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仿就失败-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识和经验的拥有者,而不属于任何组织。
“一旦你离开了所在的组织,你就带走了那份财富。” 德鲁克说。
德鲁克自称“知识工人”,他涉猎极广,从世界经济、英国文学到中国古代史,都在他的研究范围之内。有人专门统计过,发现德鲁克至少在20个不同的领域中拥有渊博的知识。为什么一个人可以了解这么多的知识呢?对此,德鲁克的解释是:“我每隔几年都会选择一个新的课题,三年如一日地刻苦攻读。尽管那不足以使我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但足以使我大致了解这个领域。我已经这么干了60年。”
法国著名科普作家法布尔说: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有没有悟性和恒心。缺少恒心,人们无法在求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而缺少悟性,又很难让自己不迷失方向。只有悟性和恒心兼备的人,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远、也走得稳,才能在更多的领域发光发热,陈逸飞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被人称为“另类的艺术家”,因为他并不局限在自己的画室,而是走出自己的圈子,涉足于多个领域,并且都很有成就。
独一无二的艺术家
陈逸飞首先是一位画家,在绘画领域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此外,他还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一名出色的电影导演……
陈逸飞认为自己最大的性格特征,就是勇于冒险。小时候,他曾在众目睽睽之下,拿一把阳伞当作降落伞从二楼阳台跳下,侥幸没有出事,却让大家虚惊一场。
陈逸飞受母亲的影响,自幼就喜欢上了绘画。他的母亲是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小时候陈逸飞常随母亲去教堂做礼拜,在管风琴与歌声营造的神圣氛围中,他好奇地观望着慈祥的圣母塑像,欣赏着教堂四壁的镶嵌彩画,受到了最初的艺术启蒙。
初中时代,陈逸飞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美术。周末的时候,他常常从母亲的菜篮里掏出蔬菜、水果或者瓶子等东西,练习实物写生。初中毕业后,他不顾父亲的反对,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毕业后短短几年间,他就创作出《黄河颂》、《开路先锋》、《红旗颂》等大型油画作品,这些带有浪漫英雄主义色彩的画作在全国美术展览中屡获好评。1976年,他与魏景山合作创作的油画《占领总统府》,获全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一等奖,这一作品让陈逸飞声誉鹊起。但同时,由于他的作品很讲究色彩感性,与当时特定的环境不太协调,被人批评具有“形式主义”倾向。为了追求更自由的创作环境,学习更先进的绘画技巧,他把眼光投向了海外。
虹←桥书←吧←。←
第42节:第六章 钻石就在自己家里(9)
80年代初,国门刚打开不久,陈逸飞就怀揣38美元,孤身闯荡美国。在异国他乡,他除了梦想之外一无所有,这是他人生最大的一次冒险。
刚到美国,陈逸飞在博物馆当起了“修补匠”,靠修画维持生计。他靠省吃俭用,攒了一点钱。后来他倾其所有,买了一张通用火车票,进行了一次欧洲的自助游。他遍访十几个国家的美术馆,一睹大师们的真迹。为了省钱,他经常蜷缩在火车上过夜。
通过多年西方艺术的熏陶,陈逸飞终于在浓郁的东方韵味与娴熟的西方技法上,找到了完美的结合,他的作品以杰出的“浪漫写实主义”画风,受到国际艺术界的关注。陈逸飞初来美国时,路过纽约颇负盛名的哈默画廊,惊讶于它的富丽堂皇,都不敢贸然进去。但不到三年,他便在该画廊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之后又举办过五次,每一次的展出作品全部售罄。
1991年他以江南水乡题材的油画《浔阳遗韵》参加在香港举行的拍卖会,1994年,又以西藏题材的《山地风》参加北京的拍卖会,分别以137万港元和286万人民币的高价成交,刷新了在世华人油画作品的最高成交价纪录。1995年,陈逸飞与世界最权威的英国玛勃洛画廊签约,成为首位与之签约的亚洲画家。1996年底,玛勃洛画廊为他主办了世界巡回画展,陈逸飞的作品再次风靡世界。
在绘画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陈逸飞,并没有就此止步。他又把精力投入到电影领域,自任投资人和导演,拍摄了《海上旧梦》和《人约黄昏》这两部艺术片,影片中色彩、光影的运用堪称经典,《人约黄昏》还在戛纳电影节上入围“特别荣誉奖”。
拍了电影,并没有让这位艺术界的“冒险家”停止冒险。他又创办并经营了一个大公司,凡是与视觉艺术有关的生意,包括装饰品、图片杂志等,他都做过。
如果不是因为英年早逝,不知他还会做些什么事情。
“让生命多闪几次光”,是陈逸飞不变的理想。正是在这种积极的信念支撑下,他不断追寻新的梦想:绘画、电影、商业……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界,陈逸飞都堪称独一无二的艺术家。
当我们处在一个圈里感到厌烦时,不妨积极探寻圈外的世界。因为,每一次的突破,都是一次生命的升华。
虫工木桥◇BOOK。◇欢◇迎访◇问◇
第43节:第七章 每天迎来全新的自己(1)
第七章 每天迎来全新的自己
新陈代谢,这是自然的规律,也是人类社会永恒的法则。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万物也都是新的。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过去的一切就让它过去,昨天的自己就让它留在昨天。从今天睁开眼的那一刻起,你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自己,一个挑战、创新、开拓的自己。
7。1你要金子还是大蒜
有一位商人,带着两袋大蒜,骑着骆驼,一路跋涉到了遥远的阿拉伯。那里的人们从没有见过大蒜,更想不到世上还有这么美味的东西,于是,他们就热情款待了商人,临别还赠予他两袋金子。另一位商人听说了,也怦然心动。他想:“大葱的味道不更好么?”于是带着大葱也去了那个地方。那里的人们同样没见过大葱,甚至觉得大葱的味道比大蒜的还要好!他们更加盛情地款待了这位商人,并一致认为,用金子远远不能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经过再三商讨,他们痛下决心,决定赠予这位商人两袋大蒜!
只有抢占先机,比别人更快一步,才能得到金子,否则就只能得到大蒜。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不去探索更新的道路,只是跟着别人的脚印走路,也总会落后别人一步;要想赶过前人,非有独创精神不可。”
大凡成功人士,都有一种领先他人的决心和独创精神。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懂得创新的企业和个人,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松下幸之助就是靠不断创新的经营理念,赢得了“经营之神”的美誉。
“经营之神”的创业史
日本的松下电器公司是世界最大的50家公司之一,拥有20万职员,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开设了工厂。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大型跨国公司,是由一个只有3人经营的小电料行发展而来,而创造这商业奇迹的,就是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
松下幸之助生于1894年,从小家境贫寒,他只读到小学四年级便被迫辍学,到脚踏车店当学徒,吃了不少苦,但他勤奋好学,经常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创意。成年后,松下成为电灯公司的监督员,这是一份非常轻松的工作,每天只需要花2~3个小时,对配线员前一天的工作进行检查就可以了。松下不愿意耗费自己的生命,于是利用业余时间搞设计,设计出一种新型灯座。当他将设计方案提交给公司,却意外地遭到公司的否定。为此,松下提出了辞职,决定独立经营。
松下放弃待遇不错的工作,去做毫无把握的事情,当时的人们很难理解这种行为。但松下决心已下,他就是要走在别人的前面。这一年,松下24岁。
松下创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资金不足,他只有100元钱,又找朋友借了100元,这才把自己的企业办了起来,名为“松下电气器具制作所”,主要业务是生产插座。加上松下本人,制作所一共只有三个人。
当时,松下只有3平米和6平米的平房各一间。松下和妻子住在小间,将大间改造成工厂,投入了研制、生产工作。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第一批插座终于生产出来了。然而产品的销售很不顺利,他们几个人到处推销,可几乎所有的电器商都不看好这种插座的市场前景。10天内只卖出了100个插座,销售额不足10元。
初战失利使松下夫妻陷入了窘境,夫妻俩把衣服一件件送进了当铺,换点钱维持生计。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不久,松下从一家电器公司拿到了1000个电扇底盘的订单。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如期交了货。松下获得了创业以来的第一笔盈利,一共80元。
这一单做完之后,松下开始苦思改进插头的方法,以打开插座的销路。他日思夜想,却始终一筹莫展。一天晚上,他在散步的时候,无意间听到了一户人家姐弟俩的谈话,不由大受启发。当时,姐姐正在熨衣服,而弟弟想读书。那个时候,插座只能供一根电线使用。弟弟不高兴地说:“姐姐,我想看书,你能不能快点开灯?”姐姐哄着弟弟说:“好了,再等等,我就快熨好了。”过了一会儿,弟弟又一个劲地催促姐姐。姐弟俩为此争吵起来。
松下心想:为什么熨衣服和开灯无法同时进行呢?对了,我为什么不能生产两用的插座呢?松下转身回家,立即着手设计两用插座。不久,他就把两用插座推向了市场,结果这种新产品供不应求,很快打入了大阪、东京等大城市的市场。松下耗资七千多元,修建了二百多平米的厂房,抓紧生产,以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在两用插头销售形势一片大好的形势下,松下又决定先人一步,开始研制和生产自行车灯。当时自行车照明用的主要是蜡烛灯和气灯,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很少有人问津。还有一种电池灯,使用方便,但耗电大、结构不合理,也未能普及。松下用半年的时间,经过上百次试验,终于研制出了一种构造简单、寿命长的电池,并制成了配套的炮弹型车灯。松下很看好这种新型车灯的市场,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产品推出后很长时间都没人订货。
松下心急如焚,但他还是进行了冷静的分析。最终了解到,这种车灯之所以销路不畅,完全是由于客户不了解它,而任何新型产品要畅销,首要的一步就是让客户充分了解它。于是,松下派3名员工给大阪的所有零售商店免费送去两三个车灯,并当场点亮。这种物美价廉的车灯很快打开了市场,一月之内就卖出五千只,又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两用插座和新型车灯的畅销,为松下电器公司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松下幸之助的事业,由此走上了腾飞之路。
松下幸之助曾说过:“只有比别人先一步思考、创新和构想,才能享受最后胜利的快乐。”松下电器公司经营上的成功,正反映了松下创新哲学的巨大价值。有创新才有发展,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了这一点。企业需要创新,个人同样也需要创新。每一个梦想成功的人,都应该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虹←桥←书←吧←。←
第44节:第七章 每天迎来全新的自己(2)
7。2不要墨守成规
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将5只猴子关在一个大笼子里,在笼子中间吊上一串香蕉,假如有一只猴子伸手拿香蕉,就用高压水惩罚所有的5只猴子,直到所有猴子都不敢伸手。接着,试验人员放出笼子里的一只猴子,放进去一只新猴子,新猴子不懂“规矩”,伸手去拿香蕉,结果触怒了笼子里的另外4只猴子,被暴打一顿,再也不敢去拿香蕉了。就这样,试验人员将最初的5只猴子全都换了出来,最后笼子里剩下的猴子都没有被高压水惩罚过,但它们谁都不敢去拿香蕉。
猴子天xing爱吃香蕉,可是受人为因素的影响,猴子都不敢去拿香蕉了,久而久之竟成了“规矩”,被猴子们普遍遵守,这就是规矩的威力。人在社会上生存,必然要遵守各种各样的规矩。但规矩也是人定的,遵守规矩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不应该为了守规矩而守规矩。大凡有所成就的人,大都勇于打破常规。19世纪美国鼎鼎大名的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不守规矩的“钢铁大王”
在西进时期的美国,安德鲁?卡内基成为“美国梦”的一个范本。
1835年,卡内基出生于苏格兰。12岁那年,卡内基随父母移民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定居下来。匹兹堡是美国的工业重镇,号称“西进之门”。卡内基一家在匹兹堡落脚后,生活困窘。为了替父母分忧,年仅13岁的卡内基被迫辍学,当起了纱厂学徒,周薪只有1。2美元。卡内基决心掌握自己的命运,他坚信面包不是别人给的,而是通过努力工作换取的。
尽管只上过几年小学,但卡内基非常渴望读书。一天,他在报纸上发现一条消息:退役的安德森上校愿意将家中藏书借给好学的青少年阅读。卡内基欣喜若狂,立刻找到上校的家,借到自己心爱的书,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不懈的阅读开阔了卡内基的眼界。他后来回顾这段时期,称之为“爬上人生阶梯的第一步”。
14岁时,卡内基到大卫电报公司应聘信差,公司老板打量了这个矮个子的苏格兰少年,问道:“你熟悉匹兹堡市区的街道吗?”卡内基老实回答:“不熟,但我保证能在一周内熟悉匹兹堡的全部街道。”老板满意地笑了,给了他这个周薪2。5美元的工作。短短一周内,卡内基实现了面试时的诺言,熟悉了匹兹堡的全部街道。他勤奋工作,赢得老板的赞许。在送电报的间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