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人要靠恩威德-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校敲矗习傩站筒唤鲇行叱苤模夷苋诵墓榉皇窃菔钡厍
在管理活动中,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管理者以自身的品行感召他人、德范天下。二是管理者通过向被管理者灌输一定的道德观念使被管理者自我管理、使被管理者之间互相约束。我们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一方面说的是管理者要有德,要诚意、正心、修身、施德,施仁政;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被管理者的“德育”、教化,创造出一种有利于管理活动实施的社会氛围或组织文化。
1招之即来,来之能用
“高级木桶理论”认为,任何人都有优点和长处,因而任何人也都是有用之材,关键是要用人之长,避人之短。
德是吸铁石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曹操在宴长江挥槊赋诗时也唱道:“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是不是周公姑且不论,但他“一日三吐哺”的求贤若渴精神,却比周公并不逊色。官渡之战进入关键时刻,袁绍的谋士许攸探听到曹操缺粮的情报,向袁绍献计,劝他派一支人马,绕过官渡,偷袭许都。袁绍不听,说:“我非先打败曹操不可。”恰在这时,许攸家里有人犯了法,全家悉数被抓。许攸听了大怒,就去投奔曹操。曹操听说许攸来投,高兴得来不及穿鞋,赤着脚就跑出来迎接,拍手鼓掌道:“你这么远跑来,我的大事可以成功了。”曹操采纳了许攸的计策,烧了袁绍设于乌巢的粮草,一举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袁绍。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一章 三大法宝(9)
由此我们看出,有德的管理者,就像是吸铁石一样,能够把人才吸附在自己的周围,无德的管理者,往往会使人心离散,最后落得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
在《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中有这样的一段对话:齐宣王问孟子:“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有什么样的德才可以行王道统一天下呢?)孟子说“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保民而王”的观点,充分说明了德在形成一个领导者乃至一个国家凝聚力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人们常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里所说的“道”,就是指管理者的德,而德会像吸铁石一样把人心紧紧吸附在管理者周围,并使他们安心为管理者效力。
《左传》中有个《曹刿论战》的故事,曹刿问鲁庄公:“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面对齐国的进攻,曹刿清醒地认识到,靠小恩小惠和乞求神灵都是不管用的,而必须要施德于民、凝聚民心,才“可以一战”。曹刿所论的这场战争,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齐鲁长勺之战”。
人们常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也充分说明了德在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吸附作用。岳飞是众人皆知的德才兼备的好干部,他忠孝仁义,精忠报国,麾下聚集了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将领,时人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美誉。在他的带动下,岳家军八百破十万,以少胜多,无坚不摧,收复了大片沦陷的国土。项羽也是位魅力超群的领导,他打仗身先士卒,平日里可以为长疮的士兵吸脓,所以,在巨鹿之战中,将士们破釜沉舟、以一当十,项羽以三万人马大破秦军三十万主力,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
尽管今人存在着岳飞是不是“愚忠”、项羽是不是“妇人之仁”的争论,但岳家军和江东子弟的历史功绩是不可抹杀的,成就这些历史功绩的德也是无可争议的。
德是粘合剂
大家对“木桶理论”都很熟悉,说的是一个木桶装水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因此,想要让木桶多装水,就要努力使每一块木板都变长。
作为一个管理者,光自己有德是不够的,还必须要使被管理者接受自己的德之标准,形成管理体系内价值取向的认同,在此,不妨将这一理论的以上含义称作“初级木桶理论”。但同时,木桶装水的多少也并不仅仅取决于木板的长度,除此之外,还要看每块木板之间的团结程度,如果有一块木板和其他木板之间的团结状况不好、老闹矛盾,其他的木板再长桶里的水也会悄然漏掉。在此,可以将这一含义称之为“中级木桶理论”。的确,要找一样长短的木板并不难,难的是把所有木板都紧紧地粘合在一起,这就是为什么要称之为“中级木桶理论”的原因。
中国有句成语叫“同心同德”,但在管理中,叫做“同德同心”可能更贴切。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道同了,德同了,心才能往一处想,劲儿才能往一处使。
但要让每一块木板都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就必须要加强“德育”,即注重组织文化建设或思想建设。尼采在看到部队操练时说过一句充满哲思的话,他说,我看到了那些整齐的士兵,要是他们听从了他们自己多好!尼采前半句说明了威的作用,后半句则希图那是因为德的粘合作用和德所发挥的自我管理作用。
第一章 三大法宝(10)
是的,步伐的整齐靠威可以做到,而“心齐”则非德不能为之。
历代的封建君王都十分重视对国民进行“德育”,如《周礼》就规定了各种礼制,为人们厘定了“德”之标准。《礼记?檀弓》有这样一则故事:孔子的弟子曾参晚年病重在床,当从童子嘴里得知身下的席子“华而睆”(光滑而华丽),已经超出了自己的等级应享用的标准之后,对不愿为自己更换席子的两个儿子和自己的学生说:“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于是让人“举扶而易之”(把自己抬起来更换符合身份的席子)。曾子自觉守礼,非礼勿动、非礼勿视的精神跃然纸上。
看看我们今天的某些官员,你不是规定“四菜一汤”吗?他就把盛菜的盘子弄得和脸盆一样大,比四十菜十汤还要多!你不是规定汽车排量不能超过20吗?他就弄个18T涡轮增压!这是一个典型的“官商勾结”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的案例!总之,他们会千方百计地突破各种标准的制约,哪里还有半点儿“非礼勿视”、“非礼勿动”的敬畏之心、羞耻之心?这样的“公仆”,说他们会真心地“为人民服务”,打死我也不信!
乾隆皇帝在《御制日知会说》中讲:“人君以敬天为心,则必不敢慢其臣。人臣以敬天为心,则必不敢欺其君。君臣一德而天功亮,天功亮而治化成”。乾隆所言之“天”即德,说的是上下一心、*的道理。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学说就像西方人的《圣经》一样,成为中国社会 “德”之教科书,其创始人孔子也被尊为“圣人”。几千年来,“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使得偌大个中国像个铁桶一样,在历次民族大融合中抵御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侵袭。也正是由于“德”的力量,使得整个国家像个超大规模的团队,在万历皇帝与政府官僚“叫劲”而不理朝政的十几年的日子里,中国社会竟然照样正常运转,没有出现大的*。
在今天的社会里,我们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些组织、特别是企业,也都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其用意无非是创造一种一心向往的愿景,从而起到凝聚人心、维护社会和企业管理秩序的作用。
德是大肚皮
俗话说,“皇帝额前跑下马,宰相肚里能撑船”,作为一个管理者,一定要有广大的胸襟和恢弘的气度,才能容得下人、用得好人。李斯在《谏逐客疏》中说:“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海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在他执政期间,他以“有容乃大”的王者之心,极力搜罗天下人才。他用五张羊皮换来了虞国人百里奚;礼聘了晋国人骞叔;重用了西乞术、白乙丙和公孙枝等人。这些文臣武将虽然来自其他诸侯国,但都能为秦国死心塌地地效力,使秦国的政治、军事蒸蒸日上。
以百里奚为例,在他相秦期间,内修国政,教化天下,恩泽施于民众。作为诸侯国的大臣,百里奚劳作不乘车马,暑热不张伞盖,在都城里行走不用车马随从,不用甲兵护卫。这种平易朴素的品行,不仅为百官树立了榜样,也以实际行为感动了百姓。到他死后,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春者不相许。在用人方面,百里奚举荐有才德的贤士;在外交上,百里奚施德于诸侯,树立秦国的威信,为秦穆公称霸奠定了基础。秦穆公十三年(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请求秦国接济粮食,秦穆公询问群臣该怎么办,有人认为应当借机伐晋。百里奚不同意,说“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最后,秦穆公采纳了百里奚的意见,运粮食给晋国。秦国粮船从雍都到绛(今山西翼城东南)络绎不绝。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泛舟之役”。晋国的百姓吃到了救命粮,无不感激秦国的恩德。 。。
第一章 三大法宝(11)
作为一个出色的管理者,光有海纳百川的胸襟还远远不够,并且,光会任“贤”还不够,除此之外,还要会用“闲”。
前面我们讲到过“初级木桶理论”和“中级木桶理论”,说的是管理者一要以德“德育”被管理者,使每块木板都要变长,二是管理者要以德“粘合”被管理者,使每块木板都紧紧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在这里,要给你讲讲北京老张的“高级木桶理论”。
在管理者身边聚集着大量的木头,但并不是所有的木头都适合作木桶,这就需要管理者因才施用:
对于适合做木桶的,就让他去做木桶;
对于栋梁之才,要委以大任;
对于适合做扁担的,就让他去挑水;
对于有疤的和不成材的,就让他做木柴去烧火。
“高级木桶理论” 的第一层含义是,对于管理者而言,任何人都有各自的优点和长处,因而任何人也都是有用之材。
“高级木桶理论”的第二层含义是,管理者要善于用人之长,避人之短,即,“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如,胆小的人让他去站岗,一有情况他就会大喊大叫;胆大的人让他去敢死队,一听到号令就奋不顾身。如果反过来用人那就坏菜了:让胆大的人去站岗,敌人来了,他去奋不顾身地孤身一人与之搏斗,同时也置整个组织的安危于不顾;让胆小的人去敢死队,枪声一响他先拉裤裆里了。
运用“高级木桶理论”成功的案例很多,如,关羽义字为重,诸葛亮令其去守华容道,既不露声色地放走了曹操,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又乐得送关羽一个人情,让他一辈子感激自己的不杀之恩;孟尝君养了一些鸡鸣狗盗之徒,在关键时刻,学几声狗吠和鸡叫却救了自己的命。
同时,不运用“高级木桶理论”的失败案例也比比皆是。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称霸之后功成身退去经商,他生有三个儿子,老大勤俭踏实;老二精于商道;老三花花公子。有一次,老二去楚国经商得罪入狱,范蠡就准备让三儿子去楚国营救老二。老大听说后找到范蠡说,老三整天提笼架鸟,这么重要的事让他去办,自己觉着脸面上挂不住。范蠡说:“老大你知道什么叫花花公子吗?所谓花花公子,就是舍得花钱、舍得花心思去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中去,比如泡妞儿啊,斗鸡什么的。所以,花花公子比老实巴交的本分人更讨女人喜欢,并且在关键的时候由于他敢想敢干也能办成大事。现在我让老三去救老二,看中的就是他花钱不眨眼的品性。可你不行,你平日里节俭惯了,花钱会心疼,会舍不得。”老大一听急忙表白,说,花钱谁不会呀?只要老爸吩咐,自己照办就是了。范蠡拗不过,就对老大说,你带上若干银子,去楚国找某某某,就说老二不罪入狱,自己来楚国看看他,带了太多的银子不方便,先寄存在贵处。
老大到楚国后就照办了。这位某某某是楚国的重臣,收下银子后,他连夜进宫,对楚王说:“臣夜观天象,似有不祥之兆,大王应马上大赦天下,以感动上天,避祸驱凶”。第二天,楚王大赦天下,老二无罪释放。
老大这时候就寻思:我昨天刚到楚国,老二今天就遇到了大赦,那白花花的银子岂不是白花了?如果自己既救出了老二又省下了银子,岂不是更会被老爸高看一眼?于是他来到某某某家,说自己要离开楚国回家了,来取寄存在这里的东西。可是,老大前脚带着银子刚出门,某某某后脚就又来到宫中,对楚王说:“有一个越国的罪犯,居然向我行贿要求赦免他,对这种辱我楚国声誉之徒,大王一定要加以重罚。”结果,老大和老二还没走出多远就被追兵赶上,老二被抓回去砍了头。
由于范蠡用人不当,为了照顾老大的面子,结果却丢掉了老二的脑袋。类似的案例还有《失街亭》,本来马谡只善于纸上谈兵,作个参谋最合适不过,可诸葛亮却让他去当把守街亭要地的“一把手”,最后不得不捏着满把的汗唱上一出《空城计》,幸亏司马懿投鼠忌器放了自己一马,不然早就一命呜呼、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章 相生相克(1)
在管理活动中,恩、威、德绝不是割裂地独立存在的,它们密切联系、互为因果,相辅相承、相生相克。但与此同时,恩、威、德又不是并列排列的,就实现管理目标而言,德是基础、恩是关键、威是保障,因此,尽管三者都是手段,但在更多的时候,威对于管理目标的实现更为直接,因而也就具有着更为重要的地位。
在本章中,我们将以威为枢纽来探讨恩、威、德三者间的相互关系。一方面,恩能生威亦能损威,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