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人生效率读本:准备赢得一切 >

第6部分

人生效率读本:准备赢得一切-第6部分

小说: 人生效率读本:准备赢得一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有准备才能走在前面(2)
第三,业务整合的问题。联想这些年在管理规范上,已经向国际化迈进了一大步。在这次谈判和业务梳理中,双方的沟通非常顺畅,我们很有信心。
  第四,是一些法律上的问题。因为走出去之后,我们要面对许多国家和地区,要面对这些不同区域的法律和文化,这个对我们来讲可能相对生僻一些,需要再多做一些准备。
  第五,文化的磨合。根据我们的经验,最难磨合的是高层的磨合,高层的融合就是杨元庆与史蒂芬的配合,这段时间他们一起工作,配合得非常好。”
  由此看来,联想为此次收购做了非常详细和周密的调查,真正做到了不打无准备之仗。其实,几年前,就曾有收购IBM的动议,但联想人认为自己的准备并不充分,才搁置了这一动议。现在柳传志面对央视的采访,从容镇定,侃侃而谈,正是准备,给了他充分的底气。
  确实如此,联想前期充分的准备工作。已经将这次收购的风险降到了最低,而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高度重视准备的柳传志。他将塑造企业比喻为盖房子,房顶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围墙是管理能力,准备就是房子的地基。要想让房子牢固,地基就必须打好。
  柳传志曾经说过:“我从不干被人称作勇气可嘉的事。”没有做好准备的事,哪怕再诱人,他也不会去冒险。正因为如此,当多数国内企业家仍为生存而绞尽脑汁时,柳传志已就普遍困扰中国企业的生存、改制、交接班等一系列问题,给联想找到堪称业界典范的解决方案。这些,都是准备的力量。
  现在看来,要想在竞争中走在前面,关键并不在于走得早,而在于在整个行进的过程中都做好准备,这样才能保证你走得快、走得稳。
  想走在前面吗?那就先系紧鞋带,做好准备吧!
   找到一双适合我的鞋,然后系紧鞋带儿,这就是我跑得最快的原因。
  ——刘易斯
  

二、一流企业是准备出来的(1)
纵观那些在经营和管理方面称的上是一流的企业,无一不是在准备上下足了功夫。
  曾几何时,“策划”这两个字被许多企业天天挂在嘴边,对它几乎到了迷信的境地。好像无论什么企业,只要经过好的策划,马上就会脱颖而出,从此挤入一流企业的行列。
  不得不承认的是,一个好的策划方案,一个新颖的创意,确实会使企业在某个阶段得益。但如果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流企业,仅仅依靠策划是远远不够的。那些把希望全都寄托在它身上的企业是浮躁而又急功近利的,最后也只能是各领风骚三五年。这样的例子我们可以举出很多来:巨人、三株、亚细亚、秦池、爱多、飞龙……他们现在只能作为反面教材来给其他企业以警醒。
  曾经风光无限的亚细亚,就是因为在资金和人才上缺乏准备,最后黯然陨落。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亚细亚在开业时的策划是非常有创意的。不但通过豪华装修、鲜花绿草、人工瀑布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而且在全国商场中,亚细亚第一个设立迎宾小姐、电梯小姐,第一个设立琴台,第一个创立自己的仪仗队。每天清晨,商场门口的升国旗、奏国歌仪式成为当时郑州最著名的景点。他们还花了几十万元在郑州的各大媒体进行宣传,其中广告语:星期天哪里去——亚细亚!更是成了当地妇孺皆知的口头禅。
   强大的宣传攻势和耳目一新的购物感觉使亚细亚很快就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同。仅仅7个月时间,亚细亚就实现销售收入9000万元。1990年,亚细亚的销售收入达到亿元,实现利税1315万元,跨入全国大型商场50强的行列,名列第35位。
  1993年9月,针对外商开始大规模进军我国零售业的现状,郑州亚细亚商场扩股为郑州亚细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制订出宏大的发展规划:到2000年前,亚细亚的目标是形成以零售业为龙头,以金融证券和房地产业为两翼,以实业开发为基础的大型企业集团;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在全国商界排名第一;综合实力进入全国最大企业前10名,成为对中国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国际托拉斯。
  从1994年5月到1996年2月,亚细亚先后成立了15家大型连锁百货分店。然而,在亚细亚急速扩张的时候,他们在资金和人才方面的准备不足却为后来的衰败埋下了祸根。
  当时,无论是在资金方面,还是在人力资源方面,亚细亚都不具备开十几家大型商场的实力。对于亚细亚而言,自有资本总额不过4000万元,却要进行投资近20亿元的超级大扩张,风险可想而知。更何况亚细亚的全部分店都是自己进货,自己经营。这对企业自有资金的要求是很高的。但是,亚细亚却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由于在短时间内的大举扩张,也使得企业的人才奇缺。但亚细亚却忽视了人力资源的储备,导致广州、上海、北京三地大型商场相继开业后,管理人员严重不足。于是不得不紧急从西安招聘了数百名青年,经短期培训后,派往这三个地区。由于不了解每个人的详细情况,亚细亚只好以貌取人,五官端正、口齿清楚的派往这些地区的商场当经理或处长,其他人员则当营业员。
   就这样,资金的短缺和管理人员的严重不足,使亚细亚所有的连锁商店的开业之日便是亏损之时。1994年,南阳分店亏损114万元,濮阳分店亏损593万元,漯河分店亏损990万元。1996年,北京日销售收入只有七八十万元,上海日销售收入为三四十万元;省内几个店每月亏损额为400万元,北京、上海、广州每月的亏损额达到2000万元。10月26日,也就是亚细亚五彩购物广场正式开业的头一天,销售收入只有100多万元。11月,天津亚细亚商场倒闭。
  1997年3月之后,亚细亚在各地的连锁店纷纷停业。
  1998年,郑州亚细亚集团首度对外宣布其总负债额为亿元,资产负债率为168%。
  2000年7月,亚细亚五彩购物广场宣告破产。
  2001年10月14日,郑州亚细亚五彩购物广场被河南建业住宅集团有限公司以亿元的价位买下整体产权。昔日中国零售业最耀眼的明星——亚细亚就此陨落。
  可以说,亚细亚依靠开业时新颖的策划和创意铸就了自己曾经的辉煌,但后来却因在资金和人才准备不足的情况下盲目扩张而迅速衰落。看来,这准备二字,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忽视的。
  无独有偶,一连夺得两年央视广告标王的山东秦池酒厂也像亚细亚一样,因为对准备的漠视而走上了下坡路。
   1996年第一次标王的经历使这个位于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的小酒厂一下子名满天下,开始实现快速成长的梦想。但是,由于过度依赖广告的作用,秦池忽视了对自身生产能力的加强,这使得当他们第二年以亿的天价蝉联标王后,衰败的命运也降临到了他们的头上。
  就在秦池蝉联标王的同时,有人就对这个县级小酒厂的生产能力提出了怀疑。要交出亿广告费,秦池至少得卖出15亿元的酒。秦池有这么大的生产能力吗?
  答案是否定的,秦池每年的原酒生产能力只有3000吨左右,在央视广告的推动下,这点生产能力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企业只得每年从四川收购大量的散酒,再加上本厂的原酒、酒精,勾对成低度酒,然后以〃秦池古酒〃、〃秦池特曲〃等品牌销往全国市场。
  

二、一流企业是准备出来的(2)
此事被有关媒体披露以后,人们对秦池酒的质量产生了怀疑,秦池的品牌受到了致命的打击。
  其实,勾对是白酒正常的生产工艺,对于秦池而言,由于已经掌握了较为先进的对兑工艺,所以酒的口感不错。而且,秦池收购的原酒也经过了严格的检验。在这一点上,秦池完全有机会向消费者解释,甚至在此过程当中,能够提升秦池高质量的品牌形象,然而,秦池却没有这么做。
  从1997年初开始,秦池的各项经济指标开始大幅下滑,并陷入产品大量积压的困境。当年,企业的销售收入不是预期的15亿元,而只有亿元;1998年,销售收入更是下滑到3亿元。后来,秦池的销售收入更是以一个惊人的数字开始逐年递减,往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
  在产品生产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盲目推进广告促销策略,而高昂的广告费用同时又制约了生产规模的扩大。现在看来,秦池的失败是必然的。
  从亚细亚集团和秦池酒厂的失败教训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好点子只能使你一时得利,认真的准备才能使你受益无穷。就像盖房子一样,只有先把地基打好,建成的房子才能经得起风雨;一个企业也只有先练好“内功”,从最基本的准备做起,才能建成百年老店。无数的事实已经说明,一流的企业不是策划出来的,准备才是成为一流企业的先决条件。
  在这方面,韩国三星公司的10年准备,成就辉煌的例子非常值得我们中国的企业学习。
   根据美国《商业周刊》的企业排名显示:三星2004年仅以1位之差排在索尼之后,成为亚洲第二大品牌。而在此前的许多年中,三星曾一度是廉价货的代名词。
  在1993年洛杉矶举行的电子行业出口产品当地评价会议上,三星把竞争对手的产品与自己的产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三星产品无论是设计还是性能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三星产品只能甘拜下风。痛定思痛,三星会长###熙提出了“学习”与“准备”的发展策略。三星电子学习的对象是索尼和松下,重工业学习的是三菱,库存管理学习的是西屋电器、苹果计算机、联邦速递,顾客服务学习的是施乐,物流学习的是HS和玫凯琳……
  三星还陆续将国内的生产基地转移到生产成本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将研发、设计、研究所等都逐步迁往欧美发达国家,以跟踪最前沿的技术。与此同时,三星还大规模提拔了一批在海外经营中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人才。
  另外,三星的准备不仅仅只是针对产品成本、生产技术和人力资源,也包括融资方面。以三星对中国的投资为例,在长达3年的跟踪调查和周密论证的基础上,三星认为,中国未来的几年中,通信、半导体、电子零部件、保险、证券等行业发展潜力巨大,是能得到高额回报的。于是,三星对中国的这些行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在赢得高回报的同时,还迅速扩大了自己的企业知名度。
  正是在这些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三星公司才能全方位地发展,在世界一流企业的行列中站稳了脚跟。我们在三星公司高速发展的背后,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有全面的准备才能得到发展的机会。这有些像大多数人都熟悉的木桶原理:决定木桶容水量的恰恰是那块最短的木板。
  要说明一流企业和准备的关系,我们还不得不提到微软和比尔·盖茨,可以说,微软公司将近30年的辉煌,是与对准备的高度重视分不开的。
   当比尔·盖茨还在哈佛大学学习的时候,有一天,他从《大众电子学》的封面上,看到MITS公司研制的第一台个人计算机的图片。他马上意识到,这种个人计算机,体积小,价格低,一定可以进入家庭,甚至是人手一台。他认为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当时,已经有人要和他一起退学创办自己的事业了。但比尔·盖茨意识到,自己在个人计算机软件技术方面还非常薄弱,于是他并没有急着投身商海,而是先进行了积极的准备。
  从此,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计算机方面,不管是硬件方面还是软件方面,他都如饥似渴地学习。在学校的计算机中心,他不知度过多少不眠之夜。
  当然,这些知识还远远不够,他又应聘到MITS公司当上了兼职程序员,为他们的个人计算机编写BASIC解释程序。
  同时,他对计算机市场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发现人们当时都把目光集中在大型机上,对个计算机不屑一顾。
  面对这种情况,比尔·盖茨认为,正是因为人们都把精力投入到大型和巨型计算机中去了,所以自己进入小型计算机的领域,遇到的竞争才不会太激烈,看来,到行动的时候了。
  比尔·盖茨现在已经成为了财富的代名词,是无数年轻人心目中的偶像。成功之后的比尔·盖茨并没有丢掉重视准备的好习惯。正是在他这种强烈的准备意识的影响下,微软公司从上到下都树立了浓郁的“准备至上”的企业文化,无论市场前景多么看好,如果前期的准备工作没有到位,他们是不会急于将产品推向市场的。
  人人都知道,在IT行业中,产品发布时间的早晚对市场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微软公司不止一次地推迟Windows新产品的发布时间,就是因为他们认为还没有准备好。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二、一流企业是准备出来的(3)
虽然现在他们几乎已经垄断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市场,但仍然对那些竞争对手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为提防Linux对其操作系统Windows的挑战,他们就经常访问有关Linux的BBS和新闻组站点,以获取最新资料,有人发现微软公司居然是点击Linux的BBS站点次数最多的人。
  看来,造就一个伟大的公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他们风光无限的辉煌背后,正是一件件细微但又不可或缺的准备工作在默默地支撑着、推动着他们去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没错,准备不仅造就一流的人才,更造就一流的企业。
        三流的企业靠策划,一流的企业靠准备。
  ——王石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三、准备造成的差距(1)
正是因为在准备的重要性上认识的不同,才造成了现在企业之间巨大的差距。
  企业之间的差距是怎样造成的?这是一个多年来人们苦苦追寻,但始终无法得到一个公认答案的问题。有人说是人才,有人说是战略,有人说是细节……这些原因乍一看似乎都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