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乐章-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学时和刘毅牵手,多么的幸福;是啊,刘毅,你过得怎么样了?我们好像就隔着这个海,真有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的感觉,你看这海能枯吗?这礁石能烂吗?怎么可能有情感能和它们相比呢?我不信,在它面前,一切都是这么渺小,人生短短的几十年,对大海来讲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自古多少英雄豪杰壮烈辉煌,他们的每一天可能都是精彩的,而逝去之后能沉淀下来的也只剩下一两宗事件,没有人关心生命中其它的几万天,人为什么还要去抗争本不是你的东西呢,为什么不能豁达包容地对待一切呢,耗尽自己短暂的生命去挣扎,不是很浪费吗,大海结实稳健的节拍应该是在时刻提醒我们注意节奏,别让生命流逝得太快,平淡踏实才是永恒,虽然大海默默无闻,但它什么都知道……
董志远夫妇给她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去思考,希望她能自己悟出一些哲理,所以董苓每天都会在海边独处一刻,每天都会有一种升华的领悟,但并非心情愉快,因为她每天都会想起刘毅,只是慢慢地不怕再想起他, 慢慢地把他的一切真正溶入血液中,让它们自然顺畅地在自己身体中流淌。有时触及心灵深处不能自拔时,她就拿出肖维的磁带,让欢乐充斥一下神经,之后,隐隐约约中有一点期盼开学的念头……
第十七章 北京之行(1)
暑假结束后,学生都陆续返校,董苓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师,按照规定她比学生提前几天到的学校,这学期她转教大二计算机理论,和大三计算机C语言,都是必修课,黄教授教企业分析管理,教案是黄教授主编的,她们几个研究生都参与了这个项目,包括董苓研习的企业管理软件部分,因为需要较强的综合能力,又是第一次讲,所以安排在四年级,作为选修课,不是针对一个系或一个班,而是整个四年级,所以是大课,地点在能容纳300人的阶梯教室。
海军上校按时返校报到,他们已经是四年级,都选了黄教授的企业分析管理这门课,原因是不言而寓的。而这一年“就业”成了他们将面临的关键问题。
水雷从山东带回好多特产来,大枣,煎饼、高粱饴等,分给大家吃,每次回家他都不忘,几乎成了惯例,笑话也拿出自己家做的辣酱和香肠,502的头一餐就是煎饼卷香肠沾辣酱,吃得好不热闹,连不能吃辣椒的六儿都吃了几口,辣得他在房间里直跳。
一开学海川就去了上外,上学期末太忙,临回家前给杨洁打过电话,谁知道她们学校考试和放假比他们早几天,根本没找到她。然而无比期待的海川却得到了一个震惊的消息:杨洁退学了!
海川很失落,心绪一直不好,直到几天后收到杨洁的一封信:
海川:你好!
当你读到我这封信时,我应该已经在异国他乡了,很抱歉没能早点告诉你,七月初我给你打过几次电话,想告诉你一切,但都没联系到你。
从大一开始我就在准备出国,申请了德国海德堡大学,当所有手续都办齐时,我认识了你,本来很平静的生活却因你而平添了很多快乐,你知道吗,那几个月里,我充满惆怅,既有对国外生活的幢景又有远离故乡的害怕,总想多看看这个熟悉的世界,多认识些朋友,你的风趣和热情让我过得很开心,是你陪着我渡过了那段忐忑的时光,有时我都在想是否应该放弃出国的追求,国内也充满乐趣。也许我会很长时间听不到乡音,也许我会在陌生的国度中很孤单,不知道应该抱怨认识你太晚,还是应该感谢已经认识了你,总之,希望你也能记住我,我会在另一个国度祝愿你:请多珍重!
原谅我的不辞而别,也许这是最好的告别方式。希望有一天我们还能重逢,与你共舞!
杨洁
九月的天格外的好,碧空辽阔,温暖湿润,花和草都被滋润得高傲挺拔,根本不像第一次去上外时的阴霾,然而海川却有股说不出的怅然,好似晴空飘雨,皓月来风,心中有些懊悔上学期期末天天泡在图书馆,没在寝室看书,错过了杨洁的电话。
肖维看过信后问他:“你们俩到什么地步了?还真认真了?”
海川没有以往的嘻笑,慢慢地说:“还谈不上,除了跳舞,其实我都没拉过她的手,只是一起聊得挺开心的,我觉得她善解人意,直率坦荡,不像其他女孩娇气自负,斤斤计较,她不太与人争强好胜,但绝对思维敏捷,有头脑。”
“那你们俩就没说点什么?表示点什么?”
“其实我俩谁都明白很难走到一起,而且也还没到谈这个的时候,根本不是男女朋友的状态,只是在一起高兴,上次分别时,挺自然的,谁想到就几乎成了永别了。现在她这突然一走,倒让我加深了对她的感觉,一时挺伤感的,还真挺想她的。”
“那你俩这算什么呢?”
“我也不知道,我们俩算什么呢?就当,红颜知己吧。”
“那不就简单了,你这只能叫青春的萌动,情窦初开,还属于情感至上的初级阶段。”
“嘿,那是我高中时候行不行?我哪儿那么嫩呢?”跟肖维说说,海川心里稍微好受些了。
“你还以为自己很老道呢?谁都得先从这步走起,不过这种感情可是最圣洁的,好好珍藏吧你。”
“呵,你还挺在行,说说,你什么时候走的这一步啊?”海川逐渐恢复了。
“我呀,初中时就走完了,现在是理性阶段!走吧,去踢场球,把窝在心里的感觉发泄出来,保你身心舒畅。”肖维笑着拽着海川往操场走。
“你还理性呢,忘了你茶不思饭不享的时候了?你怎么走过来的,有什么*史?有几个红颜知己?快说说,你还没告诉过我你的过去呢。”
“你又不是我女朋友,凭什么向你坦白呀……”
第十七章 北京之行(2)
刚刚开学一周,黄教授就通知董苓马上准备去北京,参加一个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会议安排在周五和周六,但黄教授和董苓周四都有课,只得晚上走,尽管仓促,但还是挺顺利的,他们如期到达北京,会议组织安排很紧凑,主要介绍我国当前的计算机应用领域和国际的差距,还有一些实例的展示,从深度和广度着眼来探讨,希望能加大在国内的推广,另外也介绍了互联网技术在国外的发展,国内即将要采用的一些方法。董苓很喜欢这些新颖的内容,好像有一番大事业等着她似的,抱着那些资料爱不释手,连黄教授都劝她,带回去再慢慢看也来得及,第一次到北京,应该好好玩玩。明天是周日,黄教授要去北京的一个老同学家,晚上才回来,然后和董苓一起乘火车回上海。
董苓吃过饭,自己上街走了走,秋天是北京最美的季节,晚风徐徐,干爽舒畅,树木枝叶茂盛,小草也青青可人。低矮的樱花树在街道两旁,打扮成绿的长廊,给周围增添了几分安宁。
街上的店铺此时是最繁忙的时分,大家都要抓住这最后的时节,一入冬,来往的人就少了,生意也就难做了。董苓漫无目的地走着,觉得一切都陌生新奇,街上人十足的京味可比海军上校浓多了,不由地想起了他们,北京这么大,也不知道明天应该去哪儿转转,玩的地方是不少,可自己只有一天,应该先去哪儿比较好呢? 想买份地图,可太晚了,书店都关门了,干脆问问肖维或海川,他们是北京人,听听他俩的建议应该没错。
董苓给肖维打了个电话,还真找到他了,肖维在那边听说现在董苓在北京,很惊讶地开着玩笑:“哎,您怎么不早说呀,要不我就晚回几天学校,在家等着您了。”
董苓笑着说:“别贫了,我这可是长途,我也是临时被通知的,快说吧,我明天晚上10点多的火车,就一天应该去哪儿呀?怎么走?我现在在北京对外经贸大学,慧心东街。”
“噢,我知道那,不就是晚上10:55的21次车吗,我常坐,行了,别着急,保证让你玩好,就一天是吧?交给我安排,其它地方等我下次在北京亲自当导游。你告诉我一下你的具体地址。”
董苓告诉了他自己的住宿地址和房号,肖维说:“明早8:00你就在房间等着,一切就不用你操心了。”董苓挂上电话,也不知道肖维葫芦里卖得是什么药,好像他能连夜赶回来似的。
第二天早上8点刚一过,就听见有人按门铃,董苓一开门,一个甜美的女孩站在面前:“您是董苓董老师吧?”
“是啊,请问,你是……”
“我叫肖盈,是肖维的妹妹。”
“噢,进来,快进来。”董苓一边说着一边暗自想:这个肖维,还真行,竟然把自己的妹妹给派来了。
“我哥说您第一次来北京出差,让我来陪您转转,您看咱们去哪儿呀?”肖盈说话举止落落大方,让董苓没觉得有陌生感,虽然还是客气了几句,但没多久俩人就亲昵地挽着手走在了大街上。
肖盈可是个古灵精怪的姑娘,昨天肖维给她打电话叫她陪董苓时,她不依不饶地把肖维问了个底掉,最后还挺不情愿地说你怎么连老师都不放过,弄得肖维很没面子,最后只得软硬兼施,先端出哥哥的架子,说难道你非让我连夜赶回去不成,这忙是非帮不可,要不再也不给她写信。而且还要求必须不露痕迹地完成两件事 , 一、不准让董苓总以老师自居,二、尽量树立他正面形象。然后又说这事只有肖盈才能做得,换谁他都不放心。
她满心不情愿,只得当成一件任务来完成,可一见到董苓,她的不情愿就全都烟消云散了,这么漂亮出色的美女,能成为嫂子该多好呀!难怪肖维会提心吊胆,兴师动众,自己得好好帮帮他,不然他还真不一定有戏。
“董老师,我叫您苓苓姐行吗?一叫老师就感觉特别拘束。您也叫我盈盈吧。”稍微熟悉了之后,肖盈自然自如地完成着肖维的第一道指令。
“好啊,我还真没妹妹呢。”董苓可不知道肖维的部署,挺高兴地答应了:“盈盈,你在哪儿上学呢?几年级了?”
“北大,四年级。”
“是吗,我还以为你刚上大学呢,可……你和你哥怎么同级呀?”董苓有些惊讶,肖盈看起来一点也不像要大学毕业的年纪,也不像是肖维的双胞胎妹妹。
“特惊讶吧,好多人都奇怪,其实我们俩差三岁,他晚上了一年学,我又少上了两年。”
“噢,怎么回事呀?”董苓奇怪地问。
“当时我父母都被派住农村,我爸在偏远山区,我们都跟着我妈在河南,我哥要上学那年本来应该回京了,可那边突然流行传染病,我妈不得不继续留下,也不敢让他在那边上学,再说她一忙根本就顾不上我了,我哥还得带我,所以他是回京后才上的学,比同龄的孩子晚了一年,这还成全了他,由于他比班里同学都大,肯定比别人懂事,所以从小到大一直是班长,您没发现他天天都特自信吗?眼前全是比他小的孩子,能不自信吗?”
董苓觉得有道理,想想说:“好像是,总是信心十足的样子。”
盈盈又接着说:“我是小学毕业时正赶上少年班招生,初中高中一共念4年,就赶上他了。”
第十七章 北京之行(3)
“真的?盈盈你真行,少年班,多了不起呀,现在还在读北大。”董苓由衷地钦佩。
“嗨,其实一点都不好,您不知道,少年班读起来可累了,那么小就住校,除了学习上智力够用,好多孩子生活上自理能力都特差,也不太懂人情世故,很多方面比一般孩子都弱,而我们的使命是一定得考上大学,而且还得是名牌,不然少年班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没空像别的孩子一样玩,也没有时间去潜心学习别的,在很多方面和我哥比起来,我就缺乏造诣,也没有根基,像中外名著,他上大学前就读了几十本,还在学校搞文学社,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字写得还特棒,尤其是毛笔字,我可没下过他的功夫。”肖盈不慌不忙地执行着肖维的第二道指令。
董苓见过肖维写的字,想起自己的字和他比可以说是捉襟见肘,不无感慨地说:“你哥哥的字是写得不错,我挺羡慕的,我也是上学时没打好根基。”
“苓苓姐,你也是少年班的吧?我哥说你都研究生毕业了,可我就觉得你年纪一点都不大。”肖盈已经把您改成了你。
“不是,我可没你那么聪明,我是小学跳的级,小学课程简单,我父母都是老师,从小就教了我不少字,所以我比别人早上了一年学,我们那时是春季招生,后来为了改成秋季,大家就得在同一年级读三个学期,我父母就又让我跳了一级,这样我比同班同学小两岁,级跳得多了,问题也就来了,像你说的,没有打好根基,我的字就特别差,好多字连笔顺都不对,记得小时候一放假,我爸就让我练字,可一开学我就又图快开始按自己的方式写,至今也没练成,不过看到别人漂亮的字,就特别羡慕。当老师就应该写一手漂亮的字,可我最怕板书,没办法,好在现在有电脑,能帮我掩盖一下。”俩人呵呵笑着,手挽着手,真像是一对亲姐妹。
肖维早就给肖盈安排好了路线,他知道董苓不会提什么想法,全交给盈盈还真有点不放心,所以他规划了先到天安门瞻仰毛主席遗容,再进故宫南门,下午出北门进北海,划船看白塔,有空可以去景山看看崇祯皇帝上吊的歪脖树,5点钟结束游览,晚上去王府井东华门吃小吃,或天坛旁边吃炸酱面,7点半前必须把董苓送回房间,她晚上10点多的火车。
俩人边玩边聊,“你和你哥关系很亲密吧?”董苓羡慕地问。
“是啊,他上大学后,每次都单独给我写信,放假一回来我俩就有说不完的话。可能是小时候父母忙吧,总是把我们俩留在家,我就像跟屁虫似的天天粘着他,别的男孩可讨厌自己妹妹跟着了,他却每次都护着我,小时候他们一帮男孩子们玩打仗游戏,就把我放在中间一个乒乓球台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