重,才形成了口语的乐感和悦耳动听,否则话语不感人,不动人。口语中有规律性的变化,叫节奏。有了这个变化语言才生动,否则显得呆板。有位意大利的音乐家,他上台不是唱歌,而是把数字有节奏地、有变化地从1数到100,结果倾倒了所有的听众,甚至有的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可见节奏在生活中是多么重要。

节奏主要体现为快慢和停顿。说话没有节奏变化就会像催眠曲一样使人昏昏欲睡,反之,如果能够掌握好说话的节奏,就会使人愿意听,喜欢听。

某大学举办写作知识讲座,主讲老师在谈到细节描写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问同学们,男生和女生回到宿舍时,摸钥匙开门的动作有什么不一样呢?〃然后就闭口不言,停顿下来,让同学们自己去揣摩。

台下的大学生们活跃起来了,有的私下议论,有的举手回答,有的干脆掏掏口袋,模拟一下自己回宿舍时找钥匙的动作。

等同学们讨论过一阵子,老师才说:〃据我观察,大多数的女生才上楼梯时,手就在书包里摸索,走到宿舍门口,凭感觉捏住一大串钥匙中的某一把钥匙,往锁孔里一塞,正好门开了。而大多数的男生呢?他们匆匆忙忙地跑到宿舍门口,'砰'的一脚或一掌,门打不开,于是想起找钥匙。摸了书包摸裤袋,摸了裤袋又摸衣袋,好不容易摸到了钥匙串,把钥匙往锁孔里一塞,打不开。原来钥匙又摸错了。〃

主讲老师的描述引起了会场中一片会心的笑声。等到同学们的笑声过后,老师趁势总结道:〃把男女生回宿舍摸钥匙开门的动作描述出来,就是细节描写,而细节描写的生动又来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这位写作老师巧妙地利用停顿,让听众探索悬念的答案,然后利用解答悬念抛出讲学要点,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就是利用说话节奏的效果。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掌握好说话的节奏呢?其实也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只要掌握好什么时候应该减速什么时候应该加速就可以了。

第一,说话时应该减速的地方有:需要特别强调的事情;极为严肃的事情;勉强控制的感情;使人感到疑惑的事情;数据、人名、地名等等。

第二,说话时应该加速的地方有:任何人都知道的事情;不太重要的事情;精彩的故事进入高潮时;无法控制的感情等等。

说话的节奏和说话的语气一样,都会影响到听众。说话的节奏不同,给人的感觉也不同,说话的节奏快了,会给人一种急促的感觉,说话的节奏慢,会给人一种平缓的感觉。所以,在说话时,要注意恰当地运用说话的节奏,把自己的感觉表达出来。 


第13节:言简意赅,别人才会喜欢你(1)

7。言简意赅,别人才会喜欢你

据史书上记载,子禽问自己的老师墨子:〃老师,一个人说多了话有没有好处?〃墨子回答说:〃话说多了有什么好处呢?比如池塘里的青蛙整天整天地叫,弄得口干舌燥,却从来没有人注意它。但是雄鸡,只在天亮时叫两三声,大家听到鸡啼知道天就要亮了,于是都注意它,所以话要说在有用的地方。〃

墨子的话和古语〃言不在多,达意则灵〃一样,说的都是讲话要少而精的道理。我们要追求的是用最凝练的话语来表达尽可能丰富的意思。

从前有个客商新开一家酒店,为了招揽顾客,特备厚礼请几个秀才为他写一块招牌。甲秀才大笔一挥写下了〃此处有好酒出售〃七个大字。众秀才议论纷纷,乙秀才说:〃'此处'二字太啰嗦。〃丙秀才说:〃'有'字也属多余。〃丁秀才认为酒好酒坏顾客自有评价,〃好〃字应当删去。这时甲秀才带着几分怒气认真地说:〃如此说来还是干脆只留个'酒'字算了。〃众秀才频频点头赞许,大家也欣然接受。其实说话也如此,有时需要简练,惜言如金,有时需要详述,用语如泼。

说话是否精彩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抓住了关键,是否说到了点子上,是否能打动听众。听众最喜欢的是有啥说啥,直来直去。对于那些空话套话,他们不但不愿听,甚至觉得是受精神折磨,是浪费时间。

有一回,凤姐让小丫头小红给平儿传话。小红从平儿处回来时,她把四五件事压缩在一小段话中回禀凤姐:〃我们奶奶问这里奶奶好。我们二爷没在家。虽然迟了两天;只管请奶奶放心。等五奶奶好些,我们奶奶还会让五奶奶来瞧奶奶呢。五奶奶前儿打发了人来说舅奶奶带了信来了;问奶奶好……〃

局外人李纨听了自然不懂;追问是什么意思。凤姐却赞赏道:〃这是四五门子的话呢。〃她表扬小红能把〃四五门子的话〃用几句话表达出来。

于是凤姐当即决定;把小红要到自己这里。也可以说;小红简洁、准确的话语;赢得了凤姐的信任。

简洁能使人愉快,使人喜欢,使人易于接受。说话冗长累赘,会使人茫然,使人厌烦,而你则会达不到目的。简洁明了的清晰声调,一定会使你事半功倍。凤姐赞赏小红说话简洁、明确的同时;也指出了话语冗繁往往意味着办事拖泥带水。人们交流思想、介绍情况、陈述观点的时候,为了能够使对方更快地了解自己的说话意图,领会要领,往往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

1981年世界杯排球赛最后一场是中日之战,中国女排轻松地赢得了第一、二局,实际上已经取得了世界冠军。第一次荣获排球世界冠军的中国女排兴奋不已,因而失控,打得毫无章法,导致第三、四局稀里糊涂地输给了日本。袁伟民一再暂停,面授机宜,却不见成效。怎样才能使女排姑娘们镇定下来,获得冠军而不失中华民族之志呢?

在第五局开始前的短暂时间里,主教练袁伟民说了几句话:〃要知道,我们是中国人,你们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祖国人民在电视机前看着你们,要你们拼,要你们搏,要你们胜。这场球不拿下来,你们要后悔一辈子!〃姑娘们在这沉重的话语下,胜了第五局,赢得了全场比赛。在简短的几句话、几十个字中,袁伟民似喷泉,流淌出含义广阔、内容丰富的言语,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尊严,祖国人民的期望以及这场球的关键意义,姑娘们自身利害得失等等,在这几句话中或明或暗地暗示。袁伟民的这段话言简意赅,既节省时间又有成效,为中国女排赢得世界冠军起到决胜的作用。 


第14节:言简意赅,别人才会喜欢你(2)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说话简洁绝非〃苟简〃,为简而简,以简代精。简洁要从实际效果出发,简得适当,恰到好处。否则,硬是掐头去尾,只能捉襟见肘,挂一漏万,得不偿失。应予承认,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简短的语言有时很难将相当复杂的思想感情十分清晰地表达出来。与人交往,过简的语言则有碍于相互间的了解,有碍心灵的沟通。同时,简短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邹韬奋先生在公祭鲁迅先生的大会上只讲了一句话,短得无法再短,而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说长达15分钟,却也是世界公认的短小精悍的演讲。总之,简短应以精当为前提,该繁则繁,能简则简。

那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够做到言简意赅呢?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要学会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并善于综合概括。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交流语言,才能准确、精辟,有力度,有魅力。

第二,同时还应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词汇

福楼拜曾告诫人们:〃任何事物都只有一个名词来称呼,只有一个动词标志它的动作,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如果讲话者词汇贫乏,说话时即使搜肠刮肚,也绝不会有精彩的谈吐。〃

第三,〃删繁就简〃也是培养说话简洁明快的一种有效方法

说话要简练,最好把复杂的话能够简单地说出来。这样才会明白易懂,使大家都爱听。

人们最讨厌废话连篇,半天说不到点子上的人。言简意赅,不说废话,这样才显得说话的人干练,所以,在与人交往时,要注意说话要简洁一点,这样才能够处处受到人们的欢迎。 


第15节:求神要看佛,说话要看人(1)

1。求神要看佛,说话要看人

有句俗话叫做〃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各有其情,各有其性。言辞表达的内容和方式要因人而异,符合接受对象的脾气性格,才有可能产生〃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效果。我们在与别人交流时,也要注意因人而异,讲究〃求神看佛,说话看人〃。

性格外向的人易于〃喜形于色〃,性格内向的人多半〃沉默寡言〃。同性格外向的人谈话,你可以侃侃而谈;同性格内向的人谈话,则应注意循循善诱。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