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投资实战宝典-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章 黄金的自然属性(1)
一、黄金的分类
黄金自古以来就是尊贵的象征,其最基本的用途是做黄金饰品(包括首饰、佛像装饰、建筑装饰等)和黄金器具。按其来源的不同和提炼后含量的不同分为生金和熟金等。
生金亦称天然金、荒金、原金,是熟金的对象,是从矿山或河底冲积层开采出,没有经过熔化提炼的黄金。生金分矿金和沙金两种。
矿金,也称合质金,产于矿山、金矿,大都是随地下涌出的热泉通过岩石的缝细而沉淀积成,常与石英夹在岩石的缝隙中,矿石经过开采、粉碎、淘洗,大颗的金可以直接拣取,小粒的可用水银溶解。矿金大多与其他金属伴生,其中除黄金外还有银、铂、锌等其他金属,在其他金属未提出之前称为合质金。矿金产于不同的矿山而所含的其他金属成分不同,因此,成色高低不一,一般在50%…90%之间。
沙金,是产于河流底层或低洼地带,于是石沙混杂在一起,经过淘洗出来的黄金。沙金起源于矿山,是由于金矿石露出地面,经过长期风吹雨打,岩石被风化而崩裂,金便脱离矿脉伴随泥沙顺水而下,自然沉淀在石沙中,在河流底层或砂石下面沉积为含金层,从而形成沙金。沙金的特点是:颗粒大小不一,大的像蚕豆,小的似细沙,形状各异。颜色因成色高低而不同,九成以上为赤黄色,八成为淡黄色,七成为青黄色。
熟金是生金经过冶炼、提纯后的黄金,一般纯度较高,密度较细,有的可以直接用于工业生产。常见的有金条、块、锭和各种不同的饰品、器皿、金币以及工业用的金丝、片、板等。由于用途不同,所需成色不一,或因没有提纯设备,而只熔化未提纯,或提的纯度不够,形成成色高低不一的黄金。人们习惯上根据成色的高低分为纯金、赤金、色金3种。按含金量不同分为清色金、混色金、K金。
黄金经过提纯后达到相当高的纯度的金称为纯金,一般指达到以上成色的黄金。赤金和纯金得意思想接近,但因时间和地方的不同,赤金的标准有所不同,国际市场出售的黄金,成色达的称为赤金。而境内的赤金一般在99。2%…之间。色金,也称“次金”、“潮金”,是指成色较低的金。这些黄金由于其他金属含量不同,成色高的达99%,低的只有30%。
按含其他金属的不同划分,黄金又可分为清色金、混色金、K金等。清色金指黄金中只掺有白银成分,不论成色高低统称清色金。清色金较多,常见于金条、锭、块及各种器皿和金饰品。
混色金是指黄金内除含有白银外,还含有铜、锌、铅、铁等其他金属。根据所含金属种类和数量不同,可分为小混金、大混金、青铜大混金、含铅大混金等。
二、黄金物理化学属性
在门捷列夫周期表中;金的原子序数为79。这就是说,金的原子核周围有79个带负电荷的旋转电子。金前面的近邻是:锇、铝;铂;而后面的则是:汞、铊、铅。金与钌、铑、钯、锇、铱、铂这些金属都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故统称为贵金属。
黄金是一种很柔软的金属,但不是最柔软的金属,因为铅和锡更柔软。在纯金上用指甲可划出痕迹。这种柔软性使黄金非常易于加工。然而这一点对装饰品的所有者来说,又很不理想,因为这样很容易使装饰品蹭伤,使其失去光泽以至影响美观。所以在用黄金制做首饰时,一般都要添加铜和银,以提高其硬度。
黄金易锻造和易延展,这当然都与它的柔软性有关;对金的可锻性和延展性通常是分别进行考察的。黄金在这两种性能方面的可加工程度,甚至使十分内行的人都感到吃惊。黄金可碾成厚度仅为;微米(毫米)的透明和透绿色的金箔。克的黄金可拉成160米长的金丝,一千克的金箔可以铺展530米。
黄金同时有着良好的物理特性表现为,熔点高,达摄氏度,〃真金不怕火炼〃就是指一般火焰下黄金不容易熔化。密度大,为克/立方厘米(18℃时),手感沉甸,韧性和延展性好,导电性良好。纯金具有艳丽的黄色,但掺入其他金属后颜色变化较大,如含铜合金呈暗红色,含银合金呈浅黄色或灰白色。
第一章 黄金的自然属性(2)
在工业与科学技术上,由于黄金具备有独一无二的完美性质,使得它广泛应用在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中,如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宇航技术、化工技术、医疗技术等。由于黄金价格昂贵和资源的相对稀少,限制了黄金在工业上的使用,工业用金占世界总需求量的比例不足10%。
三、黄金的成色
黄金作为贵金属商品的一类,其自身的成色固然很重要。的确有一些金商,在熔金的过程中,将其它的物质掺入到黄金之中,所制造出来的黄金就不是千足金了。然后,这些金商再将这些成色较低的黄金按照千足金的价格出售,获取暴利。
黄金在成色方面,是有一定的规定的。一个方法就是以“K(Karat)”为单位。24K黄金就是千足纯金,金含量达,几乎没有其它的杂质掺在里面。另一个方法,就是用阿拉伯数字注明黄金含量的千分数,例如将九九金的成色标为990,来表示黄金的含量。
两种表示方法的相互关系如下:
标准(K) 含金成色不少于
24 K 1000
九九金(足金) 990
22 K
18 K 750
15 K 625
12 K 500
8 K 333
有的时候,黄金的K也被写作C或者CT。但要注意的是,这里的C不同于钻石上用的C(carat)。一克拉钻戒所表示的是钻石的重量,而不是钻石的纯度。
在珠宝的成色上,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规定。比如在中东及一些发达国家就规定,在这些国家里出售的珠宝黄金的成色不得少于75%或18K。而在阿拉伯和伊拉克,黄金的纯度应不低于21K或。
不过,千足纯金性质柔软,其坚硬程度不及含有杂质的黄金,因此在一些镶嵌宝石的首饰上所使用的黄金都不会是千足金。包括在金饰品的焊口和咬口之处,黄金必然要掺有其它金属,以增强其坚硬程度。在焊口和咬口之处使用的黄金纯度,也有一定的规定:足金不得低于;18K不低于;22K要有18K或18K以上的黄金来焊接,另外,如果用于焊接的金属未超过总重量的5%,可以不在饰品上注明咬口的金含量。
黄金含量达到99%时,在法律上就可以称为足金了;而千足金就是100%的纯金,但是要真的使得黄金含量达到100%很困难。
第二章 黄金的历史(1)
一、黄金历史上的货币地位
公元前三千年以前,黄金在古国埃及第一次被人类所认知。从此以后就与人类的发展形影不离的交织在一起。黄金凭借其耀眼的光彩,成为各国统治者用于装饰的首选之材料。
随着人类的发展,人类逐渐离开自给自足的年代,迈向商品经济时代。在人类需要钱币来做为交易的媒介,以使买卖进行的更加简便的时候,黄金自然成为了最优的选择。公元前七百年见,小亚细亚地区已经出现了一些黄金与白银合金制成的钱币,被称为琥珀金。随着时代的进步,到了公元前600年,在小亚细亚的利迪亚王国首先被铸造出来。随后,在公元前约50年,西欧的罗马帝国就发行了一种Anreus的金币,在金币上还刻有凯撒大地的肖像。当罗马帝国国势日渐衰落的时候,也就是在公元400年间,当罗马人放弃英伦三岛大不列颠的统治时,他们也顺手把岛上的金币统统掠走,结果导致人民各个货币不足,商品价格大跌造成经济混乱。
公元1066年,诺曼底民族征服了英伦三岛,他们除了政治上拥有政权以外,还对英国的货币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例如创造了英镑、先令、便士等货币单位制度,还建立了以金属为货币本位的制度。那时,一英镑就可以兑换一英镑的纯银。这银本位制度在1377年,才被复本位制度所取代。在复本位制度底下,货币的后盾除了白银以外,也同时采用黄金作为通货的本位。在复本位制度沿用了好几年之后,英国皇室又决定用金本位制度。1717年,英格兰银行正式定名盎司士的黄金价格是3英镑17先令便士。实行了金本位制度以后,英国的物价指数均明显的维持着低幅度的波动,金本位制度稳定物价和经济的功能也得到了证明。
自从英国采用金本位之以来,美国和欧洲的国家也都争相仿效。美国在1792年,已采用复本为制度,规定美元即可换取一盎司的黄金,但是这并没有引发任何的黄金热潮。直到1848年的某一天,一名叫约翰马歇而的年轻木匠,在今日的加洲境内建造锯木厂的时候,不经意的发现了金箔片,由而引发了西部淘金热。这也使曾经荒凉的西部,迅速的发展起来。
1、为什么要采用金本位制呢?
早在几千年前,人们之间的商品交易通常是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来完成的。具体一点来讲,就是假如我有一袋小麦,你做了一把斧头,您和我都同意以我的小麦来交换你的斧头,这样交易就成功了。但是假如我需要你的斧头,而你需要的是一只鸡,即使我希望交换可以成功,可你却不愿意和我交换,这样交易就无法进行了。
人类逐渐的发现,假如利用一种媒介来取代实物的交易,就会解决交换的弊端。人们最开始选择了贝壳。随着交换的不断进行,人们迫切的需要一种足值的,并且不被腐蚀、不会生锈和变质的物质来充当这一角色,黄金自然成为首选。
黄金是适合充当货币的物质,因为它的化学性质稳定,而且还能够与其他的金属进行化合,且化合后的产品的性质也比较的稳定。黄金由于其价值较高,产量稀少,铸造困难,而且成本很高,这些都使得黄金的价格十分的稳定,是充当货币这一角色的首选。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黄金的价值都得到了肯定。
随着世界各地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和民间对货币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但是黄金的年产量却远远追不上需求的增加,这也就大大的影响了经济的进一步的发展,假如不解决这一问题就会重新回到物物交换的年代。因此,在1816年,英国率先发行了纸币,并推向民间。纸币的出现可以舒缓因黄金不足而造成的货币短缺的状况,但是乱发和乱印纸币的问题却影响着大众对于纸币的信心。因此政府订下制度,银行发行的纸币,需要维持与黄金的可兑换性,国家不能发行超过所拥有黄金总值的银纸。由于持有银纸便可以向政府库房兑换黄金,官方以黄金来保证纸币的流通和价值。这就是所谓的“金本位制”。
第二章 黄金的历史(2)
金本位制除了对国民的一种偿付保证以外,也是保证国际偿付的公正方法。假如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过多,但是民间的资产并没有这么多的话,就会造成通货膨胀。金本位制作为一个划时代的货币制度,对国际而言均具有约束力,以免任何国家滥发纸币,自食其果。
早在1717年,爱锡纽顿爵士就以其个人的经济实力建立起黄金的兑换价,为金本位制奠定了基础。1816年,英国制订了黄金法,开始了金本位制的历史。在1870年以后,欧洲各大国也开始树立起来了自己的金本位制度,规定了国家货币兑换黄金的价格。19世纪末,欧洲与全球的许多国家都实行了金本位制度,各国的货币回家都是从各国的黄金兑换汇率折算而成的。
2、金本位制的特点
一个地区的金本位制度,必须具有以下的六点特质,才能算是完备的,该国的货币才算是真正的全球通行的货币。
1、 只要将纸币带到国家的中央银行就可以兑换等值的黄金。
2、 黄金的重量和成色与各国货币单位的兑换比率是国家确定的。
3、 黄金的价格由法律所规定,固定在一个既定的价格。
4、 黄金的进口和出口并不受到任何的限制,进出口完全自由开放。
5、 国家所发行铸造的金币和金条储备,虽然是官方所铸,但是可以自由的熔化以作他用。
6、 各个国家的货币可以根据兑换黄机的比率,订出一个合理而公平的汇价。并在这一汇价的基础上可以与他国的货币进行自由兑换。
如果各个国家的金本位制度都恪守上述的原则,国与国之间的收支就可以有一定的制衡作用。因此,每一个国家的货币,均是以等值的黄金作为后盾的。,若此国的贸易收支出现盈余,意味着大量的黄金从他国滚滚而来。这也会使得货币发行量大增,国家的黄金存量增加,尽而使社会上的各项消费和需求大为增加。需求的增加会使物价上涨,不利于国家的出口;在出口的不利的情况下,国家为了使国际收支盈余的局面缓和,就会实行平衡赤字的状态,促使黄金外流。与此相反,如果国家的收支帐出现赤字,黄金外流使支援货币流用的黄金数量减少,货币发行量亦随之下降,带动物价的下降。此种情况又有利与国家贸易的出口,可令黄金回流到该国。
3、金本位制度的起起落落
正是因为每一个国家都要求有自己独立的金融政策,金本位制度自然就对各个国家财政金融部门构成了过大的约束。比如说,假如一个国家在经济起飞时期,货币的需求较大。可是黄金在这一国家的存量却相对的较少,不能够配合货币的需求。这就不得不通过滥发货币来进行弥补。这样必然会使得货币的“含金量”降低。
在1914年欧洲战争爆发期间,由于战乱的关系,许多人都抢购宝物防身,导致物价飞涨,但是货币的供应本身因为受黄金存量所左右,并未能作出配合。从而导致有一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