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走出豆豆溪(王地山 著) >

第1部分

走出豆豆溪(王地山 著)-第1部分

小说: 走出豆豆溪(王地山 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出豆豆溪(王地山 著)(连载01)序言
走出豆豆溪

  【序】

  陈国福

  大学同窗地山老兄姓王,与著名作家许地山同名,家门一报,便让人记住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伊始,王地山便跻身当代作家之列。

  在中国革命胜利前夕和新中国建立初期.王地山曾是一位具有双重身份的青年战士,恰如毛泽东主席所说,先是“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解放军,继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的党报记者。在进军大西南中来到四川,在向科学文化进军中考入大学,主攻中文,兼习外语,希冀出国深造,后涉嫌叛国投敌,有口难辩,无法可依,身陷囹圄,两秩春秋。生活给他开了一个好大的玩笑。

  求知识、做学问,思索大抵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孔子曾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阅读此书,不难看出:王地山首先是一个笃学善歌的思想者,堪称时代的先知先觉。他广泛阅读中外哲学经典和文学名著,激起对现实和社会的深层思考。*革命时期,在中国走向的历史关头,作为一个热血青年,他毅然选择共产党,参加解放军;建国初期,面对国际国内的风云变幻,作为一个党报记者,他始终保持着冷静的观察和科学的判断,惜乎悖逆至圣先贤的谆谆告诫,敏于事而不慎于言。在那个特殊年代,与政治时事相抵牾,难免遭遇人生的挫折,换来命运的悲剧。作家拉开往事的记忆闸门,展示自己的心路历程和人生感悟,富有理性的力量,又不乏人性的弱点,令人钦佩和惋惜。

  解放军犹如一座革命的大熔炉,铸就王地山作为一个革命者的坚强性格。这种性格使他敢于面对各种磨难与挑战。20年漫漫长夜的高墙生活,痛苦、饥饿、困倦、孤独,在生存与死亡两大主题中,他重新审视生命,苦苦挣扎,决不退缩。革命先辈的狱中斗争,给了他巨大的精神力量:一方面,因地制宜,强健体魄,积累知识;另一方面,突破封闭,

  获取信息,坚持真理,视力严重受损,心地愈见光明,揭示出中外文明“以禁为诱、以禁为进”的曲折进程。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类的认识往往受到时代和环境的局限,这是不可避免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人不可能提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王地山走出高墙二十年后才动手写这本书,势必给那段生活的描绘多几分冷静与客观,少几许偏激与愤懑。书中运用插叙或补叙手法,以今追昔,以果证因,写出专政者自省意识中的种种忏悔,得到受害者的谅解、宽容和尊重。如果说,知错知罪是当今社会的稀缺资源,王地山“反右”五十年祭,正着意开掘这种稀缺资源,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历史是不容忘记的,一个失忆的民族是可悲的,没有希望的,甚至重蹈历史的覆辙。正因为如此,当某些人正竭力淡化那段血迹斑斑的历史,新的一代正淡忘前辈经历的苦难,而实现巴金关于建立“*”博物馆的建议为时尚远,我们这些过来人或幸存者,就负有一种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改革开放以来,揭示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命运的书已有多部,如丁玲的《风雨人间》、季羡林的《牛棚杂忆》、杨绛的《干校六记》、韦君宜的《思痛录》、马识途的《沧桑十年》、丛维熙的《走向混沌》乃至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等等,他们秉笔直书,远追史公,写出那个时代的历史真实而备受关注。然而,在知识分子群体中,这些精英名流毕竟是少数,本书作者纯属普通人,也因言罹祸,几经挣扎,越陷越深.一直沉入最底层,弄得九死一生,死不瞑目。这样的坎坷经历和传奇人生,对于了解共和国那段刻骨难忘的历史,也许更具典型性而引人深思。全书没有一以贯之的故事情节,仅以亲历亲见、所闻所感的方方面面,琐琐屑屑,罗列成章,没有铺陈,没有夸张,笔触非常直接,非常准确,尽可能呈现原生态的高墙生活,见证鲜为人知的血泪场景,以酌荏苒光阴,以酬同路朋辈,以资读者缅怀闲聊。如果解构书中的政治背景,对比银幕上表现勇敢者挑战荒岛、古堡、丛林、冰雪、星际的美国大片。王地山的20年狱中生活,更折射出人类不甘屈服、不向命运低头的拼搏精神。这令笔者感受甚深,也足以引起更多人阅读的兴趣,并理当得到更高的评价。

  2007年7月
  作者题外话:走出豆豆溪(王地山 著)(连载01)序言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走出豆豆溪(王地山 著)(连载02)作家和记者是这样炼成的
作家和记者是这样炼成的

  ——王地山囚犯生涯传奇

  高富华

  1957年,中南(南斯拉夫)关系已相当紧张,四川大学一个学生却在认真研究南共纲领,甚至还与南斯拉夫驻华大使联系。要到该国留学,把异国的先进经验介绍回来……这样他便为自己拉开了悲情人生的帷幕,在监狱一呆就是20多年,谁知“一个犯人兼记者的奇特生涯”倒成了他创作的源泉。40多年过去了,2001年10月,这位睿智、豁达的老人接受了笔者的采访——

  因言获罪王记者打入高墙

  1957年,四川大学中文系学生王地山因撰写了一篇2000余字的《南斯拉夫之我见》而遭不白之冤,被戴上了“右派”帽子。他感到十分委屈,于是在1958年暑假的一天偷偷跑到北京,准备找南斯拉夫驻华大使馆。要求到南斯拉夫学塞尔维亚语。谁知随后被北京市公安局拘留所拘留,不久被遣返回到四川。南斯拉夫没有去成,反而成了“顽固不化的右派分子”,王地山十分懊丧。随着反右运动的“蓬勃开展”,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了,于是戴着“右派分子”和“里通外国的反革命分子”双料帽子被打入高墙,从此沉入了生活的最底层。

  1933年出生在沈阳的王地山,在南京求学时,在他和同学们摇着小红旗把解放军迎进城后,毫不犹豫地报名入了伍,参加了西南服务团随军南下,经过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小长征”,成了新中国在西南地区的第一代新闻工作者,先后在《川南日报》和《四川日报》社工作,并被组织上确定为业务骨干送到四川大学带职深造。自已是爱党、爱国的,研究异国,是为了把自己的祖国建设得更美好,怎么是“里通外国分子”?又怎么是“人民的罪人”呢?

  尽管王地山死不认罪。但不认罪也得“服法”!被判了14年有期徒刑的王地山被送进了设在成都市通惠门的一家劳改工厂劳动改造。先是糊火柴盒,后是当车工,车间主任听说他入狱前是记者。便安排他办《跃进报》。从此他开始了犯人兼报人的奇特生涯。

  做过职业记者的王地山似乎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劳改犯”的身份了,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办报中,还办了个“绿芽”文艺副刊,尽量让《跃进报》有可读性。然而学生味十足的王地山编写的稿件往往不合要求,被斥之为“人性论”,而他自学外语、读外国书籍并翻译作品更是被认为“不务正业”、“旧习不改”和“改造态度不端正”并受到了批评。

  王地山虽然被送进了大墙成了“异类”,但他仍渴望自己的祖国繁荣富强。然而大跃进的喧天锣鼓使他认识到浮夸和虚报早已远离了党的实事求是精神,为此他苦闷不已。接下来的“粮食关”更是让狱中的他“饿其体肤”。整天饥肠辘辘的王地山写下了《三面红旗与三年自然灾害》等20多万言的“汇报材料”:要求中央全力恢复和发展生产,全面调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政策。让民“休养生息”……这样的材料自然成了“三面红旗的恶毒攻击者”。l965年,他从成都转到芦山县大山中的原苗溪劳改农场。

  云雾缭绕的灵鹫山荒草遍野,荆棘丛生。文弱的王地山和其他犯人一起在阴雨泥泞中开垦茶园。“白天割茅草,晚上臭虫咬”,饥饿、疲劳、绝望让王地山铤而走险,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他越狱逃跑了。谁知没跑多远,悬崖陡壁便挡住了去路,后面又响起了追捕者的枪声。王地山干脆坐下来束手就擒。之后他被加刑6年,并投到小监。

  他知道在无人说话的小监长期孤独地呆下去,如果不找点事干,纵然死不了,也会成疯子的。

  狱中办报山沟处处有美景

  从此王地山制定了一个严格的作息计划,每天坚持锻炼身体。

  不知有多少个宁静的夜晚,他不顾监规浅唱低吟,他为自己和自己的亲友每人“点唱”了一首歌,“深深的海洋呵/你为何不平静/……”直到嗓子唱哑了才作罢。第二天他又玩起新花样,从泥地上抠了些土屑,捏成小象棋,划上了棋盘,左手是少年英雄胡荣华。右手是老将杨官麟,一盘下完,左右手互换角色,杀了个你死我活。几天后又索然无味了,内心的苦楚日甚一日,毕竟一个受过教育的人被剥夺了读书的权利是很痛苦的。于是他发出了“我要读书”的呐喊。

  王地山向监狱写了个报告,要求读《毛泽东选集》,而且是英、法、俄文版各一套。当时读毛主席著作是没有人敢反对的,尽管王地山这样的服刑罪犯,监狱也不敢怠慢,他们派专人到北京外文书店如数购回了他要的几本书。从此,读书、锻炼就成了王地山在狱中生活的两部曲。其实王地山只学过英语,法语和俄语他一窍不通,好在现在什么都缺,唯一不缺的就是时间,他一人呆在小监里,把3个版本的《毛泽东选集》一一摊在床上,对照着读,掌握单词、词汇比较、语法分析……

  1971年*叛逃事件后,监狱的紧张空气松动了不少,各中队也办起了宣传栏,走出小监的王地山是记者出身。监狱又恢复了他“报人”身份,他的任务是每天编写并“出版”一期黑板“日报”。

  一手拿锄,一手握笔,王地山又重续了“犯人与记者的奇特生涯”。手握小小的粉笔,王地山流下了眼泪,为了重新拿起“笔”的这一天,他足足等待了3000多个日日夜夜!

  从此,王地山一心扑在黑板上。其实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出报简单至极,大批特批“孔老二”和*即可,既轻松又不担什么政治风险。然而拿起了笔杆子的王地山却脱不了书生气,“批林批孔、反修防修”的大批判要办,中队的生产活动、好人好事也要反映,整天忙得不可开交。闲暇时,王地山甚至别出心裁地在墙报上“发表”了自己写的《春到山溪》《芦山秋色》《古塔情思》等散文,好在山高皇帝远,中队干部也没有过多干涉,倒是给了许多有文化的“犯人”以慰藉,他们收工后便围着墙报看了起来。

  有一天,王地山正埋头在墙报上写一篇《姜庆楼礼赞》(姜庆楼,三国遗迹,芦山县人为纪念三国大将姜维而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场部办公室主任下队检查工作来了。他径直走到墙报前,看着不合时宜的文章,他的眉头一皱,中队长一见要坏事,忙喝斥道:“王地山,你写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快擦掉。”谁知主任却笑了起来:“不错不错,我在山沟工作了十多年,没有发现什么景色,而你却把它写得很美哟……”

  毛遂自荐讲堂走进新教员

  1976年10月,“四人帮”倒台了,祖国的命运随之发生了逆转。不久,南斯拉夫领导人访华,随后我国领导人也进行了回访。“中南关系重修旧好,看来把我再当作国家的敌人显然已站不住脚了。”*的复出,更是给了王地山无尽的力量。在狱中已经呆了20多年的王地山心中激情迸发了,他向*写了封长信,在信中陈述了自己的遭遇:“目前在我们的监狱中还关着不少自己的同志,*冤假错案已迫在眉睫……”

  信是否被监狱扣押了下来,他不得而知,虽然没有收到一纸半文的回信,但监狱也没有对他进行任何处罚,而且当年还“意外”地评选为“劳改积极分子”,不但出席了场部的表彰大会,还被指定在大会上发言。乐得有这样的好机会,王地山在发言时有意避开专政对象的身份,在大会上慷慨激昂:“形势正在发展,四化需要人才,党的政策是量才录用,知人善任,我感到如今不是‘山重水复疑无路’,而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当了“先进”不久,王地山就接到“提前释放”的通知,并安排继续留队搞宣传工作,成为一名留场就业工人。难友们纷纷向他表示祝贺。身陷囹圄20多年,走出高墙的王地山长出了一口气:终于又有一张自己的书桌了!

  这天,王地山终以“自由人”的身份走进了县城,他要去感受芦山古城的文化氛围。参观姜侯祠后,偶然间听说地处县城的芦山中学和芦阳中学都缺英语老师,找遍了全县,也没有找够能教英语的老师来,文教局局长都急得吐了血。

  走在回家的路上,地山怦然心动,自己的英语基础不错,何不申请去教书?起初他也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要知道自己可是一个“劳改释放犯”哟。怎么能为人师表呢?然而他一闭上眼,一群“嗷嗷待哺”的学生就浮现在眼前。辗转难眠的王地山翻身起床,提笔给芦山县委书记写了一封信,信写得十分简单:希望此生能具有用自己知识为人民效力的机会,自荐到芦阳中学当一名英语老师。当时他也不知县委书记姓什么,心想反正县上只有一个书记,在填写信封时,他写上“请交芦山县委书记收”。

  几天后的一个晴朗早晨,王地山正在地里挥锄劳动,突然队部派人叫他回去。他来不及洗掉满脚的污泥,就急匆匆来到了队部。刚一走进去,只见一个老师模样的人就对着他叫了起来:“What is you name(你叫什么名字)?”简单的一句英语,在王地山耳里犹如天籁之音,他想也没想就用英语脱口答道:“My name is Wang Di shan。”(我的名字叫王地山)

  几个陌生人相视一笑。队部的干部这才介绍来人是芦阳中学的校长和英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