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太傻十日谈 >

第6部分

太傻十日谈-第6部分

小说: 太傻十日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Jim,这样很好,不要有任何的疑虑,有问题直接问就好了。〃太傻微笑着回答我,〃你这样思考,DIY当然是应该的,每一个人都应该自己把握留学的命运,而不应该把这件重要的事情交付他人。可是,DIY这个概念是很狭隘的,当前,每个人都生活在信息社会中,DIY并不是意味着闭门造车,而是广泛获取信息,独立地思考分析,在此基础上,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但是,你想一想,你以前是在论坛做版主的,你觉得论坛给大家的帮助足以解决大家所有的问题吗?〃     
  我毫不犹豫地反驳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你认为论坛提供的信息的价值层面是很低的,我不否认这一点。确实,大部分在论坛上发表言论的人对留学都是一知半解,即使像我这样被公认为懂得很多的人,其实也徘徊在误区中。但是,论坛提供了一个平台,倡导了一种精神,建立起一种和谐互助的良好氛围,它让每一个申请者都感到自己是不孤单的。这是论坛的最大价值。〃         
。▲虹▲QIAO书吧▲  
第17节:本质……正确认识留学申请(3)       
  太傻点头赞同:〃你说的当然没错。可是,客观地讲,论坛给大家实实在在的帮助真的很有限,它更大的价值是建立了一个互相鼓励的平台,所以,太傻从来不反对大家灌水,但是,每一个到论坛来的人,都是希望获得帮助的,对吗?〃     
  〃对。〃我回答道,〃他们希望获得帮助,希望自己的问题获得最完美的解答,希望自己可以获得牛人的指导,希望获得更多的信息。但是,事实上,限于论坛本身的局限,无法做到这一点,大部分问题,不可能有效地解决,很多问题,每年都会讨论,但每年都不会讨论出什么结果。这种状况的形成,一方面因为大家水平都差不多,一方面因为留学领域,缺乏真正系统的理论认识体系。我想,如果我在未来能够真正超出现在的水平,我会把我的想法梳理出来,并尽可能使它形成一个体系。通过这个体系,我愿意帮助所有的人去建立有效的知识构架。果真能做到这一步,就可以有效地改变今天这样的局面了。〃     
  〃嗯,你这样的想法真的很好。〃太傻显得很感兴趣,〃你看,我一直想写一些这方面的书。可是,自从我编写《太傻单词》之后,就太忙了,都快三年没有写任何书了。如果你愿意把你自己的经历写出来,我想,会〃造福〃很多人的。其实,我想,就算我不和你谈话,你只把以前的两次申请经验,以及自己的感悟写出来,就可以帮助很多人,不是吗?〃     
  确实,在以前当版主的日子里,我曾萌发过写一个详细的留学教程的念头。可是,我总是想,在我留学申请成功之后好好总结一番,再动笔去写,才不愧对我做版主的经历,也好对网上的那些朋友有个交代。但是,两次挫折之后,我把这个想法慢慢地淡忘了,而且我开始问自己,你真的有资格去指导别人吗?后来北大BBS的版主们,推出了他们的《飞跃手册》……就算我自己写,或者组织一批人写,顶多也只能达到这个水平。既然如此,我没有必要做重复劳动了。但是,现在的我,有了更多新的想法。我想,我可以把这件事情做好。于是我回答道:〃可是,就算我写出来了,又怎能对别人有多大的帮助呢?当年,《飞跃手册》面世的时候,我告诉自己,以后就轻松了。关于留学申请的所有问题,包括方法、技巧,书上都解答了,至少,以后问问题的人肯定会少多了。可事实上,该问的还在继续问。《飞跃手册》介绍了很好的入门知识,但只是入门而已。〃     
  〃那你认为,如果你再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建立了完整的留学概念,总结出了一本书。这本书真的会如你想象的那样,让大家发生什么巨大的变化吗?〃太傻不依不饶地追问。     
  我沉默了。确实是这样,一个论坛,一本书,一篇文章,是不可能完全改变一个世界的。退一步说,甚至不可能改变一小群留学申请者。     
  我承认道:〃你说的对。这本书肯定有作用,但作用肯定是微乎其微的。留学,终究还是要靠自己。要是一个人自己不愿意学习,不愿意反思,而是固执地认为留学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那么,什么书也改变不了他。〃     
  太傻接着说:〃就像你说的,一些文章,一些论坛,一些书,给人提供的帮助,终究是有限的。但是,有的人需要更深入、更专业、更体系化的帮助,这不是任何〃留学圣经〃能解决的问题。太傻咨询中心给客户做的,以及太傻网给网友做的,其实都是这样的事情,就是在不同的层次帮助有不同需要的人。因此,其实两者是完整统一,相辅相成的,就好像你是做金融的,大部分人买股票,会按照自己的经验,按照书本的教导,按照旁人的建议去买,如果他们都会了,为什么还有现在这样的投资公司或者金融公司呢?〃     
  我理解了太傻的意思,但是,我不愿意退步,于是反驳说:〃因为不同的投资人有不同的目标级别,专业的金融公司或者证券公司服务的对象是需要用更专业的服务获得更专业结果的人,所以金融咨询公司是专业金融投资的主体,那些散户只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投资额也不大,就算失败了,也没有很大的损失。但是,留学中介或者咨询能够有什么专业性呢?不就是帮人写写文书,寄寄材料吗?〃         
▲虹桥▲书吧▲BOOK。  
第18节:本质……正确认识留学申请(4)       
  〃嗯,好的,这就回到了我们今天的谈话主题了。〃对于我挑战性的质疑,太傻显得很高兴,〃上次谈话之后,我留下一个问题……留学申请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你说的〃本质〃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们转入正题。     
  〃所谓本质,就是留学的核心概念。嗯,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展开话题。你觉得你在做申请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哪儿了?〃太傻提示道。     
  〃大部分时间?很多事情都花了很多时间,但是要说花时间最多的,肯定是制作文书材料。当然,和学校联系获取信息,也花了我很多时间,但是,和文书相比,就微不足道了。〃     
  太傻继续说:〃那么你认为,抛开GPA,GT成绩等不可变更因素不谈,留学申请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文书了,对吗?〃     
  哈哈,这可说到我最得意的部分了。在中国,我几乎找不到几个对留学文书分析比我更专业的人了。     
  〃当然是这样的,我明白你说的本质的概念了,我和很多人都谈过这个问题,留学申请,它的核心可概括为,前期是一个〃包装〃的工作,后期是一个〃自我推销〃的工作。你要把你最优秀的地方展现给美国的教授,而文书,就是这个包装最关键的环节,也是真正体现个人素质的环节。但是,大部分申请者,根本不懂得〃包装〃这个概念。他们认为,留学申请,就是简单地去选择学校,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一篇文书,然后邮寄材料,等待结果。他们没有把握住文书环节的价值,而这恰是最重要的。放掉了这一环节,也就丢失了最能打动美国教授的一个步骤。〃     
  太傻微笑着,示意我继续说下去。     
  我接着说:〃其实,申请中,每个申请者,背景都是差不多的,而其中差异,要么就是学校的差异,要么就是GPA,GT成绩的差异。这些都是留学申请中不可变更的因素。换句话说,当你开始准备申请的时候,你的GPA,GT,学校背景都是已经完全确定了的事情。有的人认为自己GT成绩不高,会影响申请,但是,GT都是标准化考试,就算你去再考一次,成绩也不会高很多。所以我总是建议每一个申请者,与其耗尽精力把TOEFL提高10分,还不如花时间把文书写好,这会对你的申请产生较大的影响。说实话,我和很多美国教授都谈过,他们告诉我,GT成绩,你一定要有,也不能太低,只要达到了中国学生的平均标准,就不会对申请造成什么影响了。一个托福考677分的人,当然是一个牛人,但是,这个677分对于教授录取并没有太大意义,教授又不是招一个英语天才去编英语词典。说实话,对于理工科学生,TOEFL考到600分就足够了,GRE考到1300分就足够了;文科和商科的学生稍微要求高一些,有的要考GMAT,当然,这个不是我的经验,是美国教授亲口对我说的,论坛里面这类信息也很多,只不过被其他乱七八糟的信息给淹没了罢了。我相信,留学申请的本质,肯定不是GT成绩,而这个成绩也是在申请中个人无法操控的因素,所以肯定不可能成为留学申请的本质因素。〃     
  〃至于GPA,也不可能成为留学的本质。而且,GPA成绩相对于GT成绩,就更加混乱了。事实上,如果单纯比较GPA和GT成绩对申请者的作用,当然GPA更有价值,但是,关键问题在于,GPA反映的是学生的学习成果,对于这个学习成果,不同的学校很明显有不同的标准。我们学校GPA计算特别严格,我排名第一第二,GPA只有3。7不到。有的学校更为严格,有的3。5就已经是第一名了,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我个人觉得,GPA其实对教授录取的参考价值很小,而相反,学校的声誉,比GPA重要得多。当然,这个学校声誉对申请有很大的影响,但也不是本质因素,因为这也是申请人不可变更的背景。类似的不可变更因素还有研究/工作背景。一个学物理的学生,大学本科,也很难参与到什么有价值的研究项目中,而在研究生阶段,会有一些论文。这些都是一个申请者背景上几乎不可改变的因素。因此,论坛上总是有很多人争论,申请要素排序,到底谁大于谁(比如:论文>;研究背景>;GPA>;GRE>;文书)。这类东西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就算你知道谁大于谁了,你又能怎么样呢?难道你能凭空发表出一篇论文来吗?〃         
§虹§桥书§吧§。  
第19节:本质……正确认识留学申请(5)       
  〃但是,文书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在教授的那张表上,所有的人排列下来,事实上,大家的GPA、GT成绩、背景状态其实都差不多(排除一些大牛)。大家在申请中的起跑线基本上是完全一样的,充其量也是一些微小的差别,即使不同的教授有不同的偏好,这些数据上的差异充其量只能影响前期的印象,而不会对最后的录取起决定性作用。但是,美国学校申请之所以设计文书这个步骤,就是为了让看起来几乎差不多的申请者有一个自我表述的机会,而这个自我表述,正是你体现出个人的与众不同之处。〃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文书是申请中最重要的环节。但是,又有几个人真正知道什么样的文书才是好文书呢?很多人在论坛上说,文书最重要的就是有个性,要与众不同,要能够在第一段就吸引教授的眼球,文字要优美,不能有语法错误……还有一些所谓的文书写作公司把自己写的所谓的〃文字优美、语言华丽〃的范文拿出来展示,借此告诉大家好的文书应该是什么样子。其实,这些都是小的事情,如果你真的明白文书在申请中的价值,就认真思考到底什么样的文书才能打动教授,你会马上从诸如〃吸引教授眼球,文字优美〃的框框中跳出。申请者都应该记住,文书是展现个人价值的,而你最应该展现的价值,不是所谓的〃真实的〃自己,而是投〃教授〃所好的一个申请者。你只有真正明白教授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人,学校想招收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才能真正写出针对性强的文书。不管怎么说,我敢肯定,不管什么专业的教授,他都不会只以〃有很强的英语文字功底,并且有很强的语言感染力〃作为录取学生的惟一标准。     
  〃所以,我总是向大家传递一个〃包装〃的概念:真正优秀的文书,就好像产品的外包装一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我总是告诉申请者,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在超市买东西的顾客〃,你看到货架上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商品,但是你首先看到的不是这个物品本身,而是它的包装,这就像教授挑选学生一样,其实他看不到的真实的一面,只能看到你的包装。所以,包装决定了一切。也许你是一盒饼干,味道其实并不好,但是,你包装精美,并且可以引起食欲,你的销量就会很大;如果你是另外一盒饼干,也许质量很高,但是包装简陋,外形粗糙,毫不起眼,那肯定卖不出去。这也就是有的背景不是很好的人精心准备自己的文书,最后可以拿到一个很好的结果的原因。我也看到很多研究生背景的人,或者有很好工作背景的人,认为自己很牛,申请肯定没有问题,文书的准备工作不认真,觉得只凭自己发表的文章,就肯定可以被录取,结果却大跌眼镜。因此,如果问留学的本质,留学申请中最应该花时间完成的事情,当然是〃包装〃。〃     
  我滔滔不绝讲了五分钟,我都觉得自己是在做演讲。对包装的概念,我认为自己已经阐释得很详细了,这也是我这三周思考的主要成果。我反复地问自己,留学,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为什么我们要写文书,我们到底要写一篇什么样的文书。其他的影响因素,到底该放在什么位置,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到底有没有价值?在不断地反思和否定自己后,我最终把核心放在了〃包装〃这个概念上……其实,这个概念我很早就理解了,只不过,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完整地阐述它。同时,我也详细地思考了其他对留学产生影响的因素,分析了它们的价值。     
  太傻饶有兴致地听我说完,又开始提问:〃事实上,对于〃包装〃这个概念,你的提法没错。此外,你认为文书是〃包装〃的主体,这种提法也没有问题。确实,要是两个申请者的背景差不多,那么只能从文书看出区别了。不过,你看,其实大家自己做申请,虽然没有你的思路那么明晰,但每个人基本上也都知道,文书是重要的。有的人也确实花了大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