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超级读本-3-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2003年,花萼楼尚未收费。
作为大埔客家人后裔,我对土楼的感觉相当复杂。一方面,土楼是客家人团结、坚忍的性格浓缩,另一方面,土楼这种建筑形式现在看来又是那么保守、封闭。居住在土楼中,每个角度都可能有双眼睛盯着你,对此我不寒而栗。
潮源楼是这条路上第一栋土楼,一座住了31户人家的“年轻”土楼,只有50年的历史。因为是解放后建的,便和传统意义的土楼不同。这里的住户,属于一个生产队、而非一个大家族。土楼内外,鸡鸭鹅成群;土楼门口,还挂有毛主席的笑脸。
永定土楼群
福建永定县是纯客家人聚居县,现存土楼20000多座,有二三百年的老楼,也有上个世纪建造的新楼。走在永定的山路上,常常要与翠竹掩映的土楼擦肩而过。永定的土楼中,著名的有高头、洪坑等几个地方的土楼群。
大多数有名的土楼都收门票,楼内居民自行收费的,多在5元、10元,有统一管理的,如洪坑,门票15…20元/人。
长汀
客家首府,几十年前被誉为中国两个最美丽县城之一。长汀也是一座古镇,有著名的汀州文庙(已变成游乐园)、汀州试院等等古迹,以及一段据说是唐朝留下来的古城墙——遗憾的是这段城墙和几座城关被修复一新,像所有放之全国皆宜的中国特色古县城景观一样。
即便如此,长汀仍然讨人喜欢。喜欢她的宁静和留存在老城中千百年不变的客家人的淳厚与勤奋的性格精髓。老城中的民居多为木质结构,临街的门面大多经营着木雕生意,而出自能工巧匠之手的是永远的佛陀和菩萨。
漫步长汀街头,你会看到长汀县委宣传部的街头标语牌内容与其他地方颇有不同,以名人名言为主,有点儿像中学时班里的黑板报内容。在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这样的语言看起来奇怪但很亲切。
和平古镇
福建泰宁县武夷山南麓的一座古镇,建置可追溯到唐朝。和平镇开发不久,外地游客进镇,必须买票(白天),而后由导游带着漫步古巷中,指给你朱熹曾经讲学的和平书院的残垣断壁和过去达官贵人的宅院,以及如何区分明代、清代的古墙。和平镇在册的居民有五六千人,但多数年轻人在外打工,镇上常住的,是妇孺、老人。这让和平拥有一份轻松的气氛:孩子们满街欢跑,老人们怡然地当街打着麻将;和平镇著名的挂面,就晾在一旁;半空中,则是各家各户晾晒的腊肉、腊鱼。
和平镇门票40元/人,车可停在和平小学。
流坑
江西第一村。流坑的建村,可以追溯到公园10世纪的南唐。现在的村子,大致保持了明朝中叶的原貌。流坑人大多姓董,尊董仲舒为先祖。
流坑的旅游开发刚刚开始,观光客在村中行动自由。如果是放学的时候,村里的小学生们会主动来打招呼,愿意当导游。我到流坑后,就遇到一个叫董富元的10岁男孩。富元是个很机灵的孩子,可以说出每处大宅的过去,每个曾经光耀的人家的过去,有了他的讲解,流坑的历史活泼了很多。
流坑正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这村子当真有资格也有资本申请。只是无法憧憬它一旦成为文化遗产后的前景。从村子最有名的建筑状元楼出来,我们经过一个垃圾池塘。富元指着它认真地说:这里原来是个湖,我们的祖先可以在这里垂钓;可是我们后人太笨了,往里面倒垃圾,结果鱼都死了。现在我们要治理,这儿以后还可以钓鱼。
流坑村外有条蜿蜒的小溪,应该就是池塘(富元不同意池塘的说法,坚称是湖)的水源。我琢磨着古村新湖的意境,认真地想到:中国的现代化,要从全民讲卫生开始。
景德镇
瓷都。如果你喜欢自己操持茶饭,或者仅是喜欢收集各种瓷器,不要错过景德镇—因为你开着车。
婺源古村落
婺源本是徽州的一部分,这里的建筑、菜式和口音,也都是徽式的。安徽省为皖南古村落群申报世界遗产时,没有关照他们曾经的兄弟,让婺源人多少有些时运不济的感叹。也正因如此,在皖南的古村完全商业化后,婺源还保持着徽州古村落的原生状态,开发滞后的理坑是其中最好的代表。此外李坑、汪口和上下晓起村等,虽已开发,但还不至于彻底商业化。
婺源的景点门票多在10…20元间,只有伟人故里江湾从2003年的15元一跃以38元占据榜首。各村一般另收5…10元不等的停车费。
皖南古村落
宏村、西递,这两个曾经让我感怀的古村,入选世界遗产两年半后,变成我后悔花钱进去的景点。不过关麓、南屏等几个不那么有名的小村庄,还不会让你的皖南行变成灾难。
成为世界遗产的村庄门票均为55元/人,南屏、关麓分别为30元和15元。
诸葛村
位于浙江兰溪县,一座以九宫八卦布局的村落,现存200多座明清古建筑;整个村庄的历史,更可上溯至南宋末年的诸葛亮第28世孙。直到今日,此村80%的村民,都是诸葛亮后裔。诸葛传人们相当“狡猾”,破四旧的时候,他们用泥巴和着石灰,封存了有几百年历史的砖雕和木雕,使见证历史的门洞、雕梁,有重见天日的机会。比起皖南那些遭受破坏的明清民居来,诸葛村的建筑保存得很好。
诸葛村是一个让人留恋的村子,有时间的话值得消磨一些时日。不过大多数诸葛人家在老人们的坚持下,仍保留过去的生活方式,村中心的钟池是他们洗洗涮涮的水源—上游洗菜、洗衣,下游洗马桶—在2003年。看出我对此惊讶,一位诸葛大嫂告诉我,他们就是这么长大的,不会生病。我的肠胃不够坚强,因此无论小饭馆的菜香多么撩人,也不敢坐进去。
诸葛村门票40元/人。
楠溪江
旅游开发最早的古村落群,又以楠溪江漂流而著称。
自驾车乐园之二:大兴安岭及呼伦贝尔
大兴安岭起伏的山峦
北方寂静的原始森林
辽阔无边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肥美的牛羊
健硕的骏马
林区小村庄的炊烟
热闹的边境口岸
汹涌的北方大河
淳朴的蒙古人
热情的林区工人
传说中最后的猎民
平坦并且大多免费的小油路
保养很好的林区路网
……
自驾线路
阿尔山 → 新巴尔虎左旗 → 海拉尔 → 满洲里 → 陈巴尔虎 → 额尔古纳 → 黑山头 → 额尔古纳 → 莫尔道嘎 → 金河 → 满归 → 漠河 → 塔河 → 加格达奇 → 根河 → 牙克石 → 扎兰屯 → 乌兰浩特 → 阿尔山
重要提示
⊙ 阿尔山环线全程3900…4200公里,包括深入旅游景点旅行的里程。
⊙ 一类车通行费约90元。
⊙ 行程8…15天。
北京到阿尔山有两条比较直接的路线:
1。 北京…张家口…锡林浩特…东乌珠穆沁旗…宝格达山林场…阿尔山,全程1360公里,一类车通行费95元。
2。 北京…沈阳…通辽…科右中旗…乌兰浩特…阿尔山,全程约1530公里,一类车通行费350元左右。
从长春到阿尔山也非常方便:长春…白城…乌兰浩特…阿尔山,全程720公里,一类车通行费约90元。
从哈尔滨到阿尔山,取道长春更加方便。
大兴安岭横亘于内蒙古、黑龙江两省的最北部,位于中国版图纬度最高处,沿中蒙、中俄边界绵延数百公里,呼伦贝尔高原夹于其间。这是中国最靠近西伯利亚的土地。西伯利亚,不仅仅是寒潮策源地,也是富饶的代名词。如果不是亲自驾车走过,我很难想像在中国北方,还有这么一片坦荡富饶的土地。毫不夸张地说,尽管不似香格里拉一样有连绵的雪山和风情各异的民族,这里仍是自驾车者的天堂。
夏日里,通往国家森林公园的路只应天上有:森林、溪流、草场、骏马、羊群、牧羊人。偶尔山间会冒出一大片油菜田,黄色的油菜花任何时候都令人叹为观止,更胜草原中姹紫嫣红的野花。而到深秋,金色的落叶松松针洒落,将3。5米宽的小柏油路铺成一条金色之路,奔行之间,如入仙境。而林间一片片翻耕过的黑土地泛着油光,告诉你大兴安岭的富庶。
旅途亮点:阿尔山
内蒙古兴安盟新兴的旅游城市,坐落于大兴安岭主脉,靠近中蒙边境,因温泉而闻名。
从1997年开始,每次翻开内蒙古地图,目光总会首先落到一个叫做“阿尔山”的地方,相当陌生的地名。特别是它在地图上表现出的绝对孤寂深深地吸引着我:位于中蒙边境的大兴安岭主麓;属内蒙古兴安盟,距乌兰浩特几百公里的样子;除了铁路,另有一条细细的线条连接,具体里程不详。在详细的分省公路地图上,还可以看到经阿尔山连接锡林浩特和满洲里的国防公路。可以想像那些路就是内蒙古人通常所说的草原路——草原上的车辙。1997年、2000年两次开车到东蒙,问起去阿尔山的路况,人人茫然,明白些的都说:得坐火车。
直到2002年7月,乌兰浩特到阿尔山的小柏油路建成通车,不费吹灰之力就夙愿得偿。不仅如此,2003年从锡林浩特经阿尔山到海拉尔的小油路也全线通车。
阿尔山是个年轻的小城,建市不过五六年的时间,难怪很多人对它非常陌生。因为历史上受到俄罗斯很大影响,阿尔山的建筑包括市政府,具有明显的俄式风格。这是个因旅游应运而生的城市,她最大的资本,不是森林草场和火山地貌,而是76处温泉群。其中最著名的温泉,要属有 “神泉圣水”之称的五脏温泉。五脏泉因疗效卓著而闻名,晚清时就已建池,伪满时期日本人开始开发。直到90年代中期前,这里都是老百姓泡温泉的地方。现在,花上120元,可以在五脏泉开一个包间泡上一宿,也可以入住有温泉水入室的神泉宾馆。
与五脏泉相对,是五里泉,就在往伊尔施的公路边,离城5里而得名。据说一个北京来的老板承包了五里泉建矿泉水厂,另留了泉眼给老百姓取水。取水口有五六处,有的用细细的白桦树枝钻孔引水。无论早晚,来五里泉取水的百姓络绎不绝,但当地人并不喜欢白桦引来的水,说是不纯粹。五里泉冰凉凉的,水温常年3…6度,特别甘冽;更重要的是此水有调理肠胃的特效。
不过阿尔山最美的风景还是在沟里。沟,山谷也。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是最重要的景区,包括天池、杜鹃湖等火山湖。
门票30元/人
呼伦贝尔大草原
没人否认这里是中国最肥美的草场。她和大兴安岭完美地融为一体,几个山弯,数片白桦林与草场相间的地带,一下就可以从林区过度到大草原。值得一提的是,呼伦贝尔草原上的每个城镇,都整齐别致,值得减速通过。
呼伦贝尔湖
靠近满洲里,也叫达莱湖。
满洲里
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街上1/3的人是后贝加尔斯克来做生意的俄国人。口岸公园有些意思(铁路口岸),公路口岸更是热闹非常,排队过关的两国车辆排队排了几圈。
额尔古纳河
中俄界河,注入黑龙江,越向北越宽阔。黑山头有游河快艇。
莫尔道嘎
内蒙大兴安岭森工集团最大的林业局,局内有中国北方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有原始森林51万公顷,为大兴安岭现存面积最大。莫尔道嘎人为他们的林业局骄傲。据说火车上常能听到“我们莫尔道嘎……”这样自豪的语言。对游客来说,莫尔道嘎人是热情的代名词,你绝对可以得到他们的帮助。
莫尔道嘎林业局已故的老局长韩彬很有些远见,早在天然林保护计划实施几年前,他就提出“要变砍树经济为看树经济”,莫尔道嘎的原始森林因此幸存。莫尔道嘎的市政建设是欧化的,远远地在山路上向下望,会以为自己眼花了,怎么看到了圆顶和尖塔?
激流河穿过整个莫尔道嘎林区流向西边的额尔古纳河,即使在初冬时节,依然波涛翻滚、水流湍急。经过森林公园的白鹭岛再前行10多公里,便是激流河大桥旁。过桥,是通往恩和哈达的国防公路,从那里可往漠河。但道路十分艰难,非越野车队不能冒进。
莫尔道嘎辖区内有405公里的边境线,也就是额尔古纳界河。但边境地区基本没有道路,普通车辆很难到达。就是驻守的边防部队,每年也只有3个多月的时间,可以和外界取得交通联系。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门票:20元/人。
莫尔道嘎,蒙语“上马出征”之意,出自成吉思汗。传说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各部前,曾来此打猎。出发前高呼“莫尔道嘎”杀将出去,而后不仅狩猎丰富,还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大帝国。莫尔道嘎尽管少有蒙古族人,但仍津津乐道这个传说。镇东的小山坡上,有一处近年人工修建的“上马石”,那里是俯瞰莫尔道嘎镇全景最好的地方。
鄂温克族现有人口20000多,有自己的语言,绝大多数生活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温克的意思,就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按照这个字面意思讲,只有敖鲁古雅乡的200多鄂温克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几百年来,他们一直以狩猎和饲养驯鹿为生。其他居住在呼伦贝尔盟鄂温克自治旗等地的鄂温克人,都以畜牧和农牧为生。
各地鄂温克人的语言也不尽相同,大致来说,以畜牧或农牧为生的鄂温克人的语言与蒙古语相通;而敖鲁古雅乡的鄂温克猎民,语言更接近俄语,甚至他们的名字,也是俄罗斯式的。
敖鲁古雅乡
满归以北20公里,最后的鄂温克猎民定居点,一度搬迁到根河。
孟贵,鄂温克最后的猎民点儿,距老敖鲁古雅乡60多公里。
2003年8月末一个和煦的傍晚,坐在北京街头的咖啡馆,向来自内蒙古的好友说起秋天去大兴安岭的计划。她便聊起一位相识的鄂温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