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爱上工作的四个秘诀 >

第3部分

爱上工作的四个秘诀-第3部分

小说: 爱上工作的四个秘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虹←桥书←吧←。  

第11节:第一章工作的麻烦(10)         

  家庭作业: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   

  本书每个部分的最后都会带出三种家庭作业:工作前、工作中和工作后,其目的是要让你在工作中试着应用某个观察问题的角度和工具。在本章中,你要观察周围,为下面章节中所讲的角度转换做好准备。   

  工作前   

  上班前,请做下面这几件事:   

  (1)找一个小册子或一张纸,用作“重新爱上工作”的记事本。最好是一个结实点儿的本子,目的是把你所有的想法都整理在一起,活页纸是个不错的选择。   

  (2)想一下工作中的哪些是你惧怕的,而哪些是你可能喜欢的,把两者都记录下来,要尽量详细。   

  (3)思考并记录一个问题——如果我确有能力让工作变得更好,我要改变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工作中   

  在你工作的时候,试着完成下面这些功课:   

  水平1:   

  · 工作时,留心什么事情让你心慌以及你自己的“引爆点”在哪里。注意那些带给你负面影响的人、地点、工作等。   

  · 同样,观察任何一个给你积极影响的人、地点、工作等,并记录下来。   

  水平2:   

  · 如果你遇到冲突或是分歧,应尽快找一个独处的时间。如果必要,去卫生间找个地方!用你右手的食指敲打左手大拇指根部的位置,就像3张纸练习中你做的那样,同时想象你自己站在了第三张纸上像个旁观者那样“看着”整个冲突。对自己描述整个事件,看看你能否有新的发现。   

  工作后   

  在观察了一整天工作以后,反思并写下下面这些题目:   

  (1)你什么时候对“第三方”的角度和角色感觉最自在?什么时候感觉最困难?   

  (2)在困难的时候,你怎样尽力让自己进入角色?   

  (3)谁是你工作中最难相处的人?哪个同事最让你心烦、讨厌?为什么?   

  (4)工作中你最不喜欢什么事情?   

  (5)谁是你最喜欢的同事?你喜欢他什么?   

  (6)工作中哪些事情是你最喜欢的?   

  (7)想象一下你的工作就是一个想跟你要东西的人。运用“第三个人”的视角方法看待你们二人的冲突过程。你们各自想要的、需要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冲突?         

§虹§桥§书§吧§BOOK。  

第12节:第二章人们如何做(1)         

  第二章人们如何做         

  菲舍尔博士的故事   

  就像笔者所亲眼见过的,不管一份工作听起来有多棒,它都有可能让人苦恼。   

  对很多人来说,拥有教授头衔可以说是太不可思议的事情了,一份这辈子都有保障的工作、博士学位、受人尊敬……在所有教职员工眼里,这可以说是成功的标志。菲舍尔博士(Dr。Fisher)30年来一直在实践着这一理想。在她的朋友和同事看来,她似乎做着自己想做的事,非常成功,而且还因此拿着丰厚的薪水。   

  然而,她做了一个空前的决定,她辞职了。   

  哪里出错了呢?尽管她在其他方面是个生性乐观的人,但菲舍尔博士每天清晨还是会有“不得不把自己拽到工作中”的恐惧。她喜欢教书,也喜欢学生们,而且觉得研究也很有趣。但是环境方面的某些不快像阴影一样笼罩着她,胜过所有其他方面给她带来的满足感。更糟的是,她也没有就那些问题抱怨过。她感觉自己很孤立,与同事没有交流和互动。同时,她感到她没什么问题可解决的,也没有向前的动力。她在幻想什么吗?她这个人有什么问题吗?   

  有一件事可以揭示她的状态。系主任一度担心科研经费筹集的问题,菲舍尔博士认为问题出在教职员工们的低士气上,因此建议从战略和投入两方面重整旗鼓。她甚至自告奋勇,带头来改善情况。但是系主任没有对这个建议表现出热情,反而看起来很困惑:“我数过了去年的科研筹措资金,然后按照教职员工的人数分了一下,”他说,“我们所有人都需要做得更好,需要建立具体的筹措资金的目标并监督每个人的执行情况,当情况好转后,士气也会跟着好转。”   

  菲舍尔博士觉得这种死板的数学方法肯定会失败,会消耗掉达到部门目标所需要的员工的能量和热情。然而系主任看起来很有把握。她喜欢系主任,觉得他人很好,做事公平而且有头脑,但是她无法理解他的立场。后来,她发现没有一个同事支持她的看法去主持一个全系的“规划与士气大会”。菲舍尔博士感到无力和莫名其妙的孤独。   

  当她辞职时,同事们都很讶异。难道教授的头衔不是“终极目标”吗?难道她一直以来都在追寻着错误的梦想吗?事情看起来似乎是这样,但这仅仅是表面。不是研究不适合她,也不是学术环境不适合她,更不是她的那个位置不适合她,而是她的行为方式与环境不匹配,这是一个简单且容易观察的冲突问题。但是菲舍尔博士和系主任都没有从行为的角度“看到”这一不匹配。如果他们看到了,事情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BOOK。▲虹桥▲书吧▲  

第13节:第二章人们如何做(2)         

  秘诀1:观察行为〖1〗   

  这并非是一个新概念   

  当你客观地观察别人时,总会注意到其行为。你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谈,或是互通电话,或是在一堆人的屋子中进行观察。你观察的那个人可能是在开会,或是在上高尔夫课,或是在商场里,抑或是在泳池边放松。没关系!只要他是醒着的,她就会有某种行为。只要你注意的是正确的方面,你对人类行为的理解就会让你关注到有用的信息。   

  事实上,对行为的研究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在本书所讲的所有秘诀当中,这第一项是存在时间最久的。'1'它提供了关于你的工作场所中有用的信息,会帮助你看到不同的事物,从而喜欢上你的工作。你自己的行为、他人的行为如何影响着你以及你的工作所需要的行为,所有这一切都将决定你对工作到底是恐惧还是喜爱。   

  行为的定义   

  当我们谈论人们在办公室里干什么的时候,我们称之为“工作场所的行为”。当其他人的孩子表演的时候,人们称之为“表现不佳”;当囚犯们表现出“好的行为”时,人们奖励他们;当我们自己的孩子惹了麻烦的时候,我们严厉地教导他们要“好好表现!”“行为或表现”是一个很奇怪的词语,可以有很多含义。   

  从新视角的方面讲,我们这一次需要对行为有更加明确的界定。我们可以这样界定它:   

  行为,是一个人与他周围环境的接触方式。   

  换句话说,行为不是指我们作了“什么”,而是指“如何”作。   

  两个关键的区别   

  了解行为其实比听起来要容易。你无需知道眼镜是怎么生产出来的,一样可以佩戴它,同样,你也无需成为一个心理学家,一样可以观察行为。你只需理解两个简单的区别。'2'   

  关注点的不同:“事情”与“人”   

  想象一下,你正跟一个朋友在一个拥挤的餐厅里等位。有个人指着窗外的马路说:“几个星期前就在那个拐角的地方发生了一起事故。”你的朋友看了看窗外说道:“也不知道牵扯了多少人,我希望没有人受重伤,我也曾遇到过一次交通事故,我想最糟的是事后那种恐惧感。”   

  想象一下现在有另外一个朋友过来了。你们把刚才那件事也告诉了他。“那一定很严重,”他说道,“街上还有好多玻璃呢,我数了一下至少有8条刹车印,有一个电线杆子上还有红色的东西,而且还弯得快到地了。也不知道有几辆车出事了。希望不需要那些医护人员,我就出过一次事,没有一辆车走得动,还是拖车组来的人把车拖走的。”         

。←虫←工←桥书←吧←  

第14节:第二章人们如何做(3)         

  当你观察某个人的行为或对话时,你可以问问自己这个人更多地关注“事情”还是关注“人”。或者可以说,是关注“什么”还是关注“谁”。   

  如果一个人关注更多的是事情(即“什么”)   

  · 谈论的是事情的细节,或是宽泛的计划,或是相关的目标。   

  · 看、听、关注一些诸如日程、目标、计划、行为表等方面。   

  · 因为达成了什么目标或未做某些事而喜怒(“我很自豪我们提前完成了这个”或者“我担心我们漏掉了重要的细节”)。   

  · 可能不大关心团队氛围或是“团队健康”的问题,只要工作完成了就好(“我不在乎你们是否喜欢对方,只要能把活儿干完!”)。   

  · 独自工作,学习新的东西。   

  · 从目标、机制、细节和结果的角度考虑新的想法和任务。   

  另一种人则会更多地关注人(“谁”)   

  · 谈论任务参与者的技巧或是个性。   

  · 看、听、关注诸如团队交流、团队质量、语言技巧、关系等方面。   

  · 因为谁参与了工作的完成或使人们如何一起工作而喜怒(“真高兴能有机会跟苏一起合作,”“我们合作的这么好,把任务完成了,真是太骄傲了!”或者“我担心还潜藏着一些冲突”)。   

  · 可能不大在意短期的目标或是日程,而在乎长期的关系或是“团队健康”。(“我不觉得错过了截止日期是个问题,因为我想我们的团队已经开始进入良性轨道了”)   

  · 通过跟别人讨论来学习新东西。   

  · 从人的,或是事情结果对别人的影响的角度来考虑新的想法或任务。   

  用这种方式,你就会立刻发现刚才那两个朋友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表现。第一个朋友很显然关注的是人——谁身在其中,多少人,他们经历了什么等;而第二个朋友则更关注事情——发生了什么,做了什么,后续清理工作以及相关问题等。当然,这并不代表谁比谁聪明,他们只是关注点不同。   

  菲舍尔博士和系主任在预算问题上的看法差异也是这样。她关注的是人,而他关注的是事情,不同的角度而已。如果不能够认识到这是两种行为的差异,就很容易困惑或让人泄气。   

  这是两个差异中的第一点,为了观察行为,你必须理解这一点。   

  方式的不同——谨慎与果断   

  想象一下你在当地一个大学上课。你很早就到教室了,独自一个人待在教室里直到老师走了进来。一进门,这位新老师脸上就出现了困惑的表情。你问:“怎么了?”         

→虹→桥→书→吧→BOOK。  

第15节:第二章人们如何做(4)         

  “太不好了,”老师轻声说着,并谨慎地继续道,“学校后勤的教室布置一直就是个问题。我都已经告诉过他们好几次了,我们的桌椅需要10人一组的摆放,可他们还是一排一排地放着。还好,我来得早,可以重新看一下教案,调整我的计划。”说着,你的这位新老师坐在了教室的前面,翻开了教案……   

  现在,还是这个情景,只是换了另外一个老师。这次,这位老师给你的回答似乎声音很大,而且语速快多了:“这帮不怎么样的后勤部门啊,又干这种事儿!我都告诉他们三回了,我需要桌椅一组一组地摆放,可每次他们都按排摆。还好我来得早!快,帮我动动这些桌子。”还没等你反应过弯儿来,就已经开始干上活儿了!   

  上述两种类型的老师展现的是两种不同的方式。当你观察某人时,可以问问你自己,他的表现是更倾向于“谨慎”呢,还是更倾向于“果断”。为了理解这两者的含义,你可以把“谨慎”看成是试着适应条件和环境的表现,而把“果断”看成是试着改变现状。我们会看到,它们揭示出了个人方式的不同。   

  如果一个人更倾向于“谨慎”风格   

  · 在决定行动以前,会花额外的时间考虑事物的多个层面。   

  · 在当前各种限制的框架下,选择最好的方案。   

  · 更倾向于遵守规则和准则。   

  ·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情况,倾听多过陈述。这会表现为安静、内向,有时甚至是害羞。   

  · 语速很慢,考虑周全,有长长的停顿,小心地使用词汇和微妙的表达方式。   

  · 宁愿被认为是不苟言笑的,也不愿被看成是疏忽大意或是咄咄逼人的。   

  相反,如果一个人更倾向于“果断”的风格   

  · 迅速决策,然后基于一些事实迅速采取行动。   

  · 采取试探、变通或是跨越界限的沟通方式。   

  · 很可能会绕过或是打破规则(“事后祈求原谅要比请求允许强得多!”)。   

  · 为了占据主动,说多过于听。这会表现为话多、外向,甚至是支配欲强。   

  · 语速很快且尖锐,表达方式生动,很少沉默,使用直白和直接的语言。   

  · 有时候宁愿得罪人,也不想放弃为自己申辩的机会。   

  基于上述两种情况,你现在可以用描述性而中立的语言形容一下上述两位老师的差异。第一位老师是谨慎型的——语气轻缓,话不多,而且会根据环境和条件限制调整自己。相反,第二位老师则是果断型的——决定和行动都很快,口无遮拦,认为环境中的所有因素,包括你应该做什么,都是可以商量的!         

▲BOOK。▲虹桥▲书吧▲  

第16节:第二章人们如何做(5)         

  我们还是不需要把他们各自贴上“谁好谁坏”的标签。你或许觉得自己喜欢其中某一位老师的风格,或许甚至觉得另外一种方式很恼人。但是这种反应只是源自你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